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我国大熊猫肠道菌研究刊登国际期刊

最近,中国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告诉我们:难怪大熊猫总是一直在咀嚼和进食,因为它们的肠道菌不是能有效消化竹子的细菌类型。他们将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五月十八日的美国微生物学会在线开放存取期刊《mBio》。 这项研究发现,以竹子为食的大熊猫,其实有着食肉动物一样的肠道菌群,主要以艾希氏杆菌、志贺氏菌和链球菌(Escherichia/Shigella and Streptococcus)为主。延伸阅读:新的肠道菌取样法助力人体微生物组学研究。 本文通讯作者、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张志和(Zhihe Zhang)博士指出:“不同于其他已经成功进化的草食动物——从解剖学上它们有专门的消化系统可有效地解构植物纤维物质,大熊猫仍然保持着食肉动物特有的胃肠道。它们自身基因组中也没有编码植物消化酶的基因。这可能会增加它们灭绝的风险。” 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庞小燕(Xiaoyan Pang)博士指出:“这......阅读全文

无法从纤维素中获取能量 大熊猫为何依然钟爱竹子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25日发布消息称,该基地科研人员牵头的一项研究证实:大熊猫并不能从竹子的纤维素中获取必须能量,它们选择竹子作为主要食物的原因是这种食物分布广泛、生长迅速且拥有高含量淀粉等,是一种生存“性价比”较高的食物。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熊猫长着食肉的牙齿却为什么独爱吃竹子,曾一度被大熊

古脊椎所在大熊猫复杂牙齿结构来源研究中获进展

  大熊猫为我国的标志性物种,其独特的外表和特殊的习性吸引了无数学者的研究兴趣。大熊猫最为显著的习性特征是以竹子为主食。竹子属于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富含大量纤维,很难消化,即使是能够富含大量肠道菌的偶蹄目反刍类也没有以竹子为主食的。大熊猫的祖先作为一种食肉动物,在往以竹子为主食的演化道路上发生

动物所魏辅文研究员到水生所畅谈大熊猫保护和生物学研究

  魏辅文研究员作学术报告   1月18日,中科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研究员应邀到水生生物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为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作了题为Science Based Giant Panda Conservation 的学术报告,分享了他近20年来在“国宝”大熊猫保护生物学方面的

大熊猫与气候

  【大熊猫是一种典型的候兽,只不过不像候鸟那样南北迁徙,而是高下移动罢了。这在它们的同类中是很罕见的,因为温带的熊类一般都是进洞冬眠过冬的。】  憨态可掬、顽皮可爱的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珍贵的世界自然遗产。2006年7月12日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被列入联合国《世界自

中科院动物所揭示大熊猫维持异常低能量机制

a) 大熊猫的热图像(聂永刚摄)b) 大熊猫的热图像(聂永刚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研究员所领导的研究团队与北京动物园和阿伯丁大学的学者合作,发现大熊猫每日能量消耗异常的低,几乎与树獭相似;并进一步从形态、行为、生理、遗传和基因组等方面系统揭示了大熊猫维持异常低能量代谢的机制。大熊猫维持异

美国研究人员称:熊猫粪或能解决能源问题

  美国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显示,熊猫粪便中的细菌或能帮助制造新型生物燃料。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络版11日报道,研究人员已从田纳西州孟菲斯市动物园的两只熊猫粪便中分离出40种细菌。按他们的说法,这些原本存在于熊猫肠道内的微生物能高效地把植物纤维材料分解成简单糖类,然后经

新研究揭示大熊猫食性特化的营养机制

  大熊猫因其憨态可掬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也因其极度濒危的现状而备受关注。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漫长的演化历史,大熊猫也一直是保护生物学和演化生物学研究的理想模型。大熊猫虽然以竹子为食,但在分类上却属于食肉目动物,其食性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发生了高度特化,即由食肉逐渐转变为以各种高纤维低能量的竹子为

中国神兽“驺吾”究竟是何种动物

   近日,奇幻电影《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神奇动物2》)在我国上映。其中有一只来自东方的神奇动物,深受很多人喜爱。导演大卫·叶茨日前向中国的影迷介绍:这只动物是来自中国的珍兽“驺吾”。  想必很多人不知驺吾为何物,甚至连名字也未能读准,其实,驺吾并不陌生。那么,它到底是哪种动物呢?  关于驺

从百万基因组“驶向”人工智能

  导读: 7月28日,王俊接受了Nature和Science网站的专访,畅谈了他现在想将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一项新的“研究计划”的原因,他想构建出一个人工智能健康监测系统,来识别人类个体基因组数据、生理性状(表型)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   王俊(Jun Wang)是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自从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