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强烈推荐:揭开PM2.5的真面目——全面解读PM2.5

在这个雾霾缭绕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PM2.5到底是什么意思: PM2.5的“PM”,是英语“particulate matter"的缩写,意为“细颗粒物”。 PM2.5的 “2.5",指的是2.5微米,1000微米=1毫米,2.5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20。所以,直径2.5微米的细颗粒物是肉眼看不见的。 比PM2.5颗粒大点的颗粒物是PM10,直径大到4倍,但体积可不止4倍,按照球体体积公式计算,PM10的体积是 PM2.5体积的64倍,大了这么多,可是肉眼还是看不见。 比PM10大的颗粒物是PM50。PM50的体积是PM 2.5体积的8000倍,肉眼可见。在家里,一缕阳光射进来,光柱里有无数微尘在翻飞,那就是PM50和大于PM50 的颗粒物。桌面上,落了一层灰,那是远远大于PM50的颗粒物。 PM50、PM10、PM2.5 是三个临界值,空气里并非只有这三种直径的颗......阅读全文

低浓度颗粒物和颗粒物的区别

  我国现阶段颗粒物监测方法采用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在颗粒物浓度较低、烟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此方法易造成监测结果不准确,主要原因是:   (1)沉积在采样嘴及采样管前段的颗粒物无法回收,导致结果偏低;   (2)在湿烟气情况下长时间采样容易

LB-KZKL 扣罩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 盐颗粒物 油颗粒物

  扣罩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 用于扣罩 呼吸器等对颗粒物过滤效率的测试~   青岛路博tiffany   LB-KZKL 扣罩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   产品介绍:   LB-KZKL 扣罩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用于日常防护型扣罩、医用扣罩、呼吸器对颗粒物过滤效率的测试。适用于医疗器

大气颗粒物技术指南发布 提高颗粒物来源解析精度

  为指导各地开展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环境保护部日前编制并发布《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分为总则、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方法的适用性、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方法、源解析结果评估与应用4个部分。   《指南》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

RFS细胞暴露实验程序的验证及颗粒物急性暴露毒性评价...

RFS细胞暴露实验程序的验证及颗粒物急性暴露毒性评价预测模型的优化项目合作单位德国军队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所,慕尼黑SEH咨询服务,帕德博恩施特劳瓦尔特药理学与毒理学研究所,慕尼黑Cultex实验室有限公司,汉诺威由于工业和制药领域中对于松散固体颗粒的普遍使用使得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这些

颗粒物监测仪

颗粒物监测仪被广泛应用于烟草等行业除尘器的排放监测与维护、固体颗粒物气动输送流量的测量等环保及生产过程控制领域,多种输出接口也使其可在不同场合灵活运用。 独特的数字信号过滤器设计,可有效地去除各种电磁干扰,使仪器在严酷的工况条件下保持性能稳定。高精度和大量程涵盖了从粉尘排放到气动输送的颗粒物两相流的

颗粒物的科学解释

颗粒物,又称尘,气溶胶体系中均匀分散的各种固体或液体微粒。颗粒物可分为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一次颗粒物是由直接污染源释放到大气中造成污染的颗粒物,例如土壤粒子、海盐粒子、燃烧烟尘等等。二次颗粒物是由大气中某些污染气体组分(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中的正常组分(如氧

颗粒物的分类方法

对颗粒物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按尘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特性可分为飘尘和降尘。习惯上分为:①尘粒:较粗的颗粒,粒径大于75微米。②粉尘:粒径为1~75微米的颗粒,一般是由工业生产上的破碎和运转作业所产生。③亚微粉尘:粒径小于1微米的粉尘。④炱(tai):燃烧、升华、冷凝等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粒径一般小于1

颗粒物的浓度测定

在标准状态下(即压力760毫米汞柱,温度为273K)气体每单位体积含尘重量(微克或毫克)数称为含尘浓度。测定方法主要有:重量法又叫重量浓度法,采用过滤器或其他分离器收集粉尘并称重的方法,是测定含尘量的可靠方法。过滤器可用滤纸、聚苯乙烯的微滤膜等。有多种测定仪器,如静电降尘重量分析仪可测出低达每标准立

颗粒物监测仪

介可视颗粒物监2113测仪被广泛应用于除尘器的排5261放监测与维护、固体4102颗粒物气动输送流量的测量等1653环保及生产过程控制领域,多种输出接口也使其可在不同场合灵活运用。独特的数字信号过滤器设计,可有效地去除各种电磁干扰,使仪器在严酷的工况条件下保持性能稳定。高精度和大量程涵盖了从粉尘排放

油烟颗粒物排放标准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下馆子”早已成为一种常态,在烈火烹油,各种食材彼此搭配,味香色美,香气怡人。    然而,烹饪过程中的油脂在高温下挥发缩合,会释放出大量对人体有害的颗粒物,这便是油烟。而可挥发性物质主要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由于烹饪方法不同,油烟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也不同,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