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报国路越来越通畅

【“归国潮”透视】 经过一番犹豫和比较,王立铭离开工作生活了8年的美国,回到国内,选择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实现了他“回来做教授、开自己的实验室、做自己的研究”的梦想。 近年来,一个生机勃勃的中国呈现在世人面前,越来越多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发展,我国显示出强大的“人才磁铁”效应。截至2016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65.11万人,其中2016年回国43.25万人,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留学人才“归国潮”。 专家预测,未来5年,我国可能迎来“进大于出”的人才历史拐点,从世界最大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主要的人才回流国。 为“海归”搭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十年前,中国平均每送出3名留学生,只迎回1人。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45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3.25万人,约八成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其中不乏高层次人才。 透过这股留学人才“归国潮”,人们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阅读全文

雄安瞄上了海归-海归盯上了雄安

  作为未来宜居宜业城市发展样板和疏解非首都职能、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承载地,成立一年多的雄安新区,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越来越多的海归也选择雄安新区作为创业之地。  雄安新区成立一周年  变化悄然发生  在全面投入使用的“雄安基建第一标”——市民服务中心内人流如织,京东无人超市里人头攒动

雄安瞄上了海归-海归盯上了雄安

       雄安新区越来越成为海归关注的热土,在7月1日举办的“国学双语成果转化及产业合作研讨会”上,举办“中外青年中西文明雄安论坛”成为本年度中国先秦史学会国学双语研究会的重点任务,众多海归参与其中。邓啸林 摄       这是2018年6月16日,在雄安新区市民

高校“海归”如何适应“淡水”生活

有人感叹,怎么有些人在国外颇有成就,一回到国内就难有作为呢 教育部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6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06.7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7.5万人。“海归”人员有相当一部分加入到高校教师和科研队伍中。然而,尽管一些高校不断采取新的政策和措施保障“海归”人员的科研、教学

海归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我们能够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而不是老跟在别人后面。”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首席科学家黎志康博士回国后的感言。    2003年,作为中国农科院的引进人才,黎志康及4位同事从设在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回国。他们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代表中国,在植物遗传育种领域的国

海归斩获资源-多方迎来人才

   2018年4月17日,“业达杯”2018(第四届)中国海归创业大赛宣布启动。本届海归创业大赛的新亮点是参与更广泛、奖励更丰富、服务更深入。   海归通过大赛   展示实力发现不足   一份海外高校的学位证书代表海归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海归在国外所获得的众多荣誉,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

新时代海归的光荣与梦想

早在几年前,我国就出台相关政策规定,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最高可获50 万元支持资金。   前三代海归致力于改变中国的旧面貌,第四代海归以探索国家现代化为己任。如今,以实现中国全球化为使命的第五代海归,正在彰显自己独特的历史价值观——   11月4日,由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辑出版

“海归”报国路-越来越通畅

  【“归国潮”透视】  经过一番犹豫和比较,王立铭离开工作生活了8年的美国,回到国内,选择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实现了他“回来做教授、开自己的实验室、做自己的研究”的梦想。  近年来,一个生机勃勃的中国呈现在世人面前,越来越多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发展,我国显示出强大的“人才磁铁”效应。截至2016年

复旦MBA“海归”申请增三成

  近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12年MBA招生落下帷幕。今年是复旦管院在全国商学院中率先实施“全面预录取”政策的第一年。值得一提的是,拥有留学背景的“海归”申请较去年增加了三成。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走高,大陆市场日益受到全球企业的高度重视。在中国市场上抢占先机,已经成为全球企业的共

菲律宾计划为“海归”提供优惠待遇

  为吸引人才,菲律宾政府计划为海外菲律宾科学家提供经费,帮助他们建立实验室。但人们对这一努力褒贬不一。 【《自然》相关报道】  一些菲律宾研究人员为该计划喝彩。该国政府表示,需要把菲律宾科学家“带回家”,以解决该国一些最紧迫的问题,比如减缓气候变化。  另一些人则认为,资源应该向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

我们调查了99+海归博士,发现……

顶尖帅才面向群体自然科学或者工程技术领域的国际顶尖专家相关待遇国家、省市、学校待遇及配套,一事一议领军将才面向群体在国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教授或副教授职务的专家学者。相关待遇(1)科研启动经费一事一议,教授(事业编制),博导资格(研究生指标定向支持);(2)优先支持申报国家、省部级项目,围

中科院海归教授最新Virology文章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孙兵研究员90年代曾在美国NIH做博士后和高级访问学者,之后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免疫学专业,回国从事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作为通讯作者已发表了多篇SCI文章。近期其研究组针对2009年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展开了甲型流感病毒广谱中和性全人抗体的研究,

“最大规模海归潮”引发热议

   中国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留学人员回国,现在有40多万要回来,就是最大的回国潮,我很喜欢‘潮’这个概念,有‘潮’就有动力,有‘潮’就有风景。”  留学回国潮的动力  “潮”的本来意思,是指海水受日月引力定时涨落的现象,较多的引申意义是趋势和时尚。留学回国潮,自然

07八成海归就业首选北京

《中国07海归人才现状调研报告》发布 八成海归就业首选北京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中国2007海归人才现状调研报告》6月23日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超过八成的海归人员将北京定为首选工作城市。 东方慧博人力资源公司、慧博研究院采集了有效企业样本452个,有效海归人才样本1216个,针对海外留学人员群

中青报:海归该进入“无菌环境”或“奉旨杀菌”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华人终身教授李东最近一直在关注刚刚离职的大学教授管敏鑫。   这不仅因为管敏鑫是他的朋友,更因为管敏鑫曾和他一样,是一个观望中国海归环境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如今,管敏鑫提前一步全职回国,却在今年11月被其雇主浙江大学“解聘”尚有一年多才到期的职务。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也让

新海归的新抉择:回祖国,去创业!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9/387864.shtm近年来,我国政府支持创新创业力度空前,越来越多海外留学人员选择“海归”,投身到祖国如火如荼的创新创业热潮中。他们之中,既有宜宝科技创始人周明这样在美国已做得风生水起的70后,也有碳能科

优秀本土人才待遇不应输于“海归”

  近日,中科院院长白春礼院士在参加活动时透露,经中科院的努力,刚在《自然》杂志发表了世界领先的合成生物学成果、正在申请海外博士后的博士生邵洋洋最终选择留在国内。白春礼表示,对于作出重大贡献的青年学者,要不唯“出身和经历”,真正做到“英雄不问出处”,给予他们与海外优秀人才同等甚至更高的科研经费和生活

回国就业成趋势-海归就业呈现新特点

近年来,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对留学归国人才的吸引力持续提升,加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海归回国创新创业的意愿进一步加强。近日,智联招聘发布《2021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涵盖海归求职岗位分布、意向薪酬、留学生求职行为特点等方面,重点关注2021年海归群体的就业形势,也能为有回

中科院新增院士海归占九成

  中国科学院2011年新当选院士证书颁发仪式暨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科院新增院士名单同期出炉。这次新当选的51名院士中60岁(含)以下的43名,占总人数的84.3%,院士年轻化已成趋势。   经过此次增选,中国科学院现有院士总人数为727名。新当选的9名外籍院士,分别来自美国、日本、法国、以色列和

海归院士:中国重塑世界科技格局-个别领域领跑

  黄维“结缘”科学,至今已近四十年。作为我国有机电子和柔性电子学科的开拓者,多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率团队横跨物理、化学、材料、电子、信息和生命等多个学科,取得多项兼具系统性、创新性的国际前沿研究成果,被诺贝尔奖获得者艾伦·黑格赞为“有机光电子学领域的国际领袖”。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 资料图 

海归回流呈年轻化、高知化趋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趋势升温。如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而随着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人才红利优势凸显,国际化人才也在纷纷回流。根据2020年底教育部官方统计,2019年度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70.35万人,较上一年度增长6.25%。回国求职比例显著增长 《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

中国召唤优秀留学人才-海归内涵悄然升级

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工作问题,在中国人大、政协“两会”上再成热点话题。有这样一组数字值得关注:截至2006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06.7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已经达到27.5万人,这其中有4.2万人是2006年回国的。 透过这组数字,不难看出海外留学人员回归者已经占出国者的四分之一强,而这其

海归博士:“中国心”决定“中国制造”走多远

   “发展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制造出具有‘中国心’的产品,将决定‘中国制造’能够走多远。”  近日,国务院侨办“重点华侨华人创业团队”负责人、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席、湖北微模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友斌博士对中新社记者作上述表示。  47岁的陈友斌曾在美国留学及工作近8年,

助力海归人才跑出“双创”加速度

图为2018(第四届)中国海归创业大赛(烟台)项目对接洽谈会启动仪式,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留学人员创业园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郎靖致辞   第四届中国海归创业大赛落幕 助力海归人才跑出“双创”加速度  9月16日电,由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留学人员创业园联盟和烟台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8(第四届)中国海归创

-中国科学报:“海归”人才缘何再度“归海”

  一方面,中国正迎来最大规模的“海归潮”;另一方面,也正经历着部分海归人才“归去来兮”的情况。   有这样两组数据引人深思: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介绍,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已达109万人,仅去年一年有27.29万人回国,同比增长46.57%。中国正迎来最大规模

对接率不高-部分海归项目堪比作秀场

  “不管是打国际牌的人才交流大会,还是地方举办的留学生交流会、‘海归’创业周,都面临一个共性问题,即‘海归’项目对接率不高。”日前,中部某省海外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在北京参加一个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新闻发布会时,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各省市组团队伍浩浩荡荡,活动耗资甚多,但‘海归’与企业沟

FT:在中国生物科技业打拼的海归

  当2001年杜莹(Samantha Du)带着创建一家制药公司的使命回到祖国时,她的举动似乎像是一个可怕的错误。  她放弃了在美国的优渥生活。她在那里已经生活了12年,先是读博士,后来在辉瑞(Pfizer)工作,期间不断获得晋升。回到中国,当她设法自己创业时,她反倒感觉自己像一个外国人。  最糟

政策转变刺激留学市场-留学热引发海归就业难题

政策转变刺激留学市场 赴美留学人数创新高 来自美国驻华使馆的信息表明,2007年度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比上一年度增长了8.2%。据美国驻华使馆总领事李启明介绍,赴美留学的中国留学生数据来源于美国驻华大使馆及沈阳、成都、广州、上海4个领事馆的统计,其中不包括中国香港、台湾和澳门地区的统

浙大与杭州国家高新区共建“海归”创业基地

  浙江大学和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共建基地”11月3日揭牌运作,记者从杭州国家高新区获悉,双方将开展深层次合作,为“海归”共建创新创业基地。  2009年,浙江大学和杭州高新区均被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批准确定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成为浙江省海

海归创业的硬伤:是什么降低了我们的价值

海归认为自身竞争力在变化 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归选择归国创业,人们看待海归的眼光已经越来越理性。早在2006年,智联招聘网曾对100家拥有海归的企业调查表明,与5年前相比,有92%的海归认为其竞争力“下降”了。 海归创业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如何拿到更多的钱,是海归面临的一大挑战。项目与资金对接

人民日报:海归为什么成群结队回流

  从“智力流失”到“智力回流”   “在日本留学时,确实感觉到,身边的留学生选择回国的越来越多了。”初秋的一天,北京交通大学青年教师白双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告诉记者。他博士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大学,今年4月回国,顺利聘得大学教师一职。   白双的感觉很准。就在他回国的前一年,有27.29万中国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