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智天文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京举行

2月1日下午,中智天文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举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詹文龙和智利驻华大使路易斯·施密特在仪式上分别致辞,并为中心揭牌。来自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中科院各天文研究单位以及智利国家科委、智利大学、智利天文学会、智利驻华使馆的代表出席揭牌仪式。 詹文龙指出,当前科研机构的国际化发展已成为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的必要条件,中科院需要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更加有效地利用国际科技资源。由于智利的地理位置和天文观测时域与我国互补,中心的成立将为我国科学家开展南半球天文研究提供重要平台。同时,中方在天文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设备研发技术能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可为智方培养天文人才提供技术支持。 詹文龙强调,天文学是一门依赖于观测手段的科学。多年以来,没有优良台址、缺乏一流装置设备成为严重制约中国天文发展的客观瓶颈。中智天文联合研究中心的建立将使这一现状得以改变。该中心将依托国家天文......阅读全文

刘延东考察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阿里基地

  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和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的陪同下,来到海拔5100米的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阿里基地,并实地考察了海拔5250米的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平台建设现场。随后,刘延东听取了相关创新成果汇报,并与中国科学院相关部门及研究所负责人

中泰国家天文机构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4月5日,泰国公主诗琳通访问“中国天眼”——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以下简称,FAST),并见证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与泰国国家天文研究所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一手拿着笔记本和笔,一手拿相机或手机拍照,这是诗琳通公主出访的“标配”。在FAST总控制台门口刚一下车,诗琳通便拿起

凝视“深渊” 黑洞到底长什么样子

天文学家捕获的首张黑洞照片。(事件视界望远镜合作组织供图)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有一个地方可能除外。黑洞具有非常强大的引力场,使得光都无法逃脱它的势力范围。这个势力范围,就叫做事件视界。  这也让黑洞成为了宇宙中最为神秘的天体之一。2015年电影《星际穿越》中对黑洞形象的描画,更是令

中国和南非共同推进天文学大数据领域合作

   面向天文学大数据时代的挑战,中国和南非都提出了虚拟天文台计划,积极推进天文信息学发展,不断加强中南天文学领域合作。中科院国家天文台(NAOC)和南非国家研究基金会(NRF)签署了天文学合作协议,确定于2017年在南非、2018年在中国就该主题举行双边研讨会。   近日,中国-南非“天文学中的大

詹文龙等出席新疆奇台天文观测及科普教育基地奠基仪式

  7月15日上午,新疆奇台天文观测及科普教育基地奠基仪式在新疆昌吉州奇台县半截沟镇石河子牧场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詹文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尔肯江·吐拉洪、自治区副主席靳诺出席奠基仪式并讲话。  詹文龙指出,自治区党委与政府十分重视科技事业发展,对新疆奇台天文观测及科普教

第二届空间目标与碎片监测、清理技术学术研讨会

  随着航天的快速发展,航天器日益增多,为确保航天安全,各国都很重视空间碎片的研究,近年来,空间环境的日益恶化已影响到空间活动的安全。如何减缓和应对空间碎片,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国际性问题。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联合其他相关单位将于11月22-24日在苏州市举办“第二届空间目标与碎片监测、

FAST:凝聚中国创新 倾听宇宙声音

   “记得刚到FAST的时候,那里只有一个硕大的天坑,周围什么都没有,一片荒凉。从坑底走上来,需要1个多小时的时间。”FAST馈源支撑系统助理工程师李铭哲曾经这样描述过。现在,当你驱车前往克度镇这个偏僻的黔南小镇,再穿过一道道的狭窄山口,到达一个名叫‘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地时,视野就会被一个500米

“时代楷模”天眼巨匠南仁东塑像在贵州落成

  10月15日,“时代楷模”天眼巨匠南仁东塑像落成暨“南仁东星”命名仪式在贵州省平塘县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现场举行。  仪式由中宣部宣教局、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贵州省委宣传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共同主办。仪式上,与会领导共同为南仁东先生的塑像揭幕,该塑像由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中科院建成面向科学研究超算应用环境

整体可聚合计算能力位居国内前列   4月22日,中科院“超级计算环境建设与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了由中科院院士曾庆存等11位科学家组成的专家组的验收。该项目是中科院“十一五”信息化专项重大项目之一。   “这一超算环境的建成将使中科院的超算能力和应用布局由北京扩大到全国范围。”项目负责人、中科院计算

我国科学家使用新方法发现证据确凿的双黑洞

  记者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获悉:近日,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陆由俊、闫昌硕和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戴新宇、北京大学于清娟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在距离地球最近的类星体Markarian 231中隐藏着超大质量双黑洞。此番首次用连续谱的特征方法发现的证据确凿的双黑洞,为人类在宇宙中发现和确认更多双黑洞系统指

我为“天眼”调焦距

  作为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建成将中国天文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更为深入的世界:它开创了建造巨型射电望远镜的新模式,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被认为将在未来10至20年内保持世界一流地位。  这一“中国天眼”背后的设计者和建设者们,大多鲜为人知。对他们而言,竣工启

“欧阳自远星”命名仪式在贵阳举行

  11月4日下午,“欧阳自远星”命名仪式在贵阳举行。在命名仪式上,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向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颁授了“欧阳自远星”命名证书和轨道运行图。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命名并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反映了发现者对特定人物、组织、事件等的推崇或纪念。欧阳自远是我国著名的天体

中科院与基金委加大联合基金资助力度

  近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设立的大科学装置联合基金(三期)与天文联合基金(四期)协议续签仪式在京举行。在新一期的合作协议中,中科院和基金委一致同意增加两个联合基金的资助经费,扩大支持范围。基金委主任杨卫、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出席会议并在协议书上签字。  签约仪式上,杨卫指出,联

科普发展战略院士咨询项目在京启动

   “我国科普工作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研究”院士咨询项目近日在京启动。项目组组长由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武向担任,中科院学部科普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全委委员为项目组成员。  项目工作组负责人、中科院学部科普教育研究支撑中心执行主任周建中研究员介绍,该项目将从我国科普

习近平新年贺词向科学家致敬 “南仁东星”被“点名”

  2018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一九年新年贺词,他在贺词中点名“南仁东星”,并向科学家致敬。  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表示,此时此刻,我特别要提到一些闪亮的名字。今年,天上多了颗“南仁东星”,全军英模挂像里多了林俊德和张超两位同志。我们要记住守岛卫国32年的王继才同志,为保护试验平台挺

FAST的那些年 那些人

   2016年9月25日,对于FAST是重要的。这项历时22年的大科学工程,终于在这一天宣告杀青。作为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为中国科学家探寻未知宇宙和生命起源,开启了一道“天眼”,也将中国天文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更为广深的世界。  多年来,随着媒体的镜头和文字,FAST走进了千万人的

“星系形成和宇宙大尺度结构”中德马普伙伴小组启动仪式

  10月2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星系形成和宇宙大尺度结构”马普伙伴小组启动仪式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举行。来自德国马普天体物理所(MPA)和马普天文所(MPIA)、中科院国际合作局、中科院基础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科院南京分院、上海天文台、国家天文台和紫金山天文台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SKA区域中心原型机

  人类史上最大天文装置——平方公里阵列(SKA)射电望远镜预计2020年启动建设。作为创始成员国之一,中国除了参与研发这个超级望远镜的反射面天线,也在为建设区域中心积极进行准备工作。  近日,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SKA区域中心原型机。  “没有SKA区域中心,就无法开展真正意义上的SKA科

微米精度探寻百年星空变迁

  技术人员正将底片放上扫描仪,生成的图像会显示在身后的计算机上。记者许琦敏 摄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百年前的星空和今夜之所见,会有那么一点点不同,就在这细微的变化中,天文学家可以从中探寻天体演化的诸多秘密。  就在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佘山观测站的一间实验室里,珍藏着我国自1902年以

中科院: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即将公布

  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即将在全球六地同步发布的消息连日来备受关注。来自共同参与这一重大成果的中国科学院的最新消息说,首张黑洞照片目前还在最后“冲洗”中,其问世已进入倒计时。黑洞的艺术家想象图。(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供图 摄  据介绍,北京时间4月10日21点整,全球六地(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国天文界正为SKA做充分科学准备

  记者14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为迎接天文领域SKA(世界最大射电天文望远镜——平方公里阵射电望远镜)时代的到来,中国天文界正在做充分的科学准备:在中国SKA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武向平院士牵头下,中国天文界已形成11个科学工作组,并完成《中国SKA科学白皮书》中、英文版。  同时,

叶叔华:特别希望青少年立志于天文

  “其实天文科技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震,也可以为人类寻找未来的家园,还能启迪人类寻找新的能源。”我国著名天文学家、中科院院士叶叔华近日走上“相约名人堂——与院士一起看世博”的讲台,畅谈天文科技进展与人类的未来生活。   以“中国的最新天文科技”为讲演主题,叶叔华用了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我组建空间碎片监测“国家队”

  国家航天局空间碎片监测与应用中心8日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空间碎片监测、预警、应对突发事件以及国际合作有了实体依托单位。   空间碎片是人类在航天活动中遗弃在太空的废弃物,也称“空间垃圾”。主要包括废弃的航天器和运载火箭箭体、固体火箭燃烧物、航天器在轨操作及碰撞解体产生的碎片等。

天文学家辟谣:日全食与自然灾害、战乱没有关联

  图表:22日,日全食将在长江流域上演 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7月21日电 7月22日将出现自1814年至2309年近500年间,在我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在这次重大自然现象即将发生之际,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些蛊惑人心的谣言,不少帖子称,这次日食并不单纯,是凶兆会带来厄运,并将日

新观测刷新恒星锂元素丰度纪录

  1月22日电,锂元素是宇宙大爆炸核合成产生的三种轻元素之一,它们的丰度是探知大爆炸之后几秒钟内宇宙物理状况的最可靠途径。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天体丰度研究团队与日本天文学家合作,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巡天数据及其后续观测发现了一批锂元素含量异常超高的贫金属星,对经典小质量恒星演化模型提出了挑

“中国天眼”FAST遇到挑战 预计明年完成调试

59颗优质候选体、44颗脉冲星,这是FAST调试两年来交出的“科学发现成绩单”。国际上没有先例可循,调试工作颇具挑战性,FAST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为FAST矫正视力,让它转动“眼珠”。而在19波束接收机投入使用后,FAST巡天能力提高了五六倍,视场也扩大到原来的19倍,除了脉冲星,FAST是否有最新

“中国天眼”10万年薪难觅驻地科研人才

   明年上半年,FAST将接受国家验收。届时,全天候的观测节奏,将使得现有的驻地人员“捉襟见肘”。为此,FAST面向全国启动了新一轮的人才招聘。10月28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副经理兼办公室主任张蜀新表示,希望新一轮招聘能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因为此前的招聘情况并

嫦娥二号向深空挺进

  严俊坐在中国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运控大厅里,桌上摆了一个闪闪发亮的卫星模型。此刻,这位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和他心爱的嫦娥二号,相隔150万公里。   6月9日,嫦娥二号卫星飞离月球,飞往日地拉格朗日L2点,开始了新的使命。   在人类127次探月活动中,嫦娥二号不是最早的一次,却是走得最远的一

“中国天眼”冲击新目标 亟须技术攻关

  理论上,FAST的探测能力接近可视宇宙的边缘。调试两年来,FAST的卓越表现,引人无限遐想:未来,FAST有无可能冲出银河系寻找新星?FAST有无可能产生一些诺奖级别的科学成果?这一切,取决于FAST能否把性能调到最好,以及是否拥有出色的数据处理能力。  9月下旬,科技日报记者从位于贵州平塘的中

专家称太阳活动高峰年将推迟至2013年或更迟

  强烈的地震、巨大的火山爆发,各式各样的自然灾害让地球瞬间成为人间地狱,美国电影《2012》中的画面至今让人心有余悸。电影场景虽属虚构,但故事的起因却是一个风靡全球的观点——2012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  现在,距离2012年不足1个月,太阳活动高峰年是否会如期而至,给人类生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