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科院水保所发现CO2浓度升高对全球碳水循环影响减弱

中科院水土保持所研究员上官周平课题组博士生闫伟明等基于全球超过900个植物物种1800多组植物气孔特征参数对环境因子变化响应的数据,辨析了环境因子对气孔特征参数变化的影响程度,相关成果3月2日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 植物叶片气孔特征对环境因素的响应对重塑历史CO2浓度及未来气候变化下全球碳水循环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课题组发现植物气孔特征参数的变化策略受到植物自身和环境因子的共同调控,大气CO2浓度升高导致叶片气孔密度下降,而增温与干旱导致了气孔密度的增加;气孔密度对CO2和温度的响应存在一定的阈值效应,未来全球碳水循环变化的主导因素正在由CO2浓度升高向气候变暖转变。 此外,研究发现气孔密度还受到大气氮沉降、植物物种及试验条件的调控,这些差异性响应对未来气候变化下全球碳水循环的预测带来了巨大挑战;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均与CO2浓度显著相关,但是气孔指数在历史CO2重塑方面比气孔密度更为可靠。......阅读全文

华南植物园在氮和磷的化学计量学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和氮沉降的增加对氮和磷的化学计量学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定位研究站青年研究员刘菊秀和博士研究生黄文娟等利用大型开顶棚(Open-top Chamber)实验,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700ppm)和氮沉降增加对5

华南植物园森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等研究获进展

  Free-air CO2 enrichment(FACE)和open-top chambers(OTC)已证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可以促进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增加,而这种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土壤的N素水平。我国亚热带区域大气CO2浓度和N沉降都呈现上升

地质地球所发现晚泥盆世F-F生物灭绝事件与全球碳循环关系

  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Frasnian-Famennian)发生的生物灭绝事件(简称F-F事件)是显生宙以来五大集群灭绝事件之一。在这次事件中有三分之二的生物灭绝。相关研究显示,几乎所有的环境因素,包括全球碳循环、火山热液、厌氧水体扩张、温度等在F-F事件时期都发生了变化,并被

我国首次京津冀冬季二氧化碳浓度天空地强化观测完成

  碳排放监测是识别碳排放源,支撑科学减排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京津冀城市群高时空分辨率碳排放监测及应用示范”项目顺利完成京津冀地区冬季CO2浓度天空地强化观测。本次强化观测由项目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组织实施,旨在对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冬

我国首次京津冀冬季二氧化碳浓度天空地强化观测完成

  碳排放监测是识别碳排放源,支撑科学减排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京津冀城市群高时空分辨率碳排放监测及应用示范”项目顺利完成京津冀地区冬季CO2浓度天空地强化观测。本次强化观测由项目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组织实施,旨在对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冬

青岛能源所等开发出高CO2耐受工业产油微藻

  工业微藻能够将阳光和烟道气直接转化为生物柴油,因此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烟道气中高浓度的CO2及其导致的酸性培养条件,往往抑制了微藻的生长,因此提高CO2耐受性是设计与构建超级光合固碳细胞工厂的关键瓶颈之一。近期,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单细胞中心通过逆转进化时针的研究

大尺度二氧化碳/水气体浓度观测系统研制取得进展

  地表与大气之间CO2及水热量诸要素的交换过程及其影响机制,一直是气象学、地理学、生态学、水文学等相关学科共同关注的前沿性研究课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水资源紧缺等相关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系统CO2和水热通量现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生态系统水碳循环研究的核心内容。  由中科院地

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长 中国提前兑现承诺

   11月16日,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发布2018年度“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并分别就 “全球碳源汇时空分布状况”、“‘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及态势”与“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3个专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10—2017年全球大气CO2浓度呈上升趋势,且与前40年相比增速不降

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长 中国提前兑现承诺

   11月16日,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发布2018年度“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并分别就 “全球碳源汇时空分布状况”、“‘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及态势”与“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3个专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10—2017年全球大气CO2浓度呈上升趋势,且与前40年相比增速不降

车载移动设备与碳卫星携手监测京津冀CO2

  科技日报北京1月7日电 由中科院大气所开展的“追踪CO2——京津冀地区冬季CO2浓度强化观测”工作6日结束。这次监测,不但实现了在汽车上移动监测CO2,而且还在国内首次用车载移动监测与碳卫星“携手”完成了天空地立体监测。  此次监测工作是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京津冀城市群高时空分辨率碳排放监测及应

《科学》: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罗敏敏研究成果

哺乳动物嗅觉可检测到二氧化碳得到首次证明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罗敏敏实验室在《科学》发表了此项成果 2007年8月17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罗敏敏实验室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题为“Detection of Near-Atmospheric Concentrations of CO2

吕达仁刘毅刘宇:追踪碳足迹

  吕达仁院士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和外国专家交流 资料图片  CFP  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艰难地通过了《巴黎协定》。中国在其中的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好评,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气度。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曾说:排放权就是发展权。中国既要负责任,也要争取平等合理的发展权。   最有

海陆联动,“探脉”碳循环与气候互馈作用

   由林光辉担任首席科学家的“973”项目—“碳循环关键过程及其与气候系统耦合的研究”即将验收。谈起项目特色,这位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一个耦合,一个连接。“耦合就是把碳循环和气候系统的相互作用联系在一起;连接就是建立陆—海之间动态的、多维的、时空上的碳交换。”他特别强调“

上海高研院等二氧化碳直接制液体燃料研究获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低碳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暨上海高研院-上海科技大学低碳能源联合实验室在二氧化碳(CO2)利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创造性地采用氧化铟/分子筛(In2O3/HZSM-5)双功能催化剂,实现了CO2加氢一步转化高选择性得到液体燃料。其中,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中国成为第三个可以提供碳卫星数据的国家

   近日,中国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数据正式对外开放共享,这也意味着,继美国、日本之后,中国成为第三个可以提供碳卫星数据的国家。  这颗碳卫星由中国自主研制,于2016年12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2017年1月12日成功开机,13日转入在轨观测任务模式并获取首批观测数据

CO生产效率如何超过90%?这种材料来帮忙

  近年来,由于传统能源的大量使用导致大气中CO2的浓度急剧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和环境气候恶化等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降低CO2的浓度。将CO2转化为可用的化学品是变废为宝的方法。利用可持续能源产生的电进行电催化CO2转化具有温和、环保等优点。然而目前仍然存在着选择性不高、过电位高、电流密度小等缺点需

研究发现亚洲腹地区域生态转型和干旱化加剧原因

  新生代是地球圈层相互作用显著的地质时期。伴随着新生代的气候变冷,生态系统也发生重大改变。全球不同地区晚新生代的重要生态事件无疑是新生代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植物而言,C4植物的出现及其在晚新生代的扩张,无疑是最为重要的生态事件之一。C4植物由于其高效固碳能力,对全球碳循环也有重要影响。目前,国际

通过代谢工程提升工业产油微藻固定二氧化碳效率

  工业产油微藻能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与光能大规模地转化为油脂,因此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生产和二氧化碳高值化的潜在方案,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如何提升工业产油微藻的固碳能力这一关键问题,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示范了一种通过调控RuBisCO(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的激

地化所在Clumped同位素方法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Clumped isotope”方法是指研究地质样品中“稀-稀”同位素体(isotopologue)浓度的方法,如研究CO2中的18O13C16O的浓度。这种方法是由加州理工大学John Eiler教授研究组在几年前首次倡导、发展起来,它开创了一个新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领域。尽管两个或多个稀少

植物所参与的全球碳收支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陆地生态系统通过光合生产与呼吸分解过程将大气中的CO2固定下来,从而成为稳定大气CO2浓度增加、减缓全球温度上升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因此,世界各国对这一被称为生态系统碳收支的研究极为重视。7月15日,国际著名刊物《科学》(Science)杂志以特快(Sc

让青春的灵感闪耀在世界科技创新前沿

  ——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研究课题自述选粹武创蔡瑞初吴宝剑徐振林周小平   编者按 2014年是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实施的第三年,至今共资助97名杰出青年。资助经费为100万元/人。   广东省杰青从实施开始,培养方向就定在贴近服务广东发展的战略目标、以不拘一格的方式,在全国首创培养35周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的机制

  大气CO2浓度不断升高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根据计算大气CO2浓度已从工业革命前的270ppm升高到目前的412ppm(http://scrippsco2.ucsd.edu/#),预测到本世纪中叶大气CO2浓度将升高到550ppm,本世纪末达到700ppm。研究发现大气CO2浓度升高促进

地理资源所稳定同位素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生态系统生态学是中科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的核心研究领域。自2006年以来,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研究员、孙晓敏研究员和李胜功研究员等带领下,该重点实验室在稳定同位素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方向已经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在基于调制式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之后,

我国气候环境变化及干旱-半干旱区人影响与适应 项目启动

  8月10日,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末次盛冰期以来我国气候环境变化及干旱-半干旱区人类的影响与适应”启动会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该项目是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批启动的19个项目之一,旨在通过我国不同自然带高精度气候环境变化序列的重建,围绕过去全

地质地球所西江流域河流水化学与化学风化研究取得进展

  河流是连接地球上两个重要碳库——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通道,流域发生的许多自然过程都反映在河流输出碳及其生物地球化学的性质上。通过对河流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探讨区域环境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其相互作用机理,是目前国际研究的热点。我国珠江地处热带、亚热带,流域生物活动强烈,生物产率高

安光所卫星大气成份探测系统工程样机通过验收测试

  4月11日至12日,大气成份探测系统工程样机通过验收测试,这标志着该项目在关键技术攻关上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光所科研人员排除缺乏航天载荷研制经验的困难,克服了各种问题,经过一年多的科研,终于完成了三个卫星载荷的工程样机关键技术攻关工作。大气成份探测

痕量温室气体释放规律及影响研究获进展

  为揭示黄河口潮滩N2O和CH4的释放规律,评估河口氮输入对其释放的潜在影响及准确估算区域碳排放清单,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副研究员孙志高课题组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相关成果近期发表在《光化层》和《植物与土壤》等期刊上。   N2O和CH4是两种重要的痕量温室气体,其在大气中的浓度虽低于CO2,但

我国学者在新型量子功能材料研制中取得进展

  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亚林领导的量子功能材料和先进光子技术研究团队在量子功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副研究员翟晓芳、副教授傅正平等人,与美国劳伦兹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博士Jinghua Guo、中国科大教授赵瑾、湖南大学教授马超等合作,在研究新型高温、高对称性铁磁绝缘体过程中,把高质

地理资源所举办建所70周年高端学术论坛

  9月19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建所70周年暨中国科学院综合科学考察55周年系列庆典活动之一的高端学术论坛在地理资源所举办。论坛主席、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地理资源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孙鸿烈院士和论坛副主席、地理资源所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郑度院士共同主持了论坛,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丁一汇院士

研究表明盐地碱蓬异型种子植株有不同的耐盐性

  种子异型性是指同一植株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种子类型的现象,是植物在不可预测环境下所采取的“两头下注”对策。不同类型种子长成的植株对相同的环境因子可能会有相同或不同的反应。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田长彦研究员课题组通过测定不同盐氮处理下(低氮,中氮,高氮;低盐,中盐,高盐)盐地碱蓬异型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