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别让“冲击诺奖”变成科研包袱

日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第一批入选名单正式发布。据《人民日报》报道,这项启动于2012年9月的“万人计划”,将用10年左右时间遴选一万名高层次科研人才,其中包括100名“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杰出人才。这一消息经某些网站“标题党”转载后,引发巨大争议。 事实上,检索“万人计划”去年启动时的新闻可知,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的概述中,并没有“诺贝尔奖”的字眼。“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潜力”的表述,传达的主要是民众对高科技人才的一种期望。尽管如此,这则被误传的新闻能引发如此大的反响,再次证明不少中国民众,确实带有几分“诺贝尔奖情结”。 平心而论,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科研工作者,怀有几分“诺贝尔奖情结”,都不是什么丢人的事。这种心理,跟运动员渴望夺得奥运会金牌、电影工作者希望捧回奥斯卡小金人一样,都是很正常的。毕竟,不管从事何种工作,都会涉及实力比拼与成果考核。就科学研究来说,能荣膺诺贝尔奖,......阅读全文

诺贝尔奖得主阿龙:科研就像马拉松

  从开始认识微生物领域到获得诺贝尔奖,阿龙与医学的亲密接触已经超过40年。在阿龙看来,坚持科研,就像坚持一场马拉松比赛,只不过这一坚持可能需要20~30年才能有所成就。  休闲西装、深蓝色毛衣加一条少许褪色的牛仔裤,足蹬一双黑色运动鞋……这就是阿龙·切哈诺沃的全部装束,单从衣着,你无论如何想不到眼

《诺贝尔奖的启示》出版:从诺贝尔奖看我国的科学研究

  《诺贝尔奖的启示》,吕淑琴、陈洪、李雨民著,科学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定价:48.00元  诺贝尔奖已走过百年历史,在获奖的几百名科学家中,中国本土无一人上榜,这不能不成为国人心头之痛:中国离诺奖到底有多远?与此同时,也有人发出质疑——诺贝尔奖对中国真的重要吗?  在《诺贝尔

诺贝尔奖背后的争议、诽谤和科学

   如果预测可信,那么这将是一个喧嚣的诺贝尔季节。  每年,诺贝尔奖预言者都会在10月初结果正式揭晓前对谁会获奖做出预言。今年的预言逐渐演变成了争议性的问题。一些人认为,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是潜在获奖赢家,该技术提供了相对便捷的基因编辑方法。在物理学领域,相关预测纷纷聚焦激光干涉引力

科学大家|纪念霍金:没得诺贝尔奖却是最伟大科学家

  2018年3月14日,英国物理学家、当代科学界的传奇人物斯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  作为科学工作者,我在这里不打算重复那些经常被传来传去的老生常谈或者以讹传讹,而是希望向公众尽量清楚准确地介绍一下霍金的实际成就。  第一个问题,也是最基础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也是最基础的问题??  霍金在

2010年诺贝尔奖科学奖项揭晓日期确定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9月21日宣布,它将于10月4日公布今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得主名单。  根据记者当天收到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电子邮件,2010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得主名单定于当地时间10月4日上午11时30分宣布,宣布地

今年诺贝尔奖科学奖项10月上旬揭晓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21日宣布,它将于10月4日公布今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得主名单。   根据记者当天收到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电子邮件,2010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得主名单定于当地时间10月4日上午11时30分宣布,宣布地点仍为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诺贝尔论坛大厅。   瑞典皇

中国版搞笑诺贝尔奖【菠萝科学奖】揭晓

  2015年菠萝科学奖在杭州揭晓,共有9个奖项。这是菠萝科学奖的第四次亮相。颁奖现场  医学生物奖:有血缘关系的猴子长得更像  获奖者:郑州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学研究所路纪琪教授团队。  路纪琪教授团队用五个月时间,为太行山三个母系的26只猕猴拍摄了一系列面部的照片,并运用数学方法进行了面部相似度

深圳又添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

  又一家由诺贝尔奖得主领衔的实验室落户深圳。13日上午,广东省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深圳市长许勤和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蓝光LED与蓝色激光发明人中村修二,共同为深圳市中光工业技术研究院暨中村修二激光照明实验室揭牌,马兴瑞向中村修二教授颁发了研究院荣誉理事、学术委员会主任、中村

“中国版诺贝尔奖”未来科学大奖公布!四院士获奖

  未来科学大奖(Future Science Prize)是由华裔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设置“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单项奖金100万美元,于2016年首次颁发。旨在奖励在大中华地区(包含中国大陆地区、香港、澳门及台湾)取得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

高锟—荣获2009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6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两位美国科学家。高锟获奖,是因为他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做出了突破性成就。         高锟被誉为“光纤之父”。早在1966年,高锟就在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用玻璃纤维作为光波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