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国启动本草物质组计划

大连化物所梁鑫淼等人已获科技部500万美元资助 2月8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以《揭开中药的神秘面纱》为标题报道了中国即将启动的“本草物质组计划”和围绕该计划引发的一些争议。 《科学》杂志指出,传统中药(TCM)利用1万种动植物成分,可组成多达40万种不同的配方。尽管在中国大城市,西医基本上取代了中医,但是在很多小地方,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中医仍然是人们唯一可以负担的治疗手段。 《科学》杂志提到,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人成功地从中药中提取了抗疟药物青蒿素,但是由于中药疗效不稳定,毒副作用严重,很多人批评说中药已经过时了。例如中国自封的科学警察方舟子,就称本草物质组计划不过是在“浪费研究经费”罢了。 本草物质组计划将通过高通量筛选,毒性检测和临床实验等寻找常见药方中的有效活性化合物和有毒物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郭德安博士也在致力于中药的现代化,但并未参与本草物质组计划,郭德安说:“我们必须......阅读全文

《科学》:中国启动本草物质组计划

大连化物所梁鑫淼等人已获科技部500万美元资助 2月8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以《揭开中药的神秘面纱》为标题报道了中国即将启动的“本草物质组计划”和围绕该计划引发的一些争议。 《科学》杂志指出,传统中药(TCM)利用1万种动植物成分,可组成多达40万种不同的配方。尽管在中国大城市,西医基本上取代

大连化物所本草物质组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梁鑫淼研究员领导的液相色谱分离材料研究组(1803组)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Civelli教授领导的药理学团队合作,在传统镇痛中药延胡索中发现了一种新的止痛有效成分——去氢紫堇球碱(dehydrocorybulbine,DHCB)。相关研究成果已于2014年1月2日

勾画中医药现代化蓝图-我国学者提出“本草物质组计划”

如何推动传统中医药的现代化进程,研发出更多源于中草药的新药?在日前举行的第103期东方科技论坛上,陈凯先、杨胜利、张伯礼院士和近30位来自中国大陆及香港、澳门等地区的专家和学者提出了一个宏伟构想——“本草物质组计划”。 “就像人类基因组计划那样,该计划一旦实施,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并有望对医学的未来发

按上中药特征指纹谱-中科院和千济方成立“联合实验室”

  五年前,说到桑黄或许很多人不知道,五年后,再说到桑黄,似乎它成了防癌、抗癌的代名词。这五年来,桑黄产业快速发展,种植规模每年以10倍以上速度递增,区域遍布大江南北。  现代人的健康意识催生了桑黄热,价格也是节节升高,但市场鱼龙混杂,消费者也是真假难辨。11月18日,首届中国桑黄应用研究与产业化高

赛默飞携新品Vanquish-Flex-在京召开发布会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5年9月21日,赛默飞世尔科技在北京隆重召开液相色谱用户会暨新品发布会,并推出一款超高效液相色谱,Vanquish Flex,此次会议共有来自

以多学科交叉手段推动中医药发展

  本草是中药的统称,泛指以植物为主的天然药物,它们组成了成千上万种中成药和经典名方等。近年来,中药在治疗各类疾病中展现出的特殊疗效引起了业界关注。日前,在一场主题为“本草物质科学与临床医学”的香山科学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张伯礼说:“发展中医药要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就是要敬畏

第四届全国原子光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会议圆满闭幕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6年9月25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原子光谱专业委员会主办,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承办、为期2天的第四届全国原子光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会议圆满闭幕。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张玉奎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江桂斌院士、中科院物理数学研究所的刘买利、东北大学的王建华、山东师范大学

大连化物所:动态共价化学精确捕获唾液酸糖链新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分离与界面分子机制创新特区研究组研究员卿光焱团队和本草物质组与组分中药研究中心研究员梁鑫淼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席夫碱水解的动态共价化学方法,实现了对唾液酸糖链的精确捕获。  唾液酸糖链在细胞膜表面分布众多,如同一层“糖被”覆盖在细胞表面。唾液酸通常位于糖

2008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会议成功举办

    2008年11月14日上午九时,在宁波日月酒店,2008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会拉开帷幕。此次会议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承办,到会代表约300人。“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交流会”是历史悠久的质谱应用和技术交流盛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八届。     笔者感受到会议的几大特色是:

第十四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质谱学术交流会云南普洱开幕

5月5日-8日,由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云南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质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于云南省普洱市盛大开幕。本次会议的主题为:“生物医药色谱质谱新时代”。会议就色谱、质谱与相关技术的基础研究及其在生命

“代谢组学新技术新应用学术交流会”在大连化物所举行

  4月17日,“代谢组学新技术新应用学术交流会”在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举行。本次会议由大连化物所代谢组学研究中心和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共同组织,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制全球比能量最高锂硫电池组

  近日,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陈剑团队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比能量、大容量锂硫二次电池及电池组”在京通过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锂硫电池是一种原料储量丰富、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的高比能量二次电池,也是最接近实用化的下一代二次电池技术。  陈剑团队攻克了一系列锂硫电池工程技术难题,

大连化物所代谢组学研究中心—浙江分中心在杭州成立

  7月1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浙江中医药大学在杭州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授牌成立“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代谢组学研究中心—浙江分中心”。该分中心是在卢佩章院士的长期关注下,并在大连化物所较长时间的考察了解和与浙江中医药大学前期密切合作的基础上成

第19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圆满闭幕

  2013年4月1日,第19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在福州西湖宾馆召开,为期3天的会议在4月3日圆满闭幕。闭幕式上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许国旺研究员公布了各个奖项的获得者和下一届色谱会的承办单位。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许国旺研究员  “优秀青年口头报告获”与“优秀墙报获”的颁发

痕量分析实验室

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学组(1808组)是在许国旺研究员领导下的、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最具综合实力的课题组之一,其前身是国家色谱研究分析中心气相色谱组,2001年更名为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学组。课题组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色谱理论及应用基础研究,优势研究领域为应用色谱及相关技术进行石油、化工、食品、

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

中科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召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9月5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召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孙汉董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张玉奎研究员、北京大学屠鹏飞教授、南京大学谭仁祥教授、

沃特世在京推出全新ACQUITY-Arc液相色谱系统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5年6月15日,沃特世公司在京就其新品ACQUITY Arc四元液相色谱系统进行全球首发。沃特世公司亚太区及欧洲运营副总裁Mike Harrington,沃特世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张亮裕,沃特世公司分离科学

达沃斯青年科学家代表团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访问

   6月29日,参加2017年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的青年科学家代表团访问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来自美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等10多个国家的40余名青年科学家及大连市各高校、高新企业的20多名代表与大连化物所相关科研人员进行了广泛交流。  大连市科协副主席刘国强指出大连市委、市政府抢抓国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两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1月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其“分子尺度分离无机膜材料设计合成及其分离与催化性能研究”和“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及其应用”两项目分别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分子尺度分离无机膜材料设计合成及其分离与催化性

自然基金、中科院等多方资助大连化物所

  大连化物所“微光探测器(光电放大器)”通过成果鉴定  1月27日,由大连化物所微型分析仪器研究组(105组)关亚风研究员、耿旭辉研究员团队研发的“微光探测器(光电放大器)”通过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织的新产品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产品设计新颖、技术创新性强,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动态范围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延长集团成立公司

   4月1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举办的“延长中科(大连)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暨甲醇(二甲醚)制无水乙醇技术产业化”启动仪式在大连化物所举行。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 沈浩、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院士、大连市常委

中荷系统化学生物学联合研究中心在大连挂牌

作为“中荷建交35周年”重要科技活动之一,由荷兰驻华大使馆主办、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承办的中荷个性化医学及预防诊断研讨会日前在大连召开,其间举行了“中—荷系统化学生物学联合研究中心”挂牌仪式。   中—荷系统化学生物学联合研究中心的设立,源于2004年中国科学院和荷兰皇家科学院的合作框架

大连化物所蛋白质组学研究取得进展

  蛋白质甲基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翻译后修饰现象,其甲基供体为S-腺苷甲硫氨酸(SAM)。由于甲基化可发生在氨基酸残基的N-,O-和S-中心,并且N-中心甲基化还存在不同状态,同时甲基化对分离行为影响非常细微,限制了对蛋白质甲基化组的解析。常规基于抗体的研究策略仅捕获了部分N-中心甲基化的信息。中国科

大连化物所等肝癌代谢组学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国旺研究员领导的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学研究团队(1808组)与上海东方肝胆医院王红阳院士课题组合作,将基于液相色谱-质谱用于肝癌组织非靶标代谢组学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在线发表在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最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咬定“煤制烯烃”不放松

神华包头煤制烯烃装置  前不久,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副所长刘中民荣获第七届周光召基金科技奖。  他获奖的理由是:完成世界首次甲醇制烯烃工业性试验。  甲醇制烯烃又称煤制烯烃,是以煤代替石油,先用煤制甲醇,然后用甲醇制取基础化工原料——烯烃。刘中民课题组自主开发的煤制烯烃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点面结合衔接技术和市场

  5月中下旬,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组织部分青年科研人员前往张家港保税区考察学习,以了解当地的企业技术需求及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发展情况。  大连化物所科技处副处长、国家技术转移苏州中心主任韩涤非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采用大连化物所催化加氢为核心技术的万吨级CHDM项目及

大连化物所等发展生物质发酵液转化新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能源研究部研究员王峰团队与北京大学教授马丁合作发展并报道了生物质发酵液转化的新策略,实现了ABE溶液(丙酮-丁醇-乙醇-水)的高效率、高选择性制备化学品4-庚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因其可再生

中科院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大连化物所召开会议

  1月25日至27日,中国科学院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召开。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张玉奎院士主持,学委会委员卢佩章院士、姚守拙院士、汪尔康院士、陈洪渊院士、江桂斌院士、刘虎威教授、张祥民教授、张涛研究员、邹汉法研究员、关亚风研究员

第31届国际微尺度生物分离分析会议最新通知

The 3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Scale Bioseparations2015年4月26-29日,上海•中国       April 26-29,Shanghai,China  国际微尺度生物分离会议(International Symp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开发出高性能相变纤维织物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氢能与先进材料研究部热化学研究组(DNL1903组)史全研究员团队、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508组)吴忠帅研究员团队和澳大利亚迪肯大学陈英教授团队合作,在柔性纤维型相变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合作团队通过湿法纺丝和真空浸渍制备了柔性石墨烯—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