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院士:科研的“质”比“量”更重要

杨乐: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函数论中的整函数、亚纯函数的值分布理论。在解析函数的研究中取得了许多创造性的成果。 记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依然被列入2012年主要任务之一。报告中提到“倡导学术诚信,鼓励独立思考,保障学术自由,弘扬科学精神”。近些年来,您一直积极参加科研诚信的宣讲活动,请您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杨乐:我非常赞同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个表述,这四句话对科学研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良好的道德和学风、没有学术诚信,科研的基石就不稳固,科研的目标也会落空,因为你根本无法判断一个成果究竟是原创的,还是剽窃的。 科学研究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原创性,这也是评价科研成果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不能独立思考,人云亦云,原创性从何而来?我们常说,在基础研究领域,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必须鼓励独立思考。 科学精神是科技工作者的风骨。科研中有很多乐趣,但从......阅读全文

杨乐院士:科研的“质”比“量”更重要

  杨乐: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函数论中的整函数、亚纯函数的值分布理论。在解析函数的研究中取得了许多创造性的成果。  记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依然被列入2012年主要任务之一。报告中提到“倡导学术诚信,鼓励独立思考,保障学术自由,弘

杨乐院士抨击科技界浮躁现象:科研就是追求真和美

5月5日在天津大学举行的中国科协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报告会上,来自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门委员会的院士和专家们通过精彩的报告诠释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采取互动的形式,为天大师生解惑答疑。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乐首先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对老科学家的追忆,阐述了科学道

杨承宗:乐只君子-邦家之光

  “先生”——今天的一个极其平常的称呼,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学,往往是对于那些德高望重的老知识分子的尊称。几十年来,“杨先生”这个称呼,在我和同学心里,就是伟大、崇高而又亲切的象征。  我们所说的“杨先生”,是指我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杨承宗先生。今年5月27日,杨先生不幸去世,终年100岁

杨乐院士:忆华老二三事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穷苦人家。40岁喜得贵子的父亲用箩筐把他扣住,据说这样可以“生根”,容易养活,并取名罗庚。其中,“罗”取自箩筐的“箩”去了“竹”字头,“庚”与“根”读音接近(梁羽生语)。  华罗庚是卓越的数学家、坚定的爱国者、杰出的教育家,虽然

杨乐:半个世纪的进与退

  杨乐(1939.11— )  江苏南通人,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中国,杨乐曾是一代人的偶像。  1977年,他的名字写在《人民日报》头版大标题中,被树立为知识分子典型,一夜之间名动全国。“成为杨乐那样的数学家”,是“60后”“70后”日

杨乐:数学是科学发展的基石

  虽然从事了多年纯数学的研究工作,但谈起即将成立的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中科院院士杨乐仍然显出十足的兴趣。   因为很多人并不了解,在纯数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成果的杨乐,实际上也十分关心数学交叉科学研究。并且在他看来,数学交叉科学的发展需要强大的基础研究做后盾。   “现在

杨卫:对科研不端行为“零容忍”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捍卫科学道德,反对科研不端”通报会上的讲话  杨卫  各位记者朋友,同志们:  从2013年至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已先后两次召开过 “捍卫科学道德,反对科研不端”通报会。今天我们再次召开通报会,有两个目的,一是通报基金委在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工作,二是通报近两年

杨卫:科研经费管理需尊重科研规律-合理配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十年经费概况  没有人头费,只有设备费;年初申请,年底给钱;要求基础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在项目开始之初,就像工程预算那样精确列出科研经费预算……近几年来,科研经费配置和管理中一些不符合科研规律的规定,备受诟病。2014年,科技体制改革亮点频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是我国基础

著名数学家杨乐院士逝世,享年83岁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748.shtm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杨乐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0月22日14时3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

杨乐院士:丘成桐推动中国数学发展“二三事”

4月20日上午,清华大学宣布:丘成桐受聘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出席活动并回顾了丘成桐在推动中国数学事业发展和在数学人才培养、领军学者引进等方面付出的心血和作出的贡献。 1979年是很值得怀念的一年。夏天,我在北京接待丘成桐先生,那也是他第一次回国访问,出面邀请的是中国科学院的副

杨乐院士:青年人要有志做大做好学问

杨乐  “科研要从成果和方法的创新性来评价,不要拘泥于发表论文,不要游走于研究表层。科研的灵魂在于质,不在于量。”近日,中科院院士杨乐在京作了题为《科学研究和学术道德》的报告。他希望青年一代端正思想,以做大、做好学问为目标,抓住一切机会勤于动手,争取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  杨乐以自身为例,

杨乐:学习成才要像跑一场马拉松

  杨乐、张广厚、华罗庚、陈景润在一起研讨。  在外界眼中,而今已经72岁的杨乐“年轻得不可想象”。  他成名太早了,他在“科学的春天”跻身时代的学术明星谱,同时期出现的那串闪光的名字——华罗庚、陈景润、钱学森、邓稼先在当年人们的印象中已是一部翻阅已久的厚重大书。  他的一

杨春和研究员:潜心科研的赤子

  初夏的武汉,阳光和煦、温度适宜,在距离东湖畔旁不远的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正在采访该所研究员杨春和两位学生的记者,意外碰到了刚刚参加完今年博士生面试的杨春和。  个子不高、声音温和的杨春和,说起“盐岩地下能源储备技术”相关研究工作,处处透露着饱满的干劲和无尽的热情,用他的话说自己的工作很“好

杨卫为《科学》撰写社论谈中国科研诚信

  11月29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了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撰写的社论——《中国的科研诚信》(Research Integrity in China),以下为全文中文翻译:   中国的科研能力过去十来年大幅增长,正在重塑着全球科研图景。但是,快速增长的科研能力并不必然意味着科研文化

杨卫:去年浙大科研经费亚洲第四

  “我是刚刚卸任的浙江大学校长,现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作(出任党组书记、主任)。可以说,是一辈子从事有关科研和教育方面的工作。”  昨天(3月6日),在浙江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杨卫谈了科研投入。去年,我国对科研研发的投入超过一万亿,相当于美国的一半。  杨

杨叔子院士:做科研要有社会责任感

杨叔子  “要创新,就要有社会责任感。我相信,一个人如果真的有责任感,面对任何外界诱惑都会不为所动。”近日,就当前很多科研人员离开科研的现象,《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中科院院士杨叔子。  杨叔子对一些科研人员“逃离”科研的做法表示理解。不过,他强调,应该让有志于科研的人才安于科研岗位

杨乐院士:用影响因子认定论文质量并不科学

  ●造成学术不端行为的因素很多,我们应该加强对年轻人思想方面的引导,同时采取一定措施改进管理体制,防止出现学术不端行为。   ●评价科研成果片面地认定SCI论文、认定影响因子是有问题的,这些指标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作为决定因素。   ●做创造性科研工作确实不是一帆风顺、轻而易举的,必须经过长期

杨乐院士:研究生阶段是决定人才水平的关键

  “年轻学子应继承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治学的传统,认真学习,努力创新,遵守规范。”12月13日,中科院院士杨乐在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作题为《培养优良学风,做好学位论文》的报告时,反复强调上述内容。   “研究生阶段是决定人才水平的关键。”杨乐认为,研究生阶段有两项主要任务:一是继续打好较为广博

杨禹:抱团拼自主招生不如共享科研仪器做学问

  中广网北京12月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目前,自主招生正在火热升温中,全国目前80所拥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中已有34所参与了相关的自主招生联考,而拥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农大并没有参与其中。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在学校官方网站发表《关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几点认识》,

杨卫: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更要加强管理

   杨卫指出,希望在新学科源头的缔造方面,我国能够有一席之地。在新学科热点与前沿领域方面,到2020年,我国每年能出现四五项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成果,具有冲击学术大奖的能力;在每年全球100个热点研究中占4~5个。  随着国家对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科研经费的管理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

华东理工教授杨化桂:“超级”科研团队养成记

杨化桂(右)正在与他的学生探讨问题。华东理工大学供图  春节刚过不久,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化桂就出现在学校的实验室里,指导学生开展太阳能高效转化利用新材料的研究。  由杨化桂带领的清洁能源材料与器件课题组成立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取得了多项标志性成果,最近四年,在《自然-能源》《德国应用

杨正红:以科研的态度做分析仪器

  编者按:近年来,新材料不断涌现,各种有序介孔分子筛、微孔分子筛、金属-有机框架等不断地被合成出来,新材料的孔分析技术也随之得到了飞跃式发展。2015年8月,国际化学领域最权威的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公布了最新的比表面积和孔径的气体吸附分析规范,这是自该机构于1985年颁

华东理工教授杨化桂:“超级”科研团队养成记

杨化桂(右)正在与他的学生探讨问题。华东理工大学供图  春节刚过不久,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化桂就出现在学校的实验室里,指导学生开展太阳能高效转化利用新材料的研究。  由杨化桂带领的清洁能源材料与器件课题组成立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取得了多项标志性成果,最近四年,在《自然-能源》《德国应用

追忆挚友杨乐,丘成桐1小时说了5次“我很佩服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1118.shtm编者按  10月22日,著名数学家杨乐与世长辞。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丘成桐与杨乐是40多年的老朋友,近日,丘成桐向《中国科学报》讲述了自己与杨乐交往的点滴以及杨乐

杨乐:科学道德建设关系到中国学术界的未来

——全国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活动系列报道之二   10月6日下午3点,91岁的师昌绪走进北京蓝旗营附近一家宾馆的会议室,和中国科协及教育部的工作人员一起讨论自己一周后在“全国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报告会上的发言。   在座位上坐定,老先生掏出身上揣着的已修改过四五遍的手写稿:两个版本,一个2

走近器官异种移植新星杨璐菡博士的科研历程

  猪即将作为人类救生器官的供体来源!What?普通民众表示惊掉了下巴,当然这不是肉眼凡胎能看到的,这不怪你们……,美女科学家杨璐菡的大脑回路吃瓜群众看不懂。  当异种胰岛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临床研究获得重大突破,成功将医用供体猪的胰岛移植到I型糖尿病患者身上时,你看到的还只是猪肉吗?是数以万计的猪肝

杨国梁龚旭:科学政策如何确保科研的诚信与产出

  尽管在西方文化中早就有崇尚学术自由的传统,但作为科学政策领域重要的奠基性文献,在“二战”结束之际明确提出政府只有支持科学的责任却没有控制科学的权利的观点的,当属著名的布什报告——《科学:无尽的前沿》。万尼瓦尔·布什博士在报告中不仅重申了“科学追求真理”的传统主张,而且通过当时人们耳熟能详的青霉素

纪念杨叔子院士,华科大成立“杨叔子班”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938.shtm“科学人文总相宜,大先生风范长存。”9月5日杨叔子院士诞辰90周年纪念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华科大)举行。纪念会上华科大首届“杨叔子班”亮相,来自华科大9个学院的33名学生获评杨叔

张存浩:在几十年的科研实践中化苦为乐

  我十分庆幸自己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能成为新中国科技队伍的一员,并且进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的前身工作。作为它的一员,我为大连化物所的发展壮大感到由衷高兴!  回忆自己几十年来在党领导下从事科研工作的一点有限经历和了解到的一些点滴情况,我想也能够说明:新中国的科学事业有着崭

基金委主任杨卫:科研经费管理要体现五大发展理念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到202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科研经费可谓是科技进步的“源头活水”,如何用好科研经费至关重要。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应该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科研经费的使用应该鼓励创新,我国亟须突破式的创新,但这种创新肯定具有前沿性,不易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