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诺奖得主戴维·巴尔的摩评议发展中国家科学

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科学促进会去年的主席戴维·巴尔的摩(David Baltimore)讨论了如何发展优秀的科学研究机构。 巴尔的摩说:“……你只有拥有了非凡的人才,才有可能创造非凡的科学。”(Science) 戴维·巴尔的摩是在一群显赫的科学家兼成功的管理者中著名的一位。1975年他因为发现能把RNA转录到DNA中的病毒酶——逆转录酶而获得诺贝尔奖,他还担任了纽约的洛克菲勒大学和帕萨迪纳的加州理工学院的校长。 作为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2007年的主席,他开始向印度和卢旺达政府就科学项目提供咨询。他还把AAAS今年2月在波士顿举行的年会主题设置为“全球视角中的科学和技术”。 在他的开幕致词中,巴尔的摩勾勒出了一组加强国际科学,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加强科学的原则。这包括在选人的时候保持高标准;把资源集中用于几个优秀的小型机构上,而不是用在大型的、更分散的机构上;力求一个更小的、注意力更集中的科学环境,......阅读全文

科技人才“大龄化”忧思:或影响科研产出效率

  美国近4年投入到基础科研的资金,大部分资金没有分配到年轻科学家手中,而是流入到年龄更大的科学家口袋里。这并非特有现象,在中国、在世界其他国家都有表现。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一个科学家在30岁之前还没能有所成就,那么他就再也不会有成就了。这是为了说明,很多早期的伟大科学家,他们的科学创造最佳年

合成生物学:让“像组装机器一样组配生物”成现实

  当国人将目光投向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屠呦呦身上时,一批专家学者进而聚焦在让青蒿素可以大规模制备的幕后英雄——合成生物学身上。2015年12月底以合成生物学发展战略为主题的第552次香山科学会议上,30多位专家研讨如何将“可以像组装机器一样组配生物”的设想变为现实。  所谓合成生物学,

2014诺贝尔奖陆续揭晓:中国差距“相当大” 老是差一步

梅 -布里特·莫泽约翰·奥基夫赤崎勇爱德华·莫泽中村修二天野浩生理学或医学奖垂青“大脑GPS”  “这简直不太可能,我从未预料到,这是一项崇高的荣誉。”10月6日,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约翰·奥基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然非常激动。当得知获奖时,他正在家里的办公桌前像以往一样

蛋白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生命的另一种阅读和解析

50年义无反顾的105岁寿星 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语气平和,思路清晰。 “生物物理研究所走过了半个世纪。作为亲历者,我深知,是以50年义无反顾坚持学科交叉、坚持服从国家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办所方针,换来了生物物理所今日的蓬勃发展。” “当年,对于生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