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光”也是一种毒,让你莫名生大病

在过去的一百年间,“人工照明”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以英国为例,根据统计,从1950年到2000年间,英国人每天接受的人工照明量增加了四倍。即便是对那些不上夜班的人来说,要在晚间避免来自街灯、车灯、电视、电脑或是智能手机的“人工照明”,似乎也是相当困难的。 科学家担心,在天黑时持续暴露于人工照明中,可能打乱我们的生物钟,继而威胁健康。人工照明会影响人体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会使人感到有睡意,它只有在黑暗中才会分泌。人体内的褪黑素水平在凌晨两点左右达到峰值。 除了激发睡意外,褪黑素还有其它重要功能,包括稳定血压和血糖水平。 英国《每日邮报》引述英国拉夫堡大学睡眠研究专家Jim Horne教授的话说,睡眠时人接受的光照,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这样,人的入眠时间就会推迟,生物钟也会被因此打乱。 研究发现,持续晚睡,或反复在睡眠中被打断,会使心脏病发病率增高50%,中风概率提升15%。 那么,人工照明到底是怎样......阅读全文

PNAS:过长时间暴露于光线下可导致体重增加

  来自荷兰Leiden大学医学中心和学术医学中心的两个研究团队联合研究发现了,长时间暴露在光线下的小鼠体重增加的原因。他们发表于PNAS杂志上的文章描述了,他们是如何检测了当小鼠在长时间地暴露于不同量的光线后,这些小鼠的食物燃烧效率以及其与体重增加的关系。  科 学家们已知过度暴露于光线下,或者是

智慧引领暴露组学发展-携手共创健康未来

——“组学时代暴露与健康前沿论坛”在大连成功举办8月3日,“组学时代暴露与健康前沿论坛”在大连举办。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化物所)许国旺研究员、安捷伦全球副总裁中国总经理兼大中华区业务总经理陈亮等10余位专家汇聚于此,为大家带来丰富的“组学时代”盛宴。分析测试百科网作为论坛支持媒体全

嘴唇这些现象暴露身体隐患-教你“望唇”识健康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其中“望”,就是指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嘴唇颜色就是中医借以观察人体健康的一个明显指征,嘴唇的颜色、光泽、质地无一不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那么,应该如何通过观察嘴唇来辨识身体状况呢?  唇色变化,是中医诊段疾病的依据之一,正常人的

关于推迟举办《组学时代暴露与健康前沿论坛》的通知

尊敬的各位参会代表:  鉴于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及有关防疫要求的指示,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保障大会所有参与者的健康和安全,会议主办方经研究决定,原定于2022年5月20日在大连召开的组学时代暴露与健康前沿论坛将推迟于2022年8月3日举办,地点不变。给您带来的诸多不便,敬请谅解。  大会主办方将根据疫

高能所探索利用有机硒改善长期汞暴露人群健康水平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学科中心在长期汞暴露人群健康促进工作方面取得新进展,这项利用有机硒促进长期汞暴露人群体内汞排出,提高人体健康水平的成果已正式发表在环境领域杂志《环境科学与技术》上(Environ. Sci. Technol. 2012, 46, 11313-11318)。 

安捷伦携手大连化物所打造组学时代暴露与健康前沿论坛

组学时代暴露与健康前沿论坛会议通知(第一轮)  会议时间:2022年5月20日  会议地点:中国 大连  会议主办方: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大会主席:许国旺 研究员  大会简介:  大健康时代,暴露与健康的研究正成为学术、环境及公共卫生等领域新的关注热点。同

x光线是什么

X光是一种射线,就是人们常说的X射线,是一种有能量的电磁波或辐射。当高速移动的电子撞击任何形态的物质时,X光便有可能发生。X光具有穿透性,对不同密度的物质有不同的穿透能力。在医学上X光用来投射人体形成影像,用来辅助诊断或照射病灶用于治疗。它的发现者:是德国物理学家W.K.伦琴。其特点:波长非常短,频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暴露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4638.shtm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利用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

环境污染暴露、呼吸道菌群与呼吸健康关系获揭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641.shtm

光线强弱影响人脑发育

  据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网站报道,最新科学研究发现,生活在不同纬度的人脑袋大小有较大差异,而生活在地球极地附近的人脑袋最大。  长期以来,相比地球的赤道地区,地球极地的白天越来越短、越来越暗,因此,生活在地球最北部和最南部地区的人看上去进化了许多猫头鹰的特质。研究

新技术让光线“改头换面”

  记者从南开大学获悉,日前,该校物理科学学院金亮副教授与宋智教授合作,利用单向破坏性干涉展现出的独特非对称性,首次让光线行为“改头换面”,实现了不依赖入射方向的光波传播以及单向激光发射。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据介绍,光在传播过程中会透射和反射。光在时间反演不变的

科学家发现遗传突变和环境暴露或可明显影响机体的健康

  日前,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Genome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韦恩州立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揭示了环境暴露和遗传突变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对机体健康和诸如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产生明显的影响,该研究或将加速未来精准医学的研究步伐。  这项研究非常重要,因为具有不同血统的群体都共享着

光线示波器的相关原理介绍

  光线示波器。它应用电磁作用的原理,把反光镜安装在振子上,用信号控制电流大小,使反光镜偏转,并用感光纸(胶片)记录各种信号的波形及参数。它的特点是频率范围较宽(可达5000 Hz)、灵敏度高、记录幅度宽和通道数多等。在20世纪50,60甚至70年代都广泛地用于振动测量的记录。但由于振子是一个机械系

一种限制光线的新方法以保护光线对材料缺陷不敏感

  通常情况下,光通过存在缺陷的材料时会受其缺陷的影响。近期,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可以保护光线的方法,使得光线能对这种材料的缺陷不敏感。这种新方法是基于一个广泛应用于固态电子物理学的概念——“拓扑保护”。这种方法可以帮助降低光子器件的成本,同时也会提高它们的工作速度。  一个联合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新型化合物可将近红外光线转变成为可见光线

目前,德国科学家最新研制一种新型化合物,可以将照射的近红外光线转变成为可见光线。德国科学家最新研制一种新型化合物,当激光照射该化合物,会将近红外光线转变成为可见光线。科学新闻网站报道,目前,德国一支科学家小组最新研制一种化合物,能够将红外光线转变成为可见光线。德国马尔堡大学尼尔斯-威尔海姆-罗塞曼(

日本仙台余震后出现怪异光线

  据日本NHK电视台4月7日消息,日本宫城县7日晚11时32分(北京时间10时32分)再次发生7.4级地震。日本气象厅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发布海啸警报。宫城县仙台市在此次地震后出现怪异光线,目前尚不清楚光线发出的源头。

关于光线性唇炎的基本介绍

  光线性唇炎又名夏季唇炎,日光唇炎,是因日光照射后引起唇粘膜过敏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同病异名有日光性唇炎、夏季唇炎、光化性剥脱性唇炎。  光线性唇炎系对光线过敏所致的唇部的一种湿疹性改变,每因光线照射而诱发或加重。1923年Ayres首先报道。本病多见于农民、渔民及户外工作者,以男性为主,统计显

概述光线性唇炎的症状体征

  根据其临床表现和经过分为两型:  (一)急性光线性唇炎  此型较少见,发作前有强烈日光照射史,呈急性经过,下唇为主。临床表现为唇部急性肿胀、充血,继而糜烂,表面盖以黄棕色血痂,痂下有分泌物聚集。继发感染后有脓性分泌物,并形成浅表溃疡。轻者仅于进食或说话时有不适感,重者灼热和刺痛,妨碍进食和说话。

关于光线性唇炎的病因分析

  本病与日光照射有密切关系,症状轻重与日光照射时间长短成正比,多见于内服或外用含有光感性物质再经日光照射致敏而发病。有的可于血中、尿中或粪中查出卟啉类物质。本病也有家族性发生病例。

简述光线性唇炎的治疗方案

  避免日光照射。局部应用奎宁软膏或皮质类固醇软膏或霜剂。内服氯喹、复合维生素B、对氨苯甲酸片(PABA)或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等。肥厚性病变伴有白斑病改变者可考虑手术切除或冷冻治疗。

TES1334A-光线照度计

  数字式照度计是一台精密仪器,适合在各种场合测量其照度。   一、数字照度计的特点:   TES-1330A-测量范围由 0.01lux~20,000lux(勒克斯)。   TES-1332A-测量范围由 0.1lux~200,000lux(勒克斯)。   TES-1334A-测量范围

“捕获彩虹”技术有望让光线停止

《自然》:为光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处理带来新希望 如何才能真正捕获光线?英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从理论上提出了让光线减速到停滞的方法。相关论文发表在11月15日的《自然》杂志上。 图片说明:不同波长的光线能够被特殊波导的不同位置捕获,形成彩虹。(图片来源:B. STAROSTA)  英国萨里大

光线的传播的基本定律

光线的传播遵循三条基本定律:光线的直线传播定律,既光在均匀媒质中沿直线方向传播;光的独立传播定律,既两束光在传播途中相遇时互不干扰,仍按各自的途径继续传播,而当两束光会聚于同一点时,在该点上的光能量是简单的相加;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既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媒质的光滑分界面时,一部分反射另一部分折射

光线红移和蓝移的区别

  红移,即移向红光方向的波长。就是对应的星球逐渐远离我们的证据,也是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证明。如果对应的星系正在靠近我们,它的辐射就向短波方向偏移。  蓝移,即移向蓝光方向的波长。要是对应的星球逐渐靠近我们的,就会发生蓝移,靠近我们的速度越快,蓝移的幅度就越大。  蓝移:  有机化合物的谱带常常因取代

睡眠中人造光线越强越容易发胖

  “人类生来就更适应昼夜分明的自然环境。”  听过熬夜让人胖,压力催人肥,但你有想过,即便好好睡觉、睡着了也可能会发胖吗?这似乎不科学?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一项大型研究就首次发现,夜间睡眠环境中的人造光线与体重增加有关,研究结果最新发表于JAMA Internal Medicin。 

捷克科学家验证“牵引光线原理”

  捷克科学院布尔诺仪器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最近通过实验验证了“牵引光线原理”。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光子学》杂志,引起同行的关注。   光线能够向前(即光照射的前方)推动物体,尽管是很小的物体,这一原理已经得到实际验证,而光线亦能够牵引物体向光源的方向移动即“牵引光线原理”,虽然得到普

寻觅奋斗者的时光线索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677.shtm《吾家吾国》主持人王宁独家对话81岁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88岁的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任纪舜,95岁的气体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俞鸿儒,从他们各自的时光

光线和射线对细菌的影响意义

  光线和射线对细菌的影响是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辅导的部分内容,以下是医学教育网对这块内容的整理,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随光线和射线的波长、强度、作用距离、持续时间而影响它们对细菌的作用。  1.日光和紫外线:发挥杀菌作用的日光主要是紫外线,波长265~266nm时杀菌作用最强。  紫外线杀菌机制:①

关于光线性唇炎的诊断检查介绍

  需与唇部慢性盘状红斑狼疮、扁平苔藓等鉴别。慢性盘状红斑狼疮为局限性病变,境界清楚,边缘浸润,中央萎缩有鳞屑附着,毛细血管扩张。皮疹除见于唇部外,鼻背、颊部、耳郭也常见到典型皮疹而可以区别。扁平苔藓以颊粘膜为主,为多角形扁平丘疹,可相互融合成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