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光催化纳米二氧化钛在污水处理方面应用

沈阳理工大学对纳米二氧化钛对染料光催化氧化研究中指出:纳米二氧化钛(VK-TG01,5nm)在PH为3左右,添加量为1%时,对染料废水的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的能力越强,光照时间较长,脱色率越高。且可以再次利用。 河北大学对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中指出:在活性大红BES模拟印染废水中,PH为4时,纳米二氧化钛VK-TG01添加量为0.3%,紫外灯照射一个小时,COD的去除率可达到86%以上。而实际印染废水中,PH为9,纳米二氧化钛VK-TG01添加量为0.5%,COD去除率为57%,脱色率总高于COD去除率。 英国伦敦和安大略核于技术环境公司利用常温光催化技术指标的纳米二氧化钛VK-TG01,将工业废液和污染的地下水中的多氯联苯类分解为CO2、H2O。 王惠民采用纳米二氧化钛-TG01光催化降解有机磷农药时,只需添加少量的Fe3+就可以大大提高COD的去除率及无机磷的回收率,还可将DDT重点氯完全脱除。......阅读全文

纳米氧化钛的光催化功能的介绍

  纳米二氧化钛采用液相法制备出的二氧化钛具有粒子团聚少、化学活性高,粒径分布窄、形貌均一等特性,具有很强的光催化性能,已广泛应用于环保中。  (1)气体净化  环境有害气体可分为室内有害气体和大气污染气体。室内有害气体主要有装饰材料等放出的甲醛及生活环境中产生的甲硫醇、硫化氢及氨气等。纳米二氧化钛

金属掺杂的介孔氧化硅纳米药物提出纳米催化医学新策略

  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MSNs)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孔容、均匀可调的孔径、易于化学改性的内外表面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药物输运、基因治疗、生物传感器、分子影像、组织工程等纳米生物技术领域显示出良好的性能与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被广泛地用作分子药物或功能材料的载体,用于重大疾病

简述纳米氧化镁在催化剂方面的应用

  纳米氧化镁晶体作为烷基氯化的催化剂,可吸附大量氯气形成的Cl2-氧化镁加合物,在氧化镁纳米晶体上由于氯原子与表面O2--阴离子共享电子云密度,当氯气发生解离化学吸附时,类氯离子被包埋,因此Cl2-氧化镁加合物化学反应性比氯气更接近于氯离子,且Cl2-氧化镁加合物的选择性比氯原子更高。采用经一定预

锂电材料纳米氧化铁在催化剂中的应用

  纳米氧化铁是一种很好的催化剂。将用纳米α -Fe2O3做成的空心小球,浮在含有有机物的废水表面上,利用太阳光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可加速废水处理过程。美国、日本等对海上石油泄露造成的污染进行处理时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纳米α -Fe2O3已直接用作高分子聚合物氧化、还原及合成的催化剂。纳米α -Fe2O

氧化联合催化氧化技术介绍

氧化联合催化氧化技术UV光氧化-臭氧法是将臭氧与紫外光辐射相结合的一种高级氧化过程,始于1970年。臭氧-双氧水-UV光氧化法对处理难氧化物质比较有效,可使氧化速度提高10~10000倍。  UV光氧化-臭氧法中的氧化反应为自由基型,即液相臭氧在紫外光辐射下分解产生·OH自由基,由·OH自由基与水中

兰州化物所实现纳米钯催化一氧化碳和氢气低温共氧化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绿色化学研发中心针对一氧化碳氧化消除、一氧化碳-氢气共氧化消除以及临一氧化碳条件下氢气选择氧化消除成功发展出Pd/FeOx催化剂。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催化期刊》(Journal of Catalysis 294 2

氮掺杂缺陷纳米碳材料催化臭氧氧化的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环境技术与工程研究部青年研究员谢勇冰、研究员曹宏斌与南伊利诺伊大学教授葛庆峰合作,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和机器学习等方法,探究了氮掺杂缺陷纳米碳(N-DNCs)材料表面臭氧(O3)活化与单线态氧(1O2)的生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催化剂表面性质与O3活化活性

基于二氧化铈的非贵金属混合氧化物纳米催化剂研究

  二氧化铈(CeO2)是催化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组分,其中贵金属负载的CeO2基催化剂研究非常广泛,然而,这类催化材料存在起燃温度高、催化剂中毒、活性下降、重金属污染等缺点,因此,大量的研究工作致力于开发新的先进材料以期获得更好的性能。非贵金属CeO2基混合氧化物作为潜在的替代材料,能够有效地

纳米活碳催化高效农业

  “中国60年化肥施用量增百倍,有毒物质危及食品安全”,“化肥的利用率仅40%左右,大部分都形成了污染”,“ 长江生态系统已经崩溃,175种特有物种现在一半都不到”,“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何谈有机农业”。近段时间,媒体上有很多关于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的报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担忧。解决土壤污

纳米催化医学取得新进步

  “纳米催化医学”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施剑林团队提出的学术思想,旨在通过响应肿瘤部位的特异内场微环境或外源性激光、超声作用场,利用无毒/低毒纳米材料所引发的瘤内原位催化反应,高效实现肿瘤细胞的氧化损伤及细胞死亡。该催化肿瘤治疗方法不使用高毒性化疗药物,具有高效、特异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