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学研究揭示青少年与丰富危险行为的微妙关系

挪威青少年正在练习城市极限运动跑酷。 图片来源:Andrea Gjestvang/Panos 叛逆期,青少年大脑如何导航风险? 神经科学研究揭示青少年与丰富危险行为的微妙关系 当Cole Skinner听到一辆车停下来时,他正在一个废弃采石场的墙上倒挂着。他和朋友随后飞快下来,在采石场边上一条狭窄的小道上狂奔,越过带刺的铁丝网,离开了那里。 这样的追逐对Skinner和朋友Alex McCallum-Toppin来说是一件趣事,这两名15岁的青少年均在英国法林登的一所学校读书。两人说,他们会寻找建筑工地和废弃建筑等场所玩这些游戏——不是为了惹麻烦,而是为了探索。这样做会让他们有吹嘘的权利。“你可以这样说:‘我曾在一个废弃的采石场里呆过。’”McCallum-Toppin说,“你可以和朋友讲这件事。” 科学上经常把青少年的冒险行为看作是父母和公众难以管理或忍受的一个整体问题。当美国北卡罗莱娜大学教堂山分校神经学家Ev......阅读全文

神经科学研究揭示青少年与丰富危险行为的微妙关系

  挪威青少年正在练习城市极限运动跑酷。 图片来源:Andrea Gjestvang/Panos  叛逆期,青少年大脑如何导航风险?  神经科学研究揭示青少年与丰富危险行为的微妙关系  当Cole Skinner听到一辆车停下来时,他正在一个废弃采石场的墙上倒挂着。他和朋友随后飞快下来,在采石场边上

科学家从大脑发育与行为角度揭示青少年饮酒风险

  最近,美国乔治城大学医学中心(GUMC)和马里兰大学医学院(UMSOM)神经科学家合作,从大脑发育与行为的角度揭示了青少年发生饮酒和酗酒的风险,有些风险甚至在他们首次喝酒之前,就已经潜伏了。  据每日科学网11月17日(北京时间)报道,研究人员调查了135名接近青春期的孩子,平均年龄12.6岁。

科学家揭示雌雄行为差异的神经机制

  科学网1月18日上海讯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许晓鸿课题组首次通过光遗传手段在不同性别的小鼠中同时诱导出雄性求偶行为和母性行为,同时通过多种方法证明内侧视前区表达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α,Esr1)的神经元在介导雌雄行

科学家揭示调节体温行为的神经环路

  行为性体温调节是维持体温稳态的一种基本动机性行为,该过程所涉及的前脑区域或神经元亚集群尚不清楚。近日,韩国首尔大学的研究团队在《Neuron》发表了题为“A forebrain neural substrate for behavioral thermoregulation”的文章。  研究人员

科学家揭示雌雄行为差异的神经机制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许晓鸿课题组首次通过光遗传手段在不同性别的小鼠中同时诱导出雄性求偶行为和母性行为,同时通过多种方法证明内侧视前区表达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α,Esr1)的神经元在介导雌雄行为差异中起关键作用。今天

“危险探索”与“防御行为”如何达到平衡?

论文截图 自然界中,为了生存和繁衍,生物个体需要不断地获取食物和水等必需的资源,同时也要时刻躲避外界威胁以保护自身的安全。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探索以获取各种“生存资源”,是动物的一种本能需求。而如何维持危险探索(risk exploration)与防御行为(defensive behavio

科学家解析出本能防御样行为的神经环路

  北京时间6月12日,神经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期刊《神经元》(Neuron),在线发表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王立平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富强等合作的研究成果:A VTA GABAergic neural c

上海规范危险废物自行处理行为

  上海市环保局日前发布《关于规范本市危险废物自行处理处置行为的通知》和《关于加强本市危险废物自行处理处置单位环境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全市危险废物自行处理处置行为。  据上海市环保局污防处处长任菊萍介绍,按照市区两级分工及属地化管理原则,上海市区两级环保部门要结合排污申报、污染源普查、环境统计年

-研究发现青少年喝软饮料可能诱发饮酒行为

  青少年饮酒以后,比成年人更脆弱,更容易产生健康问题,比如,脑功能减退、肝脏及其他器官功能性障碍,对酒精产生依赖。另外,青少年饮酒会诱导他们滥用药品,比如大麻和可卡因,这与交通方面的风险行为、性行为、吸烟行为、暴力行为和自我伤害行为挂钩。在最近日本青少年研究中,小学高年级就开始饮酒的学生数量增加了

《中国青少年用眼行为大数据报告》发布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3成的学生用眼距离不到20厘米”“超过一半的学生单次连续用眼时间超过两个小时”……这些统计数据来自今天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与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联合在长沙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用眼行为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报告》发布会上,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教授杨智宽表示,

鲜花施药影响儿童神经行为

  厄瓜多尔是世界第三大切花生产国,主要生产玫瑰,其中许多是注定要在母亲节出售的。该产业从业人数约10.3万人,并严重依赖农药。  在近期《神经毒理学》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和厄瓜多尔、明尼苏达的同行共同发现,儿童改变短期神经行为与农药施药高峰季相关,也就

“点亮科学”-展览:解答青少年“科学之问”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001.shtm9月6日,“点亮科学”主题活动在中国科技馆启动。该活动由中国科技馆联合中国青年报社共同举办,旨在鼓励青少年群体追“科技之星”、立报国之志,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

科学家首次阐明进食行为全过程的精细神经调控

为什么小孩子总是不好好专注吃饭,而是边吃边玩?这种行为特征是否受到大脑的精准调控?一些看似简单的行为,背后往往有复杂的神经调控机制,深刻理解不同行为背后的神经学原理,有助于我们理解大脑的生物学基础。北京时间3月15日晚11时,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王立

从神经元集群行为揭示脑波的行为编码规则

  神经科学中一个最大难题就是,大脑是怎样在细胞水平为思维——如认知和记忆编码的。已有证据显示,不同的神经元集群代表了不同的信息,但还没人知道这些集群是什么样子或怎样形成的。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最近,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和波士顿大学通过研究猴子行为,揭示了神经元集群怎样形成思维,并为思想的灵活变化

脑研究揭示“冲动是魔鬼”深层机制

当青少年在一项常规的冲动测试中成功抵制冲动时,他们的中负责约束管制的区域会明显表现得更加活跃。图片来源:神经科学协会   为什么青少年,尤其是男性,犯罪率比成人还高?一种解释是:作为一个群体,青少年在面对危急情况的时候比儿童或成人更加冲动,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一个研究小组近日在

研究发现光偏好行为神经环路机制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杜久林研究组发现,通过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隆凸丘脑组成的非对称性视觉通路,左边背侧缰核介导了斑马鱼的光偏好行为。该研究揭示了缰核介导光偏好行为的新功能,并首次在脊椎动物中发现了光偏好行为的神经环路机制。相关成果2月9日在线发表于《神经元》。  杜久林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光偏

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开营

  7月17日,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联合组织的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全国开营式在清华大学举行。今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的主题为“科技梦·青春梦·中国梦”。    这项自2012年启动的活动,旨在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今年7至8月,共10440名来自全国各省市(包括港澳台)的青少年将走进清华大学等高校,

全球首个“青少年科学看点榜单”发布

  20日,全球首个“青少年科学看点榜单”在深圳发布。《科学》(Science)杂志科学编辑联合顶尖科学家,从近十年来的前沿科学突破中遴选初筛,入围20个科学问题,并结合10万名中国青少年兴趣调研,最终决出十大科学看点。  其中既包括了宏观层面的科学突破,如火星上液态水的发现、270万年前大气层的模

神经学家剖析看似矛盾的“杀婴行为”和“养育行为”

  许多哺乳动物进化出了对幼崽的矛盾行为,人也一样,大多数人对子女表现出养育和保护行为,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充当代理父母。然而,没有过性行为的雄性(virgin males)通常以杀婴行为作为传播自己基因的策略,哺乳动物是如何控制这些相互冲突的社会行为的呢?  《Cell》最新研究表明,小鼠的这2种极端

一项神经科学研究显示大脑有控制冒险行为的“开关”

  本周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一则神经科学研究显示,大脑有控制冒险行为的“开关”。人们会谨慎行事,还是会为追求高回报而涉足高风险事项,这一决策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大脑深处的一小束细胞。  对于整个社会和物种来说,个体在风险偏好以及实时风险决策上存在较大差异。一些人会倾向于冒险,他们通常更爱涉

非法转移、倾倒危险废物行为猖獗-广东监管打击不力

  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于2018年6月5日进驻广东省,在对2016年第一轮环保督察整改情况“回头看”的同时,统筹开展固体废物环境问题专项督察。6月22日~25日,督察组下沉阳江市督察发现,阳江市固体废物环境管理严重缺失,环境风险隐患十分突出。  现状:危险废物管理工作薄弱,危险废物非法倾倒处置案件多

增加癌症风险的3种危险行为,很多人都有!

  快看看你有几种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有关缺乏运动、久坐行为和肥胖,对癌症发病风险的影响,得到了科研人员的关注与研究,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进一步表明上述3种因素,是癌症的危险因素,与癌症的发病之间存在着关联。  一项发表于《分子肿瘤学》(Molecular Oncology)的研究,对缺乏运动、

原是身不由己!PNAS发现控制青春期冲动行为的隐秘机制

  长期以来,青春期中的叛逆少年经常会被描述为习惯追求冒险、做出冲动行为的群体,这些冲动行为包括:食用非法药物、意外伤害(危险驾驶、打架、自杀)和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其实青春期中的孩子容易做出冲动行为是身不由己,一起跟随研究一探究竟。  5月18日,一篇题为“Reversing anterior i

中央网信办:引导青少年养成崇德向善的网络行为习惯

  16日,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将于11月19日在北京举行。大会由中央网信办、中央文明办、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汇聚向上向善力量,携手建设网络文明”,会上将发布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十件大事和共建网络文明行动倡议。

Nature:控制双亲抚养行为的神经开关

  不同小鼠对幼崽的表现有所差异:“处男”小鼠通常会攻击幼崽,而“处女”雌性小鼠、性经验丰富的雄性小鼠和雌性小鼠则对幼崽表现出父母的关爱。具有不同社会经验的雄性和雌性小鼠之间这种明显不同的双亲行为(parental behaviour),是由什么神经机制引起,尚不明确。这种行为开关可保护雄性小鼠其子

让科学成为爱好-《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开播

  10月15日~27日,由中国科协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全新大型科普益智竞赛类节目《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将在20点07分在央视综合频道、科教频道播出。   该节目总计13期,每期100分钟,旨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普及科学知识,展示科学魅力;强化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创新人

化学史教育助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科技、高速度、高信息化社会,科学技术以超过任何一个时代的速度飞速发展。提高全社会公民科学素质,是当前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目标。1991年,中国科协首次在上海进行科学素质全国抽样试点。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20年)》。  全面提高中学

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在京成立

飞天梦想从年少开始 成立仪式上,嘉宾以灌注金沙方式为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揭牌。   为纪念我国航空事业奠基人钱学森诞辰100周年,日前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协和丰台区政府共同创建、具有航天特色的校外教育机构——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以下简称

冲动与冒险:解构青春期大脑

  青少年大脑显着的特征是能够通过调整脑区间的网络连接来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种特殊的可塑性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于青少年在培养认知思维和适应社会两方面取得巨大的进步,同时也更易催生出危险的行为和严重的精神疾病。  最近有研究表明,青少年高风险行为源于大脑边缘系统与前额叶皮层神经网络在发育进度上的不匹配。

《科学》:人类的鼻子能嗅出危险

你或许听说过,一些人的鼻子有感知危险的特异功能。美国西北大学最新研究表明,人类的鼻子确实能嗅出危险。人的大脑嗅觉区能建立糟糕经历与当时气味间的联系。因此当麻烦或危险再次临近时,鼻子能立刻闻出这种气味,并发出避开危险的“警报”。 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3月28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 “记住”气味 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