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动脉粥样硬化领域重要研究成果一览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科学家们在动脉粥样硬化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分享给大家! 【1】Nature:重磅!阻断氧化磷脂的抗体有望阻止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 doi:10.1038/s41586-018-0198-8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他们能够利用一种结合到氧化磷脂(oxidized phospholipid, OxPL,即发生氧化的磷脂)上的天然抗体阻断小鼠中的炎症。磷脂是一种位于细胞表面上的分子,炎症会让它们发生氧化。即便小鼠摄入高脂肪食物,这种抗体也会让它们免受动脉斑块形成、动脉硬化和肝脏疾病,从而延长它们的寿命。他们首次在一种生命系统中证实OxPL触发炎症和导致动脉斑块形成。这些结果也提示着一种阻止或逆转多种炎性疾病的新方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6月14日的Nature期刊上。 研究者Joseph Witztum博士说,“不论你的哪个部位发生炎症,你都会产生Ox......阅读全文

动脉粥样硬化的简介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脂质代谢障碍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基础,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进而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血管腔狭窄。

怎样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1、一级预防  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如新鲜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类及其制品)的食物;不吸烟,不饮烈性酒;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轻松愉快的心情;40岁及以上人群坚持至少每年体检一次;从儿童期开始,即不宜进食高胆固醇、高动物性脂肪的饮食,也应该避免摄食过量,防止发胖。  2、二级预防  

动脉粥样硬化的鉴别诊断

  临床上常需考虑与炎症动脉病变(如多发性大动脉炎、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等)及先天性动脉狭窄(如主动脉、肾动脉狭窄等)相鉴别。炎症性动脉疾病多具有低热、血沉增快等表现。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患者发病年龄轻,不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方法

  1.综合治疗  (1)合理饮食,饮食总热量不应过高,防止超重。大量减少饱和脂肪和糖类的摄入,脂肪摄入限制在每天20g以内,其中饱和脂肪限制在2g以内。增加可溶性纤维的摄入。  (2)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根据自身情况、活动习惯、心脏功能来设定活动强度,循序渐进。  (3)合理安排工作及生活。  (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和大量吸烟,还有糖尿病、肥胖和遗传因素等。  1.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增高。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互为因果,二者常同时存在。  2.高血脂  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性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分析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和大量吸烟,还有糖尿病、肥胖和遗传因素等。  1、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增高。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互为因果,二者常同时存在。  2、高血脂  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性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介绍

  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出现器官病变时,诊断并不困难。如检查发现血脂异常,动脉造影显示血管有狭窄性病变,应首先考虑动脉粥样硬化。需要注意的是,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一个器官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意味着其他地方的血管也可能已经存在同样的病变;同样,一个器官发生血管事件,意味着

动脉粥样硬化的鉴别诊断

  临床上常需考虑与炎症动脉病变(如多发性大动脉炎、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等)及先天性动脉狭窄(如主动脉、肾动脉狭窄等)相鉴别。炎症性动脉疾病多具有低热、血沉增快等表现。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患者发病年龄轻,不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方法

  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出现器官病变时,诊断并不困难。如检查发现血脂异常,动脉造影显示血管有狭窄性病变,应首先考虑动脉粥样硬化。需要注意的是,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一个器官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意味着其他地方的血管也可能已经存在同样的病变;同样,一个器官发生血管事件,意味着

颈动脉外膜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澳大利亚和法国学者的研究指出,动脉外膜是磁共振成像(MRI)中血管壁厚度参数的重要组成因素。此外,除了单纯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动脉外膜中膜厚度可能为动脉结构情况提供更多信息。该研究于2011年2月8日在线发表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杂志。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被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