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新研究表明DNA并非种群分离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金小蜂在苍蝇茧中产卵,并使后代寄生在宿主中。图片来源:Robert M. Brucker 如何创造一个新的物种呢?将相同种类的动物放到互相隔绝的岛屿上,并任其发展很多代。经过一段时间,每组动物都已经适应了新环境,而且相互隔绝的两个种群的基因组会变得十分不同。如果将这些动物重新引入相同的栖息地,它们再也不能成功繁殖。于是,一个物种就变成了两个。然而,一项新研究显示,DNA 并不是唯一决定种群分离的因素:一些种群会由于肠道细菌的不同而分化。 美国纽约罗彻斯特大学生物学家John Werren称,该成果“是重要的,且可能是开创性的。科学家已经研究物种形成课题很多年,而它开辟了全新的一面”。 新研究包含三种不同种类的寄生金小蜂,它们是在苍蝇茧中产卵并使后代寄生在宿主中的小昆虫。其中两种金小蜂——Nasonia Giraulti和Nasonia Longicornis是近亲,而第三种Nasonia Vit......阅读全文

肠道细菌大脑“安家”

  人们知道,肠道中的微生物群对人类健康有着强大影响。相同的细菌能否在大脑中“定居”?在日前于加州圣地亚哥举行的美国神经科学学会年会上,一张海报展示了细菌入侵健康人类大脑细胞并居住于此的高分辨率显微镜图像。 人类大脑切片图像揭示了关于“大脑微生物群”的令人好奇但极其初步的证据。   大脑是

肠道细菌大脑“安家”

  人们知道,肠道中的微生物群对人类健康有着强大影响。相同的细菌能否在大脑中“定居”?在日前于加州圣地亚哥举行的美国神经科学学会年会上,一张海报展示了细菌入侵健康人类大脑细胞并居住于此的高分辨率显微镜图像。   大脑是一个受到保护的环境,通过一个围绕血管的细胞网络将血流中的部分成分阻挡在外。成功

肠道细菌大脑“安家”

  人们知道,肠道中的微生物群对人类健康有着强大影响。相同的细菌能否在大脑中“定居”?在日前于加州圣地亚哥举行的美国神经科学学会年会上,一张海报展示了细菌入侵健康人类大脑细胞并居住于此的高分辨率显微镜图像。   大脑是一个受到保护的环境,通过一个围绕血管的细胞网络将血流中的部分成分阻挡在外。成功

肠道细菌大脑“安家”

  人们知道,肠道中的微生物群对人类健康有着强大影响。相同的细菌能否在大脑中“定居”?在日前于加州圣地亚哥举行的美国神经科学学会年会上,一张海报展示了细菌入侵健康人类大脑细胞并居住于此的高分辨率显微镜图像。   大脑是一个受到保护的环境,通过一个围绕血管的细胞网络将血流中的部分成分阻挡在外。成功

肠道细菌大脑“安家”

  人们知道,肠道中的微生物群对人类健康有着强大影响。相同的细菌能否在大脑中“定居”?在日前于加州圣地亚哥举行的美国神经科学学会年会上,一张海报展示了细菌入侵健康人类大脑细胞并居住于此的高分辨率显微镜图像。   大脑是一个受到保护的环境,通过一个围绕血管的细胞网络将血流中的部分成分阻挡在外。

肠道细菌能逃离肠道,引发慢性炎症?

肠道微生物与良好的健康和促进疾病有关,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肠病、代谢综合征,甚至神经精神疾病。对这些不良后果的一种流行解释是所谓的“leaky gut”假说——据说具有潜在破坏性的细菌会逃离肠道,引发慢性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各种疾病。耶鲁大学免疫生物学助理教授诺亚·帕尔姆(Noah Palm)说:

Cell:轮状病毒感染的真凶——肠道细菌已被分离出

电镜下的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可引起严重的腹泻、呕吐、发烧、腹痛和死亡。轮状病毒感染是由于直接与感染者接触或接触其粪便而发生的。婴儿和幼儿最容易感染这种疾病,这种疾病可能导致严重的脱水甚至死亡。根据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轮状病毒导致全世界5岁以下儿童死亡215,000。

木乃伊肠道现耐药细菌

  耐药基因存在于木乃伊中。图片来源:Michael Luongo/Bloomberg/Getty  来自印加帝国、有着1000年历史的木乃伊体内的肠道细菌,对今天的大多数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尽管人类只是在最近100年内才发明了这些药物。  “起初,我们非常惊讶。”加州州立理工大学的Tasha Sa

肠道细菌篡改宿主基因

  保持免疫系统平衡是个精妙的复杂事件,遇到外来入侵者时及时发出警报,同时,聪明地区分我军组织和器官不乱杀无辜。  机体有一些帮助免疫系统维稳的工具。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和小鼠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肠道细菌或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肠道疾病

  不要小看细菌,这些肉眼难以看见的微小生物,它们可能具有破坏性的力量。  据《新科学家》报道,如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些肠道癌症是由细菌引起的。这种微生物似乎在人类的DNA中触发了一种不同类型的突变,而这种突变在结肠癌患者中高达十分之一。  “这是我们第一次发现能改变DNA并致癌的细菌。”荷兰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