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新能源成中阿合作新“赢点”

随着全球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对清洁能源的渴求,以风能、太阳能等为主体的清洁能源发展已经成为能源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宁夏银川召开的首届中阿博览会上获悉,阿拉伯国家拥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资源,具有发展新能源的良好条件,而我国具备太阳能光伏产业完整的产业链,以及成熟的技术、规模化生产和良好的成本控制,因此,双方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 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国家能源委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说,近年来,阿拉伯国家开始对新能源表现出浓厚兴趣,也着手布置了一些重要项目,如阿联酋已经建设了第一座核电站。“这是因为阿拉伯国家自身能源消耗迅速,出于对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他们也开始挖掘自身拥有的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这为中阿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创造了商机。” 我国新能源企业进军阿拉伯国家前景可期。以风电为例,公开资料显示,在2011年年底,中东和北非地区的风电装机容量仅为99兆瓦和1024兆瓦......阅读全文

液化天然气 清洁新能源

天然气成分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是一种“清洁能源”。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城市煤气中通常含有CO气体,写出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O+O2==(点燃)2CO2CH4+202==(点燃)CO2+2H2O 液化天然气与天然气比较有以下优点:便于贮

钠离子电池:清洁环保新能源

  充分利用太阳能 未来或走进千家万户   “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其他电池,例如熔盐或液体硫磺,原料只能在高温下摄取,这是它们昂贵和不切实际的原因所在。另外,像铅酸电池这种类型的能源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会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而钠离子电池则不会出现上述这些情况。”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的化学矿物学家Minak

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清洁煤领衔中美新能源合作

  科技部副部长曹建林24日表示,中美新能源研发合作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技术和清洁煤三领域。   曹建林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经济对话的第二场会间记者会上说,中美两国在清洁能源方面的合作是目前中美两国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重点。根据中美签订的新协定,中美同意共同投资,

清洁环保将成新能源电池发展方向

  8月27日,2014第六届中国电池技术创新(上海)论坛举行。第六届国际电池工业展览会8月26日至28日也在上海举行。主办方介绍,展览会吸引了中、美、日、韩等30多个国家的500多家企业参展。   在新能源汽车备受各方高度关注的背景下,包括铅酸电池、锂电池在内的整个电池行业受到资本

新能源:降息利好新能源电站资产

  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自 2014 年11 月 22 日起,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 0.4 个百分点至 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 0.25 个百分点至 2.75%,长期贷款基准利率由6.55%降至 6.15%。   降息利好新能源电站运营资产。风电、光伏等新能

山东将重点发展海上风能等清洁新能源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凡华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山东省电力发展情况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山东省沿海70米高度风能总储量为6.8亿千瓦,风能资源丰富,未来山东将着重发展海上风能、光伏发电等清洁新能源,预计“十二五”末山东风电装机总容量将达到800万千瓦以上。   记者是在16日召开的

发展清洁能源需要技术创新

   2014年11月APEC会议期间,在中美双方发布的联合声明中,中国首次提出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国家能源局提出到2020年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同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争取到2020年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

福建新能源企业:清洁甲醇燃料或成消除雾霾利器

网络媒体视频主持人们了解清洁甲醇燃料发展情况  “到2013年,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8%,已超过国际公认的50%的安全线,所以发展甲醇燃料,优化能源结构与保证能源安全成为国家当前必然的选择,也是战胜雾霾的有力武器。” 位于福建福清元洪投资区的一家新能源企业的负责人如是说。  6月6日,首届全国网

新能源车核心技术迎突破

        新能源车是本届广州车展的最大亮点,除了技术已经很成熟的混合动力车型以外,多款纯电动车也被厂家推向市场,面向普通消费者开始销售。新能源车离我们已经不再遥远。   寰晟新能源用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开放式并网实验系统,满足各高校、科研单位对风电技术研究的迫切需要,对于兆瓦级大型风机

新能源并网技术列入“863”计划

  我国将新能源并网技术研究上升到国家层面。12月21日,被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风电场、光伏电站集群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课题在甘肃正式启动。   这个课题由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和国家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许继集团等6家单位共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