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首颗大气99.9%为氧气的白矮星“现身”

巴西和德国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迄今独一无二的白矮星,其大气层99.9%为氧气,而绝大多数白矮星的大气层由氢和氦等轻元素构成。它是已知第一颗大气层几乎为纯氧的恒星,挑战了现有的恒星演化理论,或将有助科学家们更透彻地洞悉恒星进化的秘密。研究报告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 当恒星的燃料耗尽,开始衰亡,它们会向内塌缩,被压缩的物质不断变热,让大量气体挥发,最终留下一个炙热稠密的恒星核,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白矮星。这些白矮星的大气层一般由氢气和氦气等轻元素组成,这些氢气和氦气漂浮在恒星大气层的顶端,就像一层面纱一样,阻挡了科学家们的视线。此次,科学家发现的没有包含任何氢气或氦气的白矮星——Dox,位于天龙座,距离地球大约1200光年,其大气层99.9%为氧气。 研究领导者、巴西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的开普勒·德索萨·奥利维拉-菲利奥说:“这种情况太罕见了。这颗恒星将为了解恒星的临终阶段提供独特的视角,有望改变我们对恒星进化及恒星......阅读全文

垂死恒星周围行星或存地外生命【组图】

这张艺术概念图显示的是围绕一颗白矮星运行的类地行星可能的样子。最新研究称,利用太空望远镜更容易在这种行星上发现生命迹象。 这张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图片显示的是一颗恒星正在摆脱它的外层,这些物质在它周围形成一个茧状物。内核形成的白矮星是图片中间的一个白点。  

化学分析揭示毕宿星团恒星末日情形

  天文学界一般认为,某些恒星会在存活近百亿年后变成白矮星,步入“行将就木”阶段。英国科研人员不久前研究了两颗白矮星及其附近环境,揭示了白矮星对其周围天体的影响。   英国剑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9日在新一期《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报告说,他们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宇宙起源光谱仪,研究了两颗白矮星周边

高能所在Ia型超新星爆发合作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

  4月26日,美国钱德拉(Chandra)X射线天文台科学中心以“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发现超新星起源的新证据”(NASA"s Chandra Finds New Evidence on Origin of Supernovas)为题发布新闻,报道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星体极端引力效应首次以氧原子形式被揭露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6月22日报道,荷兰空间研究组织(SRON)与乌得勒支大学天文学家近日探测到一类模糊的氧信号,证实其来自于一颗中子星“鲸吞”其同伴白矮星所发出的X射线。这是星体的极端引力效应首次以氧原子而不是铁原子的形式被揭露出来。   每一种原子都会有其特殊的光谱线。一直以来

研究称地球毁灭后有望“转世重生”

科学家勾勒地球末日景象   行星状星云中央的白矮星可能伴随着一颗由死亡恒星的原始行星残骸形成的第二代行星。   本报讯(记者赵路)尽管地球不会像一些灾难预言家所说的那样在2012年12月21日毁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地球不会永远存在。在日前于美国怀俄明州杰克逊湖市召开的极端恒

郭守敬望远镜首批巡天光谱数据对世界发布

图为郭守敬望远镜。  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取得的首批巡天光谱数据从19日起正式对全世界发布,数据包括 220万光谱,高质量恒星光谱172万条,超过目前国际上所有已知恒星巡天项目的光谱总数。科学用户可登录网站(http://dr1.lamost.org/)进行数据查询和下载。  宇宙浩瀚,人类

关于太阳你知道多少?内部可容纳约100万个地球

  北京时间12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太阳位于太阳系中心,也是太阳系迄今为止最大的天体。太阳拥有太阳系99.8%的质量,其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09倍,太阳内部可以容纳大约100万个地球。  太阳可见部分的温度大约5500摄氏度,然而太阳内核受核反应驱动,温度超过1500万摄氏度。美国宇航局数据表

5月13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 “伯吉斯页岩型”动物群落 在早奥陶世地层被发现   加拿大的伯吉斯页岩以含有各种各样软体动物化石而出名,这些动物来自寒武纪中期,距今约5.1亿年,它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早期海洋动物的窗口。现在,人们知道类似的动物来自相距非常远的不同地方,如中国和

银河系流浪行星少于预期

  大多数行星都栖息在创造它们的恒星的势力范围内。然而一些脱离了母星的孤儿却一直在银河系中游荡。两项新的分析表明,木星大小的流浪行星要比科学家之前所预测的少得多。其中一项研究指出,银河系中大约有1000亿颗这样的行星,而不是像科学家在2011年所提出的2000亿颗。  这两个研究团队在日前于美国加利

哈勃观测到白矮星每秒千吨速度吞噬行星

英国华威大学的科学家在白矮星周围发现了行星碎片,与地球物质极为相似。在遥远的未来,我们的地球也可能遭受被太阳变成的白矮星吞噬的命运 借助于哈勃太空望远镜,科学家发现4颗白矮星周围的尘云中最常见的元素是氧、镁、铁和硅。这4种元素在地球中的比重达到93%左右   北京时间5月8日消息,据国外

6月27日《自然》杂志精选

  研究发现神经干细胞发育模式中的时间要素   大脑由很多不同类型的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组成,但它们的亲本神经干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是怎样产生这种多样性的基本上不清楚。来自几个方面的证据指向神经干细胞发育模式中的一个时间要素,同时本期杂志上的两篇论文也用果蝇模型说明了“时间推进”在调控级联的控制下所起的

南极巡天望远镜记录下超新星爆发前期数据

AST3—2在1月11日—1月19日获得的M82星系的图像。图中绿色方框为超新星爆发的位置。该超新星在1月11日晚上的图不可见,但在1月15日就变得较明亮。 正在漠河进行低温测试的南极天文台巡天望远镜AST3—2。   据天文博客网站《Bad Astronomy》报道,北京时间1月22日凌晨,伦

美获得la型超新星爆炸前身的直接证据

将形成学界解析同种超新星创建过程的新基础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2月14日报道,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天文学家在风车星系内发现了超新星SN 2011fe,其距离地球仅为2100万光年,是25年来最接近我们的la型超新星。对比之前的观测成果,科研人员能获取首个有关la型超新星爆炸的前身天体

科学家揭示来自经典新星的高能伽马射线的产生机制

  由美国密西根大学Laura Chomiuk博士领导、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客座研究员杨军博士(瑞典Onsala天文台)等人参与的研究团队,最近在新星伽玛射线辐射问题的观测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揭开了来自经典新星的高能伽马射线的产生机制。并在Nature 杂志上发表论文公布了这一研究成果。  通过全

天文学家发现跳“死亡探戈”的白矮双星

  美国天文学家7月13日说,遥远宇宙中有一对白矮星——恒星燃尽后的产物——正“跳着探戈”走向死亡。   这对白矮星是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天文学家,利用设在亚利桑那州惠普尔天文台的多镜面望远镜观测到的。它们几乎“面贴面”相互绕转并越靠越近,目前绕转的周期为13分钟,估计90万年后将合并在

天文学家首次详细观测“吸血鬼恒星”

吸血鬼恒星   据《每日科学》网站报道,天文学家借助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首次对宇宙空间一颗“吸血鬼恒星”的炮弹状喷射物进行了仔细观测。这颗“吸血鬼恒星”不断吞噬伴星的物质,2000年11月发生过猛烈的爆发。天文学家据此测算出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以及它爆炸时自身的亮度。   科学家认为,

宇宙中类地行星可能很常见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天文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以详细分析太阳系外行星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借助这一方法,分析了环绕6颗白矮星运行的岩石行星碎片中的元素,发现这些岩石与地球岩石类似。这些新证据表明,地球或许没那么独特,类地行星在宇宙中可能很常见。

科学家发现著名超新星“第谷”爆炸形成最新证据

  目前,科学家基于钱德拉望远镜最新观测认为,一颗恒星可幸存于由一颗伴星进入超新星状态的爆炸碰撞中。 图像显示“第谷”超新星残骸中的铁物质 艺术家描述“第谷”超新星残骸中X射线弧光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最新观测图像可能为科学家提供揭开

新疆天文台团队的孤立毫秒脉冲星的形成机制研究获进展

  一般认为毫秒脉冲星是普通脉冲星通过吸积伴星物质再加速形成的,按照这种理论,脉冲星应处于双星系统中。然而,观测发现银河系星场中大约有20%的毫秒脉冲星为单星。为了解释这类系统的形成,人们提出了各种理论模型,但都有各自不可回避的问题。脉冲星的内部物质组成至今仍是未解之谜,多种理论模型相继被提出来,以

6月7日《自然》杂志精选

预测全球变化的生物学影响  对生物圈将会怎样响应于人类活动而变化的大部分预测都植根于预测轨迹。这样的模型倾向于不去预测临界变化或临界点,虽说最近的研究工作表明这些情况发生的概率很高。而且,在地方尺度上,当过了临界阈限时,生态系统已知会在不同状态之间突然变化。这些作者们对生态

天龙星团多体数值模拟成果发布

  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外专千人”教授瑞奈尔•斯普泽母(Rainer Spurzem)率领的、中欧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利用国家天文台“老虎”小型GPU集群,以及德国马普计算与数据装置的高性能GPU集群,首次实现了对百万恒星组成的球状星团的多体模拟。这是迄今为止, 国际上规模最大、最为逼真的星团

紫金山天文台发现围绕第谷超新星遗迹的巨大空腔

  Type Ia型超新星被用作宇宙的“标准烛光”。基于Ia型超新星的观测,天文学家揭示了宇宙的加速膨胀。然而,Ia型超新星的前身星一直没有获得观测上的证认。目前国际上有两类主流的前身星理论模型:(1)单简并模型——白矮星吸积周围伴星(主序星或红巨星)的物质,达到Chandrasekhar质量上限后

5月20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 抗疟疾新药筛选结果  现在每年仍有近2.5亿疟疾病例见诸报道,死亡人数超过80万,其中大多数死亡者是5岁以下儿童。疟疾寄生虫镰刀形疟原虫以精于产生抗药性而著称,所以迫切需要新药。本期Nature上的两篇研究报告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希望:通过识别数以千计能够抑制红细

最倒霉的恒星什么样?白矮星用电子束轰击“同伴”

  最倒霉的恒星什么样?大概是每隔不到两分钟就被“同伴”用高能电子抽打一次。日前一组国际天文学家发现一颗恒星亮度变化比以前认为的要剧烈得多:在30秒瞬间内亮度就能提高400%。进一步观察发现,这实际上是一个双星系统,其中一颗对另一颗以相对论性电子束进行轰击。   这颗恒星AR Scorpii位于天蝎

1月12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 关于四足恐龙尾巴作用的假设得到研究结果支持   1969年,在第一个“迅猛龙”化石被发掘出几年之后,John Ostrom猜测,在主动的、或不规则的运动过程中,四足恐龙将它们的尾巴用作动态稳定器。一项将计算机模拟、通过视频对跳跃的飞龙科蜥蜴进行观察和制作一个有蜥蜴一样尾巴的机器人这

欧洲科学家新发现:太阳系“邻居”行星更多

  欧洲天文学家米克·托米近期公布,围绕名为HD10180恒星运行的行星数量多于太阳系的行星数量。该恒星距离地球130光年,虽然对人类来说距离遥远,但从天文学角度来讲,可以称作太阳系的“邻居”。   天文学家原来认为围绕HD10180恒星运行的行星为7颗,但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高精度光谱摄制仪和

《自然》:宇宙惊现一颗恒星拖着超长的彗星“尾巴”

这一发现为了解太阳死亡及新的太阳系诞生提供了特殊机会 最近,美国宇航局星系演化探测器(Galaxy Evolution Explorer)在宇宙中发现了一幅令人惊讶的画面:一颗以超音速运动的恒星身后拖着一条超长的彗星似的“尾巴”。相关论文发表在8月16日的《自然》杂志上。 这颗位于350

云南天文台发现B型亚矮星可能是Ia型超新星的残留伴星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孟祥存和博士李蛟在Ia型超新星(SNe Ia)前身星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他们研究发现B型亚矮星可能是一些超新星遗迹中的残留伴星。这一研究为在超新星遗迹中搜寻SNe Ia的残留伴星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该成果发表在2019年2月出版的《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NRAS)

12月15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 日政治家呼吁福岛核电站国有化   日本怎样处理2011年3月使福岛核电站遭到破坏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放射性沉降物及其政治影响,将对全世界的核电行业有巨大意义。在一篇文章中,日本两位著名政治家呼吁对该核电站进行国有化,以此作为恢复过程的一部分。这两位政治家分别是民主党众议员平智之和日本

类星体几何距离测量研究进展 实现高空间分辨率

  自类星体发现半个多世纪以来,测量它们的宇宙学距离一直是天文学家面临的重大难题。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领导的团队发展了一种全新的几何测距方法,成功测量了类星体3C 273的宇宙学距离。相关文章“A parallax distance to 3C 273 through sp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