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十八个院士,兼说60年色层分离变迁

一、前言: 此处说的十八个院士,是说~我母校<江苏省常熟中学>出了十八个院士。 此处说的60年色层分离变迁,是今年4月17日在<常熟分析仪器报告会>上,我作报告的题目。 二,母校江苏省常熟中学 我母校江苏省常熟中学是一个县级中学,至今出了十八位院士,真院士。你听说过~某个县的一个中学竟出了十八位院士吗? 三,院士(怎么来的)的分类/分等 这问题我稍想了一下,院士的得来可能有如下途径: 1,一类/一等院士 德高望重的学术权威。上世纪四十年代留学国外,后回国,成为学科的公认泰斗,有的还在大学身居领导岗位… 例如,我1958年进南京大学时,化学系的多位学部委员,像化学系系主任戴安邦先生… 当时的美国海归高鸿先生,我国极谱分析权威(与北大高小霞先生分别为南、北极谱权威),仅为副教授!直至1963年大学毕业…仍然是副教授。以今天的标准来看:不可思议;有的人晚上睡觉时,想起此时,会笑......阅读全文

又长一岁,一次回忆一次安慰

  一、说明  1、2017年,我又长了一岁~76周岁。我想说:一次回忆,一次安慰!   2、本文原标题:1963年改变黄本立张锐周锦帆三位光谱人的命运,今安在?  文责自负。  二、1963年的三位光谱人黄本立张锐周锦帆  分析化学学术问题可以讲,但是,一旦涉及到人,一个人知道的真人真事,即使是学

周锦帆:十八个院士,兼说60年色层分离变迁

  一、前言:  此处说的十八个院士,是说~我母校<江苏省常熟中学>出了十八个院士。  此处说的60年色层分离变迁,是今年4月17日在<常熟分析仪器报告会>上,我作报告的题目。  二,母校江苏省常熟中学  我母校江苏省常熟中学是一个县级中学,至今出了十八位院士,真院士。你听说

遗传学家、生物统计学家李景均先生其人其书及其精神

今年是遗传学家、生物统计学家李景均先生著作的英文版《群体遗传学导论》一书出版70周年。该书是中国现代史上迄今为止极少数在中国出版但在西方某个科技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专业书。绝大多数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人可能都不知道李景均是谁。在美留学的大陆学生,除非所学专业和人类遗传学有关,恐怕大多数也不知道李景均是谁

跨越61年的逸事…儿童节向儿童学习

我曾有文字提到徐光宪院士和严纯华院士,今讲跨时61年的逸事。 一,现讲纪事 A,徐光宪先生 其实在1958年, 他是化学系中的<物理化学>专业。 那年9月他到南京﹤五台山宾馆>(南京大学附近)写他一生的代表作<物质结构>一书。

忆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四位师长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化所)建所70周年。70年来,大化所人紧扣时代使命,坚持“三个面向、四个率先”,强化创新能力建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充分展示了“锐意创新、协力攻坚、严谨治学、追求一流”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传承。

安捷伦实验室和ATC:解读商业和技术成功结合的奥秘

——安捷伦首席技术官Darlene Solomon博士专访  自2007年伊始,安捷伦每年都会在美国硅谷总部召开全球范围的ATC(安捷伦技术大会),这是安捷伦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Darlene Solomon 博士发起创办的。来自安捷伦全球的技术专家们济济一堂,分享成果,共商技术战略和研发重点。2

成功的前瞻性分析化学研究的榜样就在面前

  一、纪事  2015年2月5日上午,我到<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内科看病,因为在神经内科看病,可拿到心内科相同的降血

2018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2018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近日揭晓。高星、罗俊、孙强、林鸣、马宗义、赵卫、曹则贤、刘自鸿、徐立、张昌武等10人当选。  这项由《中国科学报》、科学网和《科学新闻》杂志共同主办的公益活动,旨在通过公众广泛参与,评出2018年度人们心目中的“知识英雄”。  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至今

一段光谱分析史实

   现在回忆录及“传”很多,但普遍有个缺点——当事人不在了。例如“钱学森传”有两个版本,作者不同可以理解,但都是在钱学森去世后才出版,此时的真实性就不是没有一点问题——作者可能由于某种原因有明显的倾向性。真实性有问题,“传”的价值就大大折扣。    今天我介绍一段“史实”,当事人都在,包括核工业

微信拾零,兼说分析化学学者水平快速鉴别法

  近来,我在微信中与友人作了一些交流,汇报如下:   一、仿小学生造句:虽然……毕竟……  A,1941年,出生在鱼米之乡的常熟城的知名米商<周正隆>之家,虽然家里经<三反五反>的变故,1958年毕竟幸运地考入了南京大学化学

聚焦中国市场 Mike McMullen 先生亲临安捷伦媒体见面会

  2014年9月24日,第七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 2014)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作为全球领先的测试测量公司和实验室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安捷伦科技展示了从样品制备、进样、分离、检测到生成报告的全实验室工作流程解决方案,

安捷伦:用创新的产品应用和流程解决客户痛点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8年ASMS在加州圣地亚哥举办,同在加州位于硅谷中心的安捷伦科技,本次ASMS带来的主题是:Innovation with purpose (有的放矢,创新超越)。会场上,分析测试百科网采访了安捷伦副总裁兼质谱事业部总经理Monty Benefiel先生和安捷伦全球公关总

池汝安:中国稀土具有明显资源和技术优势

  稀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高新技术和国防尖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可缺少的战略物资。世界各国对稀土资源的控制和争夺日益加剧,发达国家均将稀土列为战略资源,将稀土新材料研究和相关应用产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在日前举行的以“中国稀土资源的高效提取与循环利用” 为主题的第377次香山科学会议上,会议

马伊琍30岁和40岁,<我的前半生>后话

  一、事由  1、近来,每天晚上看过央视<新闻联播>后,马上转到<北京卫视>看两集连播的<我的前半生>。新京报2017年7月21日的<星期五>专刊,用三版介绍知名女演员马

三位荧光蛋白研究先驱获诺贝尔化学奖

多色荧光蛋白在所跟踪细胞中的图示。 下村修现年80岁的下村修1928年出生于日本京都府,1960年获得名古屋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后赴美,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波士顿大学和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实验所工作。他1962年从一种水母中发现了荧光蛋白,被誉为生物发光研究第一人。 ▲马丁·沙尔

新晋院士JBC文章解析DNA复制

  7月初,台湾最高学术研究机构“中央研究院”选出第29届新院士,其中生命科学组共入选7人,包括刘扶东,郑淑珍,谢道时,吴春放,余淑美,蔡明道,魏福全。任细胞与个体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的谢道时教授主要从事DNA复制,以及基因突变等方面的研究,近期其研究组发表了题为“Probing conformat

多位专家指导:如何提取和研究血液DNA,RNA与蛋白

  血液是唯一与所有器官都有接触的组织,携带着有关机体的大量宝贵信息。在理论上,检测血液携带的 DNA、RNA、囊泡和细胞残骸可以帮助人们诊断和监控各种疾病。  产前基因筛查是血液检测的一个重要应用,通过分析孕妇血液中的胎儿DNA来鉴定染色体异常(比如唐氏综合症)。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血液

南京大学出身的离子交换七旬老人

  一、事由   有人对我说:“周老师,你是重金属(光谱分析)牛人”;   有人评我:“持才傲物,持离子交换分离之才”;   又有人说:“周老师,你说真话”;   年青同志说:“周老师,你关心年轻人”;   有一年青友人对我讲:“周老师,你可笑傲江湖”。   二、我的经历   1958

分析测试百科网访谈——解决实际问题是分析化学硬道理

——访我国应用分析化学专家周锦帆教授   【导语】初次见他的人都很吃惊,一个刚过70周岁生日的老人有着充沛的精力,还时常爆出一些猛一听觉得意外且印象深刻的言论如:“解决实际问题是分析化学硬道理,无用的创新是不可取的”!“我能即时回答复杂A物质中X的ICP分析问题,迄今可能国内无人能及”。他就是《检

陈洪渊:原始性创新是21世纪分析化学面临的最根本挑战

  “创新”是推动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的法宝,是科教兴国的灵魂, 也是国家民族振兴的灵魂。本文从几个方面谈谈关于如何推动分析化学发展与创新的一点思考和浅见,与同仁们一起探讨。     理念上更新促进原始性创新   毫无疑问,创新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它将推动分析化学的发展和变

透过50年看今天:席泽宗的科学史

他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成立50年来我国科学史领域唯一的院士; 他52年前发表的《古新星新表》至今为科学界瞩目,却没有用一分钱课题费; 他做出这一科研成果时,仅是大学毕业没几年的本科生; 今天,在他80岁时,一颗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席泽宗 

科研特区何去何从——王晓东和北京生命研究所的前世今生

  “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曾分文不取,帮助北京生命研究所站稳脚跟。如今,作为北生所所长的王晓东是否实现了他当初的理想?他和北京生命研究所有着怎样的渊源?如何带领班子走到今天?北生所面临着哪些问题,未来的路在哪里?请看王晓东和北京生命研究所的前世今生。”  2013年9月28日,由香港求是基金会举办的

站着的自信来自底气的自信兼说小小鸭 (增补版)

站着的自信来自底气的自信兼说小小鸭 (增补版) 一,事由 近日两件事: 我拍了一张照; 某重要学者被指论文造假。   今年的端午节上午9时,我从家里骑自行车1.8公里(高德数据)到〈北京日坛公园〉,照例在公园里走走,在长椅上刷刷手机…并拍了一张

新冠病毒“备受争议”的神秘来源

  随着新冠肺炎对全球的威胁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各国专家也对新冠病毒(2019-nCoV或SARS-CoV-2)的来源投下更多关注的目光。本文从流行病学调查、病毒基因比对、跨物种感染研究以及关键的“中间宿主”等领域,对新冠病毒来源进行了全景式梳理与深度挖掘,为读者提供一个深刻而全新的视角。  一、华

专访林金明:分析化学──从工具到科学

  ──专访ICAS 2017秘书长,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林金明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分析化学的发展,赶上了历史最好时期。全球学者对生命科学领域的探索,打开了全新的分析化学研究空间。而对于中国的分析化学学者,经历了改革开放后三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的快速发展,逐渐在向世界一流水平靠近。  “

病毒地狱守门人——记侯云德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89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个头不高,说话间透着江南文人的书卷气。很难想象,过去60年间正是他带领团队牢牢守在“病毒地狱”的门前。侯云德  侯云德是中国分子病毒学的开拓者,也是中国现代传染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主要奠基人。直至今日,他仍担负“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

陈子元:拓荒核农 力行科教

   陈子元,1924年10月5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鄞县,我国著名核农学家。1944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化学系。先后在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南蚕丝专科学校任教。1953年调至浙江农学院。自1958年起从事生物物理学、核农学的教学科研工作,是中国核农学开拓者之一。1979年至1989年,任浙

一流科学家、一流大学、一流科学该是怎样

  “明星学霸”的学术不端引发的热潮已经褪去。然而,对于学术和高等教育的讨论、反思和探索不应该停止。比如,一流科学家、一流大学、一流科学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国外的学界与学者又是何种面貌?  首先,笔者没有在美国一流大学做教授的经历,也不是世界一流的学者(虽然笔者自认为是一名十分专注和十分活跃的学者)。

一介书生陈佳洱:打开北大通往世界一流大学的门

  他与两弹一星、夏商周断代工程这样的国家大手笔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打开了北大通往世界一流大学的大门 人物小档案 陈佳洱,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1996年至1999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99年至2003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PubPeer 盯上詹启敏 称25篇论文涉嫌造假 院士回应

著名学术打假网站 PubPeer 这次盯上了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著名学术质疑网站 Pubpeer 陆续刊登了詹启敏的 25 篇论文涉嫌学术造假,这些陆续被曝光的论文涉及将相同图片 PS 后应用于不同实验甚至不同文章中、捏造实验数据和严重违反动物伦理。25 篇论文相关的评论指向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