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2018年全球TOP10顶尖基因测序公司及测序市场规模预测

随着“精准医疗”的深化,基因测序逐渐成为科技医疗领域备受瞩目的话题,得益于平台技术的进步、测序应用的拓展、各机构合作的拓宽以及测序成本的下降,行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2005年首代测序仪Roche454单次产生400MB的基因序列文件,到2010年第二代测序仪IlluminaHiseq2000单次能产生200GB的基因序列文件。技术的高速发展,让基因测序的速度在5年时间里提升了500倍,全基因组测序的时间成本也从11年降至几周。此外,基因测序的成本也在不断下降。“100美元完成一个人全基因组测序”是基因测序行业的共同目标,全球基因测序从业者都在为此冲刺。2006年,全基因组测序费用从最初的上亿降至2000万美元。2007年,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出现,生物技术公司 Knome 以35万美元的价格提供了第一项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基因组测序服务。2008年,全基因组测序成本降至20万美元。2010年,Illumina以每人5万美元的价格向......阅读全文

华大基因推出桌面化测序仪

  日前,华大基因推出一款桌面化的测序仪系统bgiseq-500,这是继前不久推出完全集成式的“超级测序仪”revolocitytm之后,华大基因第二款基于completegenomics技术的测序系统。与前者的大容量不同,bgiseq-500是一套小巧的集成桌面测序解决方案,可自动进行样本制备、测

华大基因自制产品“超级测序仪”亮相

  6月6日,华大基因全资子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CG在欧洲人类遗传学会议上首次推介该公司新推出的完全集成式的“超级测序仪”Revolocity,并宣布澳大利亚健康服务公司Mater和荷兰奈梅亨大学医学中心成为Revolocity测序系统的首批用户。  新面世的Revolocity系统结合了

解密“全球最大测序机构”华大基因

  在深圳,背靠盐田青翠的北山,有这样的一家基因测序机构,基因测序规模在全球达到最大。  它是华大基因。有人说它会是下一个华为,下一个腾讯。  它的员工平均年龄不到27岁,每个月平均却有3份学术论文登上“CNNS(即《Cell(细胞)》、《Nature(自然)》、《NEJ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华大基因:挖掘基因测序的“超级金矿”

  日前公布的2012年度深圳市科学技术奖拟奖名单上,奖金高达100万元的“市长奖”拟颁给一个37岁的年轻人;去年底,英国《自然》杂志评选出2012年科学界年度十大人物,他又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这个年轻人,就是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王俊。   他所在的深圳华大基因,没有享受到任何财政拨款,却坐上了《自

从“基因测序仪”观“测序行业”!

基因测序仪:基因测序“皇冠上的明珠”  基因测序仪是测序产业链的起点也是关键环节,它为整个中下游测序服务提供最基本的测序支撑,同时也是壁垒最高的部分,处于基因测序产业价值链顶端。基因测序仪对于基因产业的重要性,如同发动机之于汽车行业,芯片之于电子通信行业,可谓是基因测序“皇冠上的明珠”。  到目前为

基因测序仪

原理编辑abi prism 310型基因分析仪采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取代传统的聚丙烯酰胺平板电泳,应用该公司专利的四色荧光染料标记的ddntp(标记终止物法),因此通过单引物pcr测序反应,DNA测序仪生成的pcr产物则是相差1个碱基的3''''末端为4种不同荧光染料

Nature报道华大基因收购美国测序公司

   自2009年开始基因组测序以来,总部在加州山景城(Mountain View)的DNA服务公司Complete Genomics因其技术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但在商业方面取得的成功却微乎其微。研究人员对其以最小错误生成完整人类基因组读数的能力非常看重,然而在2011年该公司高达7230万

华大基因Nature Genetics发表重要测序成果

  Nature Genetics杂志十一月十六日连发两项测序研究,揭示了一个复杂表型差异的简单遗传学基础。研究显示,流苏鹬的复杂交配策略取决于一段被称为超级基因的DNA。华大基因Xin Liu领导的研究团队参与了流苏鹬的全基因组测序。  流苏鹬(Philomachus pugnax)在北欧和亚洲的

华大基因上市启程!基因测序行业迎来风口

  基因测序能够提前发现疾病或者找出更多病因的本原,有助于提前诊断或准确诊断,从而预防和治疗疾病。此外,基因测序技术突飞猛进,检测成本大幅下降,已进入商业化阶段,对传统治疗方式的改进,使得基因测序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增长预期强烈  数据显示,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已经从2007年的7.94亿美元增长

华大基因发布基因组测序新成果

  来自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对4种代表性的弹涂鱼(mudskippers)进行了基因组测序,由此阐明了两栖鱼类适应陆地生活环境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论文发布于12月2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的石琼(Qiong Shi)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