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Science新闻:一点灰尘揭露你家里的小秘密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你家里的灰尘掩藏着许多小秘密。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室内微生物研究,受到了Science、BBC等多家媒体的关注。 研究人员选取了一千二百个美国家庭,请他们提供家里主要生活区域的灰尘样本,包括外门框和内门框。取样区域限制在人们平时难以触及的门框上表面,这个地方很少能被清洁到。参与研究的家庭成员还要填写一份详细的问卷,涉及生活习惯、饲养宠物等许多方面。 研究人员发现,对门框上的细菌进行测序和显微镜分析,可以获得户主性别、家庭宠物等信息,相关论文发表在八月二十六日的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杂志上。 遗传学分析显示,室内的真菌种类与室外差不多,这些微生物很可能是从外面飘进来的,与家庭成员没什么关系。但细菌就不一样了,科罗拉多大学的Noah Fierer说。灰尘中的细菌来自人体的多个部位,细菌组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中的男女比例和宠物种类(比如狗和猫)。许多细菌是被冲......阅读全文

一文了解12月HIV研究亮点进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1983年,HIV在美国首次发现。它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HIV通过

粪便移植如何加速多种疾病诊疗?

  近几年出现了一种新型治疗疾病的方法,那就是粪便移植,从字面意思上讲就是把粪便移植到另一个人的大肠里。这听起来或许会让人有点恶心,而且感觉这也应该是医学史上技术含量比较低的移植手术了。那么为什么要把粪便移植到别人身上?通常是因为接受者大肠里的细菌种类严重失衡,捐赠者的粪便能为弥补缺少的细菌重新达到

炎症反应相关研究进展一览

  1. Sci Sig:炎症机制研究新突破  炎症反应是机体应对损伤或者感染时发生的免疫反应,然而这一过程如果失控之后将导致疾病的发生。最近,来自莫纳什生物医学研发研究所的研究者们发现了炎症反应过程中的关键生物学事件。该发现或许能够促进新的治疗炎症疾病的疗法的开发,例如动脉粥样硬化、中风以及II型

2020年CRISPR/Cas最新研究进展

  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被《科学》杂志列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CRISPR是规律间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的简称,Cas是CRISPR相关蛋白的简称。CRISPR/Cas最初是在细菌体内发现的,是细菌用来识别和摧毁抗噬菌体和其他病原体入侵的防御系统。图片

美国化学会C&EN评选出2015年顶级化学成果

  新年将至,又到了年终盘点的时候。美国化学会(ACS)旗下的C&EN网站也端出了一席年终大餐:2015年化学领域最受瞩目的研究成果。其实,在过去的这一年中一直关注X-MOL的读者朋友也许会发现,其中绝大多数成果已经在X-MOL平台报道过了。不过,我们觉得,在这节日的气氛中,让这一

探索质谱前沿极限:颗粒质谱与成像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质谱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有目共睹。学物理出身、从事科学研究的质谱学者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数年前在北京质谱年会上,第一次听聂宗秀的报告时就印象深刻,用离子阱质谱测定数百兆分子量的大颗粒的工作让人耳目一新。如果说探索高质量极限的工作还不够引人注意,那么用MALDI测定那些以前不能测

Science回顾报道:贺建奎如何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Science》通过贺建奎的前公关助手Ryan Ferrell,追踪采访与贺建奎相关的人物,用碎片信息拼出了整个事件的大致轮廓——这位本来做测序公司的生物物理学家如何转向并让首例基因编辑婴儿横空出世?他如何起步、获得经费、与同行进行交流、同行当时的建议是什么、事后又如何评论此事?  2017

Science杂志最受关注的文章(1月)

  美国的《Science》杂志由爱迪生投资创办,是国际上著名的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术期刊,与英国的《Nature》杂志被誉为世界上两大自然科学顶级杂志。Science杂志主要发表原始性科学成果、新闻和评论,许多世界上重要的科学报道都是首先出现在Science杂志上的,比如艾滋病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之间的

2018年度化学领域重要成果回顾

  日前,化学化工界重要媒体,美国化学会主办的《化学化工新闻》依照惯例,总结了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化学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笔者特将其中主要内容编译整理如下,以飨读者。机器学习在化学领域的进一步应用  人工智能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人工智能在化学领域的应用也是化学家们关注的焦

2018年度化学领域重要成果回顾

  日前,化学化工界重要媒体,美国化学会主办的《化学化工新闻》依照惯例,总结了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化学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笔者特将其中主要内容编译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机器学习在化学领域的进一步应用  人工智能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人工智能在化学领域的应用也是化学家们关注

年度巨献:2017年Science杂志重磅级突破性研究成果

  时光总是匆匆而逝,12月份已经开始,2017年也已接近尾声,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8年,2017年三大国际著名杂志Cell、Nature和Science(CNS)依旧刊登了很多突破性耐人寻味的研究,本文中小编首先对2017年Science杂志发表的重磅级亮点研究进行盘点,分享给大家!与各位一

实验做不出来或因"干净":实验动物免疫缺陷或成软肋

  对于大部分实验室来说,实验动物(尤其是啮齿类)都饲养于清洁无菌的环境中。但是一些免疫学家认为,在寻求标准化、无污染的小鼠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使这些实验小鼠变得不再是人类免疫系统的可靠模型——适量带点细菌能让小鼠模型更好地用于人类疾病研究。  在 2 月一个异常温暖的早晨, Mark Pierson

Science:细菌在接触抗生素时产生抗药性新机制

  大肠杆菌在抑制细胞生长的抗生素存在下也能够合成抗药性蛋白。这是法国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报道的研究结果。他们还发现了这种细菌是如何实现这一壮举的:一种保存完好的膜泵将抗生素从细胞中转运出去---只要足够长的时间就可以让细胞有时间接受来自相邻细胞的编码抗药性蛋白的DNA。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

2019年8月CRISPR/Cas最新研究进展

  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被《科学》杂志列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CRISPR是规律间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的简称,Cas是CRISPR相关蛋白的简称。CRISPR/Cas最初是在细菌体内发现的,是细菌用来识别和摧毁抗噬菌体和其他病原体入侵的防御系统。图片

抗生素与我们的生活

  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费莱明首次从青霉菌中发现了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青霉素,从此进入了抗生素的黄金时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青霉素作为一线药用抗生素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大大降低了由于伤口处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死亡几率,因此名声大噪的“神药”青霉素的价格曾一度比黄金还要昂贵。此

穹顶之下 雾霾天我们究竟应该做些什么?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近日,央视前记者柴静的大型空气污染深度公益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出现在人们面前,引起广泛的讨论,同时也引起的人们对雾霾的重视,面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

多篇文章共同解读母乳喂养到底有多重要!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都非常提倡母乳喂养,他们认为这不光有益于后代健康,而且对于目前本身而言也非常重要,有研究人员表示,与有母乳喂养女性相比,没有母乳喂养的女性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1.18倍,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1.30倍。目前,母乳喂养在中国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且很多城市,如北京、青岛和福州等地

雾霾天来袭,十大危害,你知道吗?

  2018年的冬天,你对它的第一个记忆是什么?  对于北方人而言可能是一顿可口的饺子,一场皑皑大雪,而对于南方人而言,大抵是一股足以驱散雾霾的强冷空气。  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周,一波严重的雾霾“骚扰”我国中东部绝大部分城市的生活,探索君所在的城市也未能幸免:超低的能见度,让原本拥挤的早高峰变得更加添

《Science》12月最受关注的文章

  美国的《Science》杂志由爱迪生投资创办,是国际上著名的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术期刊,与英国的《Nature》杂志被誉为世界上两大自然科学顶级杂志。Science杂志主要发表原始性科学成果、新闻和评论,许多世界上重要的科学报道都是首先出现在Science杂志上的,比如艾滋病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之间的

诺奖风向标:近年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重大成果!

  2019年9月24日科睿唯安发布了2019年的引文桂冠奖,迄今为止,已有50位“引文桂冠奖”得主获得诺贝尔奖,其中29位在获奖两年内即斩获诺奖,因此引文桂冠奖也成为名副其实的诺奖风向标。  来自美国国立犹太医学中心的研究者John W. Kappler和Philippa Marrack就获得了2

多篇文章细数抗生素对人类的危害!

  提及抗生素,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对抗生素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其可以帮助杀菌,抵御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的确,抗生素最初设计的目的就是帮助人类抵御感染性疾病的发生;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就首先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自此人类在抗生素的发现及相关领域的研究逐渐开展开来。  近年来,大量研究都发

George Church专访:CRISPR是如何引领基因编辑革命的?

  George Church:哈佛医学院著名遗传学家  11月26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遗传学界的大牛George M. Church领导哈佛医学院的团队,在人iPS细胞中进行了CRISPR基因编辑。他们将全基因组测序和靶向深度测序结合起来,评估了Cas9编辑iP

研究解读DNA损伤领域新进展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研究报道,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在DNA损伤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给大家!  【1】Nature:重大进展!揭示修复酒精引起的DNA损伤的新机制  doi:10.1038/s41586-020-2059-5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荷兰胡布勒支研究所和英国剑桥医学研究委员会分

和美相比 中国科技到底是巨弱无比还是强悍到窒息

拓展阅读  中国科技实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国     科技水平是国家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的最本质的标志。当今世界科技水平最高的国家显然是美国。中国的科技水平处于什么位置呢?  文︱袁岚峰  本文于2015年8月原载于作者博客,原文有删节,不代表新华社瞭望智库观点。  如何理解当

《自然》公布2016年度十大科学人物

  2016年版的《自然》年度十大人物今天(12月19日)公布了,这是《自然》选出的在今年对于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十个人。“今年的名单突显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研究人员,在天文学,生殖生物学和少数族裔在科学领域的权利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Richard Monastersky,《自然》的特写编辑表示,“

肠道微生物最新研究进展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和排毒器官,其回旋盘转的结构被形象地称为人体第二大脑。肠道中寄生着数以计亿的细菌,它们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一种外环境,各种微生物按一定比例组合,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生态平衡。然而肠道菌群并不都是人类的朋友,按特性来讲,它们可分为3大类,即好菌、坏菌和中性菌。当人

张锋:如何在34岁跻身于世界顶尖生物学家?

  豉汁蒸凤爪端上桌后,一个小女孩顽皮地用筷子哒哒地敲打着餐桌。一位穿着Polo衫和牛仔裤的男士,正在和自己的小女儿、妻子和母亲享用着广式点心。在波士顿唐人街这个喧闹的餐厅,没人会多瞄一眼这位男青年。  没人能猜到,34岁的张锋会是这一代人中公认的最具转化能力的生物学家,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在两个领域

身负重任的猪:让异体移植离临床更近

  在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赖良学课题组用于研究的养猪场里,生活着一群特别的猪。这里不仅有十几头带有基因剪刀的工具猪,而且拥有六七百头其他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基因修饰猪。而这些猪的用途听起来更加“骇人”,有些基因修饰猪可以模拟人类疾病,如老年痴呆症、渐冻人症和亨廷顿舞蹈症等,

身负重任的猪:让异体移植离临床更近

  在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赖良学课题组用于研究的养猪场里,生活着一群特别的猪。这里不仅有十几头带有基因剪刀的工具猪,而且拥有六七百头其他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基因修饰猪。而这些猪的用途听起来更加骇人,有些基因修饰猪可以模拟人类疾病,如老年痴呆症、渐冻人症和亨廷顿舞蹈

环境污染能否逼人类变异?不易“迅速”改变

  据媒体报道,生活在纽约和新泽西州间的哈德逊河中的大西洋小鳕,由于数十年来受到河道中排放的毒性污染物影响,在短短几十年内就进化出了抗药性,可以将毒素保存在脂肪中而不会对自身造成损害。科学家认为,虽然一般来讲长期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这也是一个污染驱动进化的典型例子。  进化是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