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

重大创新成果接连涌现,从载人航天到深海探测再到中国高铁、中国大坝、中国桥梁,我国建成一大批世界级工程;高质量科普服务惠及我国更广泛人群,深化科学基金改革、不断提升资助效益、促进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共中央宣传部6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六场,聚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科技强国”。 科技事业蓝图已经画就 在不断向前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立足中国特色,着眼全球发展大势,把握阶段性特征,对新时代科技创新谋篇布局。 “在目标上,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在摆位上,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阅读全文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陕西科技事业发展综述

  中国第一架无人机、中国第一台双频激光干涉仪、中国第一台国产移动交换机、全球首套AP1000核电站柴油发电机组、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业项目……这些诞生在三秦大地的“中国第一”“全球首套”,是陕西科技创新奏响的时代最强音。   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西北大学侯伯宇教授创立的“侯氏理论”被

坚持党对科技事业领导 描绘科技强国蓝图

  连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大家表示,要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全力投身创新实践,勇攀科技发展高峰,切实担负起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使命。  强起来的关键支撑:坚持党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习近平说了这“12345”

  1个重大判断,指明我国科技事业历史方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总结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实践,观察大势,谋划全局,深化改革,全面发力,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坚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坚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我

这十年,我国科技“软实力”提升几何

  作者:本报记者 詹媛《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20日 01版)  公民科学素质、科技期刊、全国学会等科学共同体的建设、与国外科技组织的合作交流等代表着一个国家科技“软实力”的水平。记者19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科技“软实力”持续增强,服务国家创新关键领域能力显著

科技杂谈:中国是“生物药强国”吗

  只要我们保持定力,差距面前不气馁,成绩面前不自满,赞美面前不陶醉,不骄不躁、一步一个脚印地奋力前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就一定能如期实现  前不久,一篇题为《美媒:中国崛起为生物技术制药强国 全球制药巨头争相投资》的翻译报道在网上盛传,让一些业内人士颇为不解:中国的生物药才刚刚起

新思想指引科技强国之路——中国底气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220.shtm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底气从何而来?关键之一,就是科技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

胡耀邦和中国科技事业:“臭老九”变“香老三”

耀邦同志和中国科技事业      “他在中科院只待了120天,只占他参加革命60年的1/180。但他在这4个月里掀起了一场狂风暴雨。”84岁的前国家科委副主任吴明瑜口中的“他”,就是胡耀邦。   1975年7月22日,吴明瑜第一次见到才来中科院上班的胡耀邦,并开始近距离接

四个显著增强!十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十年。十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了历史性跃升,科技实力伴随着经济实力发展同步壮大,科技赋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科技创新推动引领现代化发展成为重要力量。”5月15日,国新办举行2023中关村论坛新闻发布会,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如是介绍我国

“中国这十年”新型工业化发展如何了?

中共中央宣传部14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成就。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迎来从“制造大国”“网络大国”向“制造强

二十大·专家笔谈|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必将更加凸显,一流大学对于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重要意义也越发彰显。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郭红松 绘  一脉相承的禀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