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ONE:基因突变促使正常体重病人肝病的发生

基因突变被发现在正常体重范围内促进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发生,这种形式的肝脏疾病与肥胖密切相关。与非携带着相比,携带PNPLA3突变体基因的病人被发现处于非酒精性脂肪肝高风险期,即便携带者不胖。这种在突变基因、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体重之间的交互作用被熊本大学的研究人员阐明。 两种类型的研究在熊本红十字医院健康检查程序中进行,740例横断面研究和393例回顾性纵向研究受试者进行了五年的医疗记录。那些有习惯性饮酒和有阳性乙肝和丙肝的检查从分析关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中被排除。在超重(体重指数25 kg / m2)或正常体重(体重指数< 25 kg / m2)项目之间,基因型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风险或肾功能下降之间的关联被分析。 Oniki博士小组提供了初步结果,与没有携带这些基因的人相比,正常体重者携带突变基因型(大约20%的日本人)患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肾功能障碍的几率会更高。这表明无论体重是否变化,突变可以用于早期非......阅读全文

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

  日本横滨市立大学和大阪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7月4日宣布,他们首次弄清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他们确认,一些肥胖者的肝脏会与肠内的细菌发生过敏反应,从而导致肝部发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多由肥胖引起。它是指患者无饮酒史,但病理学上和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有相似的病理状态,比如也有肝细胞脂肪变性、肝小

调控非酒精性脂肪肝分子找到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发现,一个调控天然免疫的名为“CFLAR”的分子,可明显改善并逆转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进程。2月21日,国际顶级杂志《自然·医学》在线发表了我国科学家这一原创研究成果。据悉,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都缺乏有效治疗药物,这一研究将有助于相关靶向药物的研发

JBC: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方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肝脏疾病,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过量的膳食果糖会在啮齿类动物和人类中引起代谢综合征和NAFLD,但是果糖诱导的代谢综合征和NAFLD的发病机制,仍然了解甚少。  通过小鼠实验,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预防非酒精脂肪性肝病的方法。根

NGM282有望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NGM Bio公司今日提供了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在研新药的最新进展,NGM282现正在进行2期临床试验。NGM282的最新数据会在美国肝病研究协会主办的2017肝脏大会(Liver Meeting 2017)上公开。  大约20%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会发展成为NAS

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新抑制途径获揭示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主要慢性肝脏疾病之一,缺乏有效治疗药物。我国专家最新发现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新的内在抑制途径。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相关靶向药物的研发。  12月11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医学》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李红良团队的这一最新研究成果。  该团队在非酒精性脂肪肝

科学家探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理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科研团队在细胞与分子水平上取得一项研究成果,探明了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理,发现了新的调控肝脏脂肪化基因。该成果刊登在《肝脏学》上。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因复杂,对应的治疗手段非常有限。合肥工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韩际宏课题组,与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开展合作研究,发现了新的调控肝脏脂

科研团队发现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新策略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学教授杨宝峰团队首次发现类泛素化分离蛋白1(CAND1)能够抑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发展,增强CAND1的功能有望成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据介绍,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不是由酒精滥用和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研究发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新途径

  在伯明翰来自南卡罗来纳大学,杜克大学,阿拉巴马大学和Metabolon公司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了一个新通路,打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大门,这种疾病影响到25%的人口,并可能导致肝硬化,最终导致肝癌,以及其可能的他肝脏疾病。  该研究发表在自由基生物学和医学,氧化应激和医学领域的领先科学期刊上。

非酒精性脂肪肝生物标志物已经被识别

  在欧盟国家中有40%的个体都遭受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痛苦,在当前富裕社会下这种疾病的流行率越来越高,其也是个体糖尿病和体重过度增加的直接结果,当前研究者并不可能预测这种疾病的未来发展情况,而其直接的结果似乎只能是肝硬化和肝癌,此外其也会增加个体患心脏病发作及肾脏损伤的风险,未来研究者或将利用不

通过肝HTR2A参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理

新泻大学Kamimura教授的研究小组已经证明,自主肝-肠外周神经轴参与了NAFLD的病因,其中5-HT和HTR2A作为效应因子发挥了关键作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 -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的患病率正在上升,其病因多样且复杂,包括肥胖、血脂

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造模案例分享(二)

【 高果糖饮食(HFr) 】高果糖饮食可诱导小鼠肝脏脂质新生,胰岛素抵抗、脂肪变性、炎症、纤维化,与人类NASH患者具有相似表型,但该模型诱导的动物体重增长较HFD模型少,可以结合高脂饮食及高胆固醇饮食一起使用。案例三:雄性SD大鼠+MCD[3]实验表现两组体重在2周时无明显差异,但从喂食第6周开始

Nature-Medicine:武汉大学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成果

  5月8日,国际顶级杂志《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IF=30.357)在线发表李红良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这是该团队在该刊发表的第三篇研究论文。  论文题为Tmbim1 is a multivesicular body regulator that protects agai

肝靶向纳米颗粒成功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

  日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以下简称高精尖中心)营养转化团队在靶向纳米药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采用具有生物兼容性的氧化淀粉制备了荷载白藜芦醇的肝靶向纳米颗粒,成功干预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为肝靶向纳米载体的食源性干预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6月22日

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造模案例分享(一)

2020年您是不是奉旨宅家了呢?有没有贴春夏秋冬膘?体检过后突然发现身边一群小伙伴患了肝浸润?也许很多人会认为,只要不饮酒那么自己的肝脏就不会有多大损伤。那当然是No, No, No~脂肪在肝细胞中堆积到一定量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NAFLD)就出现了。相对于酒精性肝病来说,NAFLD的发病率正以惊

lncRNA芯片脂肪肝中分子特异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机制

  伯豪客户利用lncRNA芯片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   对于很多小伙伴们,特别是医院的工作人员,除了每天繁忙的门诊工作之外,还需要挤出时间来做科研,发文章。这真是一件又苦又累又烧脑筋的工作。有没有办法即简单,又快速地发表还可以的影响因子(3分以上)的文章呢?小编告诉您,是可以的。那么,需要满足哪几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研究获突破-1.5亿人有望受益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发现,一个调控天然免疫的名为“CFLAR”的分子,可明显改善并逆转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进程。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都缺乏有效治疗药物,这一研究将有助于相关靶向药物的研发。  2月21日,国际顶级杂志《自然·医学》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家这一重大原创研究成

中国科学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新成果

  5月8日,国际顶级杂志《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在线发表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李红良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这篇题为《多泡体调控蛋白Tmbim1通过靶向Tlr4的溶酶体降解改善小鼠和猴子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首次揭示了多泡体(MVB)调控蛋白Tmbim1在非酒精性脂肪肝

降脂消炎-非酒精性脂肪肝新药达到2期临床终点

  今日,NGM Biopharmaceuticals宣布,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的主要候选药物aldafermin(NGM282),在2期临床试验第四队列的中期分析中达到了试验的主要终点,72%的患者的绝对肝脏脂肪(LFC)含量下降了至少5%。此外,多项与NASH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指非过度饮酒者的肝细胞中脂肪沉积,包括一系列临床病变。近年来,NAFLD正迅速成为全球最常见的肝脏疾病,特别是在西方国家,估计发病率为20%--30%.很多NAFLD病例都存在肥胖或超重。    在第49届欧洲肝脏研究学会年会(EASL2014)昨天的分会中公布了两

-管住嘴-保住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曙光乍现

   当一名患者走进Joel Lavine位于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办公室时,如果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医疗中心将很难发现其病情的严重程度。一种被称为黑棘皮症的褐色疤痕从他的颈背一直延伸至腋下,表明可能存在胰岛素阻抗——即细胞不能对控制血糖的激素产生正常应答的现象。  穿刺活检分析显示,这名患者的

我科学家破解-非酒精性脂肪肝靶向治疗难题

  12月16日,最新一期《科学·转化医学》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李红良团队的两篇研究论文。该研究突破了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方面的国际研究瓶颈,解决了靶向治疗副作用的重大难题。  论文通讯作者、研究团队负责人李红良介绍,非酒精性脂肪肝是目前最常见的肝脏疾病,全球患病人数

研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新的潜在治疗靶点

近日,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李校堃院士团队黄志锋课题组联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永平团队在国际肝脏病学权威期刊《肝脏病学》(Hepatology)在线发表最新研究成果,阐明FGF4是一种肝脏内源性保护因子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NASH)的新型生物标记物,并证明重组FGF4蛋白

解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提出原始创新药物靶标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在全球快速蔓延,却尚未有明确靶向与显著疗效的药物上市。据报道,2019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全球患病率高达25%,流行病学研究更提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人数最多和患病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有效的干预

揭示冠状动脉斑块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内在关联

  近日,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利用冠状动脉成像技术(CCTA)揭示了高风险冠状动脉斑和常见肝病之间的紧密关联,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Radiology上。   此前研究显示CCTA可以检测出高风险冠状动脉斑或者易于危及生命的斑块;本文研究中研究者调查了高风险斑块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深圳先进院一项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取得进展

  日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生殖与健康发育研究中心任培根研究组与张键研究组合作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干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论文"Metabolitin, a New Peptide Hormone Inhibits Intestinal Fat Absorption and Impr

上海生科院发现调控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新机制

  11月18日,国际学术期刊Diabete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郭非凡研究组的研究论文:Activation of ERK1/2 Ameliorates Liver Steatosis in Leptin Receptor–Deficient (db/db) Mice

科研人员发现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潜在新药

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中外科研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氨基酸化合物,成功治疗了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下一步将开展临床试验。研究已发表在美国《细胞-代谢》月刊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除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常发于中年特别是超重肥

科研人员发现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潜在新药

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中外科研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氨基酸化合物,成功治疗了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下一步将开展临床试验。研究已发表在美国《细胞-代谢》月刊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除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常发于中年特别是超重肥

牡蛎多糖应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防治研究获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045.shtm

新发现!摄入快餐或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直接相关!

  快餐消费在美国非常普遍,而且其与人群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题为“Quantifying the Negative Impact of Fast-Food Consum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