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斥巨资吸引海外科学家归国

1991年前苏联解体以及接下来近十年经济的困境,让俄罗斯的科技每况愈下。最近,为了加速俄罗斯的科技复兴,俄罗斯政府宣布了一项900亿卢布(约合28亿美元)的复兴计划,旨在加强俄罗斯的大学建设和吸引高水平的移居国外的科学家返回俄罗斯。下周俄罗斯政府将在圣彼得堡召开一次科技界侨民代表大会,商讨俄罗斯的科技复兴计划。《自然》杂志就俄罗斯如何吸引侨民回国和如何提升其科学研究的国际地位对俄罗斯联邦教育和科学部长Andrei Fursenko进行了一次专访。 就俄罗斯的科学研究面临着哪些困难这一问题,Andrei Fursenko表示,90年代的东欧剧变给俄罗斯的科研带来了很多问题,如经费减少,科学家社会地位降低,经济对科技的需求不足等。俄罗斯过去的十年已逐渐克服了这些困难,现在俄罗斯科学家跟国外同行也开展了许多的合作研究。然而,俄罗斯的科学研究仍然面临着许多障碍,俄罗斯的科研一直以来都与全世界的科研相隔离,这导致俄罗斯的科研重点......阅读全文

俄罗斯斥巨资吸引海外科学家归国

  1991年前苏联解体以及接下来近十年经济的困境,让俄罗斯的科技每况愈下。最近,为了加速俄罗斯的科技复兴,俄罗斯政府宣布了一项900亿卢布(约合28亿美元)的复兴计划,旨在加强俄罗斯的大学建设和吸引高水平的移居国外的科学家返回俄罗斯。下周俄罗斯政府将在圣彼得堡召开一次科技界侨民代表大会,商讨俄罗斯

中国海外人才归国潮:不能融入西方主流社会

  人才“争夺战”   150多年来,一波波海外留学大潮兴起,一代代海归学成回国,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如今,一方面,中国年轻一代“出国潮”热度不减;另一方面,在西方社会经济发展前景不明朗、科技投入有所减弱的情况下,“回国潮”也必然成为大趋势。中国出台的各种人才政策,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

俄罗斯科学家发明肺癌早期诊断测试系统

  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和俄科学院托木斯克肿瘤研究所的专家合作,发明了一套检出概率超过80%的早期肺癌诊断测试系统。   研究人员介绍说,这一诊断方式是微创的,测试样本是患者的血浆。该系统的开发基于对200名志愿者的研究,其中一半是确诊的肺癌患者。科学家通过分析志愿者的血浆,发现了15种对肺癌诊断

俄罗斯科学家发明肺癌早期诊断测试系统

  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和俄科学院托木斯克肿瘤研究所的专家合作,发明了一套检出概率超过80%的早期肺癌诊断测试系统。   研究人员介绍说,这一诊断方式是微创的,测试样本是患者的血浆。该系统的开发基于对200名志愿者的研究,其中一半是确诊的肺癌患者。科学家通过分析志愿者的血浆,发现了15种对肺癌诊断

俄罗斯科学家发明耐高温陶瓷材料

  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和俄科院西伯利亚分院强度物理与材料研究所的专家们开发出一种能够耐受极端温度的陶瓷材料。   该项研究成果将首先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它是由基于碳化硅和二硼化锆的陶瓷混合物所构成的多层陶瓷结构,能够提升喷气式发动机燃烧室的温度,还能在空间飞行器再入大气层时起到隔热作用,或者用于制

新一轮“归国潮”:3800多名华人科学家陆续离美回国

  11月13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马毅在社交平台宣布,2023年起,将从伯克利停薪留职,加入香港大学,出任数据科学学院院长。就在前不久,著名科学家颜宁也宣布从普林斯顿大学辞职,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  事实上,正有越来越多的华人科学家选择离美归国。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当代中国中心教授谢宇

美国科学家隐瞒海外科研关系或将受处罚

  近日,一个负责探讨海外影响对美国科研活动威胁的独立科学家组织表示,如果科学家违反美国政府关于公开海外科研联系的相关规定,应该受到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图片来源:DAVIDE BONAZZI/SALZMAN ART  这家独立组织名叫JASON,早在冷战期间就给美国政府提出国家安全方面的建议。此

俄罗斯科学家研制出可食用餐盘

  俄罗斯阿尔泰边疆区出版与大众传媒局新闻中心表示,巴尔瑙尔市两所大学科学家用羽扇豆(一种可食用植物)制成了可食用餐盘。   该局指出:“可食用餐盘为阿尔泰国立大学和阿尔泰国立技术大学的科学家共同发明。制造这种餐盘用的是羽扇豆。羽扇豆是豆科植物的一种,是蛋白质的来源,不含麸质和植物激素,氨基酸组

俄罗斯科学家用激光隔空为手机充电

智能手机时代,续航是一个制衡人类玩手机时间的最大阻碍。我们知道快充和无线充电。然而你听说过激光充电吗?近日,俄罗斯科学家就用激光为手机充电,还是隔了1.5千米之外。据外媒报道,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进行了一项独特的实验,那就是用激光在1.5千米之外给手机充电。据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成功地在1小时内

俄罗斯科学家称金星有生命迹象-形似蝎子

  俄罗斯科学家称在金星上发现了“蝎子形状”的物体。  俄科学家称发现“圆盘”和“蝎子”在动,好像有生命。  俄科学家Leonid Ksanfomaliti  金星表面图。  俄罗斯科学家Leonid Ksanfomaliti在对30年前苏联探测器拍摄一系列照片分析后,声称已经发现了

以色列俄罗斯科学家访问华南植物园

  简曙光研究员向来宾介绍情况  11月8日,以色列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国际著名古气候研究专家Spicer R. A教授及助手Teresa Vernon女士,俄罗斯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被子植物化石研究专家Kodrul Tatyana M.和被子植物及古气候研究专家

顶尖学者归国!西湖大学又迎来新团队

  6月21日,西湖大学二号楼再迎新团队入驻,来自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姜汉卿教授及其团队正式加盟西湖大学工学院。  姜汉卿教授2001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力学系,2006年加入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2016年获得正教授职位。主要从事柔性电子与软/硬异质性材料研究。  就在加入西湖大学前夕,姜汉卿刚刚获

华盛顿邮报:中国机遇吸引海外科学家回国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2月20日报道,中国的机遇吸引科学家回国。 盛慧珍(音)是外国移民在美国获得成功的典型。在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后,她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找到一份工作,成为一名博士后研究员。她拿到了绿卡,在马里兰买了房子,并一路晋升为访问学者和高级研究员,最后成为一名终身聘用的科学家。 但在那

综述:黄大年事迹引起海外学子强烈反响

   著名海归科学家黄大年今年1月8日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半年过去,他的生平事迹依然令人动容、催人奋进。  在海外求学的中国学子纷纷表示,黄大年以实际行动为新一代科技人员树立了一个楷模,他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和高尚情操是激励海外学子的一盏明灯。  献身科学  矢志报国  中国留俄学生总会主席王

俄罗斯科学家绘制出小分子RNA完整基因图

  俄罗斯科学院普通基因研究所与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联合课题组共同绘制了人和鼠的小分子RNA完整基因图,相关成果刊登在《Nature Biotechnology》科学期刊上。   该课题组研发出专门的算法,不仅可用于寻找新型小分子RNA,而且还可确定不同组织上小分子RNA的活性。课题组收集和分析了人和

俄罗斯科学家:2万多太空物体有潜在危险

  中新网11月18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网18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纳坦•艾斯蒙特在“星”电视台节目中表示,目前约有2.3万-2.4万个潜在危险太空物体,它们能在碰撞时引发地球区域性或全球性灾难。  艾斯蒙特说,在未来200年内,具有潜在危险的小行星都不会与地球发生碰撞,这些小行星的

第六届世界华人论坛开幕-关注创新人才与科技发展

  “我愿意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告诉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和华人华侨:祖国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祖国更是我们施展才华的最佳舞台。”在7月26日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华人论坛开幕式上,曾在海外留学工作多年的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饱含深情对话海内外专家、学者,希望他们畅所欲言、建

《纽约时报》关注华人海归报道在美引起反响

  美国科研界两知名人物分别撰文,表达自己观点   1月6日,《纽约时报》曾刊登文章——《对抗趋势:中国吸引海外科学家归国》,分析了海外华人科学家归国现象(《纽约时报》刊文关注华人科学家“海归”现象),引发诸多关注。   1月12日,《纽约时报》再次刊登相关文章——《如何阻止美国的科学人才流失》

四十七位科学家获何梁何利奖-45岁以下的约占12.8%

  11月4日,何梁何利基金2015年度颁奖大会在京举行。最高奖项——“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由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邬江兴和海军工程大学马伟明获得。俞茂宏等31名科学家荣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陈占胜等14名科学家荣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颁奖大会并致辞。何梁何利基金

俄罗斯斥资数亿美元资助科研

首轮资助40名科学家,每人490万美元  俄罗斯联邦10月29日宣布一项“百万资助”获得者名单,共40名科学家每人将获得490万美元的资助,总额接近2亿美元。俄罗斯政府还计划在2011年春公布第二轮资助名单,届时将有另外40名科学家入选。     作为俄罗斯政府今年4月发起的建设“政府支持的科学”计

科学巨匠归来显榜样力量-“强磁场”召唤人才海归

  “感谢主办方为两位先生颁奖,这是对他们回归祖国的肯定。”日前,中国新闻社主办的“2017全球华侨华人年度评选”在北京举行颁奖典礼,科学家杨振宁、姚期智入选“2017全球华侨华人新闻人物”。清华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助理张莞昀代为领奖。  2017年2月,此前已放弃外国国籍的杨振宁和姚期智,正式由中科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科学家揭开人类胚胎奥秘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该院北京基因组所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人类胚胎进行有序基因表达、发育进化的奥秘。研究成果于3月9日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上。  人类的生命从受精卵开始,一个受精卵如何发育成一个含有200多种细胞类型、36个重要器官的复杂有机体,是生命科学最大

新加坡政府制定政策吸引旅居海外科学家回国

  近期,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会实施“新加坡科学家回国计划”,本地大学或研究所招聘新加坡籍科学家,让他们担任部门主管或培养他们成为未来的主管。鉴于新加坡在过去十年相关科技领域发展迅速,科研环境日渐成熟,政府决定提供研究经费给旅居海外的杰出新加坡科学家,协助他们回国从事科研工作,推动科研水平的提升。

家国情怀诠释归国学子心理密码:回国不需要理由

  “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2017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海内外留学人员中引起了强烈共鸣。  “回国不需要理由!”  “家国情怀是植根于我们血脉之中的文化传承,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是海外学子奋发图强的精神归依。”全

中石油天然气管道或收归国家

  接近发改委的消息人士透露,最近一个月发改委多次召集石油公司的代表开会,重点讨论将中石油的管道业务收回的可能性,目的是进一步理顺天然气管输价格。“这次讨论跟以前不一样,是要把中石油整个天然气管道业务收归国家管理。一个可能的方案便是另外成立专门的国家天然气管道公司来管理。”上述人士说。   除了管

施一公:当院士,-不是我的归国目标

  施一公并不是那类“明星科学家”,但却两度成为社会焦点。   上一次,他放弃千万美元的优厚科研待遇,从普林斯顿大学辞去终身教职,在美国引起震动。《纽约时报》2010年1月7日头版对此事进行专题报道,高度关注在美华人科学家的“返流”。   这一次,是在中国。12月9日,2011年度中科院院士增选

俄罗斯科学家发明太阳能风能混合发电装置

  莫斯科钢铁与合金学院的科学家研发了一款混合发电装置,能将太阳能和风能转化为电能,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气候条件,对于交通不便、电力供应困难的边远地区居民点的供电更具重要意义。   该装置的主发电装置为混合式垂直轴流式涡轮机,其内测的叶片上装备了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发出的电能在风力发电轮机转速较低时可

俄罗斯科学家开发从废料中提取锂的技术

  俄罗斯国家研究型大学莫斯科钢铁与合金学院的专家建成了一套工业实验装置,能够从矿石废料和废旧锂离子电池中提取锂,其终端产品的成本将低于从国外进口的同类产品。  锂是最轻的金属之一,是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成分。没有它,手机、电脑、照相机等设备都将无法工作。据汇丰银行分析师估算,2015年全球金属锂需求为

俄罗斯科学家研制出生产碳化铪的新技术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布德克尔核物理研究所与固体化学和力学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联合研制出了制造碳化铪的新技术。这种新的制造技术高效、廉价,生产出的碳化铪质量高。   科学家首先把铪和碳放在球磨机中旋转,研磨成粉末,进行同步辐射的X射线衍射,然后通过电子束焊接方法进行定向电子束加热,温度至395

万钢:做好海外人才引进-望科学家投身国家科技发展事业

  科技部部长万钢、科技部党组书记王志刚13日主持召开了重大专项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会议邀请11位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的“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围绕重大专项管理改革、体制机制创新以及如何更好地做好海外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科技部副秘书长徐建培、中组部人才局唐永刚副巡视员和科技部相关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