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国家天文台合作研究颠覆星团演化的传统理论认知

12月18日,《自然》杂志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北京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的最新科学成果——基于哈勃空间望远镜对中等年龄星团的观测(The exclusion of a significant range of ages in a massive star cluster),该项研究颠覆了星团演化的传统理论认知。 星团是包含成千上万颗恒星的恒星系统,人们原本相信对它们演化轨迹的研究已经非常透彻,然而对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结果的最新研究可能打击了科学家的这一自信。 直到数十年以前,大质量星团都被认为是“单星族”的:所有的恒星都大约同时从同一片分子云里坍塌形成,因此要理解这些恒星系统的集体演化并不困难。然而在十余年前,人们却开始认为:大质量星团,尤其是特别年老的球状星团,不再是由单一星族构成,而是由年龄范围分布广泛的不同星族构成。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的研究者们,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阅读全文

科研工作没有假期 这个春节 高校的科研脚步未曾停歇

  春节,这个国人最注重的传统习俗,对大部分人来说意味着休闲放松,意味着开心过年。  然而,对高校中的部分科研人员来说,春节是他们无数个科研日中的一段平常时光。中国引力波探测工程、胆碱能神经元纤维研究、球状星团中年轻的恒星如何形成……这些科研工作没有假期。  在万家灯火、家人团聚的节日,有许多科学家

科学家发现星团中寄生的星族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邓李才领导的一个联合团队,在星团中恒星星族形成模式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成果于1月28日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这项工作是继2014年在《自然》杂志发表星团中复杂恒星星族的研究之后,国家天文台在天体物理焦点问题研究中取得的又一突破。  几乎所有的恒星(包

天龙星团多体数值模拟成果发布

  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外专千人”教授瑞奈尔•斯普泽母(Rainer Spurzem)率领的、中欧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利用国家天文台“老虎”小型GPU集群,以及德国马普计算与数据装置的高性能GPU集群,首次实现了对百万恒星组成的球状星团的多体模拟。这是迄今为止, 国际上规模最大、最为逼真的星团

哈勃拍下球状星团M13新照片 似宇宙雪球

哈勃望远镜拍下的球状星团M13照片,似一个雪球 北京时间12月6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报道,哈勃太空望远镜在观察北部天空一个最明亮而且最著名的球状星团M13时,发现大约有几十万颗恒星在这个星团里移动,它们看起来就像在雪球里闪闪发光的雪片。冬季在天空中的武仙星座里很容易发现这个闪闪发光的恒星

科学家发现奇异球状星团 元素含量无法解释

  长期以来,球状星团都被认为具有类似的内在化学成分,但近日,最新的证据展示出其更为复杂的本质。   腾讯太空频道的编译文章指出,4月14日,由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一名教授带领的一队科学家发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一个名为NGC 6362低质量球状星团现出异常的化学现象,意味着球状星团的性质或许比我们想

美科学家利用哈勃照片呈现未来1万年“宇宙景象”

  北京时间10月29日消息,据美国太空网报道,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发现以及所拍摄的照片,美国天文学家计算出球状星团——半人马座ω星团内的恒星在未来1万年如何移动。形象地说,他们打造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时光机器,让我们有机会一睹未来1万年的宇宙景象。   在2000年前古罗马天文学家

美科学家发现恒星在宇宙中诞生新途径

左图为地面观测站拍摄的Star 302,右图为哈勃拍摄的Star 302        据国外媒体报道,通过对Star 302的观测研究,密西根大学的天文学家发现,宇宙中大质量恒星可以在宇宙空间某处独立形成而不需要

美公布17万光年外星爆照片纪念哈勃升空22年

 这个星云距地球17万光年。用银河术语来说,它是“隔壁邻居”。所以哈勃能辨认出恒星形成的多产地区的个体恒星。 在数百万年里,剑鱼座30以非常快的速度大量生产着恒星。哈勃展示了不同年龄的星团,从200万到2500万年不等。 星团霍奇301已有2000万到2500年历史,拥有许多年迈的红

校正红团簇巨星的近红外光度

红点表示在疏散星团M67中找到的7颗红团簇巨星   红团簇巨星因为具有明亮且光度弥散小的特点,可用来精确测量天体的距离。最近的一项研究揭示,利用有可靠距离的天体可以对红团簇巨星的光度进行校正。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红团簇巨星的性质以及利用它们来精确测量天体的距离。另外,还可以利用红团簇巨星研究星

7月4日《科学》杂志精选

   人们喜欢做事但不爱思索  据Timothy Wilson及其同事所作的一项新的研究披露,我们人类真的不喜欢单独进行思索。研究人员用11个实验组成的系列显示,大多数的人发现单独坐在一个房屋内仅仅思索6~15分钟而不做其他任何事是困难的,他们中有些人(大多为男性)甚至宁愿让自己接受令人不愉快的电击

7月4日《自然》杂志精选

  “肾透明细胞癌”综合分析成果发布   “癌症基因组图谱”联合课题组报告了对超过400个“肾透明细胞癌”样本所作的一项基于基因组、DNA甲基化、RNA和蛋白质组定性的综合分析。这些数据显示了PI(3)K/AKT通道中的频发突变,说明该通道也许是一个潜在的治疗目标;同时也显示了与“染色质相关蛋白”

哈勃发现高速逃逸恒星时速超过40万公里

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到大质量速逃星时速超过40万公里       据国外媒体报道,根据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一颗“重量级”速逃星正以时速超过每小时40万公里(这一时速可以在两小时内在地球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挑战蓝离散星形成传统认知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邓李才领导的科研团队,在大麦哲伦星云的一个年轻星团中发现处于赫罗图上规则的两个蓝离散星序列,该成果近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报》上。5月1日,《自然》杂志天文子刊刊登了对该工作专门的评述文章,认为这一工作挑战了对蓝离散星形成机制及动力学环境的传统认知。 邓李才带领的国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挑战蓝离散星形成传统认知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邓李才领导的科研团队,在大麦哲伦星云的一个年轻星团中发现处于赫罗图上规则的两个蓝离散星序列,该成果近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报》上。5月1日,《自然》杂志天文子刊刊登了对该工作专门的评述文章,认为这一工作挑战了对蓝离散星形成机制及动力学环境的传统认知。 邓李才带领的国

天文学家发现以奇异方式运行星团

年轻恒星正以令天文学家吃惊的方式运转这个星团距离太阳2万光年远,形成于大约140万年以前  据《连线》杂志报道,天文学家利用相隔10年拍摄的同一个星团的照片,发现年轻恒星正以令他们吃惊的方式运转。  美宇航局“哈勃”太空望远镜分别于1997年和2007年拍到密度极大的NGC 3603

国家天文台发现双星在形成之初就已经历过动力学“加工”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超在英国《皇家天文学月刊》上发表了他的最新工作,指出人们今天看到的双星系统已经不是其原生状态,而在它们诞生之初就经历了高效的动力学加工(dynamical processing)。  一般而言,天文学家普遍认为场星中处于主序阶段的双星只有非常小的机会发生双星演化

美籍华裔天文学家何子山受聘为国家天文台特聘研究员

  2013年1月16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来自京区各天文单位的中外学者聚集一趟,聆听新年以来的第三次学术报告会,来自美国著名机构卡内基天文台的访问学者何子山博士作了“黑洞与星系是否共同演化?”的精彩报告。报告会后,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副台长赵刚代表台长严俊,向何子山授予国家天文台

科学家完成银河系暗星云普查:恒星诞生之地

示意图:我们生活的银河系 示意图   北京时间10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个由亚利桑那大学领衔的研究组日前完成了迄今规模最大的,针对银河系高密度气体云的巡天考察工作,这些密集的尘埃气体云是新生恒星诞生的地方。   亚利桑那大学斯图尔特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扬西·雪莉(Yancy Shir

郭守敬望远镜首批巡天光谱数据对世界发布

图为郭守敬望远镜。  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取得的首批巡天光谱数据从19日起正式对全世界发布,数据包括 220万光谱,高质量恒星光谱172万条,超过目前国际上所有已知恒星巡天项目的光谱总数。科学用户可登录网站(http://dr1.lamost.org/)进行数据查询和下载。  宇宙浩瀚,人类

“雨燕”拍到仙女座星系最清晰图片

仙女座里的著名巨型旋涡星系M31(NGC 224)迄今最为清晰的图片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宇航局的“雨燕”卫星拍摄到我们的近邻——仙女座里的著名巨型旋涡星系M31(NGC 224)迄今最为清晰的图片。   M31包含1万亿颗恒星,是我们这个微小的宇宙区域里最为庞大的星系。在寻找遥

银河系到底有多“重”

  银河系到底有多“重”?一个国际团队日前报告说,他们利用美国航天局哈勃太空望远镜和欧洲航天局“盖亚”探测器对银河系进行了迄今最精确的“称重”,认为银河系质量大约相当于1.5万亿个太阳质量。  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欧洲南方天文台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报告说,在银河系总质

一周太空图片精选 濒死恒星的最后狂欢

  北京时间7月13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公布了过去一周的精彩太空照片。这些照片集中展现了美国宇航局、欧洲航天局及其他国家航天机构最新捕捉到的星系“化石”、宇宙全景图以及濒死恒星最后狂欢等壮观景象。1.船舶航迹 船舶航迹  在这张美宇航局7月4日公布的假色照

6月13日《自然》杂志内容精选

  球状星团恒星大部分不能到达AGB阶段   现在人们知道银河系球状星团包含至少两代的恒星。当前的恒星演化模型认为,绝大部分“团星”演化到达对低质量恒星来说的核燃烧最后阶段,称之为“渐近巨星支”(AGB)阶段。Simon Campbell等人研究了球状星团NGC 6752中由20颗AGB星

国家天文台等发现锂丰度最高恒星

  宇宙大爆炸核合成产生了氢、氦、锂三种元素,这三种元素的丰度是探知大爆炸之后几秒内宇宙物理状况的最可靠途径。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天体丰度研究团队与日本天文学家合作,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巡天数据及其后续观测,发现了一批锂元素含量异常高的贫金属星。该研究对经典小质量恒星演化模型提出了

光谱大数据来自耿耿星河 海量数据世界分享

LAMOST望远镜内部拼接镜面。LAMOST望远镜全景。  ■走近中国大科学工程   黑暗的燕山之巅,瞪着一只亮闪闪的眼——郭守敬望远镜(LAMOST),3月底,其获得的首批220万条巡天光谱数据正式向世界发布。  LAMOST是光谱加工厂,每个观测夜经“流水线”生产出万余条天体

开普勒望远镜启用最新恒星探测技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27日消息称,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上装配了一种可对恒星进行深入观测的新技术,使原本无法被观测的高亮度恒星细节,能通过高性能太空望远镜“展露真容”。该研究发表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报》上。  昴星团在天文学界人气极高,含有超过3000颗恒星,其中的六七颗星由于亮度

一周精彩太空照:蟹状星云爆发剧烈伽马辐射

  北京时间10月1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本期国家地理精选的图集包括欧洲探测器最新发回的火星洪水遗迹,美丽的月晕和极光,以及其他来自地球,火星和宇宙深处的美丽图像。   1、火星洪水遗迹     这是火星阿瑞斯谷(Ares Vallis,即战神谷)底部古代侵蚀地貌的遗迹,

美国发现太阳"失散多年的兄弟" 有助寻找地外生命

  一组天文学家日前宣布已经找到太阳“失散多年的兄弟”,这个星体和太阳形成于同一个气体云。甚至有可能,太阳的这位“兄弟”会有可支持生命存活的行星绕行。新的发现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寻找地外生命,同时更容易找出其他恒星的“双胞胎兄弟”,并有助于阐释我们的太阳最初形成时的奥秘。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公众

新观测刷新恒星锂元素丰度纪录

  1月22日电,锂元素是宇宙大爆炸核合成产生的三种轻元素之一,它们的丰度是探知大爆炸之后几秒钟内宇宙物理状况的最可靠途径。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天体丰度研究团队与日本天文学家合作,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巡天数据及其后续观测发现了一批锂元素含量异常超高的贫金属星,对经典小质量恒星演化模型提出了挑

国家天文台发布高可信度大质量无星团块样本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美观测站博士袁敬华带领的国际团队基于多波段巡天数据,证认出的463例高可信度大质量无星团块候选体日前正式发表于国际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增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Volume 231, Number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