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形成、转化与未来趋势研究”通过鉴定

4月29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邀请专家,对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主持,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共同完成的“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形成、转化与未来趋势研究”项目成果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 该项目深入研究了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形成、转化机制及开发利用过程中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突出矛盾,针对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的不确定性等重大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系统集成研究,对西北干旱区未来50年不同排放情景下水资源及供需水变化进行了预估,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水资源危机进行了预警,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科学管理与调控对策。 项目发表论文177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1篇,出版专著3部,提交咨询报告3份。......阅读全文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形成、转化与未来趋势研究”通过鉴定

  4月29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邀请专家,对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主持,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共同完成的“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形成、转化与未来趋势研究”项目成果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  该项目深入研究了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形成、转化机制及开发利

新疆生地所在干旱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西北干旱区是我国水资源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未来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更加剧了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脆弱性。研究和评价气候变化下水资源的脆弱性,对适应未来气候变化,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西北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现有的水资源脆弱性研究主要是选择一系列指标建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体系来评估水

研究揭示在干旱区绿洲棉花高效施肥进展

  氮是植物生长重要的必需养分,但其在砂土中淋失率高,尤其是作物吸收较好的硝态氮(NO3--N),相对而言,淤泥或粘土中的硝化过程较排水和通气良好的土壤快得多。因此,在沙质土壤中,NO3--N的淋溶速度更快,几天内从根部土壤排出,几个月后渗滤进入含水层,对地下水水质造成严重危害。此外,传统的洪水灌溉

中国西北干旱区荒漠植物叶片热值研究取得进展

热值是衡量物质能量水平的度量指标。作为第一性生产者,植物热值是研究生态系统能量过程的重要参数。叶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活动中心,相比于其他植物器官,叶片热值能够更好地反映植物对光能的转化能力以及环境因子对植物的影响,是评价植物资源利用特征的综合性指标。长期以来,有关植物叶片热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生态系

新疆生地所干旱区大气活性氮研究取得进展

  氮素是蛋白质、核酸、叶绿素及其他关键有机分子的基本组成元素。作为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氮素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至关重要。   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常温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是活性氮却很活跃,进入大气后形成的氮化物的过度积累能带来烟雾和酸雨,破

“中德干旱区生态与环境联合研究中心”揭牌

  1月16日,“中德干旱区生态与环境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陈曦研究员与德国慕尼黑国防大学Markus Disse教授分别代表双方为中心共同揭牌,并签署了“中德干旱区生态与环境联合研究中心”的框架协议。   该中心的成立旨在建立中德双方在干旱区水与生态系统研究方

新疆生地所西北干旱区降水极端事件变化研究取得进展

  西北干旱区地处中亚腹地,是全球变化响应最敏感地区之一。在全球变化大背景下,西北干旱区水循环系统的稳定性和水资源的可再生性降低,不确定性加大,极端水文事件的频度和强度增大、重现期缩短,极端水文事件发生频繁发生。降雨极端事件是造成西北干旱区自然灾害频发,水资源不平衡分配的重要原因。为了阐明西北干旱区

研究揭示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草地植被趋于恢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464.shtm6月1日,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郑一团队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团队将深度学习方法创新性地用于草地演化预测,并揭示全球变绿在内陆干旱区的新机制。 研究示

管好水资源,仍需加大科学研究

近日,水利部制定发布《2022年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提出加快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推动以可用水量确定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推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与地下水超采治理,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安全利用能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等意见。当前出台《要点》有什么背景?《要点》提出

陈亚宁:“蒸发悖论”受挑战-西北水管理需新思路

  “西北干旱区显著下降的蒸发潜力,自1993年起已逆转为显著上升趋势。”近日,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陈亚宁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陈亚宁介绍说,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气温明显升高已得到科学界的广泛认可。同时,气温升高与蒸发的关系成为国际上争论的热点。一些知名科学家先后在

旱区盐碱地多学科综合治理的核心科学与技术问题

  图片来自互联网  11月6日,以“旱区盐碱地多学科综合治理的核心科学与技术问题”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684次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盐碱地管理、治理技术进展、基于水盐双分离的治理新技术、治理经验与存在问题等中心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会议执行主席之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王

干旱区生态水文过程与环境协调发展研讨会在新疆召开

  由中国科学院绿洲生态与荒漠环境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第三届干旱区生态水文过程与环境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乌鲁木齐举行。刘昌明院士、曾庆存院士和来自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的十余位海外学者参加学术交流。研讨会就全球气候变化对新疆水资源影响以及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受损生态系统重建

西北研究院等在西北干旱区极端降水成因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山大学、瑞典哥德堡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依托祁连山站高山区综合观测体系,将降水稳定同位素比率示踪和大气模式模拟相结合,发现并确证西风带控制的玉门关,事件尺度季风入侵可诱发极端降水的事实。  受全球变暖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

干旱区盐渍土农田土壤细菌群落分布模式研究获进展

  土壤微生物是维系土壤生态功能的核心,认知土壤微生物分布模式有助于农田养分管理和作物生产。尽管农田土壤微生物分布模式被广泛研究,但人们对盐渍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分布知之甚少。干旱区的盐渍农田土壤呈现高pH值、高含盐量、低有机质、低含水量等特点,可能具有较独特的微生物分布模式。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

荒漠优势植物对干旱区主要生境因子变化响应策略研究

  地下水和其中的养分维持着荒漠深根植物的生存。在种子萌发后立即进行根系的快速伸长是荒漠深根植物获得深层水源和养分以避免水养胁迫的关键。然而,在荒漠深根植物根系到达地下水之前,幼苗对表层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响应策略是怎样的,相关研究较少。荒漠生态系统的氮(N)富集具有施肥效应,而干旱会限制土壤养分的移

“干旱区可食植物活性成分及其应用研究”通过评估

  3月12日,中科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在乌鲁木齐组织有关专家,对由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西澳大利亚大学联合执行的“干旱区可食植物活性成分及其应用研究”创新团队国际合作计划进行了终期评估。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郝小江研究员任专家组组长。   团队负责人阿吉艾克

西北干旱区生物土壤结皮养分循环研究获进展

  生物土壤结皮(以下简称结皮)由藻类、地衣和苔藓等孢子植物类群组成,在全球干旱区地表广泛分布,其覆盖度可占地球陆地表面的12%,是干旱生态系统重要的组织构建者。结皮能够固定环境中的碳和氮,固定的氮可转化成不同形态的氮素,不同形态氮素的季节动态将直接影响生态系统可利用氮素的供给能力。结皮中特殊的微生

沙坡头站建成国内干旱区最大的水量平衡研究观测场

  为提高监测基地的区域代表性和长期联网观测与数据积累的连续性,沙坡头站于2010年初启动了占地18000m2的水分平衡研究观测场的扩建工程。   沙坡头站原水分平衡观测场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占地10000m2,栽植柠条和油蒿,配置形成6种固沙植被群落类型,以研究雨养条件下植被演替

印刷线路板废水资源化方案研究

对印刷线路板生产企业液体废物的来源及成分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其利用和处理方式进行了介绍,为废液资源化技术研究提供参考。随着我国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印刷电路板的需求不断增长,生产量迅速增加,使得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量也不断增加。印刷线路板废水近些年来,我国印制电路板快速增长,国外的供应商也慢慢将生产工厂

黑河流域水资源社会化管理任重道远

  黑河流域是中国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之一,由于其景观类型完整、流域规模适中、社会—生态—环境问题典型,成为内陆河研究的代表性流域,也是研究寒区、旱区水文与水资源等方面的热点地区。  水资源是贯穿黑河研究的主线和核心,是联系流域生态和经济系统的纽带,也是该区域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限制因子。因此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了解到,5月19日至26日科技活动周期间,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将敞开大门全面向公众开放。  5月24日,记者在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看到,同位素水文实验室、水资源与水过程模拟实验室、地表过程实验室等7个专业实验室同步开放,让前来参观的大学生、中

国际专家学者齐聚塞上-共商可持续水环境问题

可持续水资源暨河套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国际研讨会开幕式现场。   10月11日上午,可持续水资源暨河套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国际研讨会在宁夏大学召开,来自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德国德黑兰大学、台湾大学、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生态环境研究领域的院士、专家

典型内陆河流域气候水文资料重建取得进展

  器测时期观测到的事实是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的基础。通过分析器测资料,可以获得过去气候和水文水资源变化的基本事实,进而分析区域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主要驱动因子,找出这些因子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作用,从而有助于识别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程度。然而我国西部干旱区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匮乏,

兰州分馆研究揭示我国寒旱区农牧民低碳排放事实

  目前的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框架的制定主要依据国家和地区层面的宏观碳排放数据,如区域人均碳排放量常被用作衡量碳排放权公平性的指标等。但基于区域宏观数据的人均排放量不能准确揭示区域内贫困人口的低碳排放事实,也掩盖了国家和地区内部不同人群的排放差异。  针对这一研究需求,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气候变

大陆性和干旱区冰川观测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新疆天山冰川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天山冰川站”)定位于冰川及其作用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近期在山地冰川物质平衡、物质平衡模拟和重建、物质平衡观测技术、区域(流域)冰川资源调查、冰川保护试验、雪冰化学、冰川和生态系统脆弱性等方向取得系列研究成果。  冰川物质

干旱区陆表蒸散遥感估算参数化方法研究完成考察工作

“干旱区陆表蒸散遥感估算的参数化方法研究”项目完成第一次野外考察工作   3月23日至27日,由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农业与生态遥感研究室卢善龙博士带队,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马明国研究员的陪同下,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黑河流域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干旱区陆表蒸散遥感估算

研究揭示西欧海洋碘传输到达中亚干旱区的过程

  碘是环境中的重要微量元素,地球表层环境中的碘主要存储于海洋,海洋释放是陆地环境,尤其是大气中碘的主要来源,岩石风化、植物和土壤通过生物化学途径也向大气释放一定量碘。虽然环境碘的行为已有大量研究,但陆地环境中碘的来源、传输和保存过程仍有待进一步探究。  作为碘唯一的长寿命放射性核素,现今环境中的1

大陆性和干旱区冰川观测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新疆天山冰川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天山冰川站”)定位于冰川及其作用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近期在山地冰川物质平衡、物质平衡模拟和重建、物质平衡观测技术、区域(流域)冰川资源调查、冰川保护试验、雪冰化学、冰川和生态系统脆弱性等方向取得系列研究成果。  冰川物质平衡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

近日,中国科学院发布资源环境领域系列研究报告。报告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湖泊、湿地、山地、西北干旱区、东部超大城市群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  中国科学院组织相关院属单位,在长期系统性工作基础上,由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编制形成了《中国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报告》,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编制形成了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系列研究报告显示

12月27日,中国科学院发布资源环境系列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以来,中国在湖泊生态环境、湿地环境、山地与山区发展、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东部超大城市群生态环境方面建设成效显著。 该系列报告共包含《中国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报告》《中国湿地研究报告》《中国山地研究与山区发展报告》《中国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