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沙门氏菌的抗体检验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显著特异性,来进行细菌的鉴别和血清学定型,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细菌菌体或鞭毛抗原的特异性抗体的存在,使得人们可以建立一些快速方法来检测以食品为载体的病原。已经建立的沙门氏菌免疫学检测方法有许多种,大致可分为以酶标抗体(ELISA),荧光抗体染色(免疫荧光法),同位素标记抗体(放射免疫试验)为基础的方法及其它多种以抗体为基础,利用乳胶凝集、免疫传感器、免疫扩散及免疫色谱技术的方法。但常规中最广泛采用的是以双位点ELISA技术即夹心ELISA为基础的方法。此法改进后用有放射活性的同位素替代标记抗体,概括地说,是指以固定在固体基质上的“捕捉”抗体来捕捉目标抗原,经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成分,加入第二种酶标抗体,此者结合在捕捉到的抗原的不同位点上,第二次洗涤后加入酶作用基质,并令其与颜色成分反应,然后用分光光度法即很容易检测到目标抗原。采用微量滴定板作为固态基质使反应形式标准化,并促成其自动化。 应用微量板ELIS......阅读全文

脱水蔬菜中沙门氏菌不同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

脱水蔬菜是我区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 ,其质量直接影响创汇。近几年来无论是消费者还是检验机构对食品的安全卫生问题日趋重视 ,在我国加入WTO后 ,越来越多的外商在外贸合同中严格规定了对脱水蔬菜中沙门氏菌进行检测的条款 ,而现在常用的检测沙门氏菌的方法是按国家标准GB4 789.4 - 94 (1) 进行

食品中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0引言自19世纪后期,沙门氏菌首次被鉴定为人类的一种病原以来,检测方法学都是建立在采取感染病人的粪便或血液作为临床病料的基础上。此后的60年间,用于从食品中分离沙门氏菌的方法实质上与那些用于临床病料的方法是相同的。但由于沙门氏菌在污染食品中含量较低以及食品对检测的干扰给沙门氏菌的检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GB 4789.4沙门氏菌检测注意事项

一.沙门氏菌检测的原因和意义据统计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中70%~80%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人一旦摄入含有大量沙门氏菌(10E5~10E6个/g)的动物性产品,就会引起细菌性感染,进而在毒素作用下发生食物中毒导致胃肠炎、伤寒和副伤寒且沙门氏菌的传播媒介众多,肉、蛋以及食品从加工到出售的过程中都十分容易发

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

生吃西红柿等新鲜的时蔬水果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然而,2008年6月在美国中西部和南部30个州,却有数百人因生食了从超市或是餐馆购买的新鲜西红柿而出现发烧、腹泻、腹痛等症状,其中有几十人因病情严重需住院,甚至有重症病人死亡 。这就是2008年发生的“西红柿事件”,不仅使美国人惊恐不已,也引起

常用免疫检验方法的影响因素及评价

1、免疫浊度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免疫散射比浊法):(1)带现象(由于抗原或抗体极度过剩,而无沉淀物形成。如抗体过量称为前带现象,如抗原过量称为后带现象)可使结果偏低,甚至假阴性结果;(2)血脂过高,可使结果假性偏高。2、ELISA:(1)钩状效应(类似于后带现象,出现于双位点一步法中,当待测抗原浓度

常用免疫检验方法的影响因素及评价

1、免疫浊度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免疫散射比浊法):(1)带现象(由于抗原或抗体极度过剩,而无沉淀物形成。如抗体过量称为前带现象,如抗原过量称为后带现象)可使结果偏低,甚至假阴性结果;(2)血脂过高,可使结果假性偏高。2、ELISA:(1)钩状效应(类似于后带现象,出现于双位点一步法中,当待测抗原浓度

酶标仪是测什么项目

   酶联免疫(ELISA)检测、微生物微孔板培养检测、化学或生物化学微量分析法检测等应用比色法检测的项目, 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临床诊断、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生物学、药物学、畜牧及农业科学等领域。  食品安全检测  ✎ 近年来,食品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世界各国都很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先后制定了严

沙门氏菌检验中血清学试验常见问题

 血清学鉴定是沙门氏菌检验中的重要鉴定方法,包括菌体抗原(O)鉴定、鞭毛抗原(H)鉴定和Vi抗原鉴定。由于血清学试验涉及的内容很多,所以我们在此给大家列出几个常见问题,以供大家在日常工作中参考。 1、沙门氏菌判定时以生化试验结果为主还是血清学试验结果为主?我们在判定时应该以生化试

沙门氏菌检验中血清学试验常见问题

血清学鉴定是沙门氏菌检验中的重要鉴定方法,包括菌体抗原(O)鉴定、鞭毛抗原(H)鉴定和Vi抗原鉴定。由于血清学试验涉及的内容很多,所以我们在此给大家列出几个常见问题,以供大家在日常工作中参考。 1、沙门氏菌判定时以生化试验结果为主还是血清学试验结果为主?我们在判定时应该以生化试验结果为主,

酶联免疫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发展探讨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酶联免疫法的检测原理,并对酶联免疫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具体应用发展进行探讨分析,主要阐述了酶联免疫法在检测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毒素、农药残留情况、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以及转基因食品等方面的应用。   随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食品安全检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酶联免疫法

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运用初探

  摘要: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人们也因此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检验,尤其微生物检测技术,目前已被被广泛应用到食品安全检测中,起到良好的检测效果。本文对微生物检测技术进行介绍,探讨了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保障食品安全的五种利器

  2008年9月初曝光的三鹿毒奶粉事件,让人们的“食品之天”再次变得乌云密布。截至9月17日,因服用含有三聚氰胺“三鹿”奶粉的肾结石患儿已达6244名,其中有3名婴儿已经死亡。被检测的三鹿奶粉中,其中三聚氰胺含量最高的居然达到2563毫克/千克,简直太吓人了!为此,国家质检总局近日紧急在全国开展了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食物病原微生物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而对其的快速检测(验)一直是相关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和自动化研究进展迅速。依靠培养基进行培养、分离及生化鉴定的传统方法费时费力。快速检测及其自动化则综合引用微生物学、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免疫学以及血清学试验技术对微生物进行分离、检测、鉴定

第二届AVDC大会新增会议嘉宾抢先看!

 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兽医诊断服务在可靠性、准确性、及时性和高通量等方面的表现,第二届国际兽医检测诊断大会将于2020年9月10-12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大会广泛邀请全球兽医检测诊断的杰出代表与不断进取的中国兽医进行深层次的分享、对话及相互启迪。大会详情时  间:2020年9月

细菌学诊断新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新的细菌诊断技术和方法已广泛用于食品微生物的鉴别。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及生化反应,已远远不能满足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诊断以及流行病学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不断努力,已创建不少快速、简便、特异、敏感、低耗且适用的细菌学诊断方法

细菌学诊断中的新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新的细菌诊断技术和方法已广泛用于食品微生物的鉴别。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及生化反应,已远远不能满足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诊断以及流行病学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不断努力,已创建不少快速、简便、特异、敏感、低耗且适用的细菌学诊断方法,

细菌学诊断技术(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新的细菌诊断技术和方法已广泛用于食品微生物的鉴别。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及生化反应,已远远不能满足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诊断以及流行病学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不断努力,已创建不少快速、简便、特异、敏感、低耗且适用的细菌学诊断方

细菌学诊断新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新的细菌诊断技术和方法已广泛用于食品微生物的鉴别。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及生化反应,已远远不能满足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诊断以及流行病学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不断努力,已创建不少快速、简便、特

探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现状

  摘要:近年来,由于食品的安全意识相对较弱,所以出现很多的食品安全事件,如众人所知的三鹿毒奶粉事件等,从而不得不让人们加大关注食品的安全。如何寻找一个快速、便捷、准确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进而加强食品的安全,是目前人们首要思考的问题。   1. 前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

现代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指出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论述了目前食品安全检测中常用的几种现代检测技术,主要有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核酸探针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HPLC-MS)和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肥达试验

  发热待诊患者诊断,临床常需要实验室进行伤寒相关实验诊断,请问目前是否有较敏感、特异的方法可取代肥达氏试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检验科王传新主任(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免疫学组副组长):伤寒相关实验检测传统方法为细菌培养和肥达试验。细菌培养特异性高,是确诊伤寒的金标准,但结果易受抗生素、培养条件、标本

食品中有害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概述

    (一)、概述     食用被微生物污染的食品而导致的疾病,称作食源性疾病。导致这类疾病的微生物叫食源性致病菌。随着人们居住和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抗生素的滥用,人类对病菌的抵抗能力却在不断下降,食源性疾病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因此

第二届食品安全科技峰会分会报告

  2015年5月21日-22日,第二届中国(上海)食品安全科技峰会在上海虹桥宾馆举办,本次大会由上海市食品学会、上海市食品安全协会联合会主办,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浩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旨在针对食品安全移动快速检测、法规与标准、质量控制和可追溯体系建设等相关议题进行分享与交流,同时也就在

CLIF 2016之食品与农产品质量检测专题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6年5月22日,2016中国实验室管理与检测技术国际论坛(简称CLIF 2016)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在23日举办的“食品与农产品质量检测专题”分会上,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蒋士强、默克化工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董二会、中国农科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全球新药发展格局稳中求进

  目前,全球新药发展格局基本稳定,上市数量上升,世界肿瘤和罕见病药物研发的重点地位不变,世界仿制药发展地位不动摇。生物技术药物研发继续开拓治疗需求,以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更加火热。预计2018年各国产业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全球生物制药并购重组出现新的发展格局。图片

石磊:恒温PCR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

  2014年7月31日,第二届国际检验检测技术与装备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以下简称检博会)。本届博览会以“高端技术,服务民生”为主题,以“质检、科技、国际”为特色,秉着“搭建国际平台,服务检测市场”的宗旨,为科技服务水平提升、检验检测行业和谐发展、科技成果交流与合作、检验检测仪器拓展市

王晓英:快速检测鉴定系统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

  2014年5月7日上午,第三届中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国际论坛暨展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召开。来自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王晓英研究员给我们带来了题为《快速检测鉴定系统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的报告。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晓英研究员  王晓英研究员首先讲到食源性

第三届中国食品与农产品安全检测国际论坛大会报告(一)

  2014年5月7-8日,第三届中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国际论坛暨展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召开。本届中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国际论坛暨展览会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检验检

聚焦食品安全新技术 CBIFS 2016在南京举办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6年4月7日,由中国检验检疫学会、南京工业大学、太平洋国际展览等联合举办的CBIFS 2016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安全技术论坛在南京金陵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本次论坛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发表精彩演讲,开展了8项专题研讨会,

志贺氏菌属及检验

  志贺氏菌属(Shigella)  的细菌(通称痢疾杆菌),是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临床上能引起痢疾症状的病原生物很多,有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还有阿米巴原虫、鞭毛虫、以及病毒等均可引起人类痢疾,其中以志贺氏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人类对痢疾杆菌有很高的易感性。在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