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韩春雨实验事件发酵打口水仗不如用论文说话

11日,13位中国科学家发表实名声明,称他们无法重复韩春雨的实验结果。 事件最初缘起于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团队在《自然•生物技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称格氏嗜盐碱杆菌中的蛋白质NgAgo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能够被利用到基因编辑中,成为一种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工具。这样一个发现很快被媒体称作“诺奖级”的科学发现。 但在此后的三个多月时间里,过多科学家纷纷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的实验结果。在受到此质疑下,最初发表论文的《自然•生物技术》声明称,将对韩春雨论文展开调查。与此同时,韩春雨所在的河北科技大学也在今年8月份表示,将在一个月左右时间后采取适当形式公开验证结果,并有权威第三方作证。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联系到其中的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李劲松研究员。尽管他的课题组实验也无法得到阳性的结果,不过李劲松仍然十分谨慎,他表示:“韩春雨事件我们还是主张以科学的态度来解决,他说再过一两周会有相关信息公布,......阅读全文

韩春雨的论文撤了 学术界争论依旧

   在一年多的纷争和等待之后,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学术争议事件终于暂时告一段落:他那篇颇受争议的论文,今天主动撤回了。  北京时间8月3日,《自然-生物技术》发表题为《是该数据说话的时候了》的社论,称“撤回韩春雨团队于2016年5月2日发表在该期刊的论文”。一年多前,正是这篇论文,让韩春雨及其

韩春雨论文共同作者沈啸首次公开回应

  “如果最后证明文章的东西是虚构的,我表示非常遗憾,我参与到里面了,我不会逃避这个责任。”针对目前各方对于NgAgo技术的质疑,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研究员、韩春雨论文的共同专利申请人、论文的另一合作者沈啸回应,“这次事件无论结果如何,是个标杆性事件,对各界都有很大的启迪。政府、媒体、科研单位以

韩春雨论文共同作者沈啸:若有问题不会逃避责任

  “如果最后证明文章的东西是虚构的,我表示非常遗憾,我参与到里面了,我不会逃避这个责任。”针对目前各方对于NgAgo技术的质疑,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研究员、韩春雨论文的共同专利申请人、论文的另一合作者沈啸回应,“这次事件无论结果如何,是个标杆性事件,对各界都有很大的启迪。政府、媒体、科研单位以

【追踪报道】韩春雨NgAgo论文撤稿 事件全过程回顾

   【编者按】  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有关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引起全球生物学界巨大关注。不少研究者纷纷跟进这项技术,随后不时传出各种消息,有的说重复不了该实验,有的说能重复但效率低,质疑随之接踵而至。2017年8月3日凌

《自然—生物技术》回应韩春雨实验无法重复

   韩春雨  法制晚报讯(记者 李洪鹏) 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今年5月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称自己的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这项被看做可以冲击诺贝尔奖的实验却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无人可以重复实现。近日,多名科学家向这家顶级刊物《自然·生物技术》提交其实验结果证明无法重复韩春雨的实验

韩春雨:正实验研究论文结果无法重复原因

  一年前,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刊载了一篇有关“基因编辑工具”的论文。论文的负责人“一鸣惊人”,得到了学界和媒体给予的无限荣光。  在《自然》杂志社的所属期刊上发表论文,通常表明,该科研成果走在了世界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并有可能对未来科学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发表论文通讯作者韩春雨,来自河北科

结果难服众 学界期待公布韩春雨事件调查细节

  8月31日晚,河北科技大学官网首页发布了题为《学校公布学术调查和处理结果》(以下简称“结果”)的新闻。点开链接,这正是学术界期盼已久的对韩春雨团队的调查结果。  结果中称“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同时表示正在退回“基于撤稿论文所获得的科研项目、绩效奖励、荣誉称号、社会任职等”。  对此

韩春雨:小科学家跳上大舞台

  事后回想起来,韩春雨觉得,自己和NgAgo的首次相遇,就像一部“无厘头”的喜剧。  那是一个深夜,他已经苦寻一种全新的基因编辑工具多日。但就在这个可能名垂人类生物技术研究历史的关键时刻,实验室的显微镜却不给力,“耍大牌”的NgAgo迟迟不肯在显微镜暗淡的灯光下登上科技舞台。  韩春雨只得穿过漆黑

中国的科技创新被科研体系扼杀了吗?

  看到本文的标题,人们一定会大吃一惊。翻开今天的中外媒体,充斥的全是中国科技飞速进步,感觉是马上要领导世界的架式。2016年中国科技论文数量超越美国,更是让中国人信心爆棚。  这些成就仅从论文统计数据本身角度来看,客观上确实是不错的。坦率地说,我本人是长期对中国的发展持最乐观态度者。即使在很多年前

韩春雨回应质疑:《自然》已证实实验可重复

   韩春雨介绍,《自然》是第三方,调查是公正、正式的,结果是公开的,《自然》的结果就是,这个实验是可以重复的,但有的能够做出来,有的做不出来。  韩春雨承认,NgAgo这个工具目前确实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影响实验结果的还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做这个实验需要一定的门槛。  3个月前,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

韩春雨:已能重复实验结果 将有消息公布

  发表论文 比肩诺奖  今年5月,这位非名校的普通副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发表了一篇被称为可比肩诺奖的研究成果: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向现有最时兴的CRISPR-Cas发起了挑战。  这一成果曾经轰动一时,韩春雨被称为“三无”科学家(指其无博士学位、无留学背

韩春雨:已能重复实验结果 将有消息公布

  发表论文 比肩诺奖  今年5月,这位非名校的普通副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发表了一篇被称为可比肩诺奖的研究成果: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向现有最时兴的CRISPR-Cas发起了挑战。  这一成果曾经轰动一时,韩春雨被称为“三无”科学家(指其无博士学位、无留学背

韩春雨详解新版实验方法 称新旧实验方法无本质区别

   8月8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向非营利性质粒共享信息库Addgene提交新版的详细实验方法,并补充了数项应当注意的问题。  此前,韩春雨领导的课题小组发明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被国内媒体誉为做出“诺奖级”实验成果。然而,论文发表两个月后,全球仍没有一家实验室对外宣布能够完全

实验能否重复仍在持续:谁来给韩春雨事件画上句号?

  近日,国内外20名学者联名撰写的一篇名为《有关NgAgo的问题》的学术论文在《蛋白质与细胞》杂志上发表。这是首次公开发表、专门针对无法重复韩春雨NgAgo实验的学术论文。昨日,韩春雨回应,科学论文会用科学论文回应,将发表近期实验结果,不过他随即补充,论文不会马上发表。  韩春雨事件曾经一度是热点

韩春雨等人发表撤稿声明 《自然》称“数据已经说话”

  记者8月3日凌晨从《自然》杂志获悉,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上的题为“利用NgAgo进行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的论文于北京时间8月3日撤稿。该论文作者为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系副教授韩春雨及其同事。《自然-生物技术》今天同时也发表了一篇关于此次撤稿的社论。《自然-生物技术》发表

韩春雨事件照出的众生相

   持续了近一年的韩春雨事件,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回应:  《自然-生物技术》北京时间8月3日发表了韩春雨等论文作者的主动撤稿声明,并刊发了题为《是该数据说话的时候了》社论。杂志社措辞极为谨慎:“我们内部的图像完整性筛查没有发现韩春雨论文的明显异常,复查数据的三位外部评审人也持相同观点”,表示韩团队之

韩春雨事件提示:谨慎看待科研结果

  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了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描述NgAgo(格氏嗜盐碱杆菌的核酸内切酶)编辑基因有效,而且与Cas9-sgRNA在切割哺乳动物基因组DYRK1A位点的效率上可以媲美。  但是,此后国内外很多研究机构都未能

韩春雨事件提示:谨慎看待科研结果

  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了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描述NgAgo(格氏嗜盐碱杆菌的核酸内切酶)编辑基因有效,而且与Cas9-sgRNA在切割哺乳动物基因组DYRK1A位点的效率上可以媲美。  但是,此后国内外很多研究机构都未能

一个科研狗对“南开校长曹院士论文造假事件”的完全剖析

  最近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被曝出40多篇论文涉嫌学术造假,数据图有PS痕迹。  曹院士是免疫学大牛,在全世界的学术地位都极高!但学术界是一个特别容不得造假的地方。这一锤下去,半个科研圈都惊得信仰崩溃了。  微博网民一开始喷曹院士骗子,再喷南开药丸,后来质疑曹的这个院士头衔估计也是骗来

韩春雨:科学研究要“只顾攀登莫问高”

  资料图:韩春雨在向媒体记者介绍技术细节。   一个月来,中国生物学界很不平静。搅动一池春水的,是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  灰T恤、绿马甲、运动裤、电子表……记者在学校实验室见到韩春雨时,这位42岁的“网红”科学家看上去就像个刚运动完的大学生。  而让他成为“网红”的,是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

韩春雨事件学术界能否清白 利益相关者浮出水面

对韩春雨研究成果的质疑一波接一波,利益相关者和机构也逐渐浮出水面  “实验可控性非常高,重复率在我的实验室达到了90%。”半年前,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正春风得意。那是2016年6月2日,浙江大学医学院报告厅内,座无虚席,过道都挤满了学生,韩春雨在介绍新发现的一种基因编辑技术,讲述过程中,他愉快地

韩春雨事件学术界能否清白 利益相关者浮出水面

  “实验可控性非常高,重复率在我的实验室达到了90%。”半年前,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正春风得意。那是2016年6月2日,浙江大学医学院报告厅内,座无虚席,过道都挤满了学生,韩春雨在介绍新发现的一种基因编辑技术,讲述过程中,他愉快地抖了很多“包袱”,基本都响了——人们报以阵阵笑声。  5月2日,

独家专访:面对质疑的韩春雨

  “他们要是愿意实名出来,我们就让重复实验成功的人实名出来。”韩春雨这番针对实验重复失败的科学家的话,10月10日早上出现在《韩春雨就“重复实验失败”答科技日报记者问》一文中。  当天晚上10时47分,中青在线率先报道了北京大学教授魏文胜等12名学者实名公开他们没能“重复”出韩春雨的实验,其实验方

《自然》:三位中国科学家称韩春雨实验可重复

   河北科大副教授韩春雨此前研究引发的争议仍在持续。8月8日,《自然》网站发表消息,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抱怨他们不能重复韩春雨论文的结果,但也有几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科学家向《自然》新闻表示,韩春雨的实验可以重复。  2016年5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系副教授韩春雨课题组在《

韩春雨:8月停电损坏了实验材料 让我很被动

  对于河科大恳请给予“多些时间的说法”,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魏文胜提出,“这个实验的周期就两到三个星期,(韩春雨)想要证明,并不会花费太长时间”。  纷扰半年的韩春雨谜题,谜底依然没揭开。  时至今日,打开河北科技大学生科院网站,一首《浣溪沙/贺韩春雨博士发明基因剪刀》的词还挂在第三条,后面

NgAgo四大新发展显示信心增强, 国际争夺加剧

  进入2017年,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教授的NgAgo基因编辑技术出现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发展,让这个一度沉寂的话题,再次引起公众关注。而其中影射的意义,更是值得中国科技界和大众传媒的深思。  国际专利申请  首先,是国家知识产权局1月9日发布“视为撤回通知书”,显示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韩春雨就“重复实验失败”答科技日报记者问

  10月8日,在河北科技大学那间实验室里再见到韩春雨时,虽然身处“论文造假”“多人重复实验失败”的争议旋涡,但他看起来十分平静,依然侃侃而谈,并不时反问记者:“你觉得我要是造假了,我还能这么淡定?”他说,有人在网上说,韩春雨现在怎么睡得着?“我告诉你,我睡得很好”。  当日下午,科技日报记者在石家

韩春雨公开详细实验方法:步骤有改变

  在韩春雨的舆论风波逐渐发酵之时,8月8日,韩春雨向非盈利性质粒共享信息库Addgene提交新版的详细实验方法,并补充了数项应当注意的问题。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Addgene网站中看到,新版实验方法分为细胞培养、质粒/gDNA 共转染、基因组提取三个部分,一些实验细节与其在《自然-生命科

韩春雨:磨出基因编辑“新剪刀”

高峰(韩春雨团队成员)在实验室。 韩春雨(前)在实验室。 河北科技大学官网截图。 利用凝结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体内的恐龙血液,科学家提取出了恐龙的遗传基因。绝迹6500万年的庞然大物开始复生,整个努布拉岛也由此成为恐龙的乐园…… 当年坐在电影院里,韩春雨津津有味地看完了电影《侏

韩春雨回应撤稿论文处理结果:实验研究有缺陷 感到歉意

  划重点:2018年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学公布了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的调查和处理结果:未发现主观造假情况,撤回荣誉称号及相关科研经费和奖励。  9月1日,韩春雨通过校方对处理结果表态:撤稿论文的实验设计存在缺陷、研究过程存在着不严谨,面对质疑未能冷静对待,对此致歉。  8月31晚,河北科技大学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