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最精确测量结果显示缪子行为异常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4/455740.shtm 在美国费米实验室进行的缪子反常磁矩实验显示,缪子的行为与标准模型理论预测不相符!记者8日从上海交通大学缪子物理团队带头人李亮教授处获悉,他们参与的美国费米实验室缪子反常磁矩实验(Muon g-2)首批结果今天公布,以前所未有的测量精度,为新物理的存在提供了强有力证据。 缪子的“体重”比它的近亲电子重200倍,在宇宙射线穿透地球大气层时自然产生,此外,费米实验室里的质子加速器也可以大量制造缪子。 李亮解释说:“缪子与电子都有内禀磁矩,在外界强磁场的作用下,缪子的磁矩指向会发生进动(摆动)。缪子内禀磁矩的大小决定了其进动频率的大小,这两者之间的比值被称为g-因子,科学家可以精确计算出这一比值。” 李亮进一步表示,当缪子在磁场中旋转时,也会与时空最深处起伏......阅读全文

新研究称B介子衰变成电子和缪子频率一致

此前测量结果显示,B介子衰变成电子和缪子(μ子)的频率不同,这违背了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为发现新物理学提供了佐证,但一项最新研究推翻了这一点。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底夸克探测器(LHCb)实验合作组宣布,他们的最新研究表明,B介子衰变成电子和其质量更大的“表兄”缪子的频率是一致的,据此发现

新研究称B介子衰变成电子和缪子频率一致

此前测量结果显示,B介子衰变成电子和缪子(μ子)的频率不同,这违背了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为发现新物理学提供了佐证,但一项最新研究推翻了这一点。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底夸克探测器(LHCb)实验合作组宣布,他们的最新研究表明,B介子衰变成电子和其质量更大的“表兄”缪子的频率是一致的,据此发现

最新实验表明缪子摆动远超应有程度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551.shtm   ?2023年8月10日公布的是费米实验室的第二个实验结果,其精确度是2021年4月7日公布的第一个结果的两倍。图片来源:雷恩·波斯特尔/费米实验室科技日报北京8月14日电

最新实验表明缪子摆动远超应有程度

  一个微小的摆动,却可能动摇当今科学基础。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发现新证据,表明缪子(μ子,一种亚原子粒子)的摆动程度远远超过了应有的程度,他们认为应有一种未知的力在推动它。这一结果如在“最终对决”中确定,则将撼动粒子物理学的基石。相关成果已提交《物理评论快报》杂志发表。  费米实验室

迄今最精确测量结果显示缪子行为异常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4/455740.shtm 在美国费米实验室进行的缪子反常磁矩实验显示,缪子的行为与标准模型理论预测不相符!记者8日从上海交通大学缪子物理团队带头人李亮教授处获悉,他们参与的美国费米实验室缪子反常磁矩实验(

澳科学家利用铯改进原子理论计算方法

澳大利亚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撰文称,他们借助由一个普通的铯原子和名为缪子的基本粒子组成的一种不寻常的原子,通过理论研究,提高了对铯原子核的磁性结构、在铯原子中的作用以及缪子效应的理解。最新方法有望提供一种不同于大型强子对撞机的方式发现新粒子,或有助揭示占据宇宙总质量95%的暗物质的

我国科研人员首次给大型文物古迹做“缪子CT”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刘志毅带领团队来到西安,专程为西安古城墙做了一次基于宇宙射线缪子的健康体检“CT”。相关成果于近日作为精选和封面文章刊发在《应用物理学报》。西安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古城墙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城市建设、历史、军事和建筑艺术等方面具有很

中科大团队精确测量正负电子湮没中的R值

  记者15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院黄光顺教授、鄢文标副教授带领的中国科大北京谱仪(BESIII)R值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利用连续能区2.23-3.67GeV正负电子对撞数据,以优于3%的精度测量了R值。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R值是正负电子湮没产生强子与一对正负缪

能量突破标准模型-是新粒子还是假信号?

   发现“新粒子”好比发现新大陆,出乎寻常又令人兴奋。因为半个多世纪以来,粒子物理学家们精心绘制了一张拥有61个成员的“粒子谱”,目前实验中发现的所有粒子都能在这张谱上找到对应的身份。  比如,W玻色子、Z玻色子、胶子、顶夸克以及魅夸克还没有被发现之前,理论物理学家们已根据“粒子谱”预测到它们的存

希格斯玻色子仍有五大未解之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579.shtm 2012年7月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物理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已追寻48年之久的希格斯玻色子,填补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最后一个空白,并打开了物理学的新窗口。科学家们

上帝粒子确认还需至少一年-中国贡献超百分之一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北京时间7月4日下午宣布,CERN的Atlas(超环面仪器)实验和CMS(紧凑缪子线圈)实验都观测到新粒子,该粒子与科学界寻求已久的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一致。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4日下午视频连线直播了公布实验结果的CERN

欧科学家称中国科学家为探寻新粒子作出重要贡献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强子对撞实验紧凑缪子线圈(CMS)项目副发言人坎波雷西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科学家为发现与希格斯玻色子具有一致特性的新粒子作出了重要贡献。   坎波雷西说,来自中国主要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物理学家和研究人员参与了大型强子对撞机的4个大型实验项目,特别是参加了发现新粒子的两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新粒子?答案8月初揭晓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  去年12月16日,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宣布,他们所属的两大探测器紧凑渺子线圈(CMS)和超环面仪器(ATLAS)都发现了一对超高能光子,它们共带有高达750千兆电子伏特(GeV)的能量。虽然仅仅是超出曲线的几个突出的小点,但许多理论物理学家

大型强子对撞机CMS合作组发现新的四夸克粒子家族

  记者10日从南京师范大学获悉,在9日举行的第41届国际高能物理大会上,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紧凑介子线圈(CMS)合作组报告,他们发现了一个可能由4个粲夸克组成的奇特粒子家族。  “清华—南师”CMS组负责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易凯代表CMS合作组介绍,这些粒子内部可能由4个同

希格斯玻色子仍有五大未解之谜

  2012年7月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物理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已追寻48年之久的希格斯玻色子,填补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最后一个空白,并打开了物理学的新窗口。科学家们认为,正是这种“神秘粒子”赋予其他粒子质量。  自其“现身”以来,希格斯玻色子令无数科学家趋之若鹜去研究其特性,参与全

日本研究发现新冠疫苗对缪毒株的效果减弱

   据日本放松协会(NHK)4日报道,日本研究团队的调查显示,与既有新冠病毒相比,已接种新冠疫苗者血液中的抗体,对新冠变异病毒缪毒株的有效性大幅下降。  日本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副教授佐藤佳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新冠疫苗对缪毒株的效果减弱的研究成果论文。图片来源:日本放

陈明水:“上帝粒子”的研究之路希望有中国科学家的付出

  他,带领希格斯粒子研究团队,在积极准备迎接大型强子对撞机新数据的到来,希望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再创佳绩;他更期待着能够在中国本土进行以我为主的实验,而这样的机会因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列入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已初露端倪。他就是中国科学院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创新中心首届青年拔尖人才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

朗缪尔张力仪

朗缪尔张力仪芬兰Kibron公司生产的单通道DeltaPi和四通道DeltaPi-4朗缪尔张力仪用于测量药物、肽和蛋白质在脂膜上的结合。    生物膜和脂类正在进入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新药发现的前沿。在这些研究中,脂单层已经为肺表面活性剂、抗菌肽、脂质信号转导、凝血和细胞粘附的分子作用机理阐明取得突

费米实验室精确测量特定中微子-有助进一步揭示原子核

  中微子是研究原子核内部情况的极好工具,但中微子很难产生和探测,且很难确定中微子撞击原子时的能量。现在,美国费米实验室MiniBooNE研究团队报告称,他们日前首次识别出能量为2.36亿电子伏特的缪子中微子,有助进一步促进中微子振荡和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科学院高能所研究员曹

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结果可能颠覆标准模型

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安装的“紧凑型缪子线圈”探测设备(CMS)  北京时间10月25日消息,据美国《连线》杂志报道,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可能已经发现了出乎物理学标准模型之外的崭新实验证据。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安装的“紧凑型缪子线圈”探测设备(CMS)获取的数

Science:纳米粒子新成员——混合金属纳米粒子

在3月30日《Science》杂志的封面文章中,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其他三所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的新技术使他们能够将多种金属结合在一起,其中还包括那些通常被认为无法结合的金属。研究人员表示,这一过程创造了新型稳定的纳米粒子,这种纳米粒子可以在化学和能源行业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许多工业产品,

LHC新粒子“发现”证据不足

北京3月21日电  去年,参与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工作的科学家,宣布LHC可能制造出了一种全新的粒子,引发广泛讨论。但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报道,科学家们近日在意大利拉蒂勒举行的会议上称,他们对有关数据进行了重新校准,得到结果的统计显著性有所提高,但仍不足以宣布其为一项新发现,答

神秘新粒子貌似“希格斯”

    新粒子衰变速率在标准模型与实际测量结果中的对比结果  “现在就下结论还为时尚早。”这是为全世界最大的原子加速器——瑞士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工作的粒子物理学家的最新经典“语录”。  这些科学家正在试图搞清他们在今年7月发现的粒子是否真的就是人们找寻已久的希格斯玻色子,抑或多

人缪勒管抑制物质/抗缪勒管激素(MIS/AMH)酶联免疫分析

    人缪勒管抑制物质/抗缪勒管激素(MIS/AMH)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       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缪勒管抑制物质/抗缪勒管激素(MIS/AMH)的含量。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缪勒管抑制物质/

人缪勒管抑制物质/抗缪勒管激素(MIS/AMH)试剂盒使用...

保存条件及有效期:1.试剂盒保存:2-8℃。2.有效期:6个月检测范围:     48T        25 ng/L -800 ng/L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缪勒管抑制物质/抗缪勒管激素类(MIS/AMH)含量。实验原理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缪勒管抑制物

测试“跷跷板模型”,揭示中微子质量之谜

  中国科学家关于中微子质量模型探测的研究,近日得到了世界上最大型的粒子物理学实验室——欧洲核子中心的特别关注。  大型强子对撞机中国合作组之一、北京大学高能物理CMS组李强团队对解释中微子小质量来源的“跷跷板模型”进行了新的检验,结果为大型强子对撞机的数据挖掘打开了新的窗口。  “难以捉摸”的质量

Science子刊:可以口服的纳米粒子“药丸”

  纳米粒子给药,为包括癌症在内的许多疾病的打靶治疗带来了希望。然而,粒子必须通过注射注入到患者体内,到目前为止,这种方式限制了其效用。目前,来自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布莱根妇女医院(BWH)的研究者,研发了一种新的纳米粒子,能够通过口服经由消化道吸收,使患者仅仅服用一颗药丸来替代注射。   在

欧核中心通过分析大型强子对撞机再发现两个新粒子

  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20日报道,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学家通过对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从2011年至2012年间对撞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两个此前已被理论预测过但从未“现身”的亚原子粒子:Xi_b'和Xi_b*,他们对此深感兴奋,认为新粒子有望从与标准模型不一样的新角度讲述宇宙的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质子束流对撞试验首获成功

  科学家认为此举标志着粒子物理新时代的到来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3月30日宣布,跨越日内瓦市郊瑞士法国边界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简称LHC)上,总能量为7万亿电子伏特的两个束流对撞,在发生两次故障后最终获得成功。这是世界上目前能量最高的对撞

美研发新粒子探测器-专查不守“规矩”的奇特粒子

位于日本高能物理研究所、正在等待升级的Belle探测器。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9月8日报道,美国能源部最近向印第安纳大学能量和物质探测中心的一个研究团队提供了120万美元的资金,资助他们创建一种新的超精确的粒子探测器Belle Ⅱ,从而用于调查一些似乎违背基本的物理学法则的基本粒子奇特的属性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