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国际太阳燃料和太阳电池会议在大连化物所召开

8月28日至31日,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大连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太阳燃料和太阳电池会议(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lar Fuels and Solar Cells)”暨“第23届大连化物所科学论坛:太阳燃料和太阳电池会议(DICP Symposium (XXIII) on Solar Fuels and Solar Cells)”在大连化物所会议中心召开。本届会议主席李灿院士,国际光合作用协会主席、英国皇家学院教授James Barber和大连化物所所长张涛在开幕式上致辞。 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瑞典、比利时、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33位太阳能研究领域著名科学家做了大会报告。他们就人工光合作用,光催化利用太阳能,太阳能-化学能转化中的科学问题,太阳电池研究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有关科学和技术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交流和讨论,近30......阅读全文

“第二届国际太阳燃料和太阳电池会议”在我国召开

  8月29日,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大连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太阳燃料和太阳电池会议(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lar Fuels and Solar Cells)”在大连化物所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主席李灿院士,国际光合作用

第二届国际太阳燃料和太阳电池会议在大连化物所召开

  8月28日至31日,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大连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太阳燃料和太阳电池会议(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lar Fuels and Solar Cells)”暨“第23届大连化物所科学论坛:太阳燃料和太阳电

异质结太阳电池生产线开建

  日前,国内首条高效异质结太阳电池生产线在湖北恩施自治州建始县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国家科技部、工信部重点支持的产业化项目,其产品将是国内转换效率最高的太阳电池,这一项目的实施也打破了日本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垄断。   据介绍,由湖北永恒太阳能科技股份公司和上海中智光纤通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高效异质结太阳

单节有机太阳电池效率突破16%

  有机太阳电池可通过调节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分子结构满足不同方面的功能需求,且最终产品可实现便携式、多样化应用,近年来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新型有机光活性材料(包括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的设计与匹配对于有机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至关重要。对于电子给体材料而言,较深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能

新型高效有机太阳电池研究获进展

太阳能电池  近日,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承担的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新型高效有机太阳电池研究”通过由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组织的专家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在高性能光伏聚合物的设计合成、新型受体和界面材料的合成和高效光敏薄膜与大面积器件制备技术等方

量子点新型太阳电池研究取得进展

中科院新型薄膜太阳电池重点实验室在量子点新型太阳电池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期,中科院新型薄膜太阳电池重点实验室发展了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中量子点制备的新方法。该方法制备的量子点和纳晶氧化物表面直接接触,在二氧化钛表面覆盖率高。  在国家973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新型薄

利用太阳能生产燃料

  目前的太阳能技术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现有技术大多只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者利用太阳能从水中分解氢气,而难以生产作为常规燃料的碳氢化合物。此前有研究表明,在二氧化钛的催化下,光照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够产生甲醇、甲烷等有机物,但这些有机物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结构仍然过于简单。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

太阳电池阵:“天宫”的“能量加油站”

作者:本报记者 崔兴毅《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26日 01版)现如今,我们的生活根本离不开电,出差时没有移动电源,手机都不敢撒开了用。电能丰富的地面尚且如此,身在太空的“出差三人组”,是如何实现充电自由的呢?要知道,那些飞行器的运转,可都需要电能供给。答案藏在飞行器两边的巨型翅膀里。仔细观察

利用太阳能生产航空燃料

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利用水、二氧化碳和阳光生产航空燃料的燃料生产系统。他们已经在实践中应用了该系统,该设计有助航空业实现碳中和。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焦耳》。 “我们首次在一个完全集成的太阳能塔系统中演示了从水和二氧化碳到煤油的整个热化学过程链。”论文通讯作者、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授Aldo S

宁波材料所有机太阳电池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7月20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Photonics以Efficient polymer solar cells employing a non-conjugated small-molecule electrolyte为题,报道了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团队在

薄膜太阳电池发展战略研讨会召开

  2013年9月24-26日,科技部高新司在合肥组织召开了薄膜太阳电池发展战略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国内相关技术领域的20余名专家参会。   会上,专家围绕我国薄膜太阳电池发展现状和基础、发展思路与目标、技术方向选择和技术路线确定等重要问题,尤其是针对硅基叠层、碲化镉、铜铟镓硒及染料敏化等四种主要薄

CIGS薄膜太阳电池吸收层制备和性能研究

黄铜矿相铜铟镓硒(CuInxGa1-xSe2, CIGS)多晶化合物半导体以其极高的光吸收系数、可调的禁带宽度和低廉的制备成本作为薄膜型太阳电池的吸收层备受光伏研究工作者的青睐。但是当前研究大部分采用真空方法作为薄膜制备的主要手段,该类方法虽然可以使太阳电池获得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但较高的生产成本依

铜铟镓硒薄膜太阳电池的技术特点

铜铟镓硒薄膜太阳电池的特点铜铟镓硒薄膜太阳电池具有生产成本低、污染小、不衰退、弱光性能好等特点,光电转换效率居各种薄膜太阳能电池之首,接近晶体硅太阳电池,而成本则是晶体硅电池的三分之一,被国际上称为“下一时代非常有前途的新型薄膜太阳电池”。此外,铜铟镓硒薄膜太阳电池具有柔和、均匀的黑色外观,是对外观

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转换效率首超8%

  4月20日,记者从华东理工大学获悉,该校化学学院钟新华课题组在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QDSC)的研究中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将该类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纪录提升到经第三方认证的8.21%,较先前由该课题组创造的6.82%的纪录提高了20%。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高效率、低成本太阳电池是解决化石

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转换效率首超8%

  4月20日,记者从华东理工大学获悉,该校化学学院钟新华课题组在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QDSC)的研究中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将该类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纪录提升到经第三方认证的8.21%,较先前由该课题组创造的6.82%的纪录提高了20%。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高效率、低成本太阳电池是解决化石

高效柔性硒化锑太阳电池研究获重要进展

近日,暨南大学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麦耀华团队联合河北大学副教授李志强团队在高效柔性硒化锑(Sb2Se3)太阳电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结果发表于ACS Energy Letters杂志。暨南大学博士梁晓杨和河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冯阳为该论文第一作者,李志强和麦耀华为共同通讯作者。 Sb2Se3因

二维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制备原理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组研究员刘生忠团队与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赵奎合作,在二维Dion-Jacobson(DJ)钙钛矿成膜控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制备出高效率芳香族二维DJ钙钛矿太阳电池。  近年来,二维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半导体材料凭借其高的环境稳定性和结构

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空气环境制备获进展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集贤团队揭示了空气环境中制备钙钛矿的退化机理和“全过程稳定剂”设计原则,实现了常规空气环境中(25-30℃,相对湿度30-50%)一步法制备高效p-i-n反式钙钛矿电池的突破。2月26日,相关成果以“Inhibition of halide oxidation and d

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空气环境制备获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8002.shtm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集贤团队揭示了空气环境中制备钙钛矿的退化机理和“全过程稳定剂”设计原则,实现了常规空气环境中(25-30℃,相对湿度30-50%)一步法制备高效p-i-n反式钙

半导体所钙钛矿太阳电池研究取得进展

  近几年,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电池被广泛关注。该材料具有带隙可调、吸收系数高、载流子寿命长和载流子迁移率高等优点。钙钛矿太阳电池被报道的最高效率已超过20%。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王占国课题组,在钙钛矿太阳电池载流子输运管理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作为

可持续燃料的里程碑——太阳能生产航空燃料

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利用水、二氧化碳和阳光生产航空燃料的燃料生产系统。他们已经在实践中应用了该系统,该设计有助航空业实现碳中和。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焦耳》。“我们首次在一个完全集成的太阳能塔系统中演示了从水和二氧化碳到煤油的整个热化学过程链。”论文通讯作者、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授Aldo Steinfe

可“自愈”的钙钛矿太阳电池离应用还有多远?

   25.7%,这是钙钛矿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在短短十几年内突破的新峰值,已经超过了目前广泛使用的硅基光伏发电效率,但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市场应用却没有硅基光伏广泛,产能不到传统硅基光伏的千分之一。  “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水气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是投资人关注的重要指标。”开势资本合伙人唐沛在接受《中国科学

半导体所在单晶硅太阳电池研究中获得突破

     由中科院半导体所韩培德研究员领导的光伏能源组,在国家纵向经费和自筹经费的支持下,瞄准光伏企业需求,经过多年苦战,综合了入射光减反技术、钝化技术、选择性发射极技术、背面局部重掺技术等优点,在单晶硅衬底上研发出效率高达20.0%的太阳电池(短路电流密度JSC=43.9mA/cm2,开

苏州纳米所在柔性高效多结太阳电池研究中获进展

  柔性高效太阳电池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智能可穿戴装备等领域有重要应用。针对柔性高效Ⅲ-V化合物半导体多结太阳电池制备中存在的光电流匹配的多结材料高质量生长以及大尺寸外延材料的剥离和转移等技术难题,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陆书龙团队进行了长期研究,并于近期获得重要进展。  研

上海光机所太阳电池阵地面光照设备通过验收

  2011年6月,上海光机所高功率激光单元技术研发中心(光源)研制的太阳电池阵地面光照设备通过了上海811所的现场验收。  验收组对设备技术指标进行了现场测试和检查,对有关技术文件资料进行了审查,并听取了该项目负责人李海兵所作的产品研制总结报告。验收组认为产品性能指标满足任务要求,技术文

中国科学家破解硅片短板,-实现柔性太阳电池制造

太阳电池可以随意折叠、任意弯曲吗?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最新消息说,中国科学家最新完成的一项研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们通过合作成功破解了硅片的“力学短板”,显著提升硅片“柔韧性”,研发出柔性单晶硅太阳电池技术,在此基础上实现柔性单晶硅太阳电池制造,并已验证批量生产的可行性。这项柔性太阳电池领域重要技术突破

长春应化所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研究获进展

   近日,致力于实时报道全球最新化学与化工研究成果、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的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Chemical&Engineering News)以A Better Perylene Suncatcher 为题,报道了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王鹏课题组发表在《美国化

中国科大提出钙钛矿太阳电池新结构方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033.sht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徐集贤团队与合作者针对钙钛矿太阳电池中长期普遍存在的“钝化-传输”矛盾问题,提出了一种命名为PIC(多孔绝缘接触)的新型结构和突破方案,基于严格的模型仿真和实验给出

微系统所太阳电池成功应用我国2万米高空太阳能无人机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彩虹太阳能无人机首次完成20000米临近空间飞行试验,取得成功。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新能源技术中心制备的“超薄柔性晶体硅异质结(SHJ)太阳电池”首次成功应用于该机的能源系统,整个试飞过程中该型太阳电池功率输出稳定,结构可靠,为试飞的成功提供了大力支持。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试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1月28日至29日,中科院高技术局组织专家组在铜陵对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戴松元研究员主持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试技术研究”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进行验收。  该项目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两家单位共同承担,其中长春应化所负责新型染料和电解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