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肾脏研究中意外发现与心脏形成有关的重要基因

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进行肾脏研究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与心脏形成有关的新发现,还找到了一个与一种致命心脏疾病有关的基因。科学家们发现心脏的内壁与部分血细胞都来自相同的干细胞。这就意味着同一种类型的干细胞既可以形成血细胞也可以形成心脏的一部分。 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叫做S1P1的基因对于心脏形成有重要作用,如果缺少了该基因,由这些干细胞形成的心脏组织就会变得松软无力无法有效地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使人罹患心室非压缩性心肌病,这种疾病可导致死亡。 “许多病人受无法治疗的慢性疾病困扰,其中包括心脏和肾脏疾病,这些病人都在等待有限的器官移植。因此急需加深对疾病中细胞发生的变化以及细胞如何得到修复的理解。每个器官都是由多种不同细胞类型组成的复杂机器,了解每种细胞的起源以及哪些基因控制它们的正常功能是理解疾病过程的基础,最终有助于找到新的治疗方法。”文章作者Yan Hu博士这样说道。 研究人员在对肾脏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时发现如果小......阅读全文

科学家在肾脏研究中意外发现与心脏形成有关的重要基因

  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进行肾脏研究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与心脏形成有关的新发现,还找到了一个与一种致命心脏疾病有关的基因。科学家们发现心脏的内壁与部分血细胞都来自相同的干细胞。这就意味着同一种类型的干细胞既可以形成血细胞也可以形成心脏的一部分。  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叫做S1P1的基因对于心脏形

Scientific-Reports:美国肾脏专家意外发现血细胞起源

  血液系统中的成体干细胞,是一个异质性的群体,具有长期自我更新的能力和分化成各类成熟血细胞的潜能。它是研究历史最长且最为深入的一类成体干细胞。但是,你真的知道它的最初起源吗?  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的肾脏研究课题组意外地发现了心脏形成的关键基因,该基因是一个与疾病相关的致命基因。《Scientifi

猴子移植转基因迷你猪心脏肾脏后存活20多天

  据韩国媒体27日报道,在韩国政府主导的一项异种动物器官移植试验中,两只猴子接受了迷你猪的心脏和肾脏移植后,分别存活了24天和25天。   韩国《中央日报》等媒体援引韩国农村振兴厅(农振厅)发布的消息说,科研人员将转基因迷你猪的心脏和肾脏分别移植到两只猴子体内,一只猴子在保留自己心脏的情况下,在

PNAS:长寿基因对心脏功能至关重要

  人类的心脏是一块非常厉害的肌肉,在人的平均寿命中心脏跳动要超过20亿次。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脏的功能会慢慢降低。这个功能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心脏肥大,这是一种心肌增厚型病理特征,它会导致左、右心室的减小。这会使心脏跳动得更费力,每次泵出的血比健康心脏更少。  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与瑞士科学家

发现于肾脏中的基因对高血压具有重要作用

  近日,来自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一种雄性小鼠动物模型,发现一个在肾脏中丰富存在的基因可能实际参与调节了血压,这种基因可能对高血压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成果于2014年11月15日在费城举办的美国肾脏学会年会上公布。  本研究的带头人Soleimani表示,这种叫做肾脏雄性激素调节蛋白(

9月29日世界心脏日-心脏健康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2019年9月29日是第19个世界心脏日,在世界心脏日到来之际,小编整理了近期科学家们在心脏健康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分享给大家!  【1】JBC:心脏中的碳水化合物有助于调节血压  doi:10.1074/jbc.RA119.008102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一种特殊的碳水化合物在调节人体血

研究揭示木薯重要农艺性状形成的遗传机制

近日,中国热科院生物所、品资所和三亚研究院联合福建农林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在《基因组生物学》(Genome Biology)上发表研究论文,绘制了388份木薯种质的全基因组变异图谱,揭示了木薯群体水平杂合性变异影响木薯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机制,为木薯及其它高杂合作物遗

广陈皮道地性形成机制研究获重要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723.shtm

研究揭示木薯重要农艺性状形成的遗传机制

  近日,中国热科院生物所、品资所和三亚研究院联合福建农林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在《基因组生物学》(Genome Biology)上发表研究论文,绘制了388份木薯种质的全基因组变异图谱,揭示了木薯群体水平杂合性变异影响木薯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机制,为木薯及其它高杂合作

肾脏纤维化的瘢痕形成阶段介绍

  当固有细胞在炎症刺激和细胞因子与生长因子的作用下,转化成肌成纤维细胞的时候,肾脏纤维化的进程就到达了瘢痕形成阶段。通过细胞转化的研究发现,正常固有细胞一旦转化成肌成纤维细胞,就不再依赖原发病中的炎性介质以及细胞因子的刺激而发生转化,而是自主增值、自主持续分泌并合成不易被降解的Ⅰ、Ⅲ型胶原蛋白,从

日本研究发现与慢性肾脏病有关的基因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3月29日宣布发现了与慢性肾脏病发病有强烈关联性的基因。研究人员认为,将来有望通过开发遏制这些基因功能的药物,对慢性肾脏病进行有效治疗。   三重大学和名古屋市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3851名日本人的染色体组,其中慢性肾脏病患者1352人,非患者2499人。研究发现,很多慢性肾

抗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发现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个被忽视的名为FAM72A的基因在抗体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通过激活诱导脱氨酶(AID)促进了高质量抗体的产生,有助于免疫系统识别和对抗新冠病毒、细菌和其他导致传染病的病毒。研究结果当地时间24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免疫学家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知道,AI

肾脏中基因可调控血压

  最近辛辛那提大学(UC)研究人员通过在小鼠模型中,实验发现大量存在于肾脏中的基因可能实际上在调控血压和高血压中发挥作用。  该基因——肾雄激素调节蛋白(KAP)只在肾近曲小管中大量存在,并由雄激素如睾酮刺激。  虽然KAP在肾脏中的功能仍然未知,但科学家一直试图调查该基因的作用,现在研究人员通过

“球王”贝利病情恶化,肾脏和心脏功能出现障碍

巴西圣保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院21日宣布,目前正在该处住院的巴西传奇球星、“球王”贝利病情恶化,即将来临的圣诞节也将在医院度过。医院方面表示,在11月29日因重新评估化疗效果而入院以来,贝利的肿瘤出现恶化,肾脏和心脏功能出现障碍,需要特别护理。他将继续在普通病房接受必要的医疗团队看护。此前贝利的女

金属所在凝固偏析形成理论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

  11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材料加工模拟研究部李殿中研究员、李依依院士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凝固偏析形成新机制,题为《钢中夹杂物浮力驱动通道偏析》(Inclusion Flotatio

金属所在凝固偏析形成理论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

  11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材料加工模拟研究部李殿中研究员、李依依院士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凝固偏析形成新机制,题为《钢中夹杂物浮力驱动通道偏析》(Inclusion Flotatio

Science发表基因组研究重要成果

  科学家们日前发现,人类基因组的遗传学差异主要来自于拷贝数变异(CNV)。在此之前人们对CNV的了解并不多,因为CNV一直是基因组测序的一大挑战。  华盛顿大学的遗传学家Evan Eichler领导研究团队克服了这一困难。他们对来自全球125个族群的人进行了深度基因组测序,全面分析了基因组中的SN

Science发表基因组研究重要成果

  科学家们日前发现,人类基因组的遗传学差异主要来自于拷贝数变异(CNV)。在此之前人们对CNV的了解并不多,因为CNV一直是基因组测序的一大挑战。  华盛顿大学的遗传学家Evan Eichler领导研究团队克服了这一困难。他们对来自全球125个族群的人进行了深度基因组测序,全面分析了基因组中的SN

Nature发布基因组研究重要成果

  如果歌手Paul Simon给Richard Lenski长期进化实验(LTEE)中的细菌写首歌,那歌名可以是“这么多年以后仍然在改变。”  发表在8月1日《自然》(Nature)杂志上的研究论文中,这位密歇根州立大学的著名微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教授与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利用先进的技术研究了数万代的

基因突变或启发心脏病新药研究

  据报道,几家著名研究机构当地时间18日发表了两项重大研究成果,称它们分别识别出了几种单一基因突变。这些基因突变可以使人体的三酸甘油酯终生保持在较低水平,从而防止心肌梗死的发生。  研究发现,四种在美国人中不常见的基因突变能防止高血脂,从而有效降低心肌梗死风险。这将推动预防心脏病新型药物的研究。 

肾脏疾病最新研究进展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肾脏健康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能够喜欢!  1. Nature:利用人工智能预测急性肾损伤  doi:10.1038/s41586-019-1390-1.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和英国的研究人员将人工智能(AI)应用于解决检测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

Cell揭示心脏形成的新调控因子

  通过研究胚胎干细胞调节DNA包装的机制发现了一个心脏形成的新调控因子。科学家们说发现这种发现遗传调控因子的方法或许有能力提供关于身体内所有组织如肝、脑、血液等等形成的深入了解。   干细胞有潜力成为所有的细胞类型。一旦做出选择,这种细胞和其他的干细胞坚持一样的命运划分形成器官组织。   一个

3D打印肾脏重要结构接近真实功能

  据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网站近日报道,哈佛大学材料科学家和生物工程教授詹妮弗·路易斯的实验室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人体肾脏中近端小管,这是组成肾脏基本功能单位的最重要结构,其功能几乎与健康肾脏中的近端小管完全一致。新人工组织可用来从体外帮助肾脏功能受损的患者,以及在药物研发中测试新药毒性,向获

最新研究显示:基因编辑技术有望防治心脏病

  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网站日前报道,一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在新西兰接受了基因编辑临床试验,以期降低血胆固醇水平,从而防治心脏病。这项临床试验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防治心脏病的一次新探索。  据报道,本次试验采用了一种新型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单碱基编辑技术,有望永久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研究人员“沉默”重要的致癌基因

  最近,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UNC)医学院和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方法,阻断KRAS致癌基因——在人类癌症中最常见的一个突变基因。这项研究,由UNC医学副教授Chad Pecot带领,为攻击KRAS提供了另外一种途径,这个突变被证明是药物开发当中一个难懂而令人沮丧的

解读近期基因编辑领域重要研究成果!

  近日,中国科学家贺建奎声称世界上首批经过基因编辑的婴儿-一对双胞胎女性婴儿-在11月出生。他利用一种强大的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9对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进行修改,使得她们出生后就能够天然地抵抗HIV感染。这也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这条消息瞬间在国内外网站上迅速发酵,引发千层

研究人员成功改变肾脏血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572.shtm 目前的器官移植,除了组织相容性抗原要匹配外,还要考虑一个问题——血型匹配。如果能改造出通用血型器官,就能消除器官移植时的血型障碍,从而减少器官浪费、缩短等待时间,最终挽救更多生命

姜伟小组聚合物囊泡形成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姜伟课题组将计算机模拟与实验相结合揭示了聚合物囊泡的形成机理与体系的热力学过程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在近期的《美国化学会志》(JACS)上。  聚合物囊泡因其特殊的结构和环境响应性在药物封装、缓释及微反应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受到了极

尿液检验在肾脏疾病诊治中的重要性

 在9月9日-12日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上,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刘刚主任以“尿液检验在肾脏疾病诊治中的重要性”为题,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尿液检查的内容很多,讲座就蛋白尿、血尿、尿渗透压、尿足细胞检测等项目的临床解读进行了介绍。   蛋白尿检测应注意以下几点:①

基因转导形成机制

λ噬菌体的整合和转导噬菌体的形成机制首先由A·坎贝尔所推测,以后经实验证明。当用λ噬菌体转导发酵乳糖的基因时,大约10^6 被感染的细菌中出现一个转导子。这一事实说明大约10^6 噬菌体中只有一个带有发酵乳糖的基因,这是低频转导。当λ噬菌体整合到寄主细胞后,带有发酵乳糖基因的λ噬菌体也整合到寄主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