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遇到泥石流,怎样正确逃跑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大规模灾害性极端气候频发,加之汶川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影响,我国尤其是西南山区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具有加重趋势。引导民众了解泥石流基本概念、形成条件,提高泥石流防灾意识有助于防治和减缓泥石流所带来的灾害。 ■白露 泥石流通常发生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等险峻地区,因暴雨、洪水或其他原因引发物源启动,从而形成携带大量泥沙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简而言之,泥石流不属于简单的洪水或者山体滑坡灾害,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挟带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 泥石流的活动强度主要和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和水文气象条件三方面的因素有关,对应而言,泥石流的形成也有3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流域和沟道内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来水。 值得注意的是,泥石流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上3个条件,并不是所有的大规模洪水都会引发泥石流。通常泥石流往往伴随大强度、短时间暴雨发生,其强度显......阅读全文

李长江:建立泥石流预报预警系统的思考与尝试

  应把减灾工作重点放在灾前而不是灾后,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这是政府部门和专家的共同责任。笔者认为,建立泥石流预报预警系统与群测群防结合的防灾体系是减少人员伤亡的一个有效途径。  2010年5月以来,我国四川、甘肃、重庆、云南、贵州、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相继遭受暴雨灾害,并

近期泥石流与水电站无关系

近期泥石流示意图  ■ 对话动机  近来,甘肃舟曲、陇南、四川映秀、云南贡山等地连续发生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频发,是自然灾害还是自然环境被破坏的因素?泥石流为何在今年频发?是否可以提前预知?地质灾害高发是否会成为一种趋势?地质灾害防治如何面对

记中科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

实时测量泥石流的冲击力 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供图  在世界泥石流研究中,时常会出现这样一组英文:“Dongchuan Model”。这个由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东川站)开创的东川泥石流综合治理体系被外界总结为“东川模式”。  被誉为“泥石流的天然博物馆”的云南省小江地区,是世界上最

泥石流灾害预判与综合防控关键技术让泥石流灾害可预测

  自然资源部的最新消息显示,全国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8.8万余处,潜在威胁1600万人,受调查手段和精度限制,尚有大量地质灾害隐患没有发现。  20年前,在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山地所),有一支团队一直“与灾共舞”,围绕泥石流灾害预判与综合防控关键技术难题展开攻关,先后建

西南重大水电工程生态恢复整治研究观览

金沙江上游云南境内的泥石流沟  9月14日清晨,专家组一行从云南省东川市启程,在崇山峻岭中穿行,傍晚抵达溪洛渡电站。同行的专家告诉记者:“我们一直沿金沙江而行。江边道路更加险峻,一天的行程无法抵达溪洛渡电站,只能选择高速公路,虽看不见金沙江,但高速公路也是沿江而建的。”水电工程与生态

汶川地震重灾区地质灾害集中暴发 面临二次重建

8月16日,汶川映秀镇新城全貌,水位略有下降。8月13日暴发的泥石流截断岷江,新城被淹,那时距离交付只有10多天。都江堰龙池镇栗坪村余庆秀家的楼房被泥石流灌进半边屋子,地震前那里未发生过泥石流。龙池镇南岳村被掩埋的农家乐。  ■ 核心提示  在今年汛期大暴雨诱发下,汶川地震重灾区的地质次生

科学家把脉“最难建的铁路” 挺进“魔鬼”川藏线

 在318国道川藏线康巴高原折多山段拍摄的恰似“银蛇”舞动的盘山公路  52岁的游勇是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总工程师,形象地说他就像是给山地瞧病的“大夫”,其诊断对象是我国山区地质灾害,专治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疑难杂症”。如今,他迎来了从业以来最为棘手的一个“病例”:给川藏铁路沿线的山

剖示我国山地(山区)的现状及多元性

贵州黔西南山区的布依族山民在赶墟喊山:顺山横山仰山山都应该不倒  生活在大山、高原的人们,往往都有一副高亢嘹亮的好嗓子。他们多半都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里所后天练就——地势的空旷和高海拔,就是为他们天造地设的排练场和演习厅。  陕北姑娘王二妮早年在《星光大道》一出场,《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穆兴民:舟曲之鉴,怨“天”亦忧“人”

  8月7日深夜,在甘肃省舟曲县城北面的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发生了特大泥石流,导致舟曲县城千余人遇难,数百人失踪,近半楼房被淹,造成震惊世界的舟曲“8·7”特大黏性泥石流灾害。  目前,众多分析认为地形地貌、地质、“5·12”汶川地震、长期干旱及高强度降雨等是舟曲“8·7”特大黏性泥石流灾害

利用雨量记录仪进行泥石流的预测

泥石流,是一种对人们危害很大的自然灾害,每年都有因为泥石流造成人们死亡,因此,对于泥石流假如可以很好的预测,那么就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死亡,雨量和泥石流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利用雨量记录仪进行泥石流的预测。获取诱发泥石流灾害的前期雨量是开展泥石流灾害预测、预报和预警等工作的前提。前期

为预见次生灾害提供技术支撑

  8月8日晚,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第一时间,中科院成都山地所重大泥石流减灾团队的相关专家先后奔赴灾区,深入进行次生山地灾害调查与评估,并提出防灾减灾对策。  让人们免遭次生灾害威胁  “灾害发生后,我们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成都山地所相关人员介绍。《中国科学报

专家考察认为舟曲泥石流物质多为文县地震诱发

自8月7日甘肃舟曲暴发特大泥石流并导致特大灾情发生后,中科院山地所紧急部署,派出山洪泥石流专家奔赴灾区开展灾情调查。  8月9日和12日,由中科院山地所泥石流研究室主任胡凯衡带队的第一批考察组和由山洪研究室主任陈宁生带队的第二批考察组分别赶到灾害现场,对泥石流最为严重的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泥

映秀新城直面二次重建 如何避灾尚无万全之策

  “映秀新城必须进行二次重建”。“二次重建,东莞全力以赴地支持”。在经历“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后,特意赶到现场的东莞市常务副市长冷晓明,给阿坝州委书记侍俊吃了一颗定心丸。  然而,面对汹涌肆虐的岷江水,映秀新城已成为一个标志――考验灾后原址重建的决策是否正确,首次重建的成败几何。  专家指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以灾害链聚研究链

  从四川成都到西藏拉萨的川藏交通廊道,横跨14条大江大河,穿越21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因而规划建设中的川藏铁路被誉为“最难”铁路线。然而,这条“难于上青天”的交通干线所处的川藏交通廊道,一直是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主战场之一。  在2017走进中科院“科技支撑川藏交通廊道建设”记

“泥石流院士”崔鹏:用科学让更多人免受灾害

  不爱谈个人,只想讲团队。不愿回顾过去的成绩,只想提研究的进展。话危险,他觉得太矫情。聊辛苦,他说大家都一样。戴着一顶安全帽就扎进了灾区,日日夜夜和泥石流打交道,一眨眼就是30年。  他是崔鹏,中国第一位“泥石流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泥石流研究,为我国

《科学新闻》:国际合作诠释大国实力

   国际科技合作早已不是个新鲜事儿。  30年来,在“平等互利、成果共享、保护知识产权、遵从国际惯例”的原则下,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突飞猛进。  然而,在林林总总的科技合作内容中,却总不如一个“民生”来的更为触动人心。  成都山地所,扛起的就是中国与世界各国科技合作中“民生”这杆大旗。  堰塞湖处置、

专家称生态破坏是造成舟曲泥石流灾害重要原因之一

8月15日,一名穆斯林儿童在山东省郯城县马头镇清真寺哀悼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同胞。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8月15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并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我们如果总是把灾害简单地归咎于自然,逃避责

无法问责的灾难 四川岷江电解锰厂污染事件调查

7月29日的事故现场,挖掘机正在将山上冲出的尾矿渣清除。   7月21日,岷江电解锰厂因山体爆发特大泥石流,冲击尾矿坝,最终造成溃坝。   3万方带有金属锰的尾矿被卷走近1万方,冲入岷江,造成下游支流涪江污染,沿岸绵阳大面积停水。   环境部门、地质部门、专家、

昆明6.5万人受地质灾害威胁 采矿致水土流失严重

小江河床因泥石流频发而淤塞,不远处就是东川城区。 一个巨大的塌陷坑离元宝村委会深沟村民小组一户人家不足百米。 四五年间,10余米深的山谷就被泥石流填平。   长达两千多年的采铜史,在昆明市东川区1859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留下了大量采空区、塌陷区和地质灾害隐患区,6.5万群众需要搬迁

盘点2010环境大新闻:污染、灾害频发引深思

  2010年是多灾的一年。这一年,无数的新闻背后是叹息还是反思?   气候谈判天津会议   2010年10月4日至9日,联合国今年第四次气候变化谈判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AWG-LCA)第12次会议和《京都议定书》附件一国家继续减排承诺特设工作组(AWG-KP)第

水电工程区生态保护与泥石流滑坡防治技术开发通过验收

“西南重大水电工程区生态保护与泥石流滑坡防治技术开发”通过现场验收  9月12日至15日,科技部组织专家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西南重大水电工程区生态保护与泥石流滑坡防治技术开发”进行了生态保护科技创新专家行暨示范工程现场验收。  30多人组成的考察组先后考察了云南东川城区

泥石流监测仪器安装映秀红椿沟

  21日,价值近百万元的泥石流监测仪器,由北京空运至双流机场,然后运往映秀,安装在红椿沟,监视泥石流。这样,映秀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首发地红椿沟,就有了人工监测、仪器监测的双重“守望”。  8月14日和8月17日凌晨,红椿沟泥石流两次从山里冲出来,均堵塞岷江,造成重大险情。专家称,映秀红

成都山地所在泥石流灾害评估研究方面提出新思路

  2017年8月8日,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突发震级为Ms 7.0的走滑型强震,震源深度为20km(33.20°N, 103.82°E),造成25人遇难。地震诱发数以千计的同震滑坡,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松散固体物源,增大泥石流的危险性。因此,如何在无长期监测数据的情况下,快速准确评估震后次生灾害对保

山区小流域山洪泥石流精细化数值预报研究获进展

  山区小流域山洪泥石流精细化预报涉及降雨-入渗-汇流-坡面、沟道物源起动-运动演进与成灾等多物理过程耦合、时空关联和学科交叉,一直是国际学术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何思明团队针对这一问题取得新进展。  在中科院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计划“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山区小

云南贡山特大泥石流灾害成因初步查明

  中新网怒江8月20日电(记者 田洪 张丹)云南省贡山县20日通报称,经过相关专家的考察,初步断定“8.18”云南贡山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为滑坡阻断溪沟后溃决形成。  据介绍,今年3月以来,贡山县降雨较往年明显偏多,1至7月降雨量为1711.4毫米,

NASA卫星拍摄舟曲泥石流全域景象图

泥石流冲进白龙江中,在岸边留下棕色的冲积扇。淤泥包围了沿河的建筑,并涌进临近的街巷。泥石流发生后,由于持续不停的猛烈降雨,洪水留下了更多的淤泥。高分辨率大图显示了更广地区的景象:白龙江的浊水已经入侵泥石流区对岸的建筑群,也漫到灾难现场附近沿江的大道上。  据NASA官网报道,“数字地

雨量记录仪研究持续降雨是造成部分地区自然灾害主因

福建顺昌特大地质灾害气象条件分析顺昌地处闽北,其地理位置和特殊气候条件,导致顺昌 成为地质灾害多发区,连续性暴雨出现时段易发生塌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010年6月18日顺昌县特大暴雨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 全县12个乡镇17.02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人,失踪12人,倒塌损坏民房

环境保护部指导洪水泥石流灾区做好清淤环保工作

       今日从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得知,环境保护部近日组织制定了《洪水泥石流灾区淤泥清理环境保护相关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并印送甘肃、四川、陕西灾区,指导洪水泥石流灾区妥善处理清淤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避免次生环境污染,引导

盘点2010年度中国环境十大关键词

  前言:生物多样性、绿色经济、低碳社会、气候谈判、紫金矿业“溃坝门”、中石油大连漏油事故、舟曲特大泥石流、“自然之子”梁从诫、“三牧”问题、环保产业。2010年,中国环境领域大事不断,一次次突发性事件触目惊心。紫金矿业“溃坝门”、中石油大连漏油事故、舟曲特大泥石流这三起事件,从表面上看,

冰冻圈告急灾害增多 它们终成“丑样子”

  2018年夏天,一篇题为《北极圈罕见32摄氏度高温,我们有生之年,或许再也看不到北极熊了》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尽管把一个地点的最高温度当作平均温度来认知是不科学的,但这个全球气候变暖的“小故事”,还是着实吓了人一跳。  几乎在同一时间,新疆连续在阿克苏温宿县和哈密出现暴雨洪水,尤其是8月中旬喀喇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