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将对北极能源开采项目进行科学评估

当美国奥巴马政府于2009年12月宣布,将在近20年里首次允许在北极的楚科奇海钻探石油和天然气后,环境保护主义者便开始担心,此举会对生活在美国阿拉斯加州西北海域原始栖息地的北极露脊鲸和其他海洋生物造成影响。他们呼吁就钻探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进行一次科学评估。 美国将对北极能源开采项目进行科学评估。(图片提供:MMS) 如今,他们终于达成了心愿。4月13日,负责出售大陆架外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权的美国内政部(DOI)宣布,美国地质勘探局将完成一项基于现有科技水平的评估,并于今年10月1日提交最终的报告。这份报告将对目前如何在楚科奇海以及临近的波弗特海进行开采权的租赁进行指导,同时表明在美国政府于2012年开始出售新一轮租赁权时进行环境评估的必要性。 这份报告的内容包括调查能源开采对海洋哺乳动物造成的影响;评估能源开采对生态系统产生的累积效应;确定在海冰覆盖区域进行石油溢出响应研究所需的条件;评估能源开......阅读全文

壳牌等多家大型油企纷纷放弃在北冰洋采油计划

  据加拿大《环球邮报》5月11日报道,在投入了超过25亿美元资金奋力争取在美国北极水域开采石油权之后,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康菲石油公司等多个能源公司,纷纷放弃在这篇地区的采油权利。  各大石油企业的撤离,正值石油价格暴跌之际。当前世界原油价格相比2014年6月时的高位已经下降了大约一半。荷兰皇家壳牌

美国将对北极能源开采项目进行科学评估

  当美国奥巴马政府于2009年12月宣布,将在近20年里首次允许在北极的楚科奇海钻探石油和天然气后,环境保护主义者便开始担心,此举会对生活在美国阿拉斯加州西北海域原始栖息地的北极露脊鲸和其他海洋生物造成影响。他们呼吁就钻探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进行一次科学评估。 美国将对北极能源开采项目进

北极油气开发潜力巨大

数据来源:俄罗斯科学院石油和天然气问题研究所   作者:瓦西里·博戈亚夫连斯基工科博士,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俄罗斯科学院石油和天然气问题研究所北极与全球海洋问题科研副所长,“大陆架”实验室主任   北极油气资源的开采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是资源国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俄罗斯有40多年开采

我国第五次北极科考7月起航

在前4次北极科学考察的基础上,我国第5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将搭载“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于7月2日从青岛出发,前往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  据记者了解,本次科考队领队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担任,首席科学家由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长马德毅担任。考察队由科研人员、组织协调与管理人员、后勤保

俄罗斯能源“家底”依然雄厚

  6月12日,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了2013年版《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该年鉴将2012年俄罗斯已探明天然气总储量由2011年的44.6万亿立方米下调至32.9万亿立方米,同时伊朗以33.6万亿立方米已探明储量超过了俄罗斯,成为世界上已探明天然气储量最多的国家。该数据一经披露,在俄罗斯业内引

美参议员拟提出全新能源计划

2010年6月29日,美国参议员拉马尔?亚历山大(右一)、参议员丽莎?穆考斯基(右二)和参议员贾德?格雷格(左一)正在华盛顿发表谈话。   他们刚与总统奥巴马及两党参议员小组举行会晤,讨论是否通过能源和气候的综合立法。   由于共和党在美国国会遇挫,而且这一不利局面将对

中国首船亚马尔液化天然气经北极航道运抵江苏如东

  中新网7月19日电 据国家能源局网站消息,7月19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向中国供应的首船液化天然气(LNG)通过北极东北航道运抵中国石油旗下的江苏如东LNG接收站,交付给中国石油,开启了亚马尔项目向中国供应LNG的新篇章,为中国的清洁能源供应带来了新气源。

俄罗斯挺进北极开采石油

  北极海域一直被视为石油钻探者的禁地,然而即使这样,也没能阻止俄罗斯及其他一些石油公司的急切挺进。据《纽约时报》报道,俄罗斯近期与英国石油公司签署了北极圈近海石油勘探协议。  自去年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发生以来,该海域石油开采前景黯淡,于是,一些石油公司受莫斯科对海洋钻探

俄罗斯石油公司获得俄12处大陆架油气开采权

    据俄lenta网站2月1日报道,俄政府网站宣布,俄总理梅德韦杰夫当日签署命令,给予俄罗斯石油公司12处大陆架的油气开采权。其中五处大陆架位于巴伦支海,三处位于拉普捷夫海,三处位于楚科奇海,一处位于喀拉海。这样,该公司未经竞争便获得了其希望得到的全部大陆架油气开采权。根据俄现行法律

我国开展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

记者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1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将于20日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前往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 据中国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夏立民介绍,“雪龙”号计划航程12300多海里,预计九月下旬返回上海港。 本次考察将以“雪

近观俄罗斯北极冻土油气开采

   3月,北极圈内的俄罗斯万科尔油田仍是北风如刀、白雪皑皑。  中俄两国14名记者组成的联合采访团日前在这一油田走访3天,观察俄石油工人如何掘进钻井、提取样本和监测设备,实地感知俄油气工业的发展前景。  万科尔油田位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北部地区,现由俄罗斯石油公司下属企业“俄石油-万科尔”公司

极地科学考察-“雪龙号”20日出发

  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1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将于20日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前往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  据中国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夏立民介绍,“雪龙”号计划航程12300多海里,预计九月下旬返回上海港。  本次考察将以“雪龙”号为平台,推进国家北极

中国科大发现大气化学过程将导致北冰洋汞污染加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极地环境研究室谢周清课题组通过“雪龙”船考察,发现了夏季北冰洋大气汞循环的独特现象,并经分析认为夏季大气化学过程将导致北冰洋汞污染加剧。   汞,俗称水银,是一种大气污染物。由于汞具有较高的蒸气压、低溶解性和较长的大气保留时间,可以在全球传输,从而到达南北极等边远地区。在

中国北极科考队进入北极圈-将进行综合调查

  “雪龙”号7月31日电(记者郁琼源)北京时间7月31日上午8时50分,“雪龙”号进入北极圈。上午9时,中国第八次北极科考队队员身着统一的红色队服,在“雪龙”号直升机停机坪组成“八北”字样庆祝进入北极圈。   同时,为迎接“八一”建军节,科考队员们又组成“八一”字样,八位曾当过兵的科考队员组成

北极降雨事件可能在本世纪末倍增

  南北极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以降雪为主,在极地特定区域偶然可见降雨。如果降雨以较大强度或较大频次光临南北极,就属于极端事件。一项来自我国科研人员最近的研究显示,这一罕见情景或将在21世纪末到来。  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窦挺峰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效存德等研究人员联名在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旗下著名SCI期

雪龙号第八次赴北极-将首次环北冰洋航行

  中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队20日上午乘“雪龙”号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起航,前往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将首次环北冰洋航行并试航西北航道。  “时间紧,任务重,探索性强。”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林山青19日晚在行前会上表示,第八次北极考察是我国首次执行北极业务化观测任务,将是我国极地考察史上的又

俄罗斯拟建全球首个浮动核电站

图:充满艺术色彩的“罗蒙诺索夫”号.(自ENS环境新闻服务网)   据ENS环境新闻服务网报道,俄罗斯将在3年内建成并运行世界第一座海上浮动核电站。   俄罗斯最大的造船厂波罗的海造船厂厂长日前在圣彼得堡举行的第六届国际海军展上称,海上浮动核电站将以破冰船配备的核反应堆为基础设计,主要用于为大型

极地科考:北冰洋海底的“盲盒”都有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694.shtm 关注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在北冰洋楚科奇海上行进时,遭遇到越来越多的浮冰。 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自从进入北极圈以后,“雪龙2”号极地

“星海1000”号首获北极冰下冰形冰貌数据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09872.shtm日前,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完成78天的科考任务返回上海。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制的“星海1000”极地AUV随队出征,在国

北极海冰面积创今年新低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数据显示,北极海冰面积已在9月16日缩小至472万平方公里。 据《自然》网站报道,今年夏季的北极海冰面积年度最小值比去年(382万平方公里)多出了近100万平方公里,后者为有观测记录以来的第二低。但在近43年的卫星记录中,这仍然是最低海冰面积的第12位。 “

最新卫星数据分析证实北极融冰期每10年延长5天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最近,英国大学学院(UCL)科学家和美国多家研究机构联合,通过最新的卫星数据分析,进一步证实北极的融冰期正在延长,大约每10年增加5天。数据显示,北冰洋在夏季吸收了越来越多的太阳能量,导致秋季海冰出现得越来越晚。在一些地区,封冻来临的时间每10年延迟达到 11天。相

中国第九次北极科考实现多个“首次”

  9月26日,雪龙号科考船顺利返回上海。历时69天,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的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下称“九北”)顺利结束。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九北”是自然资源部组建后我国首次开展的极地考察。“同时‘九北’也是年初《中国的北极政策》发布后我国的首次北极科考,这可以看作是对上述白皮书相关声明的成

我国完成北冰洋科考-“雪龙”号驶离北极圈

  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已圆满完成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8月31日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驶出位于北纬66度33分的北极圈。  自今年7月20日进入北冰洋以来,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全体队员连续奋战,截至目前已完成130多个海洋站位的综合调查、9个短期冰站考察和一个为期13天的长期冰站

北极战略资源引多国角逐-资源开采仍有诸多困难

  北极拥有世界15%的未勘探石油和30%的未勘探天然气,因此该地区正在成为各国竞争的新目标。不仅包括拥有北极领土的国家,非北极国家也欲染指,如巴西、荷兰、瑞典和韩国及英、法、德、日等,都宣布对该地区的能源储备感兴趣。   目前,俄罗斯、加拿大、丹麦和美国对北极都有领土诉求。北冰洋沿岸近一半地区是

研究:福岛放射性铯绕至北冰洋,七至八年后回流日本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筑波大学客座教授青山道夫日前在福岛大学主办的国际研讨会上发布研究结果称,2011年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中流入海洋等的放射性物质铯137抵达美国西海岸后部分北上,经太平洋最北部的白令海,约7至8年后回流至日本东北沿岸。  据报道,2017年在白令海和穿越白令海峡的

归去来兮|福岛放射性铯绕至北冰洋,七年后回流日本

  日本筑波大学客座教授青山道夫日前在福岛大学主办的国际研讨会上发布研究结果称,2011年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中流入海洋等的放射性物质铯137抵达美国西海岸后部分北上,经太平洋最北部的白令海,约7至8年后回流至日本东北沿岸。  据报道,2017年在白令海和穿越白令海峡的北冰洋边缘海楚科奇海

德国正式告别石煤开采-能源转型仍任重道远

  随着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从矿工手中接过最后一块煤炭,德国境内最后一座石煤矿——位于北威州鲁尔区的哈尼尔煤矿21日正式关闭。这标志着德国长达两个世纪的石煤开采业彻底步入历史。   煤炭在德国西部著名工业区鲁尔区兴起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鲁尔区所在的北威州至今仍是德国经济总量最强、人口最多的地区

国际北极论坛在俄举行-专家热议北极科学发展

  俄罗斯北极发展问题国家委员会等机构于29日至30日在俄西北部城市阿尔汉格尔斯克举办第四届“北极—对话区域”国际北极论坛。在20多场研讨演讲活动中,各国专家对北极应有怎样的未来畅所欲言,为北极科学发展提出诸多宝贵建议。  防生态灾难  俄总统北极和南极国际合作特使、极地学家奇林加罗夫在“北极—科学

中国北极科考二十四载:向北而去,探索极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072.shtm 9月27日,顺利完成北冰洋各项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缓缓靠泊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标志着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圆满结束。我国于1999年

英BP公司联手俄开发北极油气资源-美国担忧

  《文汇报》报道,北极庞大的海底资源对于未来全球能源生产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英国石油公司(BP)和俄罗斯国营石油巨头Rosneft日前宣布,双方将合作开发位于俄罗斯北极大陆架、总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的巨大海域,该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未开采油气资源,估计石油蕴藏量达51亿吨,天然气藏量达3万亿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