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包含250亿个星系的模拟宇宙诞生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瑞士科学家使用一台巨型超级计算机,模拟出整个宇宙的构成。他们利用2万亿个数字粒子,生成了包含约250亿个模拟星系的庞大目录。科学家们表示,这份目录将被用于校准欧洲“欧几里得”(Euclid)卫星上进行的实验。这颗卫星将于2020年发射,使命是揭开笼罩在暗物质和暗能量头上的“面纱”。 过去3年间,苏黎世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并优化了一组名为“PKDGRAV3”的革命性代码,它能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描述暗物质的动态以及宇宙间大尺度结构的形成。这套代码在位于瑞士国家计算中心的“代恩特峰(Piz Daint)”超级计算机上仅仅运行了80个小时,便生成了一个包含2万亿个宏观粒子(代表暗物质流)的虚拟宇宙,研究人员从中提取出一份包含250亿个星系的目录。 他们以暗物质流在自身引力作用下不断演变为特征,模拟了名为“暗物质晕”的低浓度物质组成。鉴于最新演算的精确度非常高,他们相信,类似银河系这样的星系就形成于暗物质晕......阅读全文

哈勃望远镜发现迄今最古老螺旋星系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18日报道,天文学家18日宣布,他们用哈勃望远镜首次探测到一个宇宙早期形成的螺旋星系,距今约107亿年,比其他许多螺旋星系早了几十亿年。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大爆炸之后星系是如何形成的。该发现发表在7月19日的《自然》杂志上。   哈勃望远镜拍下了约300个

宇宙黑暗时代再电离研究获突破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郑振亚及其合作者在宇宙再电离研究领域获突破性进展,他们观测获得了一个宇宙早期(大爆炸后约8亿年,约为宇宙当前年龄6%时)的星系样本,并由此发现在该宇宙年龄处,宇宙星系际弥散介质中氢的电离比例为约50%。6月21日,这一研究发表在国际天体物理期刊《天体物理快报》上(Zhe

哈勃观测到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后4.8亿年的星系

天文学家发现宇宙中最古老的遥远星系,其释放的光线需要传播132亿年才能抵达地球。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前,天文学家发现宇宙中最古老的遥远星系,其释放的光线需要传播132亿年才能抵达地球。  美国宇航局哈勃望远镜在环绕地球运行时观测到这个星系中的星团、灰尘和气体云,这个星系非常

遥远星系露出宇宙黑暗时代末期真相

  记者从中国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王俊贤教授发起组织的由中国、美国、智利三国天文学家参加的“宇宙再电离时期的莱曼阿尔法星系”(LAGER)研究项目,在宇宙黑暗时代星系观测研究领域再获突破性进展。研究结果日前发表在国际一流天体物理期刊《天体物理快报》上。  之前的工作中,他们观测获得了一个宇宙早期的星系

哈勃拍到强烈宇宙风撕裂星系对

  据美国太空网站报道,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一组星系分解图像,这组图像显示强烈快速的宇宙风能够分解一对星系,扭曲它们的外形,并阻止星系内恒星的形成。据悉,这组图像是在宇航员进行维修哈勃太空望远镜之前拍摄的,经过天文学家的分析后才于近期公布。 哈勃望远镜拍摄到的室女座星系簇中的NGC 4522星

日本科学家绘制3D宇宙图 验证爱因斯坦相对论

  据日本国立天文台昴星团望远镜官方网站报道,一个由日本京都大学,东京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的天文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近日发布了首份由 FastSound项目给出的宇宙3D图像。FastSound项目旨在对距离地球90亿光年范围内的星系进行详细巡天观测并绘制地图。借助日本国立天文台“昴星团望远镜”

天文学家发现130亿光年外最遥远星暴星系

一个星暴星系的影像,它与近期被发现的遥远的早期星暴星系HFLS3非常相似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6月5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在一项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距离地球约130亿光年的原始星系。这个星系的发现将有望打破原有此类星系的距离纪录,并揭开有关宇宙早期历史中一些最大质量

PRL:英科学家测算出中微子质量上限

  据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网站6月22日报道,该校宇宙学家通过对宇宙星系3D图像的观察分析,测定出中微子的质量不超过0.28电子伏特。报道称,这是截至目前最精确的中微子质量测量值。该方法的运用使人类向最终准确测定中微子质量又迈进了一步。相关研究论文将发表在即将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PR

中外科学家宇宙黑暗时代再电离研究获重要突破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郑振亚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在宇宙再电离研究领域获突破性进展,他们观测获得了一个宇宙早期(大爆炸后约8亿年,约为宇宙当前年龄6%时)的星系样本,并由此发现在该宇宙年龄处,宇宙星系际弥散介质中氢的电离比例为约50%。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天体物理快报》。 宇宙大爆炸之后大概30万

《环球科学》2011年十大科学新闻评选

  “十大科学新闻”评选是《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头戏,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学领域的重大事件进行的一次全面盘点。经过专业编辑和专家团队的商讨,《环球科学》初步挑选出了30条候选新闻,接受网友的点评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战爱因斯坦相对论  9月23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郭守敬望远镜巡天数据助力星系对研究

  近日,综合使用国际合作的斯隆数字巡天(SDSS)和我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光谱巡天的观测数据,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沈世银领导的科研团组首次精确地测量了一批近距离星系对的二元光度函数,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本地宇宙中星系是如何成双成对的。目前,该工作已被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Ast

星系模拟产生对宇宙进化惊人见解

  研究人员不断发展宇宙模型,并借此发现新的宇宙理论。图片来源:TNG COLLABORATION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家Philip Hopkins喜欢跟他的同事恶作剧。作为模拟星系形成的专家,Hopkins有时会在演讲中,把他的作品投射到真实星系照片旁边,让观众

宇宙“幼升小”时模样 科学家找到127亿年前巨大原初星系团

艺术想象图:127亿光年外的巨型原初星系团  在到达地球之前,这束光走了127亿年。漫长的跋涉,加上宇宙的膨胀拉伸,让它的能量微弱而暗淡。  同一时间,地球,智利拉斯坎帕纳斯天文台。麦哲伦天文望远镜“卖力”地进行星系光谱巡天。科学家们正借助这台设备,建立一个高红移星系数据库,以期解开宇宙演化形成之谜

美首次获得宇宙星系际介质三维图像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自己设计和建造的宇宙网络成像仪,拍摄到前所未有的星系际介质(IGM)图像,即弥漫在整个宇宙中连接星系的气体。  迄今为止,IGM的结构大多是理论推测。借助设置在加州南部帕洛马山天文台5.08米巨型反射“海耳望远镜”的宇宙网络成像仪观测,研究人员获得了第一个三维的IG

天文学家发现迄今质量最大星系 或为银河系20倍

迄今为止在地球附近宇宙区域发现的质量最大的星系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ESO 146-IG 005都是迄今为止在地球附近宇宙区域发现的质量最大的星系之一  北京时间5月19日消息,据美国《探索》杂志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个大质量星系,可能打破纪录,成为迄今为止在地球附近宇宙区域发现的质量最

迄今发现最遥远宇宙天体被证实

  据英国《每日邮报》在线版及美国每日科学网10月21日(北京时间)报道,欧洲天文学家已证实有测量记录以来最遥远、最古老的宇宙天体出现。由这个星系辐射出的光芒要历经131亿光年才能到达地球,而该星系出现时,宇宙尚且“年幼”。研究结果发表于20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   

科学家绘制宇宙3D地图:涵盖30亿光年太空区域

法国里昂大学的海琳-科特伊斯与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绘制的本地宇宙地图,名为“本地宇宙志”。“本地宇宙志”地图涵盖距地球大约30亿光年的太空区域,包括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   北京时间6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法国里昂大学的海琳-科特伊斯与美国夏威夷大学的丹尼尔-珀玛莱德、耶胡达-霍夫曼

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战略情报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通过计量统计遴选出天文学与天体物理[1]、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这五个学科中受到科技界热切关注的科学成果,及中国研究者参与的每个学科TOP30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学研究热点

科学家发现矮星系包含巨大质量黑洞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科学家在西雅图召开的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上报告说,在一个由恒星组成的小型矮星系中,他们发现了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其质量是太阳的100万倍。这是超大质量黑洞早于星系形成的更有力证据,也有助于天文学家进一步研究宇宙早期黑洞和星系是如何生成的。研究发表在近日《自然》杂

科学家发现遥远宇宙中发光本领最大的类星体

  2月26日出版的Nature 杂志 (Nature 2015, 518, 512-515) 发表由北京大学教授吴学兵领导的、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助理研究员易卫敏(主要负责云南天文台2.4米望远镜的观测)等参加的国际合作团队完成的一项关于早期宇宙的重要研究成果。该团队在2014年元旦前后,使用云南

紫台合作发现宇宙中奇特“新物种”超红星系

  在距离地球几乎130亿光年远的遥远宇宙中,潜藏着一类特殊类型的星系。由于尘埃的遮蔽及距离我们太遥远,这类星系如此暗弱以致于哈勃空间望远镜也难以发现它们。借助美国宇航局的斯皮泽红外空间望远镜才首次发现四个这类超红星系。天文学家虽然可以描述这类新“物种”成员的特征,但还不能解释为什么它们如此之红。 

银河系到底有多“重”

  银河系到底有多“重”?一个国际团队日前报告说,他们利用美国航天局哈勃太空望远镜和欧洲航天局“盖亚”探测器对银河系进行了迄今最精确的“称重”,认为银河系质量大约相当于1.5万亿个太阳质量。  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欧洲南方天文台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报告说,在银河系总质

天文学家发现距地球最遥远星系

天文学家发现迄今最遥远的星系簇   据《每日电讯报》报道,科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年轻,距离我们最遥远的星系簇JKCS041,它距离地球大约有102亿光年,比以前的记录结果远了10亿光年。   天文学家把美国宇航局收集的X射线数据,与红外光学望远镜的研究结果结合在一起,最终发现了JKCS041

新研究称宇宙还能存在1400亿年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称,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角度分析,宇宙的寿命还有1400亿年。  综合共同社、时事社等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国立天文台、东京大学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科研团队,日前在美国阿奇夫论文预印本网站(arXiv)上发布了这一新成果。  这项研究认为,宇宙中

黑暗时代再电离研究获重要突破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系消息,我科研人员获得了一个宇宙早期的星系样本,并由此确定宇宙第一代星系形成的大致时间。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天体物理快报》。 宇宙大爆炸后约3亿年至10亿年之间,宇宙第一代恒星和星系开始形成,它们发出的紫外光辐射电离了周围的中性氢,使得整个宇宙开始明亮起来。这一过程

新发现与早期星系形成模拟结果相矛盾

  英国《自然》杂志3月15日发表的一项天文学研究认为,在100亿年前星系形成的高峰期,“产星星系”的外盘可能主要为恒星和气体主导,而非暗物质。此次对遥远星系自转曲线的最新测量结果,与早期星系形成的模拟结果产生了严重矛盾。  在星系内,恒星和气体(重子成分)被认为与暗物质(非重子)混合在一起。尽管暗

哈勃望远镜发现迄今最遥远星系

北京时间2月14日消息,据报道,美国的天文学家日前称,他们最近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到了一个距地球约130亿光年的星系,这很可能是科学家们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最遥远星系。 在最新一期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Astrophysical Journal)上,天文学家们公布了他们的这一最新观测成果

上海天文台在空洞星系的性质研究中取得进展

  星系在宇宙中的三维空间分布并不是均匀的,大型红移巡天发现宇宙中存在网状结构:在“网”的节点处,星系分布的密度非常高,星系和星系之间相互作用的频率较高,科学家们把这样的区域叫做星系团,星系团的尺度大约为几百万光年;在“网”的孔洞处,星系极其松散地分布在宇宙空间中,科学家们将这样的大尺度结构称为宇宙

《自然》:“宇宙放大镜”助力观测最遥远星系

  记者1月13日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获悉,由多国科学家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利用引力透镜效应这一“宇宙放大镜”,借助功能更为强大的天文望远镜,天文学家有可能观测到宇宙中最早和最遥远的星系。  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毛淑德和墨尔本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共同完成

日本研究人员观测到高速造星的“怪兽星系”

  日本国立天文台近日宣布,其研究人员与国际同行成功观测到124亿光年外一个高速造星的“怪兽星系”,这种星系被认为是现在宇宙中巨大椭圆星系的祖先。这将有助于探究巨大椭圆星系诞生之谜。  研究人员介绍说,人类所处的银河系现在也在诞生新的恒星,但在宇宙诞生早期,有些星系的造星速度是现在银河系的1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