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被指出于政治目的欧盟涉嫌歪曲生物燃料科学

从2008年到2010年1月,在欧盟的政治人物、科学家和高级公务员之间散发一些电子邮件,内容涉及欧洲最具争议的环保领域,即号称石油替代品的生物燃料使用问题。事实上,如果不是透明法律,欧洲的人们可能还不知道既得利益如何影响欧洲清洁能源政策及其背后的科学。 据路透社报道,一封电子邮件认为正在发展的生物燃料科学“充满误导”;另一封邮件则称生物燃料科学“唐突武断”。在去年11月的一封电子邮件中,一名欧洲公务员表示对生物燃料的危害进行量化是“完全错误且不完备的”。 从欧盟农业部门主管让-吕克・德马尔蒂(Jean-Luc Demarty)那里泄漏的一封电子邮件提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物燃料对气候造成严重危害。德马尔蒂写到,如果不谨慎处理,科学观点“将扼杀欧洲的生物燃料发展”。 路透社表示,电子邮件等相关文件不仅暴露了欧盟委员会在生物燃料政策方面存在巨大分歧,同样也显示了欧盟使用替代燃料、......阅读全文

2007年欧盟科技发展综述

2007年是欧盟解决制宪危机,一体化建设走出低谷,经济社会改革步伐加快,经济保持平稳,主要大国(德国、法国、英国)领导人更替。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入盟,对外积极进取,谋求发挥全球性作用的重要一年;是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计划的开局之年;是欧盟大力开展能源、气变外交,力图借此打

未来全球农业至为重要的100个问题。

   1.前言  尽管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全球粮食生产有显著的增长, 但当今社会需要面对的最重要挑战之一是,如何养活21世纪中叶全球即将达到的90亿人口。为了满足粮食需求又不明显增加粮价,基于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对能源安全、地区饮食结构变迁的关注,以及到2015年全球贫穷和饥饿减半的千年目标,估计届

合成基因组发表两月 部分国际反应

  我们也必须记住,自然界本身就是一名已经存在的专家,她在创造可对人类造成极大危害的微生物。合成生物学的最新进展并不一定会把我们带到比现有技术或自然界本身更接近伤害的道路。  慎重的民主就要听不同的观点,考虑对方的论点,最好找到共同点,至少要尊重不同观点,然后作出决定。面对复杂问题各

中国粮食安全的现实与未来

中储粮:目前粮价上涨仍在可控范围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总经理包克辛谈中国的粮食调控 三联生活周刊:最近国际米价出现大的涨幅,表面看,由于我们国家在粮食问题上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因而亚洲米价此番上涨几乎没有影响,但从一个相对更长的周期,它对国内稻谷供需市场是否仍然构成潜在

2018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

   美国   深空探测异彩纷呈,宇宙探索发现不断  本报驻美国记者 刘海英  2018年,“好奇号”“朱诺号”“卡西尼号”“新视野”号等探测器持续提供着火星、木星、土星、柯伊伯带天体的相关数据。“旅行者2号”朝星际空间进发;OSIRIS-Rex抵达小行星贝努;“黎明”号完成了探测任务,将在谷神星轨

生物质能:成长的烦恼

  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多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看上去很美”的“碳零排放”生物质能源,为何一直长不大?从7月4日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国际生物质能大会上获悉,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和农业部正多方推进生物质能利用。   据介绍,国家发改委将继续以秸秆综合利用为核心,实施秸秆气化、秸秆清洁能源运营、秸秆固

奥巴马2014财年科学预算:帮助有限 阻挠依旧

  如果不是财政状况不好,我们也不会通过这样的预算。   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于4月10日发布了2014财年的预算案。其中,联邦政府的科研资金将达到1430亿美元,较2012年增加1%。   但即便是如此“小幅”的增长也可能只是美好的愿望。尽管可以显示政府政治考量的优先级,但白宫的预算申请却与

方修琦:全球变暖面面观

    方修琦 1962年生,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环境演变及其影响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之课题 “暖期气候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与人类适应研究”。出版有《全球变化》、《中国碳排放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古地理

法国:迈向“绿色大国”的步伐

  法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欧洲独树一帜。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加剧,近些年来,法国政府对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并且采取多项措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以期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本人曾宣称,法国要当全球“生态先锋”。试图构建“绿色大国”的整体规划,是法国生态文明

《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

 新华网北京10月24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4日发表《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 (2012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 录     前 言  &nb

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战略情报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通过计量统计遴选出天文学与天体物理[1]、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这五个学科中受到科技界热切关注的科学成果,及中国研究者参与的每个学科TOP30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学研究热点

转基因作物困局求解:是新物种还是生态魔鬼

  在一群人看来,“它”不过是一个新的物种,但在另一群人看来,“它”是一个危害人类健康的魔鬼;  在一群人看来,“它”是解决粮食危机、减缓气候变暖的良药,但在另一群人看来,“它”的背后存在着利益集团不可告人的灭绝人性的巨大阴谋。  无论是在科学领域,还是在政府决策

生物燃料或不“绿”第三代生物燃料备受关注

  近年来,生物燃料发展迅猛。所谓生物燃料一般是泛指由生物质组成或萃取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由于利用的是自然界原本就存在的自然生物,生物燃料被认为可以替代化石燃料,成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   有研究机构预计,到2018年,全球生物燃料(生物乙醇与

世界需要复杂的生物燃料途径

利用棕榈油生产生物柴油可能至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达2000%       联合国的一份对有争议的生物燃料问题的报告得出结论说,生物燃料的总体影响是好是坏并没有一个直接的答案。   但是该报告说,关键在于不要鼓励农民使用富饶的农田种植生物燃料作物

北京将建10座垃圾焚烧发电厂 曾因选址问题遭市民反对

  5年前,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建”抗议后,垃圾焚烧渐渐淡出了北京人的视野。  5年后,一个个“卷土重来”的焚烧项目让人们猛然意识到,其实它们早已“不得不建”。  《中国新闻周刊》对北京的垃圾焚烧项目进行了调查,通过采访政府官员、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专家、环保组织和民众,试图呈现这个庞大的困局里,每一方

煤制气扎堆中西部 投资热隐藏生态隐患

我国煤制气项目多布局于西北干旱区域,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图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的一家煤化工企业正在施工。   借助雾霾防治契机,以及国家政策的推动、煤炭价格下降带来的比较优势,煤制气产业迅猛发展。但目前我国煤制气项目多布局在西北干旱、环境敏感区域,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都将带来巨大的压

戈尔:相信气候变化“现实”

2011年7月19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墨西哥城发表演说。  对于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Al Gore)来说,摆在面前的选择是显而易见的:要么接受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现实,要么相信那些被化石燃料行业收买的共和党候选人的言辞。  据路透社报道,长期致力于气候变

世界人口突破70亿 多项地球底线濒临失守

  联合国有关机构预计,到210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100亿,如果出生率略高于预期,世界人口届时有可能突破150亿。地球是人类的家园,随着人口增加,过度开发和利用土地,科学家们对地球环境设定的九大安全防线中,生物多样性丧失、氮与磷污染和淡水枯竭等几项地球底线正濒临失守……生态信贷短缺挑战人

加快构建环境治理体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

  1月12日至13日,生态环境部在京召开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总结2019年工作进展,分析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

英国科学家指明未来25大环境威胁 纳米技术居首

据美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以英国剑桥大学动物学家威廉•萨瑟兰为主的30名科学家列举了未来25大环境威胁,值得关注。其中最危险的隐患包括:人造生命和生物模拟仿生机器人,它们可能成为未来新的入侵物种,影响生态系统;对生物燃料和食物需求的增加,可能造成动物栖息地减少;气候变迁、海平面上升、火灾和极端天气

欧盟推迟生物燃料新规定生效

  欧盟最高的气候与能源官员已经同意将生物燃料惩罚规定的生效进行推迟。该规定对带来间接气候影响的生物燃料使用作出惩罚,推迟时间最长可达七年。  欧盟的生物燃料产业每年产值170亿欧元(240亿美元)。这一妥协旨在保护欧盟农民的收入以及欧盟范围内的生物燃料产业投资,同时压制对

欧洲议会投票抬高生物燃料使用上限

  欧洲议会对欧洲生物燃料的未来做出了“极其微小的让步”。生物燃料业界表示,这个结果将“减少投资和工作机会”。   欧盟的目标是,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欧洲运输领域燃料使用份额的10%。而欧洲议会以微弱多数表决通过将生物燃料作为运输燃料的使用上限设为6%。   提出这项政

Nature:全球1/3人口的致命晚餐

做饭生火产生的烟雾造成每年数百万人死亡。图中是印度孟买市的一户家庭   在全球范围内,过去30年中使用生物质燃料的家庭所占比例正在缓慢而稳步地减少。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卫生科学家Kirk Smith表示,由于世界人口增长迅速,使用固体燃料的人数实际上没有下降。过去30年来,Smith一直致力

2015国际十大科技新闻

  科技是一种迷人的信仰。理论的改写、技术的更迭,都让我们更深地理解世界,更好地改变世界。2015年的国际十大科技新闻,有对基础物理的求索,对宇宙深空的探测,对人脑功能的发掘,也有对争议性技术的讨论,对气候变化的思考……而最让我们欣喜的是,今年的国际“十大”,有了更多来自中国的消息。  1.中科大首

吕达仁刘毅刘宇:追踪碳足迹

  吕达仁院士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和外国专家交流 资料图片  CFP  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艰难地通过了《巴黎协定》。中国在其中的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好评,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气度。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曾说:排放权就是发展权。中国既要负责任,也要争取平等合理的发展权。   最有

生物燃料利用比预计更加困难,成本更高

  实践证明,用有机材料生产大量燃料比科学家从前预计的更加困难,成本更高。   科学家早就知道如何将各种有机材料转化为液体燃料。树木、草、种子、菌类、海草、海藻和动物脂肪都曾被加工成生物燃料,用于驱动汽车、轮船甚至飞机。生物燃料几乎不受地域限制,而且可以帮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然而,生物燃料的生产过

盘点2010年度中国环境十大关键词

  前言:生物多样性、绿色经济、低碳社会、气候谈判、紫金矿业“溃坝门”、中石油大连漏油事故、舟曲特大泥石流、“自然之子”梁从诫、“三牧”问题、环保产业。2010年,中国环境领域大事不断,一次次突发性事件触目惊心。紫金矿业“溃坝门”、中石油大连漏油事故、舟曲特大泥石流这三起事件,从表面上看,

《自然》报道中国科学家发起的“第三极环境计划”

  11月11日,《自然》(NATURE)第468期报道了由中国科学家发起的“第三极环境(Third Pole Environment, TPE)计划”,科学家们聚集一堂,准备通过开展这一国际研究计划来理解和减轻“第三极地区”的环境变化。以下是全文译文。  环境变化与冰川变

奥巴马第二届任期气候解决方案不被看好

图片来源:icjproject.org 图片来源:《科学》   奥巴马的科学顾问们于日前提出了一些总统在其第二届任期内更为可行的气候解决方案。但是一些气候学家认为,这些建议虽然是值得称道的,但却达不到人们想要的结果。   谈到应对气候变化,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曾经豪情万丈,包括锻造一项减少温

马克.林纳斯:我们为何需要标记转基因产品?

        编者按:本文系马克·林纳斯在2013年10月15日芝加哥食品诚信中心峰会上的发言。马克.林纳斯对随后华盛顿州的投票持悲观态度,这是他陈述“转基因应标识”的一个背景。在力主转基因标识的声音中,马克·林纳斯显然更有诚意,他没有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