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专家评议

5月16日,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在京召开了中国科学院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专家评议会。教育部部长助理林惠青、高教司司长刘桔,中科院副秘书长、国科大党委书记邓勇,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副局长陈晓峰,国科大常务副校长吴岳良、副校长苏刚、王颖等参加了会议。 邓勇谈到,国科大依托于中科院各研究所科教资源,在几十年的研究生教育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得天独厚的科教融合优势,应当在国家创新发展的新时期,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希望与会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王颖代表国科大向与会专家系统介绍了国科大办学理念、科教融合式的组织结构和运行管理模式,并从培养目标、学科专业、生源选拔、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国际化战略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国科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 专家组对国科大实施该计划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国科大具有独特的办学优势和体制模式,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不仅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积极探索,也是高......阅读全文

中科院启动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

  未来5年将引进培养近万名优秀人才   9月1日,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启动实施“中国科学院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据了解,作为国家自然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高地,中国科学院计划在未来5年里,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支持领军人才600名,引进培养学术技术带头人600名,培

中科院深理工设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

12月27日下午,第23届高交会“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生命与健康院士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会上,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下设的 “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简称中心)挂牌成立,中心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集聚各方资源,邀请专家学者为该中心提供学术支撑和筹建指导,整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中科院研究生院发展历程:高端创新人才培养的历史脚步

编者按:30年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前身——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成立,这是中国最早创办的研究生院。30年来,中科院研究生教育工作为中国科技界、教育界、产业界输送了大量人才,他们中很多已经成为业界的领军人物,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这些杰出人物的成就,与中科院研究生院长期坚持和探索

人才培养需经师亦需人师

  中国传统教育里有很多好的东西,我认为,最好的就是“经师易遇,人师难遭”的思想,即“经师”与“人师”是统一的,只做“经师”并不是合格的老师,既做“经师”又做“人师”才是合格的,也就是要教会学生“为人”“为学”“为事”。  ■本报记者 王之康  自高考恢复至今,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长达40年的快速发展

“学术特区”:能否打破人才培养瓶颈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在进行以“尖子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尝试。这些凝聚了高校最优秀的教授和最拔尖的学生,采取最先进最灵活教学方式的“尖子班”,被形象地称为高校的“学术特区”。  在中国高等教育界,“钱学森之问”激荡着无数人的心灵。长久以来,找到一条符合国情的培养杰出人才的道路,一直吸引

破解芯片人才培养“卡脖子”难题

  11月,新一年毕业季刚刚开启。一所地处三线城市的大学里,有两名硕士毕业生早早迎来了让人艳羡的工作机会——年薪35万元,从事芯片设计工作。  疫情冲击、经济放缓、竞争激烈,为什么这两个年轻人却能轻松过关?  “我们参与了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一生一芯’计划,全程参与处理器芯片从设计

运用增值评价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日前,教育部在其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提出“改进本科教育教学评估,推动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而在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将“增值评价”与结果评价、过程评价、综合评价一起,视为保证教育评价科

破解芯片人才培养“卡脖子”难题

  11月,新一年毕业季刚刚开启。一所地处三线城市的大学里,有两名硕士毕业生早早迎来了让人艳羡的工作机会——年薪35万元,从事芯片设计工作。  疫情冲击、经济放缓、竞争激烈,为什么这两个年轻人却能轻松过关?  “我们参与了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一生一芯’计划,全程参与处理器芯片从设计

解读|“十四五”健康人才培养

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人才是关键。为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家卫生健康委根据卫生健康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及机构改革赋予的新职能新要求,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编制印发《“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国家对西部人才培养扶持力度加大

  2013年,人才工作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的要求,加大对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   在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中,全年共选派教师、医生、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7.7万人;在博士服务团选

中青报:我国核聚变人才培养已箭在弦上

  近期发生的日本核泄漏事件持续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和平开发利用核能再次成为瞩目的焦点。  就在上个月,国内核聚变界的100余名专家代表也聚集到了一起,由科技部主办的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人才工作会议在中国科技大学举行。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抓紧培养和储备核聚变人才后备力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新农科人才培养-高校该如何落实?

教育部日前印发《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生物育种科学、生物质科学与工程等12个专业列为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提到,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具有适应性、引领性的新农科专业,加快培养急需紧缺农林人才,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教育部表示,将建立健

同济开放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9月6日,同济大学面向2014级新生开放基于强化数理基础、学科交叉、国际合作交流等的12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本科新生可基于个人兴趣自愿提出申请。通过各实验区专家团队的面试选拔,即可转入自己感兴趣的相应实验区学习。  据介绍,在开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同时,同济大学今年还继续面向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责任担当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176.shtm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2019年我国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有其内在的逻辑和鲜明特征,最为显著的标志就是教育、科技、人才在全

我国首次对科普人才培养作出规划

  7月28日召开的中国科协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殷皓简要介绍了该规划纲要编制的有关情况。  据殷皓介绍,制定《科普人才规划》,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既是国家加强人才工作的具体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具体举措,同时也是新

全球瞩目破题数字文创人才培养

  12月10日,由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以下简称文创学院)主办的第六届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与发展国际会议在沪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创意产业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政府代表,共同探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挑战与机遇。  会上,“数智未来:文创教育与学科发展的新趋势”论坛、“全球视野

书院制:变革高校人才培养固有模式

  书院制实际上是一种跟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素质教育引发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举措之一。  庞海芍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研究员  “辅导员入住宿舍后,我们联系起来更加便捷,日常交流更密切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住在同一栋楼里,可以互相交流、拓宽视野。”在海南大学今

创新人才培养的“短板”在哪里

景德镇陶瓷大学超越清华大学成为大国工匠培养强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高校挤进商业管理人才培养前20名,北京电影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成为商业创业类人才前20名高校……这些在“双一流”榜单中看不见的高校,近日在一份由深圳市人才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

工程人才培养要紧跟时代发展

在我国,对于工科教育的探讨已经持续多年。2016年,国家启动新工科建设,孕育产生交叉专业,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工程人才。这套基础框架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我们要真正理解工科教育的核心逻辑——工科教育离不开工程实践,工程人才培养更要结合时代发展。更强调实用性、交叉性与综合性新工科不仅指专业设置中

教育部:加强“高精尖缺”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一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还处于受制于人的状态,大国竞争的新形势对我国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也给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任务。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表示将聚焦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以超常规方式加快培养一批紧缺人才,为国家解决“卡脖子”问题和

“植物引种及人才培养”项目通过验收

验收会现场  8月4日,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对该园园林园艺部承担的院省合作重大专项“热带植物专类园区景观优化”子课题之一的“植物引种及人才培养”项目进行了验收,以植物园主任陈进为组长的专家组在听取汇报,并审阅相关材料后,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该项目自2006年8月启动,至20

中外校长纵论科教融合与人才培养

 “世界越来越一体化,我们也需要更多理解与合作。”10月14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4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哥本哈根商学院校长普尔·霍尔顿·安德森说出自己心声。  安德森院长的感受不是个例。在这场长达三个多小时的思想碰撞中,来自中、丹、德、日等多个国家数十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与会者

两院院士建言创新人才培养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表达了老一辈科学家对我国教育和人才问题的深深忧虑。  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培养创新人才也是很多白发皓首的院士们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他们除了在科研工作中身体力行、提携后进,更对我国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很多思考和建议

高校“应用”人才培养之惑:变味的课程

应用性本科建设的困难突出表现为课程更改后,整个教学管理方式没有改变,教师的适应性不强,对实践要求高、知识应用广的课程准备不足。     安徽省某高校新闻系教师王烨最近遇见一件令她哭笑不得的事。原来,该校正在搞应用性本科转型建设。可是对于该怎么做,大家一片茫然。  “学校安排全体教师开展了两次大讨论,

“科技北京”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开始申报

  由北京市科委负责组织实施的“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2012年度申报选拔工作近日正式启动。   据了解,该工程计划用10年时间,通过项目带动、产学研用结合、国际合作交流等形式,立足首都产业发展需求,培养造就百名科技领军人才,构建一批由科技领军人才领衔,成熟、稳定、高效的科技创新团队;建成

将人才培养作为重大产出任务

  7月13日上午,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来到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就该所“十三五”规划进展情况、“率先行动”计划暨“一三五”规划落实情况,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展等工作进行了调研,并与研究所领导班子、院士代表及科研骨干进行了交流座谈。  上午,白春礼率先来到生物物理所7号楼,考察了仪器技术创新中

清华大学出台“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

  清华大学日前出台一项特殊的本科人才培养计划——“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旨在进一步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战略,深化因材施教。   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教授说,在已有的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清华推出“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充分发挥清华的综合优势,选择若干具有高水平学科基础

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路在何方?

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中国面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的新考验。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就加强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建设提出建言。  解后顾之忧 支持青年“挑大梁”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里有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年轻人。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青年是科技创新人才中的生力军,是最具活力

6日直播|新型医学研究人才培养论坛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095.shtm 直播时间:2023年8月6日(周日)16:00-17:30 直播平台: 科学网APP (科学网微博直播间链接) 科学网微博 科学

多所头部高校传出人才培养升级方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099.shtm 这个暑假,沪上各高校最热闹的是针对拔尖人才培养的暑期国际学术夏令营!与之相关,多所高校正制定全新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从最初的人才培养试点班,到今年部分高校即将启动全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