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地膜回收缓解农业面源污染

通过以旧换新等措施,旱作农业大省甘肃省的8成地膜得以回收利用,因废旧地膜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缓解。 记者从甘肃省农牧厅了解到,2017年甘肃全省各类农作物覆膜面积2933.8万亩,地膜使用总量17万吨,回收废旧地膜13.6万吨,回收利用率达80.1%。 废旧地膜的利用,关键在于回收。作为一个旱作农业省,甘肃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地膜使用面积越来越大,废旧地膜也越来越多,对农业面源的污染也日渐严重。为了做好废旧地膜的回收和利用,甘肃在加强源头防控力度、培育农民回收意识、畅通旧膜交售通道、摸清地膜残留底数、探索综合防控途径等方面下工夫,加大春、秋两季集中揭膜覆膜关键期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工作力度。 据了解,中央和省级财政也加大了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的专项扶持,通过“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建设了一批基本覆盖全省主要用膜地区的加工企业和回收网点,全省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站站长唐继......阅读全文

新疆治理“白色污染”有法可依

  眼下正值新疆春耕时节,农田地膜销售也进入新一轮高峰期。而从今年5月1日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治理农田“白色污染”将有法可依。  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田地膜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规定,在新疆生产、使用、销售的农田地膜,必

聚焦农业污染:回收废旧地膜 消除白色污染

  测土配方施肥 减少面源污染  “测土、配方、供肥、施肥指导”是减少土地面源污染的一种好做法,可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08年,济南市长清区被列为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县。农业部门摸清了全区土壤养分状况,了解了主要作物的需肥特性,掌握了土壤养分变化规律,逐步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农

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1月6日,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向公众介绍近日农业部和浙江省政府签署的关于共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合作备忘录的相关情况。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唐珂表示,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

地膜,一把白色“双刃剑”

   每到秋收和春种时节,马明秀都会穿梭于田间地头,她不是忙于庄稼的播种或收割,而是源于她从事了一份新的职业——农田保洁员。  马明秀是甘肃省永昌县朱王堡镇梅南村村民,2015年10月,她成为了梅南村的农田保洁员,负责捡拾村庄周围、交通沿线、河道沟渠等区域的废旧地膜,同时督促农户及时清理自家的废旧地

两部门解读《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

  实施攻坚行动,让农业更绿、农村更美——解读《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题:实施攻坚行动,让农业更绿、农村更美——解读《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  新华社记者高敬  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日前联合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这意味我国全面对农业

新疆地膜污染严重影响土壤再生能力 凸显法律缺失

  新疆地膜覆盖种植作物面积4700万亩,是全国地膜覆盖种植面积最大、地膜用量最多的省区,而年回收治理量仅为132万亩,占整体覆盖面积的2%至3%。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2009年和2010年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新疆地膜覆盖田地中每亩的地膜残留量是16.88公斤,是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农业污染总量超过工业

  中国农村环境正拉响警报。一方面,工业和城市污染正向农业农村转移排放;另一方面,来自农业本身的污染也相当惊人: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农田残膜等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处置,曾经的“田园净土”正经历各类污染的侵害。  目前,农业已超过工业成为我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农业面源

农业部监测动作一大堆:推进耕地重金属普查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发布《农业部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对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出了一系列实施意见。  2015年中央1号文件对“加强农业生态治理”作出专门部署,强调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加强

农业部:中国果蔬施肥量较高 超出安全水平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昨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介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有关情况。在回答记者有关农民经常大量普遍使用农膜、农药、化肥,造成很大的污染这一问题时,张桃林坦言,我国化肥使用这几年比较多的是果树和蔬菜,果树和蔬菜这几年面积扩展较快,施肥量比较高,而且超出了

中国科学报:环保地膜能否终结“白色污染”

  继化肥、农药、除草剂之后,地膜残留造成的“白色污染”正在成为我国农田面源污染的又一大社会公害。   在新疆、甘肃一些地方,长期累积的废旧地膜每亩高达20公斤,相当于在土地中铺了5层塑料膜。土壤地膜残留使农作物减产10%~20%,地膜覆盖技术的增产效应正在递减,昔日的“白色革命”正演变为一场“白

农业部:将在全国建1万个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农业部印发《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方案》,方案显示,农业部为此将进行五大建设项目,在“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建设”项目中,内容包括:一是建设耕地质量调查监测网络。根据土壤类型、作物布局、耕作制度、代表面积、管理水平、生态环境的差异,按照20万亩耕地设置1个监测控

治理农业污染,社会资本少不了

  近日,甘肃省利用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通过“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了一批加工企业和回收网点,用以回收利用废弃地膜,取得了良好成效。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探索了一条治理农业污染的新路。图片来源网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乡村振兴战略,为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了顶

河北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广综合防控技术

  河北作为农业大省,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如何改善农村环境,破解农村污染难题?  河北省环保厅农村环境保护处处长张文平说,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业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同时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综合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农业化学品污染严重,生活污水处理困难  河北省农业厅副厅长张文军介绍说

河北率先为乡村环境治理立法

  农村环境问题突出,成为很多地方不容忽视的一个客观存在。为解决这一问题,从去年开始,河北省便开始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立法。  在日前闭幕的河北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河北省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获高票通过,将于10月1日起施行。《条例》不但填补了河北农村环

河北率先为乡村环境治理立法

  农村环境问题突出,成为很多地方不容忽视的一个客观存在。为解决这一问题,从去年开始,河北省便开始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立法。  在日前闭幕的河北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河北省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获高票通过,将于10月1日起施行。《条例》不但填补了河北农村环

我国将建设一批部级农产品质检中心

  三、重点任务   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入手,重点加强事关现代农业发展全局、影响长远的八个方面建设。   (一)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稳定发展粮食和棉油糖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加强生产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

甘肃超七成农膜回收有效减少耕地“残膜污染”

  为了缓解农膜残留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甘肃省初步建成废旧农膜回收体系,农膜回收率达75.4%,有效减少了“残膜污染”。  农膜在现代农业中地位举足轻重,尤其在干旱地区,农膜的使用可显著节水增产。甘肃是农膜使用大省,省内农业广泛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据统计,2014年甘肃地膜覆盖面积达275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改善河口和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实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加大渤海、东海等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力度。强化直排海污染源和沿海工业园区监管,防控沿海地区陆源溢油污染海洋。开展国际航行船舶压载水及污染物治理。规范入海排污口设置,2017年底前,全面清理非法或设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到2020年,沿海省(区

未来20年重大关键工程技术前瞻

编者按  “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是中国工程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于2009年设立联合基金开展的重大咨询项目,其宗旨是着眼于满足2030年前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工程科技的重大需求,对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影响国家竞争力、影响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  6月8日,

地膜应用与地膜残留污染防控新思考

  地膜已经成为我国农业亟需生产要素之一,浸入农业的骨髓,在西北一些地区,没有地膜农民就不知道怎么种地,已经成为一种事实存在。但由于地膜来自于塑料,在塑料污染成为全球最为热门话题的前提下,地膜应用与残留污染也成为我国广泛关注的焦点。许多人在谈地膜,谈地膜应用与残留污染,但这片地膜承载着什么,与农业农

中国谋划破解农业生态环境困局 在浙江建试点

  中国农业部6日表示,将与浙江省共同推进浙江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建设,并将在全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推动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这些年来,中国化肥、农药用量相当大,生产和使用量都是世界第一。但是化肥、农药的利用率比世界发达国家却低15%到20%左右,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但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

治理总动员,科技降伏白色“地魔”

地膜污染严重,回收困难。  6月5日,是第46个世界环境日,加强推动绿色发展依然是永恒不变的主旋律,环境污染中的“白色污染”重回公众视野,其中的农膜污染问题是多年来困扰土壤环境的噩梦,地膜变“地魔”,成为了严重的生态问题,治理已刻不容缓。  近日,农业部印发《农膜回收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

废旧地膜影响持续加剧 污染治理业内人士提出新思路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并逐渐在玉米、棉花等作物中推广应用,这一技术使我国农作物的产量得到大幅提高,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被人们誉为农业上的“白色革命”。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年来,由于增产效果明显,地膜覆盖技术在中国农业生产中迅速普及。然而,一些农业生态专家指出,残膜的“

治理塑料农膜污染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塑料农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自1979年在我国试验应用并推广以来,已成为农业增产的一项重要技术,并在农业增产增收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广大农村对农用塑料薄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测算,2010年全国农业塑料地膜年销售量达到118.4万吨,覆盖面积达3.5亿亩

治理农用地膜污染刻不容缓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塑料农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自1979年在我国试验应用并推广以来,已成为农业增产的一项重要技术,并在农业增产增收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广大农村对农用塑料薄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测算,2010年全国农业塑料地膜年销售量达到118.4万吨,覆盖面积达3.5亿

突出三大重点 实施生态工程

科学治气取得显著成效,成都呈现了蓝天白云的美丽景象。图为天府广场一侧。   建立跨界断面水质超标资金扣缴制度   给成都境内主要河流——岷江和沱江,流经各县(市、区)的入境和出境断面,设定一个水质目标,每月组织对这些断面进行水质监测,并实行分级别、分浓度考核。   根据考核结果,对跨界断面水质

地膜残留泛滥 新疆治理“白色污染”面临重重困难

  一些农业生态专家指出,“白色污染”已经超过了当地农田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上限,如不加快治理和防范,农田生态将进一步恶化。在这一背景下,新疆向白色污染“宣战”,然而投入严重不足、处理手段少、治理成本高等困难,使得新疆“净土工程”工作难以推进。   “白色革命”变“白色污染”   上世纪80年代以

新疆成全国“白色污染”重灾区 作物大片减产

  一些农业生态专家指出“白色污染”已经超过了当地农田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上限,如不加快治理和防范,农田生态将进一步恶化。在这一背景下,新疆向白色污染“宣战”,然而投入严重不足、处理手段少、治理成本高等困难,使得新疆“净土工程”工作难以推进。   “白色革命”变“白色污染”   上世纪80年代以来

节水农业致地膜大量使用 西北地区白色污染严重

新疆尉犁县塔里木乡农民孙传文在捡拾残膜。  拨开地膜才能找到土地?  ――节水农业深陷“白色困局”  随着地膜在农业生产中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用量逐年增加,残留的地膜对我国西北地区农田的污染在加剧、蔓延。尤其是新疆地区,已经成为“白色污染”的重灾区。  在“垃圾堆”上种地  肖付林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