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学家成功复原2000年前世界首台计算机

人类历史上的首台“计算机”——安提基特拉 2000多年前的“计算机”残骸 安提基特拉装置的活动运行图 乔·马扎特展示复原模型 安提基特拉装置的结构简图 北京时间12月16日消息,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人便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一个装有刻度盘、齿轮和嵌齿的盒子。最近,科学家们成功地复原出了这台远古时代的计算机,使得人们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它的工作原理。 著名科学家乔·马扎特在《天堂解密》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古希腊计算机——安提基特拉装置 (Antikythera)的相关情况。安提基特拉是一种由无数复杂的齿轮系统所构成的神秘计时装置,它是于100多年前在一艘希腊沉船的残骸上被发现的。安提基特拉明显是1800多年前的物品,其神秘之处就在于当时希腊人是如何制造出如此精密的仪器的,而且关于这种仪器的历史记录似乎也都神秘消失了。种种神秘极大地引起了人们对它的兴趣。马扎特还介绍了在过去一......阅读全文

《环球科学》2011年十大科学新闻评选

  “十大科学新闻”评选是《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头戏,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学领域的重大事件进行的一次全面盘点。经过专业编辑和专家团队的商讨,《环球科学》初步挑选出了30条候选新闻,接受网友的点评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战爱因斯坦相对论  9月23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温家宝:积极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曙光和挑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11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发表讲话。讲话全文如下: 积极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曙光和挑战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温家宝 (2012年6月11日)   今天在座的有许多老一辈科学家,也有许

中科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12月1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中科院以“三个面向”为线索,在系统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广大科研人员取得的众多重大科技成果基础上,发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成果15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成果15项、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成果10项。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物理学家里曼·戴森去世 曾称“生物学是21世纪的科学”

  「2020年2月28日,英国旅美物理学家、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弗里曼·戴森不幸去世,享年96岁。戴森在物理学造诣深厚,是我国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的同事和朋友,曾称杨先生为“保守的革命家”。他知识丰富,思考深邃,对物理学之外也多有评论,例如他曾经称“生物学是21世纪的科学”。  《鸟和青蛙》(Bi

冷冻电镜的发展

  细胞里面的生命活动井然有序,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结构,承担不同的功能。生物大分子则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最终执行者,它们主要是核酸和蛋白。核酸携带了生命体的遗传信息,而蛋白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执行者。自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以来的半个世纪里,解析和分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进而阐释其功能机制一直都是现代生命科学

二氧化碳气体检测仪在粮食储藏工程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粮仓CO2浓度自动监测系统在粮食储藏工程中的应用,用红外线气体分析器监测粮仓CO2浓度精度高,性能可靠,能够长期连续在线测量,为气调粮库的CO2浓度控制提供了有效途径。而其中CO2自动监测系统是采用先进的检测和自控技术实现粮仓CO2浓度的全自动测量和数据处理的系统。该系统是实现气调工艺、确

中关村发动科技创新引擎持续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①梦之墨液态金属打印机和它打印出来的电路。②商汤科技人脸识别技术。③有着“新材料之王”称誉的石墨烯。  北京,五四大街29号,在一片繁华闹市之中,曾为北京大学旧址的红楼傲然屹立。  90多年前,在国家浩劫、民族危亡的时刻,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先驱们集聚在这里,高喊“德先生”与“赛先生”(民主与科

全世界超级炫酷的30座大学实验室(图)

  也许人们对实验室的印象还停留在显微镜、培养皿、穿着整洁白大褂的怪博士上,而有些地方却未必如此。一起来看看那些全世界让你亮瞎眼的超级炫酷的实验室吧!           密苏里科技大学:实验煤矿在这里,学生可

2013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解读 高新成果比比皆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2013年,中国科技界把攒了多年的能量一下子释放出来,高新成果比比皆是,以至于评委会只得忍痛割爱。   由科技工作者、资深科技记者和广大读者评选出来的2013年十大国内科技新闻,坚持以往的全面视

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发展趋势

  全球信息化的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经历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之后,智能化正在成为全球信息化向高端发展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有几个关键步骤,我们不能错过,否则和发达国家信息化水平的差距可能再一次被拉大。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如果没有制造业的发展,即使其他行业有巨大的

全世界最炫酷的30座大学实验室

  密苏里科技大学:实验煤矿在这里,学生可以学习如何爆破建筑物,设计烟花,从石场壁上平滑地炸掉片石,在摇滚音乐会上燃放烟火,并为电影施放火焰特技。该课程的筛选过程严格程度可以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媲美。考生必须提交一份详尽的背景审查材料,非美国公民可能还要通过烟酒火器局审查。密苏里科技大学

2011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瀚霖杯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2年1月17日揭晓。 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实现交会对接

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十年磨砺 用“芯”创造

  2010年5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陪同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参观博奥生物有限公司。新华社供图  200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看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就园区的创新发展问题进行专题调研。这

院士评出2012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瀚霖杯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3年1月19日揭晓。  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19次。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

世界疟疾日——零疟疾从我开始 | 盘点疟疾研究最新进展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五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一旦疟原虫通过蚊子叮咬进入人体,它们先在肝脏中增殖,随后侵入红细胞,在那里,它们导致所有的疟疾症状。疟疾能通过受感染的蚊虫叮咬传播,影响

2016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解读

  数千年来,人类依靠直觉去探索世界运行的原理。虽然这种方式也会让我们误入歧途,譬如曾相信地球是平的,但结果仍然是真理大过谬误。现在,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正发生剧变:人工智能刷新着超越人类的成绩、引力波将带来天文学革命、基因编辑让设计生命近在咫尺、量子计算机虎视眈眈地要推翻50年来的经典运作方式……这

中国将公布嫦娥工程所摄月球照片

中国探月工程在线访谈实录2007年8月16日,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副主任郝希凡,以及卫星系统、运载火箭系统、测控系统、地面应用系统等分系统专家做客国防科工委政府门户网站(www.costind.gov.cn)和中国探月网 (www.clep.org.cn),围绕中国探月的路线图、目标

Science评选2019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哪些时刻让你铭记在心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今日,国际顶刊之一的《Science》发布了2019年度十大突破!凝视深渊 首张黑洞照片  巨大的、无处不在的黑洞,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像我们的太阳系一样大,隐藏在我们的视线中。它们的引力对周围物体的影响,及其最近碰撞时发出的引力波都揭示了它们的存在。但在4月份之前,还没有人直接看

哈佛遗传学大神George Church谈基因技术:人类增强还是人类异化?

  George Church:分子技术专家,DNA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哈佛大学遗传学教授,哈佛医学院基因组研究中心主任。他于1985年参与到人类基因组计划,也是这个计划的负责人。他发明的新方法开创了个人基因组研究的时代。基于他发明的直接基因组测序的方法,自动测序软件被成功开发,并在1994年第一次

于军: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我的生命

        于军,纽约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科学博士,师从台湾中研院院士孙同天教授;博士后研究追随美国“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领导者和设计者之一,著名基因组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Maynard V.Olson。  1993年,于军参与“

细数核磁共振NMR的历史和那些重要贡献者

  【摘要】本文选取不论是对于众多学科的基础理论方面,还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方面都有重大贡献的核磁共振研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清晰地呈现出了核磁共振研究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由这一典型案例所揭示出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动态变化着的、复杂的互动关系。最后通过分析和总结,得出了这一典型案例对我国的科

细数核磁共振NMR的历史和那些重要贡献者

  【摘要】本文选取不论是对于众多学科的基础理论方面,还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方面都有重大贡献的核磁共振研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清晰地呈现出了核磁共振研究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由这一典型案例所揭示出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动态变化着的、复杂的互动关系。最后通过分析和总结,得出了这一典型案例对我国的科

奥运话题:兴奋剂中的生物技术

摘要: 赛默飞世尔特约 生物通撰稿 一、前言 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突飞猛进,深刻的改写了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案,为人类健康带来莫大的福音。但如果新技术的不正当利用,也带来令人头痛的新问题。比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本来是肾病贫血患者和癌症化疗贫血患者增加血液中红细胞百分比的良药,也是早期最成功

“十二五”开局 世界目光聚焦中国科技

  编者按:2011年,中国在重大科技领域的成就可谓硕果累累。不管是在天空、地面,或是水中,科技工作者们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一不反映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无一不体现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在中国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迈入2012年,人们期待着科技能够让生活变得更

中国海外人才归国潮:不能融入西方主流社会

  人才“争夺战”   150多年来,一波波海外留学大潮兴起,一代代海归学成回国,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如今,一方面,中国年轻一代“出国潮”热度不减;另一方面,在西方社会经济发展前景不明朗、科技投入有所减弱的情况下,“回国潮”也必然成为大趋势。中国出台的各种人才政策,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

奥运话题:兴奋剂中的生物技术

一、前言      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突飞猛进,深刻的改写了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案,为人类健康带来莫大的福音。但如果新技术的不正当利用,也带来令人头痛的新问题。比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本来是肾病贫血患者和癌症化疗贫血患者增加血液中红细胞百分比的良药,也

《发现》杂志介绍“全球最重要的六大实验”

涉及神经科学、物种保护、暗物质研究、人造生命等六大领域 美国《发现》月刊12月号发表文章,题目是“全球最重要的六大实验”,文章摘要如下。 蓝色大脑计划科学家依靠计算机模型来解读科学中最难攻克的难题:宇宙的起源,原子变化和地球未来的气候。现在一台显示人脑活动的计算机模型正在设计之中。瑞士洛

2016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晓。  入选新闻囊括了一年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入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

钱伟长: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我国又一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巨擘辞世——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著名应用数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7月30日6时许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钱伟长一生充满传奇,年轻求学时弃文从理,只因为“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他与钱学森、钱三强

这一年,新发现颠覆传统认知

  科学家追寻百年的万有引力常数G值有了新的答案,为科技界服役130年的国际千克原器面临退休,从航天到地球四极,2018年,新技术助力的科学新发现,不断颠覆着人类已有的认知。深空探测开启新旅程  12月8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