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SOHO探测器拍摄到彗星冲入太阳毁灭场景

SOHO探测器目睹一颗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冲向太阳的场景。但之后再也没有看到它出来。这颗彗星可能属于克鲁兹彗星族,由业余天文爱好者塞吉•谢帕科夫最先发现。 这张SOHO探测器拍摄的图像显示在彗星冲入太阳之前的一瞬间,太阳表面发生一起大规模的日冕物质抛射事件,大量太阳物质被抛入太空。专家表示,日冕物质抛射事件的发生时间较早,当时彗星体尚未进入足够靠近太阳表面的空间区域,以便能和太阳磁场产生相互作用。 北京时间5月17日消息,据美国太空网报道,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日前表示,本周正当太阳出现爆发现象时,一颗彗星一头冲进了太阳。但是这两者之间应当不存在联系。 美国宇航局所属太阳和太阳风层探测器(SOHO)在周二和周三之间(5月10日~11日)捕捉到这颗自杀的彗星冲向太阳的场景,但再也没有看到它出来。 巧合的是,日面上发生的一场大规模爆发事件,称为“日冕物质抛射”(CME)也恰巧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阅读全文

巨型掠日彗星撞击太阳伴随耀斑爆发

掠日彗星:当彗星一头扎入太阳的熊熊烈焰,太阳爆发一次X级耀斑,这是耀斑分级中的最高级撞击发生前:欧空局的探测器在下午2:42成功捕获这颗自杀彗星的实时画面撞击时刻:这是彗星一头扎入太阳的瞬间画面  北京时间10月9日消息,近日,一颗罕见的巨型掠日彗星撞击了太阳,闪光照亮了夜空。在轨道

美“广角红外测量探测器”首次发现一彗星

  新华网洛杉矶2月12日电(记者高原)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日前发布公告说,2009年12月升空的美国“广角红外测量探测器”首次成功发现一颗彗星,专家希望借助这颗彗星的观测数据了解太阳系形成的早期情况。   公报说,“广角红外测量探测器”是一台红外太空望远镜,它在今年1月22日对太空进行

欧洲探测器“微距”拍摄沟壑纵横的彗星

格拉希门克彗星中央峡谷的高清图像  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空间局“罗塞塔”探测器近日拍摄到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的高清照片,在周六最新公布的照片显示,探测器距离彗星大约58英里,即93.5公里。彗星外形酷似花生状,两头较大,中央拥有一个非常深的峡谷,进一步的三维

美SOHO探测器拍摄到彗星冲入太阳毁灭场景

  SOHO探测器目睹一颗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冲向太阳的场景。但之后再也没有看到它出来。这颗彗星可能属于克鲁兹彗星族,由业余天文爱好者塞吉•谢帕科夫最先发现。  这张SOHO探测器拍摄的图像显示在彗星冲入太阳之前的一瞬间,太阳表面发生一起大规模的日冕物质抛射事件,大量太阳物质被抛入太空

美“深度撞击”探测器将探访“哈特利2”号彗星

  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10月26日宣布,美国“深度撞击”彗星探测器将于11月4日探访“哈特利2”号彗星。  “哈特利2”号彗星是一个短周期彗星,每6.47年绕太阳一周,其正面宽度约有800米。喷气推进实验室介绍说,“深度撞击”探测器目前正以大约每秒12.5公里的速度向该彗星进发,预计

美探测器近距飞掠哈特雷2号彗星进行拍照

  据国外媒体报道,11月4日,美宇航局“深度撞击”号飞船以435英里(约合700公里)的距离飞掠彗星“哈特雷2号”,并在这次近距离飞掠中拍摄到一组照片,再次揭示了彗星内部秘密。  根据美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公布的这组照片,显示了一个花生形状的彗星。这是彗星核心第五次被近距离抓拍。不

美星尘号探测器拍得坦普尔1号彗星照片

由星尘号探测器在之前拍摄的坦普尔1号彗星的彗核  情人节这天对于Steve Chesley来说无疑具有双倍的浪漫。这位美国宇航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行星科学家不但在这一天向他的女朋友——火奴鲁鲁夏威夷大学的天文学家Jana Pittichova——求婚,而且他所供职

美首次拍到掠日彗星三维画面

  据英国《每日邮报》在线版5月26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太空科学实验室的太阳物理学家宣布,他们利用美国宇航局的日地关系天文台(STEREO),成功追踪到一颗掠日彗星,并第一次拍到此类彗星“自寻死路”飞速冲向太阳的三维画面。   掠日彗星正如其名,即掠过太阳及接近太阳的彗星

美将发射太阳色球层探测器

图片来源:NASA在大多数情况下,太阳一直是天文学家很感兴趣的研究对象。太阳表面是光球层,经常出没太阳黑子,并且爆发高能量的耀斑。太阳的外层大气是日冕,在磁场束的作用下,造成了一系列闪烁着微光的弧状排列。但是在这两个有着超凡魅力的区域中间,有一片1700千米厚的区域——太阳色球层——

美“深度撞击”探测器近距离拍摄哈特利2号彗星

  2010年11月4日,美国宇航局“深度撞击”探测器对“哈特利2”号彗星进行了近距离拍摄。当时探测器距彗星的距离约为700公里。“哈特利2”号彗星是一个短周期彗星,1986年由天文学家马尔科姆・哈特利发现,其直径约为1.2千米至1.6千米,每6.47年绕太阳一周。专家认为,这颗彗星

帕克探测器将“奔赴”太阳日冕层

  据美国太空网最新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2018年夏季发射一个太阳探测器,与太阳进行有史以来最亲密的“接触”,希望这款探测器能在“融化”之前,捕捉到有用的数据。  21日,美国百年一遇的日全食刷屏,天文爱好者们都知道,用裸眼直视太阳非常危险,即使太阳被月亮完全遮蔽的时候也是如此,

罗塞塔探测器发现彗星存在组成蛋白质的生命成分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们最近在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67P/C-G)彗星上发现了基本甘氨酸和磷,它们是构成DNA及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地球生命的重要组成成分。一直以来,科学家们大多认为早期地球上的水和有机分子是由于小行星及彗星等天体撞击地球带来的。近日,罗 塞塔探测器上

探测器太空旅行10年后将登陆彗星-探究生命起源

  据香港《文汇报》9日报道,经历长达10年的太空之旅后,欧洲太空总署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号12日将迎来最关键时刻,“菲莱”号登陆器会尝试降落“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表面。若成功,将是人类探测器首次登陆彗星。欧洲当局希望在彗星上找到有机碳分子及氨基酸等早期生命物质,协助解释地球生命之源。

美望远镜拍到1600万公里长慧星照片

塞丁泉彗星(Siding Spring)1600多万公里长的慧尾仙女座星系的尘埃螺旋臂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2月18日消息,据美国《连线》杂志网站报道,自去年12月发射升空后,美国宇航局红外太空望远镜“广域红外探测器”(WISE)已经发回超过 25万张原始图片。美国宇航局选择其中的四张进行

7月31日《科学》杂志精选

   当“菲莱”探测器于2014年11月12日在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上挺住了跳跃式的着陆时,全世界都为此屏住了呼吸;这是探测器首次在一颗彗星上着陆。本期《科学》特刊重点介绍了7项新的研究,它们进一步探究了由“菲莱”传输回的数据。   在一则详细的说明中,

专家解读菲莱:创造空间科学多个“首次”

   近日,在科幻电影《星际穿越》热映之际,欧洲航天局“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搭载的登陆器“菲莱”在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的彗核上成功登陆,完成现实版的“穿越”。  11月12日,“罗塞塔”彗星轨道飞行器从22.5千米的高空释放下“菲莱”。不幸的是,它落到了阳光不够充足的阴影中,无法为电池充电。

彗星“送来”地球大气中22%的氙气

  地球大气层中的氙气起源一直是个谜。据《新科学家》官网日前报道,现在,科学家通过分析欧洲空间局“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的轨道探测数据,确定了其中22%的氙气来自彗星。这一结果为解释天体与地球演化之间具有联系的假设提供了新证据。   地球大气氙气同位素比太阳风或流星体中的氙气更重,几十年来研究人员

太阳风诱发彗星X射线的实验室模拟研究获新进展

彗星是太阳系中最冷的星体之一。对太阳风诱发彗星x射线的测量能够预测太阳活动及“太空天气”,这对人类更深入地认识太阳系具有重要意义。实验上较难精确测量x射线产额与截面,且误差较大,导致彗星的x射线辐射机制存在较大争议。而精确测量入射流强,可为x射线产额提供准确数据。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美欧两探测器将揭秘日冕和太阳风

夸父追日,后羿射日,伊卡洛斯用蜡做成翅膀飞向太阳,结果因飞得过高,蜡被太阳融化跌落水中而丧生……这些故事至今仍在人们耳边流传。太阳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能量,在人类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太阳风和带电粒子也会引发某些太空天气事件,干扰无线电通信、电网等。这些事件为何以及如何发生?对地球将产生何种影响?迄

关亚风团队领衔研制微光探测器通过成果鉴定

  1月27日,由大连化物所微型分析仪器研究组(105组)关亚风研究员、耿旭辉研究员团队研发的“微光探测器(光电放大器)”通过了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织、李天初院士任鉴定委员会主任的新产品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产品设计新颖、技术创新性强,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动态范围和长期稳定性能达到国际领

7月31日《科学》杂志精选

   特刊:“菲莱”结果可阐明彗星本质   当“菲莱”探测器于2014年11月12日在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上挺住了跳跃式的着陆时,全世界都为此屏住了呼吸;这是探测器首次在一颗彗星上着陆。本期《科学》特刊重点介绍了7项新的研究,它们进一步探究了由“菲莱”传输回的数

信使号探测器发现水星存在周期性流星雨

  据Sciencedaily网站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我们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大行星似乎会周期性地上演流星雨,而为其带来这些流星体的也正是每年为地球上的人们献上夜空大礼的同一颗彗星。  水星拥有一层非常稀薄的散逸气体层,美国宇航局发射的“信使号”水星探测器目前正在对这一“大气层”开展详细的考察

NASA:火星大气存在永久性金属离子层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科学家在10日出版的《地球物理学研究通讯》杂志发表论文,公布其“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任务”(MAVEN)探测器最新结果:火星大气上部存在金属离子层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一种与地球大气电离层类似的永久存在。这是第一次有确凿证据表明金属离子持久存在于地球以

“菲莱”在彗星表面检测到有机分子

  据欧洲媒体报道,欧洲航天局的科学家19日证实“菲莱”号登陆器在降落的“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表面检测到了有机分子。  据悉,含碳有机分子是地球生命基础,这个发现可以为人类了解地球形成早期的化学成分提供线索。科学家还表示,“菲莱”的传感器在穿过了10至20厘米厚的灰尘之后,触碰到了一层像冰一样

“菲莱”已“闻”到了有机分子的气息-与预料大相径庭

  人类第一次探测出“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存在有机分子的痕迹,其表面也比预想的坚硬许多。从“菲莱”着陆器获得的首批数据中,科学家给出上述分析结果。  位于德国科隆、由德国宇航中心负责运行的着陆器控制中心称,除了在指定地点不甚完美的硬着陆外,“菲莱”已经解密了“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

美“深度撞击”彗星探测项目宣告结束

  在与地球失去联系一个多月后,美国航天局20日宣布,被称为“彗星猎手”的“深度撞击”探测器已经“死亡”。项目科学家说,他们“为失去一位老朋友而悲伤”。   在辉煌的8年多太空旅程中,“深度撞击”史无前例地飞近并释放撞击器击中一颗彗星,还飞近另两颗彗星近距离拍摄,此外还观察了6颗恒星,向地球发回约

欧航局宣布“罗塞塔”状况良好-将继续彗星探测之旅

  尽管彗星着陆器“菲莱”进入休眠状态,但“罗塞塔”探测器还在环绕目标彗星运转。欧洲航天局19日宣布,“罗塞塔”的彗星探测任务还远未结束,探测器目前状况良好,所有系统和仪器均按预期方式正常运行。  据欧航局介绍,未来一年,“罗塞塔”将重新进入日常科学观测和数据采集阶段,并观察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

35000粒“灰尘”暴露彗星67P化学成分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3日消息称,欧空局“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上质谱仪收集了35000多颗尘粒,其中包含人们已知的最原始、富含碳的物质,经分析后得到了彗星67P/楚留莫夫-格雷西缅科的化学成分列表。研究人员表示,这颗彗星的成分自太阳系形成至今,几乎没有变化。  彗星67P/楚留莫夫-格雷西缅科(简称彗

高通量彗星电泳仪与传统彗星电泳仪的比较

  单细胞凝胶电泳,或者我们称之为彗星实验,作为研究DNA损伤的形成和修复,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此外,彗星实验不再局限于应用在院校和科研机构。现在,越来越多的相关工业企业对彗星实验有了显著的兴趣,例如制药企业中的遗传毒性药物筛选。事实上,彗星实验为医药行业的推进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高通量彗星电泳仪与传统彗星电泳仪的比较

彗星实验高通量实验过程的新方法单细胞凝胶电泳,或者我们称之为彗星实验,作为研究DNA损伤的形成和修复,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此外,彗星实验不再局限于应用在院校和科研机构。现在,越来越多的相关工业企业对彗星实验有了显著的兴趣,例如制药企业中的遗传毒性药物筛选。事实上,彗星实验为医药行业的推进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