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聚焦交叉学科:尴尬源自分化思维

在国际上,交叉学科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在我国,交叉学科研究和管理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科研前景广阔但难以申请项目,研究成果丰硕但评价标准难以统一,学科地位显要却缺乏人才培养体系。 为此,本报将刊发系列报道,从交叉学科的科研环境、科研人员生存现状和完善学科管理体系三方面问题入手,探讨和反思交叉学科管理中存在的困境,并对未来如何更好地发展提供建议。 中科院日前对机关科研管理体系进行重大改革,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进一步加强交叉学科候选人的评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大了对个体交叉学科研究者的资助力度……国家层面对于交叉学科的大力支持让研究者们欣喜。 但另一方面,“交叉学科重要但做起来很难”,也已成为从事交叉学科研究人员的共识。一位利用现代科学的思路和方法研究中医的专家坦言,因为跨学科,他找不到自己应有的位置,以致无法形成自己的专门队伍和组织,缺乏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阅读全文

高校如何发力交叉学科研究

  促进交叉学科研究是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共同发展趋势与重要发展策略。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深化推进,国家政策层面对高校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复旦交叉学科研究成果 点亮多个领域诸多可能

目前,对组织进行切片仍为临床医学中诊断肿瘤的主要方法。然而在这一诊断方法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风险与隐患。切片诊断技术和传统的切片活检过程难以避免肿瘤细胞转移的风险。那么,是否能开发一种全新的技术,无需通过手术切片操作,就可以无创地实现肿瘤精准诊断?复旦大学8月7日发布信息,国际权威期刊《自然·纳米技

科学家立项研究 交叉学科“打水漂”

  手腕一甩,石子斜抛出去,在水面上弹跳几次,砸出一串涟漪,最终嘭一声落入水中,“打水漂”是每个人在小时候最熟悉不过的游戏了,然而这项被人们认为是最简单的儿童游戏也被科学家加入了研究课题,进了科学实验室。据中国青年网报道,美国犹他州立大学飞溅实验室的机械工程助理教授泰德·特拉斯科特就是做起了这个项目

新兴交叉学科植物文化研究:挖掘植物背后的文化

西安杜陵唐苑移植的古槐,一级古树,约植于汉代,移栽后元气大伤。 已经出版的“中国树木文化图考系列”丛书。 黄帝手植柏,胸径3.5米,树龄5000年,传为黄帝手植。   越是关系亲密的东西,往往越容易被忽略。   作为整个地球生命圈层基础的植物,似乎就是如此。   你可知道:大豆是古代祭祀祖

中国科大生态与环境研究生交叉学科中心揭牌

  为进一步整合生态与环境学科力量,加强学科建设,培养相关领域的高水平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7月21日,中国科大生态与环境研究生交叉学科中心举行揭牌仪式。   中国科大副校长张淑林致辞,她充分肯定了生态与环境学科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希望相关学科以生态与环境研究生交叉学科中心的成立为契

赵国屏:交叉学科人才稀缺 研究生招生困难期待改革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赵国屏日前做客人民网科技频道访谈时表示,为适应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特别是系统生物学等具有高度学科综合特性的研究的需要,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而我国目前这类人才稀缺。他希望研究生招生过程能

北京大学成立环境新系!交叉学科涉及这些研究!

  2021年1月21日,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发文正式通知成立环境健康系。环境健康系的成立,将进一步强化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科学-工程-健康-管理”全链条创新机制,同时促进高素质环境健康人才的培养。环境健康系成员合影。从左到右依次为叶春翔、宫继成、邱兴华、刘莹、郑玫、尚静、刘颖君

学科“交叉”比交叉学科更重要

  ■王义遒  ◎ 形成交叉学科要有相对固定、共同且比较复杂的科学或技术研究对象。  ◎ 不同学科的领头人必须对母学科有相当深入的理解,能掌握其精神实质和处理问题方法的精髓,并具有一定的融合能力。  ◎ 交叉学科成员应与母学科保持经常性联系,不断从母学科中获得新知识、新技术的滋养,并在交叉学科中发挥

摆脱简单叠加 交叉学科如何真正融合

国家纳米中心主任赵宇亮院士长期从事纳米材料的安全性研究。他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纳米材料安全性问题,创建了我国首个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实验室,是国际公认的纳米毒理学和纳米药物领域的开拓者。 这位曾经的核物理学家深切地感受到科学交叉融合的重要性——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他一直

摆脱简单叠加 交叉学科如何真正融合

国家纳米中心主任赵宇亮院士长期从事纳米材料的安全性研究。他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纳米材料安全性问题,创建了我国首个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实验室,是国际公认的纳米毒理学和纳米药物领域的开拓者。    这位曾经的核物理学家深切地感受到科学交叉融合的重要性——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他一直从事纳米药物运输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