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沙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热解气源研究获进展

记者近日从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获悉,该局深水油气调查团队在南海北部东沙海域水合物与深部油气关系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冯常茂正高级工程师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冯常茂和钟广见正高级工程师为通讯作者,合作者包括孙鸣,雷振宇,易海,赵忠泉。 进入21世纪,科学家们逐步认识到水合物系统和深部含油气系统之间的“泄漏共生”关系,开展这种共生关系的研究对拓展水合物勘探领域具有重大意义。 2007年以来,深水油气调查团队经过十多年的调查和研究,确认了东沙海域发育有南海北部最大的中生代残留坳陷-潮汕坳陷,该坳陷中生界地层最大残留厚度超过5000米,发育上三叠统-下侏罗统、上侏罗统等两套主力烃源岩。目前,这两套烃源岩均已进入成熟-过成熟阶段,具有大规模生烃能力。此外,研究团队在调查中发现该区域存在大量浅层气和水合物。 针对这一现象,团队深入展开了深部热解气源通过断裂系统......阅读全文

东沙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热解气源研究获进展

记者近日从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获悉,该局深水油气调查团队在南海北部东沙海域水合物与深部油气关系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冯常茂正高级工程师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冯常茂和钟广见正高级工程师为通讯作者,合作者包括孙鸣,雷振宇,易海,赵忠泉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领域首个矿产调查标准获批发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581.shtm

南海北部水合物气源成因研究获重要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828.shtm

广州能源所生物质水解残渣热解气化研究获进展

  利用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水解成糖,再通过化学或生化法转化为乙醇、糠醛等液体燃料和化学品是高品质开发生物质能的重要途径之一。生物质在水解利用过程中产生大量富含木质素的水解残渣,对这些残渣进行综合利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该过程的经济性。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对生物质水解残渣进行了热解

南海海域首次发现Ⅱ型天然气水合物

  从国土资源部获悉,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承担的“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钻探”项目日前取得突破性成果。项目在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成果的基础上,于神狐钻探区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工作,并首次发现了Ⅱ型天然气水合物。  自然界主要存在3种天然气水合物类型,分别为Ⅰ型(气体以甲烷、乙烷等小分子烃

加拿大科学院卢海龙博士访问广州天然气水合物中心

  10月22日至11月5日,加拿大科学院Steacie分子科学研究所材料结构和功能材料研究组研究员卢海龙博士应邀访问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和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广州能源所副所长吴能友,水合物中心李小森、粱德青研究员等参加接待。   10月25日,卢海龙作了题为“天然气水合物测试

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圆满结束

  7月29日,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全面完成了海上作业,这标志着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圆满结束。随后,执行本次试采技术服务的钻井平台“蓝鲸Ⅰ号”将起航返回位于烟台的母港。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科技

中国海洋可燃冰调查获突破-已圈定钻探目标区

  我国对海洋可燃冰资源的专项调查研究经过近10年的深入实施后,现已取得四大方面的突破性成果,将于2011年上半年全面结题。这是记者从中国地质调查局最近在广州召开的专项结题部署会上获悉的。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的俗称,据估算,世界上可燃冰所含有机碳的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

中国可燃冰开采技术获进展-达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可燃冰开采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据新华社近日消息,经10余年技术攻关,吉林大学科研团队研发出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冷钻热采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该技术还获得了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可燃冰 资料图  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

力学所在南海水合物研究中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的土力学课题组利用自主研制的含水合物沉积物合成与力学性质测量一体化实验装置,以我国南海北部陆坡和东沙海域海底水合物沉积物为实验介质,获得了国内最为系统的南海含水合物沉积物的应力应变关系、渗透率等力学参数,并提出了含水合物沉积物弹性模量与水合物饱和度的基本关系,

海洋热含量研究获进展

  3月10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旗下Science子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一项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成里京(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朱江与美国科学家合作的研究成果《改进的历史(1960-2015)海洋热含量变化估计》(Improved estima

我国海洋可燃冰调查取得四大突破

  新华网广州1月2日电 我国对海洋可燃冰资源的专项调查研究经过近10年的深入实施后,现已取得四大方面的突破性成果,将于2011年上半年全面结题。这是记者从中国地质调查局最近在广州召开的专项结题部署会上获悉的。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的俗称,是近20年来在海洋和冻土带发现的新型洁净能源,可以作为传统

理化所天然气液化用热声制冷技术研究获进展

  完全无运动部件的热声制冷技术因具有可靠性高、制作成本低、运行维护简单等突出优点而受到国际制冷与低温界的高度重视。我国具有大量分散的煤层气、页岩气和油田伴生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迫切需要开发不消耗电能、可靠性高、维护方便的中小型天然气液化技术。  近期,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罗二仓课题组提

水合物沉积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研究获进展

8月19日,记者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获悉,该局天然气水合物工程技术中心勘查团队基于我国南海神狐海域水合物勘查钻探航次获取的岩心样品、测井和三维地震等资料,深入研究水合物沉积层的测井曲线响应、地震反射及气体运移等特征,发现了水合物新的发育和运移形式。相关研究发表于Frontiers in

我国冻土带可燃冰“藏宝图”初现端倪

2007年年末,在各路媒体梳理评点我国能源领域年度十大新闻时,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北部成功钻获可燃冰实物样品,当仁不让地占据一席之地。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的通俗称谓,这种新型的能源矿产是全球公认的优质的石油替代性资源。有媒体评价,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为我国能源界展示了一个后石油时代的美好前景,不

全球海洋热含量研究获进展

  多个国内外机构联合发布的最新海洋观测数据显示,2018年海洋升温又创新高:成为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暖的一年。2018年全球上层2000米海洋热含量比1981-2010年的平均状态高了19.67×1022焦耳,比历史第二高的年份2017年高出0.91×1022焦耳——相当于中国2017年全

我首次在珠江口盆地钻获可燃冰-探得可观控制储量

  记者昨天从国土资源部获悉,我国海洋地质科技人员今年6—9月在广东沿海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首次钻获高纯度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样品,并通过钻探获得可观的控制储量。   据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副司长车长波介绍,此次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埋藏浅、厚度大、类型多、纯度高,天然气水合物样品中

我国南海可燃冰研究近日通过验收

  我国官方2月1日透露,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近日通过验收,建立起中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研究系统理论。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高效清洁能源,1立方米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后可生成约164至180立方米天然气。因其外观像冰且遇火可燃,又被称作“可燃冰”。  国家海洋局透露,南海天然气水合物

我国陆域发现“可燃冰”有什么重要意义

  国土资源部25日宣布,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我国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和勘探,持续整整八年,历尽艰辛而终获成功,中国地质科学家向共和国六十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那么,我国内陆发现"可燃冰"有什么意义呢?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

高性能热界面材料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汪正平、孙蓉和香港中文大学许建斌领导的广东省先进电子封装材料创新科研团队在高性能热界面材料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相关论文A Combination of Boron Nitride Nanotubes and Cellulose Nanofibers for the

“海洋六号”深入南海北部区域再探可燃冰

  □ 可燃冰又称甲烷水合物,是甲烷气体和水分子结合形成的白色结晶体,能像天然气一样燃烧,通常存在于大陆架海底地层以及地球两极的永久冻结区域。可燃冰被看作是有望取代煤、石油的新能源     □ 经研究人员多年研究,在我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钻探目标区内共圈定11个可燃冰矿体,含矿区总面积

我国使用拉曼光谱探针-首次在南海发现裸露“可燃冰”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日前发布消息,在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域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支持下,我国科学家首次在我国南海海域发现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  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执行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的航次中,船上搭载的“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携带我国自主研发的拉曼

中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约800亿吨油当量

  18日在天津举行的2018(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正式发布。据报告显示,初步预测,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约800亿吨油当量。  该报告由自然资源部编制发布。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组织开展了“十三五”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全面、科学、客观地评价我国各类油

台湾、德国研究中国南海的天然气水合物

  据位于台北的德国研究所称,从3月31日开始,台湾和德国将在为期五周的研究项目中共同努力,研究在南台湾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为开发潜在的丰富能源资源。   该研究所称,科学考察将探索和研究冰状的矿物质,这些通常会在在海底深处500米和2,000米之间被发现。   水合物含有气体,如

可燃冰:未来能源愈行愈近

  图为二0一七年六月九日,我国在位于广东珠海市东南三百二十千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进行试采可燃冰的作业平台。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但是有这样一种冰,不仅可以燃烧,其热值还比石油多10倍,燃烧后很清洁,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储

学者在新几内亚沿岸海域结构和变化规律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地球物理研究杂志:海洋》(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胡敦欣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currents of

海域海相中生界油气成藏规律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深水油气调查团队在海域海相中生界油气成藏规律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该论文第一作者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正高级工程师钟广见,通讯作者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钟广见、冯常茂和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彦林博士,合作者包括广州

预计中国2030年有望实现可燃冰产业化

  “目前,我国正加速推进南海可燃冰资源勘查、开发和产业化。”12月19日上午,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杨胜雄在广州召开的“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与开发”高端论坛上透露说,预计我国2030年有望实现可燃冰产业化。  据悉,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研究揭示东沙环礁珊瑚死亡率

  一项研究显示,2015年6月东沙环礁的温度上升了6℃,导致当地近40%的珊瑚群落死亡。相关成果3月22日发表于《科学报告》。  东沙环礁是位于中国南海北部的珊瑚礁,为了了解厄尔尼诺对它的影响,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的Thomas DeCarlo、美国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Anne Cohen及

加勒比海域发现天然气田

  哥伦比亚石油公司11月8日宣布,该公司与巴西石油公司在哥伦比亚北部玻利瓦尔省以北的加勒比海域发现一处天然气田。该天然气干气田深度为3300米,由“马帕尔1号”钻井所发现。这一钻井属于哥伦比亚石油公司及其子公司和巴西石油公司于2007年共同投资的项目,哥巴投资各占 72.56%和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