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东北亚生物演化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成立

中国首个东北亚生物演化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月29日在吉林大学揭牌。 据了解,该重点实验室由古生物学、古环境与化石能源、生物考古学和古DNA等4个研究室和1个综合技术室组成,不仅是吉林大学古生物学、地质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考古学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实验室,也是这所学校在地学、生物学以及考古学领域首次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尝试。 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地学部名誉主任李廷栋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资源环境领域面临严峻挑战,地质资源、环境和生物演化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亟待加强。东北亚生物演化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成立,为加速对中国东北及东北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东北亚生物演化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中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孙革教授表示,东北亚地区是地史时期诸多生物门类生长与繁衍的摇篮,目前国际上许多有关生物起源与演化的重大理论问题都可望在这里得到解决。重点实验室的成立有助于古生物学、地质学、生物考古学和古D......阅读全文

中国首个东北亚生物演化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成立

中国首个东北亚生物演化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月29日在吉林大学揭牌。 据了解,该重点实验室由古生物学、古环境与化石能源、生物考古学和古DNA等4个研究室和1个综合技术室组成,不仅是吉林大学古生物学、地质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考古学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实验室,也是这所学校在地学、生物学以及考古学领域首次

“生物演化与环境”科学传播研讨会在湘西召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739.shtm

乌兰塔塔尔古地磁及相关生物环境协同演化研究新进展

  E-O转折是新生代最剧烈的气候转型事件之一,该事件表现为全球性大降温,使得地球由“温室”进入“冰室”,造成全球生态系统的巨大转变。因此与E-O转折相关的生物演化事件备受关注。今天的内陆亚洲分布有大面积的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干旱问题不仅是制约当今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始新世-渐新世之交

奥陶-志留纪生物宏演化及其环境背景学术研讨会召开

  7月30日至8月4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古生代研究团队主办的“奥陶-志留纪生物宏演化及其环境背景”专题学术研讨会在江西井冈山市茨坪镇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广西大学、贵州大学、中石化石油勘探研究院、科学出版社等多家单位的特邀专家和南京古

演化生物学中适应的定义

适应指生物种群经过自然选择后,在生理或行为等层面得到适合在特定环境生存的特征。适应发生在族群的层次。

微生物检测实验室无菌环境的维持

在微生物实验室, 必须达到一定程度的无菌状态, 避免微生物污染。 假如在一个不洁的实验室或者早先打翻过样品的地方做微生物实验, 引入新的微生物污染样品的几率是很大的。微生物的实验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前期准备和样品检验。事实上,保持整个实验室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就不用在灭菌前担心太多了, 然而, 灭

微生物检测实验室无菌环境的维持!

在微生物实验室, 必须达到一定程度的无菌状态, 避免微生物污染。 假如在一个不洁的实验室或者早先打翻过样品的地方做微生物实验, 引入新的微生物污染样品的几率是很大的。微生物的实验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前期准备和样品检验。事实上,保持整个实验室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就不用在灭菌前担心太多了, 然而, 灭

研究揭示海洋鱼类的恒温演化与环境适应机制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科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LMB)研究员林强团队和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王大志团队等合作完成的海洋鱼类恒温与环境适应机制解析的最新研究进展,发表在The Innovation(《创新》)上。  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恒温物种的出现是一个重大进化转

海洋鱼类的恒温演化与环境适应机制获揭示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林强团队联合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王大志团队、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教授Axel Meyer等合作,研究揭示海洋鱼类的恒温演化与环境适应机制。相关研究发表于Cell集团旗下国际综合刊物《创新》(The Innovation)。 在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工作,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有关环境保护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实验室及其从事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环境管理。  本办法所称的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

还原历史的脉络-讲述生物演化的壮丽篇章

   11月30日,裴文中在周口店找到的那枚举世闻名的北京人头骨(标本模型),在中国古动物馆举行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90周年纪念展” 特展上展出。90年前,它的出现标志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自此“肇始”。  和这枚头骨一同面向公众的,还有一本“十月怀胎

研究揭示古生代海洋生物多样性演化

  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团队在“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支持下,以化石记录重现生物演化历史,改变了当前对古生代(约5.4亿年—2.4亿年,相当于寒武纪至三叠纪早期)海洋生物多样性演化的认知。相关成果1月17日在线发表于《科学》。  生命起源与演化是世界十大科学之谜,也是《科学》杂志列

南京古生物所地球早期多细胞生物演化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月1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Nature)杂志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学家主持完成的题为“埃迪卡拉纪早期具形态分异的宏体真核生物组合”的科研论文,该研究为宏体真核生物的早期演化提供了最古老的化石证据。   该研究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现代古生物

研究人员发现绿藻适应南极环境的早期演化机制

  生物在寒冷的南极大陆如何生存演化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生物学问题。目前,对于嗜冷生物生命活动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对嗜冷酶的理解,而嗜冷酶是经过长期的突变积累和适应性演化形成的。那么,通过大气层流等途径到达永久性寒冷环境的微生物,在细胞内各种参与代谢的酶完成冷适应之前怎样在低温下保持一定的代谢活性和生长能力

26位院士齐聚南京-探讨环境对生命演化的影响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有38亿年是有生命的历史,特别是距今5亿多年来的显生宙,生命蓬勃发展,但其中也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生物集群灭绝事件,大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1月13~16日,由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主办的“重大气候转折期生命演变与环境和深时全球古地理、古气候重建”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成都生物所在蛇毒素基因家族演化研究获进展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人类对蛇的恐惧与生俱来,被毒蛇咬伤的痛苦已深深“印刻”在我们的基因之中。全球每年约有5百万人被毒蛇咬伤,导致约40万人残疾,超过10万人死亡,与死于耐药结核病和多发性骨髓瘤的估计人数相当。在我国,每年毒蛇咬伤病例为10~30 万人,病死率约为 5%,致残率高达25%~3

演化生物学中适应的概念和对象

适应指生物族群经过天择演化后,在生理或行为等层面得到适合在特定环境生存的特征。适应发生在族群的层次。适应的对象包括:空气、水、食物与养分。物理状态如温度、光线与热。在天敌的威胁下生存寻找伴侣、生殖对以上各种状况发生改变时的行为和生理反应。有时候“适应”会被用来作为“天择演化”的同义词,如“经过适应后

环境与生物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在港揭幕

  12月4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香港浸会大学合作建设的环境与生物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在港举行揭幕典礼,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王志民、香港特别行政区创新科技署署长王荣珍女士、浸大校长陈新滋教授共同主持揭幕典礼。   

中国天眼揭示快速射电暴密近环境的动态演化

9月21日,中国天眼(FAST)快速射电暴优先和重大项目科学研究团队在《自然》发表新成果。研究团队利用FAST,开展了对快速射电暴FRB 20201124A的深度观测,获得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快速射电暴偏振观测样本,首次探测到了距离快速射电暴中心仅1个天文单位(即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的周边环境的磁场变化,

液态金属环境下CLAM钢氧化膜演化机理获进展

  近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所黄群英研究员项目组在铅基反应堆液态金属环境下CLAM钢氧化膜演化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核材料领域知名期刊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上。  以铅铋共晶(LBE)为冷却剂的铅基反应堆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固有安全性和高燃

海岸带地下水环境演化研究获突破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793.shtm受人类活动和海平面上升叠加影响,海岸带地下水环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海岸带地下水团队在海岸带地下咸(卤)水形成与演化方面取得新进展,该

水环境生物监测

在我国,传统的水环境监测方法多为理化分析法,可定性、定量,准确性高,但通常只能反映瞬时污染状况,对污染物监测的连续性不够,难以对突发性的水体污染事故及时预警,不能反映水体中各种有毒物质的长期综合效应;而生物监测技术,因反应灵敏、成本低、直观,能反映各种污染物的综合影响,日益受到环境监测领域的重

中德人类演化与科技考古联合实验室在京成立

  5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德国马普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共建的人类演化与科技考古联合实验室在京挂牌成立。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高星在主持会议时表示,这标志着酝酿已久的实验室建设和相关合作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古人类学家吴新智院士表示,这一实验室的建立将会使更

美国国家实验室的发展演化及组织模式

   美国的国家实验室系统是世界上最大的科研系统之一,美国能源部下属17个国家实验室,涉及海洋、能源、健康、信息、材料等多个领域。  一、美国国家实验室的发展演化及战略定位  美国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从一开始就体现国家意志,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战略目标,完成联邦政府赋予的使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

“复杂生物系统群智演化模型”-通过成果鉴定

  5月6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承担的“复杂生物系统群智演化模型与优化的基础理论及方法”科技成果鉴定会在该所举行,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桑子刚、科技处处长孙海涛等参加了成果鉴定会。   鉴定会上,信息服务与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室主任朱云龙研究员就生物群智计算研究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做了总体汇报。

华北台地寒武系迷宫状生物礁时空演化被“重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276.shtm寒武纪是地球系统演化历史中的重要时期,其以多门类生物快速出现与爆发式演化为特征,也是显生宙五次微生物向后生生物转折时期(MMTs)之一。其中,苗岭统–芙蓉统之交的凝块石、树形石等微生物

成都生物所揭示蛇类起源及表型演化的遗传机制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家堂研究团队选取了全球极具代表性的蛇类物种,整合谱系基因组学、大规模比较转录组学分析方法及基因编辑等实验技术,综合探讨了蛇类起源及表型演化的遗传机制。相关论文6月19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  全球蛇类约4000种,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外的各大洲陆地和海

成都生物所揭示蛇类起源及表型演化的遗传机制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家堂研究团队选取了全球极具代表性的蛇类物种,整合谱系基因组学、大规模比较转录组学分析方法及基因编辑等实验技术,综合探讨了蛇类起源及表型演化的遗传机制。相关论文6月19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全球蛇类约4000种,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外的各大洲陆地和海洋,在进

青藏高原神奇生物碱研究揭开“蒙汗药”演化之谜

   在青藏高原这片充满神秘气息的土地上,生长着一种神奇的植物——山莨菪。这种神奇的藏药被广泛用于治疗哮喘、中毒、眩晕、医学麻醉和一些炎症,其茎叶还常被高原牧民用于治疗牦牛的腹胀和停食等病症,是治疗牦牛多种疾病的重要药物。当使用量多了之后,人和牦牛都会出现幻觉,暂时性失去知觉,肌肉松弛,成为天然的麻

中科院环境与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成立

  为加强中国科学院科研基地建设,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研究工作持续、稳定地发展,中国科学院环境与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于日前获批成立,其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实验室主要面向环境污染治理的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家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与区域污染治理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