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蛋化石揭示恐龙与鸟类亲缘关系

一项恐龙蛋的新研究表明:鸟类和白垩纪时期的非鸟兽脚类恐龙(non-avian theropods)可能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Nieves López Martínez是马德里康普大学(Complutense University of Madrid)一名已故的古生物学家,在2010年她离世前,一直致力于恐龙蛋特殊外形的研究,并据此来推演恐龙及鸟类之间的亲缘关系。她的合作研究者,古生物学家Enric Vicens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最近的《古生物学》《Palaeontology》杂志上。 该研究新发现的恐龙蛋化石被命名为“Sankofa pyrenaica”,发现于西班牙列伊达(Lleida)的Montsec地区。这里属于南比利牛斯山地区,是全球著名的恐龙蛋出土地之一,这里的恐龙蛋大多属于晚白垩世的蜥脚类恐龙的,时代可追溯到距今7000万年前。在远古的恐龙时代,这里曾是靠海的海滩和三角洲区域,有大量的沉......阅读全文

恐龙蛋化石揭示恐龙与鸟类亲缘关系

  一项恐龙蛋的新研究表明:鸟类和白垩纪时期的非鸟兽脚类恐龙(non-avian theropods)可能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Nieves López Martínez是马德里康普大学(Complutense University of Madrid)一名已故的古生物学家,在2010年她

什么是水晶恐龙蛋?

水晶恐龙蛋就是恐龙蛋放在水晶里面`让它可以不变质不老化``保存期长一点`好看美光一点`其它也没什么好处```

挑战《自然》结论,中国科研团队发现最早的恐龙蛋并非“软壳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106.shtm最早的恐龙蛋是“硬壳蛋”还是“软壳蛋”?2020年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学家马克·诺瑞尔等学者在《自然》发文称,恐龙们的共同祖先所产的蛋是“软壳蛋”。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

最早恐龙蛋是软壳?中外科学家最提出三大质疑

最早恐龙蛋蛋壳是软还是硬?长期以来备受古生物学家关注并持续进行研究。针对有学者两年前得出最早的恐龙蛋为软壳蛋的结论,中外科学家最新通过合作研究,对该结论提出三大方面质疑,认为最早恐龙蛋蛋壳的软硬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厘定。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诺瑞尔(Norell)等人曾于2020年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水晶恐龙蛋是怎么形成的

最早于1869年发现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白垩纪地层中,由于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的数量不多。所见到的一般都是蛋的钙质外壳,极少发现保存有某种恐龙胚胎化石的蛋,很难判断所发现的蛋化石是由哪类恐龙产的。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有关恐龙蛋化石的研究工作并没有取得重要的进展。

研究表明大型恐龙同样可孵卵及照料幼崽

   恐龙会巧妙地在巢穴中排列自己的蛋。图片来源:Kohei Tanaka   这对于恐龙而言必定是个“有分量”的问题——它们中的一些尽职的父母会像鸟类一样孵卵,那么这些大家伙究竟是如何坐在自己的蛋上同时保持蛋壳完好无损呢?根据在日前于德国柏林召开的古脊椎动物学会年会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

中国古生物学会九十华诞

  第一届亚洲古生物学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来自亚洲10余个国家的古生物学会代表就正式成立“亚洲古生物协会”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决定该协会总部“落户”中国。  来自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的300余位专家学者代表汇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国古生物学会九十华诞,并

福建上杭首次发现恐龙蛋-已进行抢救性保护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953.shtm

推动古生物学研究走向国际最前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践行二十大精神,瞄准基础研究,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依托亚洲最大的化石标本馆藏中心,不断探索新技术,正在把古生物学这个“冷板凳”坐热、推动我国古生物学研究走向国际最前沿。  春节刚过,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

中国科研人员发现最早恐龙蛋壳为革质蛋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975.shtm中新网武汉11月9日电 (马芙蓉 柯宇铮)中国科研人员最新研究发现,最早的恐龙蛋壳为革质蛋壳,并揭示早期恐龙蛋的演化过程。相关成果于近日在线发表于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此项成果由

古脊椎所等发现最早的恐龙蛋为革质蛋

  恐龙生殖生物学特征的宏演化是备受关注但争议不断的领域。过去几十年来,一些保存状态良好的蛋窝与成体关联标本提高了古生物学家对这一领域的认知。然而,由于化石证据稀缺以及缺乏大尺度的定量分析,关于生殖特征宏演化模式的研究有限,尤其是白垩纪之前的演化历史。本研究报道了一种发现于贵州省的早侏罗世蜥脚形类恐

古脊椎所浙江天台盆地发现恐龙蛋一新蛋科化石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员课题组近期在浙江天台盆地双塘、桥下、酒厂等多个地点的赤城山组一段发现十几枚蛋化石的蛋壳结构非常特殊,与目前已知的恐龙蛋类型明显不同,研究后认为是恐龙蛋新蛋科化石。11月2日,《科学通报》第57卷31期以封面文章形式刊登了该项研究成果。这一新的恐龙蛋类

如何推动我国古生物学研究走向国际最前沿?

作为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基础研究是科技大厦最重要的“地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先进技术和亚洲最大的化石标本馆藏中心,正在把古生物学这个“冷板凳”坐热。践行二十大精神,瞄准基础研究,科研团队将如何推动我国古生物学研

英古生物学家因违规被剥夺经费

  近日,一个研究基金会撤销了给予著名古生物学家Nicholas Longrich的100万英镑的经费。英国巴斯大学调查显示,Longrich违反了该校的反骚扰政策。 【《自然》相关文章】  2010年,Longrich发现了一种古怪的魅惑角龙,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2015年,Longrich及其同

究竟什么导致恐龙灭绝?中国科学家提出恐龙灭绝新机制

6600万年前,雄霸地球的恐龙消失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恐龙的灭绝?是小行星撞地球,是气候变化,还是大面积火山爆发?  答案或许不这么简单——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机构的科学家对陕西山阳盆地恐龙化石开展了系统性研究,提出了一种

张弥曼:在古生物学领域求索60余载

   “我的古脊椎动物研究生涯始于大概60年前”。获颁“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中国科学家张弥曼22日晚在巴黎参加颁奖典礼时风趣地说,自己最初选择专业并非出于兴趣,而是响应国家号召,但做起研究后“发现非常有意思”,如同“先结婚后恋爱”。  张弥曼和另外4名女科学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获颁今年的“世界

古生物学家揭秘最古老树木如何生长

  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由中、英、美三国学者组成的团队在一项最新研究中揭开了最古老树木如何生长的奥秘。这类树木最早出现在3.9亿年前,现在已经灭绝。与现生树木不同,它的茎干中并非只有一个维管束,而是由多个维管束形成一个网格系统。  出现在中泥盆世晚期(距今约3.9亿年)的枝蕨类植物

PNAS:恐龙蛋缓慢的孵化周期可能是导致其灭绝的原因

  很长时间以来,科学家们都认为恐龙之所以灭绝是由于6600万年前陨石撞地球导致的。但最近一项研究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研究者们通过对恐龙卵化石进行检测,发现恐龙胚胎在蛋中孵育的时间比我们预想的要长得多。至少对于某一种物种来说这一时间将长达6个月。  "我们认为这一发现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为什么

台湾科学家首次发现距今1.95亿年的恐龙蛋白质

  古生物学的传统理论认为,化石中有机物的保存年限不超过10万年,但早前的研究发现,恐龙中的蛋白质似乎能保存数千万年。如今,两项突破性的研究更是将这一年限拉长了一亿年。  近日,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台湾国立中央大学的两个独立研究团队分别发表文章,称在恐龙化石中发现了距今约8000万年和1.95亿年的

第一届亚洲古生物学大会在北京召开

   11月18日,第一届亚洲古生物学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召开。来自20多个国家的300余位古生物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新时代的亚洲古生物学:合作与创新”这一主题开展交流。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在致辞中表示,古生物学是地质学的一门“小学科”,但是它在探秘地球漫长演变历史和

第三届国际古生物学大会在英国召开

    6月28日至7月3日,“第三届国际古生物学大会”在英国伦敦召开,共有来自全球的古生物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约八百余人出席了本次大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戎嘉余院士、杨群所长等26位科研人员参加了此次大会并分别作口头学术报告。  本次会议上,各国代表围绕着“地质和化石记录

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发布

  3月22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云南大学等7所科研院所和高校领衔完成的具有国际水平的一批科研成果入选。  当天,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学会学术部部长、企业工作部主任宋军、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

张弥曼现身《朗读者》-与古生物学先结婚后恋爱

          《朗读者》嘉宾张弥曼与傅睿思       中新网6月15日电 本周六20:00央视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第二季即将播出以“路”为主题的第六期节目。现场,古鱼类学家张弥曼、清华大学计算机研究生矣晓沅、作家兼编剧刘和平、华语音乐教父罗大佑、演

8位“80后”院士获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

  第一届亚洲古生物学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18日在北京召开。开幕式上,张弥曼、汪品先、殷鸿福、周志炎、吴新智、郑守仪、陈旭、邱占祥等8位年逾八十周岁的古生物学院士被授予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在致辞中指出,古生物学是地质学的一门“小学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在南京开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3036.shtm

地层古生物学大腕儿殷鸿福院士:咬定青山不放松

  说起殷鸿福,当今中国地层古生物学界无人不晓。这样一个“大腕儿”,却没有一点名人的架子。这是记者在中国地质大学初次见到殷鸿福院士时的印象。他的穿着很“简约”:一件深灰色的棉布外套,一条普通的黑色西裤,一双不常见的黑面儿白底儿的“千层底儿”鞋子。记者从他的弟子谢树成那里了解到,这是殷

专家解读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近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发布“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发现翼龙伊甸园,揭秘翼龙生命史——大量3D翼龙蛋和胚胎首次发现》《中国显生宙腕足动物属志》《中国许昌发现的晚更新世古老型人类头骨化石》等十项研究成果上榜。这十大进展,不仅具有重大科学价值、有助于探究生命起源和演化的

古生物学家说,我们好像一直搞错恐龙性别了

  古生物学家往往依赖于骨骼的大小和形状来确定一个恐龙遗迹是来自雄性还是雌性。但是一位古生物学家认为研究人员在评估中可能有点仓促,他声称,在许多以前的研究中,支持性别差异的证据的缺乏可能意味着我们一直都错了。  性别二态性(Sexual dimorphism),即一个物种的雄性和雌性有很多不同之处,

莱阳白垩纪地质遗址新发现类型丰富的恐龙化石

  工作人员对恐龙化石进行修复。(资料图) 李梦摄  “目前发现2号遗址的第二至第四化石层的恐龙化石极为富集,以鸭嘴龙化石为主,同时还发现了食肉恐龙等多种恐龙类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22日对记者称。  由汪筱林带领的中科院莱阳联合科考队近日对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2

古生物学家发现华南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的肇端标志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7日发布消息,该所戎嘉余院士和黄冰研究员通过对相关层段中腕足动物群的深化研究,为华南奥陶纪末大灭绝的肇始标志提出了新的认识。 这一研究成果《华南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的肇端标志—腕足动物稀少贝组合(Manosia Assemblage)及其穿时分布》近日发布在《地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