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认知障碍研究获新进展

在《科学》杂志预测的2008年七大科研热点中,大脑神经回路研究是其一。借助一些新方法,科学家有望开始了解大脑神经细胞回路是如何处理信息和调控行为的。与此同时,一种名为弥散张量成像的磁共振新技术,也为科学家提供了人类大脑不同区域之间如何连接的新细节。这些技术不仅将帮助科学家深入了解神经回路是如何工作的,也有助于科学家研究在一些大脑疾病中神经回路是如何失效的。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脑影像与脑认知障碍研究团队教授蒋田仔和北京宣武医院教授李坤成等合作,借助脑影像计算理论与方法,在脑认知障碍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发现。新成果发表在2007年美国《人类大脑成像》(Human Brain Mapping)10月号期刊上,文章介绍了在静息状态下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的数据分析方法,在小于0.08Hz的低波段下,通过测量脑部血氧含量水平的变化,勾画出阿尔茨海默氏症 (俗名老年痴呆症)早期患者不同脑部功能区连接的改变等问题。研究者将患......阅读全文

自动化所研发出全脉冲神经网络的类脑认知智能引擎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曾毅带领的类脑认知智能团队,打造出全脉冲神经网络的类脑认知智能引擎(Brain-inspired Cognitive Intelligence Engine,简称为BrainCog,中文名为“智脉”),并进行全面开源开放,为探索面向通用人工智能的类脑智能研究提供基础性

自动化所研发出类脑脉冲神经网络加速器

  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曾毅研究员课题组提出基于FPGA的脉冲神经网络硬件加速器“智脉·萤火”(FireFly),并集成了针对FPGA器件特点的DSP运算优化策略和适配脉冲神经网络数据流模式的高效的突触权重和膜电压访存系统,在硬件上实现了脉冲神经网络的推理加速,推动了类脑脉冲神经网络迈向实用

日研究发现光线可控制脑内神经回路

  日本京都大学和筑波大学的研究小组日前报告说,用光照射灵长类大脑中特定的神经回路,可实现对目标神经回路的高精度操控。   这一成果有望帮助弄清大脑一些高级功能,并促进研发治疗帕金森氏症和抑郁症的有效方法。   人类和猴子的大脑由上千亿个神经细胞组合在一起形成神经回路,进而产生了记忆、判断力、控制行

脑认知障碍研究获新进展

在《科学》杂志预测的2008年七大科研热点中,大脑神经回路研究是其一。借助一些新方法,科学家有望开始了解大脑神经细胞回路是如何处理信息和调控行为的。与此同时,一种名为弥散张量成像的磁共振新技术,也为科学家提供了人类大脑不同区域之间如何连接的新细节。这些技术不仅将帮助科学家深入了解神经回路是如何工作的

神经解剖及脑网络组联合讲习班在自动化所举办

讲习班现场  5月12日至14日,“神经解剖学及脑网络组联合讲习班”在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举行。活动由中国解剖学会脑网络组分会(筹)和中国解剖学会断层解剖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自动化所LIAMA计算医学研究中心和山东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研究所共同承担了此次培训任务。中国解剖学会

一脑内神经回路与精神紧张时发热有关

   日前,来自京都大学的研究小组在动物实验中发现了与哺乳动物精神紧张时发热有关的重要脑内神经回路。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治疗应激障碍(stress disorder)的方法。这一成果的论文已经刊登在新一期的美国《细胞-代谢》杂志网络版上。  包括人类在内的很多哺乳动物在精神紧张时,会出现体温、脉搏、

联合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识别标记

  记者8日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该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领衔联合中外多家单位,研究发现大脑海马区的影像组学特征可以作为一种阿尔茨海默病(AD)稳定、有效、可泛化的生物标记,有望应用于临床辅助诊断的生物标记的个体化诊断,对未来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的精准辅助识别、高危人群的纵向跟踪具有重要临床意义。H

北京脑科学研究专项:构建下一代智能科学体系

  在北京市脑科学研究专项引领下,中科院自动化所类脑智能研究中心在类脑人工智能的研究方面,已取得初步进展。  一个小小的机器人,从它的视角望出去的正前方,摆放着一个摇铃。机器人问:“这是什么?”一个声音告诉它:“这是摇铃。”机器人先进行了缓慢地观察,之后伸手握起摇铃晃动,然后放回。当再次向机器人展示

自动化所等绘制全新人类脑图谱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蒋田仔团队联合国内外其它团队通过6年的努力,成功绘制出全新的人类脑图谱:脑网络组图谱。该图谱包括246个精细脑区亚区,以及脑区亚区间的多模态连接模式,突破了100多年来传统脑图谱绘制思想,引入了脑结构和功能连接信息对脑区进行精细划分和脑图谱绘制的全新思想和方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承前启后,迈开“率先”步伐

   新年伊始,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沈阳自动化所)紧锣密鼓地推动“率先行动”计划的实施。  1月9日,沈阳自动化所所长于海斌在全所“率先行动”计划推进的通报会上表示,中国科学院全面实施“率先行动”计划以来,沈阳自动化所紧紧把握国家产业升级的重大需求和新工业革命即将来临的大趋势,他们围

中科院实现神经元脑网络活体成像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徐富强、王杰研究团队基于新型基因编码生物磁共振成像技术,首次实现特异类型神经元网络的在体检测。相关研究成果在影像学期刊《神经影像》(Neuroimage)上发表。 目前,基于病毒的脑网络示踪技术主要依赖于光学成像,广泛应用于脑组织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成像检

9年“孕育”-类脑认知智能引擎“智脉”诞生

 曾毅团队 受访者供图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类脑智能研究中心研究员曾毅团队发布了历时9年打造的全脉冲神经网络的类脑认知智能引擎“智脉”(Brain-inspired Cognitive Engine,以下简称BrainCog),并进行全面开源开放,助力自然智能的计算本质探索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脑”在清晰“成像”

勇于进取的生物物理所队伍智慧的“脑”已运转起来6月16日至18日,中科院“创新2020——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研讨会”召开,与会的近100位所长就像各路征战的将领般云集北京,从党和国家赋予中科院的战略定位出发,围绕事关我国科技事业长远发展和“创新2020”深入实施的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了

最新研究发现人工智能与人类差距显著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480.shtm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孙自法)近些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因其很多方面的优越表现超过人类而备受关注。不过,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自动化所)

中科院绘制246个精细亚区的全新人类脑图谱

  中国科学院日前发布消息,该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蒋田仔团队联合国内外其他团队经过6年的努力,成功绘制出全新的人类脑图谱,即脑网络组图谱。  该项研究的最新成果——全脑精细分区图谱及其全脑连接图谱在国际学术期刊《大脑皮层》上在线发表。  中科院自动化所团队突破了100多年来传统脑图谱绘制的

大规模多中心脑影像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识别标记

  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领衔发展了一套基于海马影像组学的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识别的研究框架,发现海马的影像组学是一种阿尔茨海默病稳定、有效、可泛化的生物标记,并有望应用于临床辅助诊断的生物标记的个体化诊断,对未来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的精准辅助识别、高危人群的纵向跟踪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心理所揭示应激导致认知灵活性缺失的神经机制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难以将注意从创伤相关线索转移开来,他们长期受困于创伤相关情境,表现为长期反复、插入性的闪回创伤记忆。这可能与高强度的应激事件导致认知灵活性受损有关。已有研究显示,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至伏隔核(NAc)的神经通路在认知灵活性的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但PTSD患者的

研究发现暴饮暴食竟是脑回路的锅

  “冲动是魔鬼”,但冲动控制是调节行为的关键,冲动在很多情况下会迅速导致负面后果。突然暴涨的饮食欲望使得原本要减肥的你在一天内摄入了近一周的热量,看着朋友圈层出不穷的“不瘦×斤不换头像”,你可能没有想到,我们的暴饮暴食居然真的是脑子的问题。  近日,一项新的研究确定了大脑中改变食物冲动性的特定回路

中科院计算所:云计算“脑补”-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一个体系的变革,它需要产业辐射以及整体经济的转型。中科院计算所云计算中心正致力将城市智慧带给政府、市民以及企业。  “智慧城市的终极目标对政府来讲是个社会和谐的政府,对市民来讲是个人民幸福的环境,对企业来讲是能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城市。”中科院计算所云计算中心主任季统凯告诉记者,智慧城

中科院自动化所将举办首届智能决策论坛

  为了推进智能决策在理论、算法、应用等各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将于9月19日~20日举办首届智能决策论坛。 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向决策智能发展,是国家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方向。首届智能决策论坛正是希望通过系列学术探讨,启示智能决策的未来发展。届时,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中科院自动化所:欢迎来到人工智能王国

可爱灵巧的机器鼠、通过人脸识别即可实时测心跳的心率检测仪、领先一步享受无人值守的无人售货亭……19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举办第十四届“自动化之光”公众科学开放日活动,上演了一场让人眼花缭乱的AI大秀,吸引了众多各界群众和大中小学生前来参观。此次开放日主要通过人工智能+、脑科学+、走进实验室和科普

-中科院自动化所与联想共建联合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成立的“中科联想身份认证云服务联合实验室”近日在京举行签约暨揭牌仪式。  联合实验室将面向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多个领域对自主可控身份认证云服务的重大需求,研发功能卓越和安全可靠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云服务平台,在模式识别和云计算产业界形成有原创性、突破

中科院神经所与上海药物所合作研发原创药

  1月23日,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模型成果新闻发布会在上海松江区G60脑智科创基地举行。当天,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悉,双方将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创建非人灵长类动物药物筛选疾病模型,建立高效的筛选机制,挖掘和验证药物新靶点,基于疾病机制,开发原创新药,同时

大脑神经元的自反馈机制启发更好的类脑人工智能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6144.shtm 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类脑智能研究中心研究员曾毅团队在《神经网络》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研究将来自生物脑神经元自身反馈以及兴奋抑制性神经元平衡的启发,融入类脑脉冲神经网络的理

克隆猴“归队”野生猴群活力充沛

新华社上海6月22日电(记者王琳琳)记者22日从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获悉,去年冬天诞生的世界首批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已于近期离开育婴箱,正式“归队”同龄野生猴群。目前,姐妹俩健康状况良好,行为举止与野生猴并无二致,活力充沛。 据饲养员介绍,在野生猴群饲养笼,克隆猴姐妹俩的活动空间

提高老年痴呆症认知功能的化合物

  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血液供给,神经元就不能工作。这就是为什么持续性血液凝块被认为是老年痴呆症的罪魁祸首之一,血凝块往往在AD患者大脑中形成,引起这种疾病的标志性记忆丧失、混乱和认知能力下降。  目前,美国洛克菲勒大学Sidney Strickland神经生物学和遗传学实验室的一项新实验,发现了一种

中科院:国产阿尔茨海默症新药完成三期临床试验

  7月17日,在习总书记2013年视察中国科学院五周年之际,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耿美玉带领科研团队经过21年持续努力自主研制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新药取得重大突破,其研发的“甘露寡糖二酸(GV-971)”顺利完成临床三期试验,迈过研制工作中最关键的一步。  阿尔茨海默症以大脑认

“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在中科院自动化所开班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301.shtm

中科院自动化所打造“紫东太初”全模态大模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062.shtm 中新网北京5月6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自动化所)6日发布消息说,该所以其多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1.0为基础,目前正在和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打造全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120万元采购项目开启

近日,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发布《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小型高低温快速温变试验箱采购》采购公告,预计花费120万元采购科学仪器。详细信息如下:一、项目编号:LNZB02-ZBR2022-064二、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小型高低温快速温变试验箱采购三、预算金额:12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