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973项目最新文章揭示HIV1复制新机制

来自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浙江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ranslation of Pur-α is targeted by cellular miRNAs to modulate the differentiation-dependent susceptibility of monocytes to HIV-1 infection”的文章,利用基因转录芯片技术,比较了单核细胞和由其分化而成的树突状细胞在基因表达上的差异,指出了其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在HIV- 1复制过程中扮演的作用,提出了宿主细胞限制HIV-1复制的新机制。相关成果公布在FASEB Journal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上海巴斯德所王建华研究员,第一作者为沈婵娟博士,这项研究得到来自中科院、国家基金委、973项目及上海市项目等的资助。 目前,艾滋病疫苗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针对艾滋病毒I型(HIV-1)感染的临床治疗药物主要通过抑制......阅读全文

上海巴斯德所揭示宿主细胞限制HIV-1复制的新机制

  目前,艾滋病疫苗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针对艾滋病毒I型(HIV-1)感染的临床治疗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病毒蛋白的功能来抑制病毒的复制,如HIV-1逆转录酶及蛋白水解酶的抑制剂等。但这些针对病毒蛋白的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并且毒副作用大,病人依从性差,难以取得预期的理想治疗效果。  事实上,

我国科学家从玉米中提取出抗艾蛋白酶突变体

可选择性杀伤HIV感染细胞,为HIV药物生产提供新思路  经过多年的科技攻关,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邵鹏柱学科组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郑永唐学科组合作,从玉米中获得了一种能够选择性地杀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细胞的蛋白酶突变体。该研究成果为研发特异性靶向HIV感染细胞的新型抗HIV

特异性靶向HIV感染细胞的新型抗HIV药物研究取得进展

  艾滋病病毒(HIV)存在潜藏机制,可以长期潜伏在细胞中而逃逸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目前已上市的抗HIV药物均不能选择性地杀伤感染细胞而根除病毒。新的研究思路对开发新型抗HIV药物显得非常重要,研究具有选择性地杀伤HIV感染细胞而保护正常细胞不受伤害的抗艾滋病药物是极有前景的方向。

中国从玉米中提"抗艾"新药可有效杀伤感染细胞

  中国科学家从玉米中获得一种能够选择性地杀伤HIV感染细胞的蛋白酶突变体,为研发新型抗HIV药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策略。   这是今天从此间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传出的消息。毗邻东南亚多国的云南省一度是中国毒品和艾滋病的重灾区。   消息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郑永唐研究员学科组与香港中

清华大学教授JBC破解艾滋病奥秘

  来自清华大学,艾滋病研究中心的长江特聘教授张林琦是著名旅美中国学者、美国洛克菲勒大学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首席华裔科学家,近期其研究组在《JBC》杂志上发表文章,解析了对于一种新发现,能中和高达90%的艾滋病病毒菌株的抗体,出现耐药性病毒菌株的作用机理,指出了其中V5区的一个单残基在其中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