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大气颗粒物激光雷达技术助力气象和环境探测

5月初,我国北方地区遭遇了今年以来的强沙尘天气,位于北京南郊、健德桥、门头沟的激光雷达记录了沙尘输送的完整过程,这三台激光雷达均来自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安徽光机所)。放置在北京南郊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综合实验基地的拉曼-米散射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技术在科研领域不是新生事物,用来做大气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逐步成为气象环保部门的技术利器。”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建国告诉记者。十多年来,安徽光机所所长刘文清院士不仅对激光雷达研发团队给予了技术指导及项目支持,还为激光雷达的产业化搭建了优质合作平台,建立了高效双赢的合作机制。观测沙尘输送路径5月4-5日,北京的天空被沙尘笼罩,市区多地空气污染指数爆表。溯其原因,自5月3日起,源于内蒙古西部沙漠的大范围沙尘往东南方向移动,5月4日凌晨到达了河北北部和北京上空。气象观测数据显示,此次沙尘天气覆盖范围极广,遍布10余省(市、区),影响面积达1......阅读全文

我国成功发射实践六号两颗卫星

  北京时间10月6日8时49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一箭双星,成功将“实践六号”04组两颗空间环境探测卫星送入太空。   星箭点火升空飞行约11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实践六号”04组A星与火箭分离;继续飞行约1分钟后,B星与火箭分离,两颗卫星均成

中国成功发射“实践六号”03组空间环境探测卫星

10月25日9时1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六号”03组2颗空间环境探测卫星送入太空。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飞行约11分钟后,“实践六号”03组A星与火箭分离;继续飞行约1分钟后,“实践六号”03组B星与火箭分离。2

空间中心火箭载荷空间环境探测系统通过初样设计评审

  6月22日,空间中心主持召开了火箭载荷空间环境探测系统初样设计评审会议。评审专家听取了空间中心所作的《空间环境探测系统设计报告》,审查了技术文件,同意通过空间环境探测系统设计评审。   空间中心空间环境探测室承担了火箭载荷空间环境探测任务,该任务将实现轨道空间高能粒

“科学”号海洋科考船顺利通过工艺测试

  2月10日,记者从中科院了解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工艺测试顺利完成。   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组织船舶、海洋科学及探测设备、工程管理等相关领域专家,根据国家批复要求对“科学”号各分系统和总体技术指标进行了现场测试和审验。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工程

中国将公布嫦娥工程所摄月球照片

中国探月工程在线访谈实录2007年8月16日,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副主任郝希凡,以及卫星系统、运载火箭系统、测控系统、地面应用系统等分系统专家做客国防科工委政府门户网站(www.costind.gov.cn)和中国探月网 (www.clep.org.cn),围绕中国探月的路线图、目标

国家系统布局未来20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科技部等8部门编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简称《规划》),目前已经国务院批准印发。其中,包括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上海光源线站工程、中国南极天文台等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的建设重点。据悉,该《规划》是我

国家航天局局长:我国空间探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瞭望》新闻周刊从国防科工委获悉,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绕”、“落”、“回”三个发展阶段实施。 目前,一期“绕”月探测工程的首颗月球卫星“嫦娥一号”已通过评审出厂,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发射,卫星预期在轨运行一年;二期“落”月探测也已通过论证。 以月球探测工程为代表的中国空间探测活动已

合肥研究院研制出环境大气成份探测系统

  一种用于机载、可快速获取区域环境大气污染成份的环境大气成份探测系统,历时4年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成功。5月6日,该成果通过了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机载环境大气成份探测系统项目来源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航空遥感系统,是航

11月8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 一组关于果蝇研究的重要文章  本期Nature发表了一组关于遗传实验室中常用动物果蝇的重要论文。 中心的一篇是由“果蝇12基因组联合体”发表的关于10种果蝇基因组序列的论文。该文将10种新测序的基因组与2个以前已知的序列(分别对应D.melanogaster和

我国最先进科考船“科学”号交付使用

  9月29日,青岛奥帆中心港口,红白两色的“科学”号披着朝霞,静静停泊在岸边。  这艘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目前最先进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总吨位4471吨,续航力1.5万海里,造价5.5亿元,当日由武船集团交付给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使用。  “‘科学’号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国海洋科学考察能力上了

中加空间环境地基探测合作研讨论会在京举行

  5月5日至7日,中国和加拿大空间环境地基探测合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办。来自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空间中心等单位的中方专家代表,以及来自阿尔伯塔大学(

嫦娥二号7种仪器解析 将完成4项科学重任

  目前正环绕月球运行的嫦娥二号卫星,将在半年的既定时间内,完成四项科学目标:获取分辨率优于10米的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球物质成分、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这四大目标,将在嫦娥一号科学探测结果的基础上获得更加丰富、准确的探测数据,为后续月面软着陆及深空探测任务奠定重要的技

合肥“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即将全面开工

   与北京上海并列、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被称为科技创新“一号工程”的量子创新研究院,被称为先进制造业发展“一号工程”的江淮汽车和大众汽车合资生产纯电动乘用车项目,世纪工程引江济淮……近年来,一大批重大项目在江淮大地落地生根,并将发展成为安徽崛起的核心动力。今天起,新安

首届全国环境光学与技术大会在合肥召开

     9月13日,第一届全国环境光学与技术大会暨中国光学学会环境光学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在安徽合肥召开,与会人员就环境光学研究领域的相关问题开展学术研讨。   中国光学学会环境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安徽光机所所长刘文清研究员为大会致了欢迎词。在中科院安

高分五号卫星大气环境探测载荷正式交付

  3月21日,生态环境部、中国气象局、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等用户单位在北京共同签署了高分五号卫星在轨投入使用证书,这标志着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徽光机所为高分五号卫星研制的用于大气环境探测的三台载荷实现正式交付。  高分五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遥感卫星,目前已圆满完

共196.9亿!怀柔科学城22个科学设施平台启动建设

  12月28日,怀柔科学城16个科学设施平台项目和6个城市服务配套项目集中启动建设,至此,“十三五”时期国家布局在怀柔科学城的26个科学设施平台全部启动建设。  此次集中启动的重点项目22个,总投资约196.9亿元。其中,16个科学设施平台项目投资约39.4亿元;6个城市服务配套项目投资约157.

海洋科普正起航

  在过去的三个月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与中国科协共同主办在中国科技馆推出“未来海上科学城”活动,海陆互动科普吸引了大批参观者。  今年3月28日,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共同发布了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名单,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承担的“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科考船”成为首批入围基地之一。  青岛作为一

我国在热带西太平洋前沿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考察时强调。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我国成立的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国立机构,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三个面向”要求为指引,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瞄准聚焦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需求,解决自主创新核心关键问题,引领

国家航天局局长:我国空间探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空间探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孙来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开展空间探测活动坚持六条原则。这六条原则是:坚持崇尚科学勇于探索创新,与人类不断增长的探索需求相统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与我国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相结合;坚持“大航天”的观点,与各类航天活动的开展相统筹;坚持大科学大系

我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于10月发射

  5月28日至30日,第三届上海国际航空航天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行。本届上海航展有110余家企业参展,展品有航空航天制造设备、发动机、航空电子、电器仪表等。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的1:1比例模型也亮相该届航展。海牛/摄   记者昨日(8月5日,下同)从上海航天局509

“生命探测仪”浅谈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

此次汶川地震救援,“生命探测仪”无论是救援部队使用还是在各种媒体上报道,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器材之一。不少单位都在了解或打算购置此类器材,也有个别单位对配备的仪器心存怀疑。面对市场上名称不一、品种繁多的此类产品:“鹰眼”、“蛇眼”、“猫鼬”“声纳”、“多听”、“全视”、“雷达”,美国、德国、日本、韩国

环境大气成份探测系统通过国家大科学工程专项质量检查

现场检测  6月12日,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航空遥感系统”总工程师丁赤飚研究员率项目工程经理部一行11人,对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光所承担的“环境大气成份探测系统”进行了专项质量检查,丁赤飚总工一行对样机的总体性能指标、齐全的质量管理资料表示满意,并针对航空系统特点,提出质量管理改进意见

航天科技与荷兰建立中荷空间光学仪器联合实验室

  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国家航天局与荷兰航天局的合作会谈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8所作为国内唯一的企业代表受邀参加。  这次会谈为中荷双方在航天领域的后续合作奠定了国家级基础,而508所与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TNO)建立的中荷空间光学仪器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中荷联合实验室”)也被作为中荷航

风云二号03批空间环境监测分系统通过评审

  7月8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风云二号项目办在北京组织召开了风云二号03批鉴定星空间环境监测分系统产品定标试验评审会。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空间环境探测研究室承担的空间环境监测分系统已完成鉴定产品的定标测试工作,试验结果通过评审。   风云二号03批

中国电科14所 单光子量子雷达完成远程探测试验

   近日,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获悉,基于单光子检测的量子雷达系统在中国电科14所(以下简称14所)研制成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悉,2015年,研制团队完成量子雷达原理样机研制后,在西北高原开展了远程探测试验,一举突破同类雷达的探测极限,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层次的远程雷达探测。随

科学卫星闪耀太空

  自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至今,我国已初步形成遥感、通信广播、气象、科学探测与技术实验、地球资源和导航定位等六大卫星系列。其中,科学实验卫星从探索无尽的宇宙,到追寻微观粒子和生命起源,为我国空间科学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我国诞生最早、家族成员最为庞大,并广泛用于科学探测

一种基于SOI量子点异质结的红外探测器

红外探测对环境的适应性优于可见光,可在夜间及恶劣环境下工作,且红外探测隐蔽性好,比雷达和激光探测更安全,对伪装目标识别率更高,此外与雷达系统相比,红外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等优点,因此在军事上红外探测可应用于红外夜视、红外制导、红外侦查、红外报警等应用;红外探测技术不仅在军事方面有很多应用,

欧阳自远院士点评中日印探月工程

“嫦娥一号”拍摄的全球最好的全月球影像图将公布  在漆黑一片的太空深处,“嫦娥一号”正在围绕月球按预定轨道绕月运行,与她做伴的是100公里外的日本发射的月球卫星“KAGUYA”(月亮女神)号,而一个好消息是,一艘“月船一号”将从他们的娘家——地球出发,来与她们做伴。  欧阳

氦质谱正压检漏法

                                          &nb

我国最先进海洋科考船“科学”号正式起航

4 月8 日,“科学”号首航仪式在青岛中苑码头举行        “现在我宣布,‘科学’号正式起航!”   4月8日下午,随着一声令下,船员们纷纷登上甲板,我国最先进的海洋科考船“科学”号从青岛中苑码头缓缓驶出,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