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国家防办:全国逾亿亩耕地受旱需警惕旱涝急转

江西九江县城子镇干裂的土地。 核心提示 国家防办统计显示,截至5月2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044亿亩。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旱情较为严重。 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耕地受旱面积为4535万亩,占全国受旱面积的43.4%。 5省有329万人、95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分别占全国的50.6%和24%。 干旱对夏粮丰收影响不大,部分早稻中稻受缺水威胁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显示,截至5月2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044亿亩。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旱情较为严重。 国家防办有关负责人分析说,长江中下游地区曾在1978年、1981年、1986年、1994年、2000年发生过较为严重春旱,但今年发生的旱情具有强度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程度重等特点。 5月20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受旱地区出现一次明显降雨过程。国家防办副主任张旭说,此次降雨对缓解当前南方地......阅读全文

兰大转基因紫花苜蓿新品系实验成功

将荒漠植物霸王抗旱功能基因导入牧草   兰州大学首次从荒漠植物霸王中成功克隆抗旱功能基因,培育出抗旱、耐盐碱和耐贫瘠能力明显的转基因紫花苜蓿新品系。这是国家973项目“中国西部牧草、乡土草遗传及选育的基础研究”的阶段成果,已由农业部批准进行田间中试。   地处我国西北荒漠区东翼的河西走廊及阿拉善

分析残留地膜对新疆棉花根系发育的负面影响

棉田应用地膜覆盖栽培可显著增加土壤温度,改善田间墒情,促进棉株早发育,提高棉花产量。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地膜的覆盖面积和使用量很大,随着种植年限延长,地膜的残留量也逐年加大。农用地膜是一种由聚乙烯加抗氧剂、抗紫外线材料而制成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聚氯乙烯),具有分子量大、性能稳定的特点,在自然条

“十二五”期间贫困地区中央水利投资2375亿

记者从水利部15日召开的“十二五”水利扶贫工作情况新闻通气会上获悉,2011-2015年,贫困地区共安排中央水利投资2375亿元,占中央水利投资总规模的31.7%。贫困地区的饮水安全工程、农田水利建设、防洪抗旱减灾项目、水保生态工程、农村水电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明显加快,取得了显著成效。

11月8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 一组关于果蝇研究的重要文章  本期Nature发表了一组关于遗传实验室中常用动物果蝇的重要论文。 中心的一篇是由“果蝇12基因组联合体”发表的关于10种果蝇基因组序列的论文。该文将10种新测序的基因组与2个以前已知的序列(分别对应D.melanogaster和

王德轩:一生小麦情

   中国十八亿亩耕地里有一半以上是旱地,还需要像导师那样,如同黄土高原上的小老汉树,抗旱耐瘠,期望用一片片小的绿叶染绿黄土高原。  爱小麦者爱一生  往年,我的导师王德轩先生在收麦前一般会叫上他仅有的两个硕士研究生——远在石家庄的我和在兰州的师兄柴守玺——两位都是搞小麦抗旱育种的弟子,有机会到陕西

未来全球农业至为重要的100个问题。

   1.前言  尽管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全球粮食生产有显著的增长, 但当今社会需要面对的最重要挑战之一是,如何养活21世纪中叶全球即将达到的90亿人口。为了满足粮食需求又不明显增加粮价,基于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对能源安全、地区饮食结构变迁的关注,以及到2015年全球贫穷和饥饿减半的千年目标,估计届

张正斌:藏水于地建设中国水仓

  作为一个从事抗旱节水的农业科研人员,让我心里不能宁静的是,毛泽东主席说的“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句话已经过去60多年,但我们还没有实现水利现代化——旱涝灾害肆虐,粮食经济损失严重。   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频繁出现的干旱缺水成为我国南北方共同面对的挑战、粮食安全危机的重要根源、中华

粮食增产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粮食生产稳定性,一方面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因为我国的粮食生产对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依赖性较强。另一方面,在耕地"红线"不动的现状之下,农业科技的进步依然是提升粮食单产、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   今年我国部分地区抗旱防汛任务繁重,为我国农产品的稳产和增产增加了难度,农业尤其是粮食

洪湖1/4湖区出现干裂 湿地生态遭受严重破坏

  从今天(1日)起,长江流域进入主汛期。然而连日来困扰长江流域各省的不是防洪,而是抗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正面临着严重的旱情,截至5月2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达1.044亿亩,而这五省就占了四成以上。  当“洪湖水 浪打浪”的歌声还在

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创纪录的“十一连增”

   2014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创纪录的“十一连增”,总产达到12142亿斤,比上年增加103.2亿斤。粮食连续11年增长,是令人欣慰的,但今后的粮食生产如何保持增长势头?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下,如何依靠科技力量改造中低产田?在确保“第一粮仓”三大平原区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的前提下,如何全面规划,保障

张正斌:加强水资源和粮食安全协同发展

  加强南方水资源和粮食安全协同发展建设及战略研究   我国南方干旱频发。南方水热资源匹配较好,但近十年来干旱频发,如云南发生了连续5年的冬春干旱。2010年春季,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省都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部分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2011年中国南方五省包括江苏

落实粮食安全新战略 加快科技支撑促进农业现代化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以我为主、适度进口、保障产能、科技支撑”粮食安全新战略,这是我国农业发展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也是面向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人们不仅要吃饱、还要吃

水利重要性被提至国家安全高度 10年将投4万亿

  为了我们的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权威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新华网北京1月29日电(记者姚润丰 林艳兴)2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新华社“新华视

数说2013:全国空气质量最差10城市河北每月占5-7个

  ■ 数说2013   8347家12月   2013年,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中,河北每月都占5至7个。为防治大气污染,该省目前已完成脱硫、脱硝、除尘等减排工程426个,关停取缔重污染小企业8347家,拆除分散燃煤锅炉1225台,建设煤质快速检测站20个。   6000多万件11月

陈飞:让三峡工程造福人民

  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它的成功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治水的百年梦想,铸就了水电建设的历史丰碑。目前,三峡工程已全面转入运行阶段,经济社会效益凸现,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水电事业的科学发展。   一、水电开发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

河南培育出秸秆可以吃的新型玉米 出糖率超甘菜和甜菜

河南省南阳市衡达农业科学院院长苏子磻介绍新培育的玉米、高粱、棉花品种。  中新网北京7月27日电 玉米秸秆食用营养与玉米籽粒相当,出糖率超甘菜和甜菜,还可以转化成燃料乙醇,这样的玉米品种你见过吗?  27日,在国研智库等机构组织的《我国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与政策建议》课题研讨会上,从事育种科研37年

多名院士专家“细说”转基因

  转基因技术自问世以来,就备受公众关注。中国科协近日举办的第29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邀请了中科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张启发,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陈晓亚,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大昉,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研究员卓勤四位专

专家细说转基因

  基因技术的由来及其意义  陈晓亚(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在光明日报刊文说,1953年,生命科学界有一个重大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从此科学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后来,通过一系列发现,科学家总结了生命科学的一条基本规律:中心法则,即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重要性跟物理学上的牛

四川云南局地“四连旱” 153万人出现饮水难

  自入冬以来,全国旱情总体偏轻,但云南、四川等省部分地区旱情较重,连续4年干旱少雨。云南、四川两省耕地受旱面积达3376万亩,153万人、88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这是记者7日从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获悉的。国家防总有关负责人表示,入冬以来,北方大部多次出现较大范围雨雪

全国1930万亩耕地受旱 20万人饮水困难

  国家防总办公室截至11日统计,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930万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1252万亩,春季待播耕地缺水缺墒面积678万亩,有20万人、8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受旱地区主要分布在冬小麦主产区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甘肃、陕西等地。  据悉,今年以来北方冬麦区降水持续偏少,部分地区土壤轻度或中

土壤墒情与旱情管理系统分析小麦生长的影响因素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是十分多的,如果需求量与土壤中的含水量在一个相当场的 时期内不平衡,那么就会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因缺水而受到极大的限制。近几年来,由于水资源紧缺的问题给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通过综合分析、整理,选择 符合大部分地区评估农业干旱基本旱情的2种方法,并讨论小麦生长对土壤水分的

中国农大、中科院Nature Genetics携手发布GWAS研究新成果

  来自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证实,ZmVPP1基因遗传变异有助于玉米幼苗抗旱性。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8月15日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秦峰(Feng Qin)研究员,和中国农业大学的杨小红(Xiaohong Yan

中国科学家Nature Genetics发表GWAS研究新成果

  来自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证实,ZmVPP1基因遗传变异有助于玉米幼苗抗旱性。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8月15日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秦峰(Feng Qin)研究员,和中国农业大学的杨小红(Xiaohong Yan

山东抗旱账:水库入不敷出 蓄水比历年同期少一半

  今年以来山东部分地区遭遇百年一遇大旱,那么全省目前所有的水到底有多少?如果持续没有有效降雨,今年的旱情将发展到什么程度?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报道,常年蓄水量5.5亿立方的峡山水库是山东第一大水库,可供潍坊周边350多万居民、100多万亩耕地用水,但今年蓄水只有2.4亿立方,不

无线墒情与旱情管理系统提供农业干旱抗旱的依据

近几年旱灾发生频率很高,给农业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通过综合分析、整理,对农业干旱地区的旱情进行评估,为作物灌溉以及抗旱工作提供可靠的服务依据。那么什么是农业干旱,这主要是指在农业技术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植物需水量和从土壤中摄取的水量在很长的时期里不相平衡,因此导致农作物生长发育因缺水而受损害,影

中国反驳“发展生物能源会加剧水危机”的说法

专家声称,中国大力发展生物能源不会如研究所指会引发更剧烈的水危机。 10月11日,位于斯里兰卡的国际水管理研究所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声称,中国计划大力发展生物能源,这将会让该国水资源严重吃紧。国际水管理研究所是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的一部分。 报告作者们认为,目

高立志:“北上西移”破解生物质能与民争地

  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化石能源供应紧张问题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开始将目光投向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和开发,这也是人类急需的替代石油资源的最可能途径。那么,我国的生物质能源产业将遵循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副主

我国将建设一批部级农产品质检中心

  三、重点任务   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入手,重点加强事关现代农业发展全局、影响长远的八个方面建设。   (一)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稳定发展粮食和棉油糖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加强生产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

“北上西移”破解生物质能与民争地

  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化石能源供应紧张问题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开始将目光投向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和开发,这也是人类急需的替代石油资源的最可能途径。那么,我国的生物质能源产业将遵循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中国西南野生生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由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以下是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的详细内容。     一、建设背景    贯彻落实《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农业部令 2016年第2号)关于5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