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Lancet:中国团队成功研发胃癌预防新疫苗

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个新发胃癌病例。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的感染,则有可能导致胃癌的发生。 日前,国际重要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在其官网首页上,刊发了中国医学研究团队开发抗幽门螺杆菌疫苗研制报告的论文,并指出该疫苗可以显着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生率;但仍需较长时间,才能够确认该疫苗对幽门螺杆菌所导致的相关疾病的免疫能力。 在6月30日发布于《柳叶刀》的这篇论文,是由第三军医大学药学系教授邹全明,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曾明、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朱凤才等人所组团队,合作完成的“口服幽门螺杆菌疫苗III期”临床研究成果。研究显示,在未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儿童当中,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是“有效的、安全的、有免疫原性的”,可以显着降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发生率。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在去年8月曾发布一份《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预防胃癌策略》,该报告......阅读全文

幽门螺杆菌感染控制是预防胃癌“硬核”手段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174.shtm6月3日,国内首部《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在京发布。据悉,该白皮书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共同发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研究

幽门螺杆菌是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罗宾。沃伦(J.Robin,Warren)和巴里马歇尔(Barry,Marshall)从一个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活检标本中首先分离到的。它是一种呈S形或弧形弯曲的革兰阴性杆菌,菌体一端的鞭毛可以使细菌方便地穿过胃粘膜而定居至胃上皮细胞,又能产生大量尿素酶,分解尿

幽门螺杆菌诱发胃癌机制阐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084.shtm

幽门螺杆菌诱发胃癌机制阐明

  癌蛋白CagA对Wnt/PCP信号传导的破坏似乎会促进胃癌的发生  据最新一期《科学信号》杂志报道,日本顺天堂大学研究人员阐明了幽门螺杆菌诱导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揭示了癌蛋白CagA是如何破坏Wnt/PCP信号传导并促进胃癌发生的。深入了解Wnt/PCP通路在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并将其作为潜在的靶

Nature:揭示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导致胃癌新机制

  胃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最为常见的病因之一,主要是因为大多数患者处于这种疾病的晚期阶段。这种癌症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感染着大约一半人类的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然而,不同于致癌病毒的是,细菌不会在它们的宿主细胞中储存转化基因,而且它们如何能够导致癌症迄今为止仍然是个谜。

中国胃癌高发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达60%70%

  “幽门螺杆菌(以下简称HP)是导致胃溃疡的主要原因,在世界范围内,HP感染率达到了50%,我国各地不尽相同,发达地区发病率低,不发达地区发病率高,在胃癌高发区,HP感染率可达60%-70%。”我国著名消化病专家林三仁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说。   巴里・马歇尔教授因发现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溃疡的

幽门螺杆菌:胃癌重要致病因素

 《幽门螺杆菌在胃癌发展进程中作用的10年队列研究》揭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由北京肿瘤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马峻岭副研究员等撰写的该论文,日前获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学术会议惟一优秀论文一等奖。      马峻岭等在对2469名观察对象进行的10年随访分析发现,这期间共有5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幽门螺杆菌及其感染

总论篇1.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幽门螺杆菌及其感染1 概述  胃细菌学的研究,长期来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1983年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对这一领域重要的突破。此后不久即在国际消化病学界引起了巨大

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的关系浅析

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它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甚或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超过80%的带原者并不会表露病征。幽门螺杆菌最初被命名为幽门弯曲菌,后为修正拉丁语语法错误而变为C. pylo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如何清除是关键

  幽门螺杆菌(H pylori,Hp)感染与多种疾病相关,包括胃炎及胃腺癌。关于 Hp 清除是否可预防癌症,还是仅降低其发病风险,目前还无明确的结论。此外,有研究提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机体还可能有一定益处(如降低肥胖或儿童哮喘的风险等),但证据也尚不充分。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学习下 Hp 感染的影响、

抑制吸烟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或可有效降低个体患胃癌风险

  近日,来自哈佛公共卫生学院(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研究者通过在1978至2008年对美国男性的一些研究表明,男性个体在控制吸烟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双重趋势下或许可降低肠型的非贲门胃癌(NCGA)的发生风险,而且研究者估计这种趋势在2008年至2040

幽门螺杆菌感染怎么查?

1.RUT     即:胃粘膜组织尿素酶试验,检测结果受试剂pH值、取材部位、组织大小、细菌量、观察时间、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同时取2 块组织进行检测(胃窦和胃体各1 块)。   2.组织学检测     检测Hp的同时,可对胃粘膜病变进行诊断(HE 染色)。不同染色方法的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免疫组

幽门螺杆菌感染怎样检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很多,主要包括细菌的直接检查、尿毒酶活性测定、免疫学检测及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1)细菌的直接检查:是指通过胃镜检查钳取胃黏膜(多为胃窦黏膜)作直接涂片、染色,组织切片染色及细菌培养来检测Hp。其中胃黏膜细菌培养是诊断Hp最可靠的方法,可作为验证其他诊断性试验的“金标准”,同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征

  ◆形态学特征  Hp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5~4.0μm,宽0.5~1.0μm。革兰染色阴性。有动力。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除典型的形态外,有时可出现杆状或圆球状。  电子显微镜下,菌体的一端可伸出2~6条带鞘的鞭毛。在

儿童和幽门螺杆菌感染

随着幽门螺杆菌(Hp)的知名提升,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也已经开始了对它的重视。经常有朋友问我这些问题:我是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我的孩子怎么办?全家在一起吃饭会不会传给孩子?孩子要不要去检测是否感染了?如果阳性,但没有症状,是否都需要根除治疗?今天,咱们就讲讲孩子感染HP的问题。幽门螺杆菌是能够唯一在胃酸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体征

  感染Hp后大多数患者表现隐匿,无细菌感染的全身症状,也常无胃炎的急性期症状,临床上患者往往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表现就诊。从吞食活菌自愿者试验结果可见,感染先引起急性胃炎,未治疗或未彻底治疗,而发展为慢性胃炎。  急性胃炎:感染潜伏期2~7天,胃镜下表现为胃窦急性充血糜烂,组织学检查黏膜层有充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本介绍

  幽门螺杆菌(Hp)。首先由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和罗宾·沃伦(J. Robin Warren)二人发现,此二人因此获得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目前已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病率的高低与社会经济水平,人口密集程度,公共卫生条件以及水源供应有较密切的关系。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依据

  目前幽门螺杆菌的诊断检测方法包括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大类。侵入性方法需通过内镜获取活组织进行检测,非侵入性方法则不需进行内镜检查。  尿素[13C/14C]呼气试验。整个试验过程只需30分钟。该方法使众多高血压、心脏病及对不能耐受胃镜检查的患者避免了做胃镜的不适感,是目前理想的检测方法之一。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方法

  Hp感染的诊断目前有多种方法,但各种方法均有一定局限性。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条件和目的,作出恰当选择。临床症状及胃镜所见常无特征性,因此临床表现对诊断帮助不大。  自1983年通过胃镜取活检标本分离培养成功以来,对Hp感染的诊断已发展出了许多方法,包括有细菌学、病理学、血清学、同位素示踪、分子生

一图读懂幽门螺杆菌感染

究竟什么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一张图让你读懂!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查化验

  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哪些检查方法?以下就是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查的详细介绍:  1、细菌培养:直接将胃黏膜标本划种到固体培养基上或将胃黏膜标本研磨成匀浆后接种。置微氧条件下,相对湿度90%以上,37℃孵育48~72h后观察结果,至少依据涂片染色镜检、尿素酶、过氧化氢酶及氧化酶鉴定。  2、胃活检黏膜

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方法评价

一、Hp感染主要诊断方法Hp感染的诊断有多种较为可靠的方法,可从检测原理、检测意义以及对人体有无创伤等多角度进行各种不同分类。一般依据对人体有无创伤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诊断方法。侵入性诊断方法主要是依赖胃镜活检的方法,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RUT)、胃黏膜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因分析

  目前对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途径的研究主要包括:  1.使幽门螺杆菌穿透黏液层在胃上皮细胞表面定居的因素。  2.对胃上皮细胞等起破坏作用的毒素因子。  3.各种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  4.免疫反应物质等。  这些因素构成幽门螺杆菌感染途径的基本病理变化,即各种类型的急、慢性胃炎。其中近年来得到重要关

如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现在主要靠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进行治疗。尽管幽门螺杆菌在体外对许多抗菌药物都很敏感,但是在体内用药并不那样如意。目前不提倡用单一的抗菌药物,因为它的治愈率较低,且易产生耐药性。  治疗方案的选择原则是:  1、采用联合用药方法;  2、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80%,最好在90%以上;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病机制

  Hp进入人胃内低pH环境中,能生长繁殖,并引起组织损伤,其致病作用主要表现为:细菌在胃黏膜上的定值,侵入宿主的免疫防御系统、毒素的直接作用及诱导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1、Hp的定值:Hp的自然定植部位在胃黏膜上皮表面和胃黏液底层,呈点状分布,胃窦部数量多,胃体和胃底较少。Hp亦可定植于十二指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的治疗方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现在主要靠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进行治疗。尽管幽门螺杆菌在体外对许多抗菌药物都很敏感,但是在体内用药并不那样如意。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主要寄生在粘液  检测仪层下面,胃上皮细胞表面。注射途径用药,对它无作用,经口局部又因为胃酸环境.粘液层的屏障及胃的不断排空作用,使药效也大大地受到了限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

  1.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主要是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  2.幽门螺杆菌感染能够引起慢性胃炎。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的症状,病程较为缓慢,但是容易反复发作。  3.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产生多种致病因子,从而引起胃黏膜损害,临床疾病的发生呈现多样性,患者

关于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简介

  近年来,Hp在儿童人群中流行资料有所增多,但还是有限的。Hp在人群中的流行率与患者所居住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是否处在发达或发展中的地位有关。在西方发达国家地区儿童与青少年中一般很少有Hp定植,5岁以下更是少见,50岁以后50%以上的病人才有Hp血清学感染的依据,如法国10岁以内感染者仅有3.5%

关于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概述

  自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内成功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以来,来自成人的大量研究证实Hp和许多上胃肠道疾病相关。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重要因素。Hp的长期感染也与胃腺癌和胃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病原因

  幽门螺杆菌(Hp)革兰染色阴性,常作S形或弧形弯曲,有1~3个螺旋,长2.5~4.0μm,宽0.5~1.0μm,延长培养时间或药物治疗后,常呈类球形。菌体两端钝圆,菌体的一端或两端有2~6条带鞘的鞭毛,鞭毛长约为菌体的1.0~1.5倍,粗约为30nm,各有着毛点,着毛点不内陷,鞭毛末端呈圆球状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