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可附着于DNA链的纳米粒子成就抗癌药物靶向新系统

化疗的目的是为了杀死癌细胞,而不是让患者掉光头发。加拿大科学家日前创建出的一种分子交付新系统,可确保化疗药物抵达目标的同时,尽量减少附带损害。 许多抗癌药物针对快速生长的细胞,在被注入患者体内后,药物在血液中四处巡航,然后才发生作用。但不幸的是,这些细胞除了肿瘤,还包括头发毛囊、消化道内壁和皮肤。 多伦多大学生物材料和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陈志和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最新设计出一组可附着于DNA(脱氧核糖核酸)链的纳米粒子,这些粒子可改变形状以到达病灶。 陈志和教授解释说,人体好比一栋公寓,公寓房内有很多的房间。要想将东西搬进特定房间,首先必须描绘出一张地图,然后开发出一个可在房子内穿梭的系统,这个系统的每条路径可通达具有不同限制(如高度和宽度)的目标房间。他说,没有两个肿瘤是完全相同的。如某种特定治疗方案对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与胰腺癌的就不同,甚至与中后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亦不同。哪种药物粒子可到达哪种肿瘤内部,取决于粒子大......阅读全文

纳米药物会成为治癌“导弹”吗?

 我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纳米级药物有望成为一种精确打击肿瘤细胞的导弹级药物。那么纳米药物怎么找到肿瘤细胞?又如何分清敌我,辨别哪些是肿瘤细胞,哪些是正常细胞的呢?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我国在纳米药物研究领域取得成果的团队成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梁伟、博士研究生唐宁和研究

siRNA联合纳米技术为难治型乳腺癌重拳出击

  据世卫组织2013最新报告,乳腺癌的发病率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属于高位稳定的状态。全球年发病新增乳腺癌患者在130万左右,死亡率在欧美国家占到女性的16%,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女性第一位。对于我国来说,乳腺癌局势也不容乐观。乳腺癌已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且近年发病呈年轻化,发病率每年递增约 3%

生物物理所在肿瘤药物靶向输送研究中取得进展

  9月30日,PNAS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课题组在肿瘤药物靶向输送领域的最新成果。这是他们继发现纳米酶(Nature Nanotechnology 2007)并将其应用于肿瘤诊断(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2)之后,又一次将纳米材料的新特性应用到肿

上海硅酸盐所多功能介孔纳米生物材料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纳米生物医药的研究有望在未来人类重大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其中,介孔纳米生物材料由于具有可调的纳米尺度孔径、高比表面积和孔容、丰富的化学官能团,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是目前国际纳米生物医药领域研究的重点。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施剑林研究员

肿瘤药物“纳米时代”来临,改善肿瘤患者生存状况

  纳米药物是粒径在1-100nm的药物或药物载体的总称。众所周知,肿瘤具有EPR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即实体瘤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由于肿瘤细胞新生内皮细胞不连续性,粒径小于200nm的粒子可以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大量研究

南大刘震课题组成功研发分子印迹智能前药递送策略

双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载药递送原理图  近日,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刘震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纳米智能前药递送策略。该策略以分子印迹纳米颗粒为载体,具有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长时间肿瘤部位保留以及肿瘤微环境触发释放药物的特点。不同于传统的前药需要依赖肝脏的生物转化,该分子印迹前药递送体系是

第五届金属组学国际研讨会大会报告(三)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5年9月9日-12日,第五届金属组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共同主办,来自世界各地的近200位金属组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探讨金属组学的最新进展及未来展望。  9月11日上午,香港大学孙红

癌症研究新方向 科学家尝试用组合式靶向疗法剿灭癌症

  我们总是对患者说癌症会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方式在体内进化,但是我们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这一点。  大约在2010年,Alberto Bardelli跌入了科研低谷。Bardelli是意大利都灵大学癌症生物学家,他一直在研究癌症靶向疗法——针对导致肿瘤生长的突变的药物。这种方法的效果似乎很好,一些患

SLAS 2013亚洲会展主旨演讲报告

  2013年6月6日,以“药物研发和实验室技术”为主题的实验室自动化与筛选协会2013亚洲会展在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开幕,邀请了国内外知名药物研发专家,开展为期两天的学术论坛。   此次亚洲会展安排2个主旨论坛,分别由现担任巴拉克•奥巴马总统的科学与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际纳米技术研究所主任Cha

第十届中科院杰出青年终评推荐人选公示

  根据《关于评选第十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的通知》(科发京党字〔2009〕128号)文件规定,第十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评选程序性评审工作已于2010年1月11日进行,评选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及评选程序邀请相关人员对上报材料进行了认真的审阅,并选出了30位候选人进入最终的评选。   现

基金委公布与法国国家科研署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

  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法国国家科研署(ANR)在材料与工程和信息与通信领域(含纳米科技)共同资助合作研究项目。经公开征集,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关规定并与法方核对申请项目清单,共有如下58项申请通过初审:编号申请项目名称申请人/依托单位法方合作者/依托单位1热成形超

第五届金属组学国际研讨会大会报告(五)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5年9月9日-12日,第五届金属组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共同主办,来自世界各地的近200位金属组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探讨金属组学的最新进展及未来展望。12日的分会场一,来自复旦大学的Xiangshi T

基因疗法简介

基因疗法是指将正常基因植入靶细胞代替病人细胞中的遗传缺陷基因,或关闭、抑制异常表达的基因,以达到预防和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临床医疗技术。在治疗遗传性疾病、恶性肿瘤、癌症、艾滋病病毒(HIV)、关节炎、糖尿病、腺苷脱氢酶(ADA)缺陷症、神经系统紊乱、心脏病等疾病方面,基因疗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

122个项目通过中俄(NSFC-RFBR)合作项目初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集中征集“2011~2012年度中俄 (NSFC-RFBR)合作项目”期间共接收申请项目13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按照相关项目管理办法和征集项目通知的要求对申请项目进行了初审,初审结果现已公布。  受理申请项目共122项;不予受理申请项目共13项。  受理

微球介绍及其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一)

一、 什么是微球? 微球是直径在纳米和微米尺度范围的球型粒子。球形物体是自然界存在最稳定的物质形态,它是三维几何空间理想的对称体,也是单位体积中所有立体形态中面积最小的。自然界大到星球如地球,小到篮球,乒乓球,玻璃珠等都是球体。 地球直径是1.28万千米,而篮球直径是0.25米,1纳米等于十

血小板能将免疫治疗药物导向癌细胞

  英国《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3日在线发表的一项重要医学进展称,帮助伤口血液凝结的血小板,可用于将抗癌药物输送至手术移除后的肿瘤位置。在小鼠身上进行的临床前试验证明,利用身体对创伤的自然反应,能够去除余留的癌细胞、阻止肿瘤再生和预防癌细胞扩散。  在目前确诊的癌症病例中,切除原发病灶仍是治疗首

顾臻团队新技术:喷雾“喷一喷”,抑制手术后癌症复发

  喷雾“喷一喷”,就能阻止癌症复发?  这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华人学者顾臻团队带来的最新成果。  在12月10日发表于Nature Nanotechnology杂志上的新研究中,科学家们描述了一种“喷雾凝胶”(spray gel)技术。  动物试验表明,这一新技术不仅能抑制术后肿瘤复发

每年880万人死于癌症,跨越癌症死亡线

  世卫组织最新公布数据表明,全球每年880万人死于癌症,占全球每年死亡总人数近六分之一。每年1400多万新发癌症病例,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到2100多万。癌症治疗始终是医学上的一个难题,长期以来,科学家们在研究癌症诊断途径、开发治疗和预防癌症新型方法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深入及多

荧光碳点捕捉脑肿瘤细胞

  前不久,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孙再成的研究小组、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谢志刚和景遐斌的课题组,与四川大学高会乐副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荧光活体成像系统,观察了碳点在荷瘤小鼠内的生物分布,为脑肿瘤的早期诊断和进一步构建智能化纳米药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利用柠檬酸和胺合成

第六届北京地区药代论坛 关注精准药物治疗和新药研发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6年11月19日,第六届北京地区药物代谢与药代动力学学术论坛在首都医科大学举行,论坛由SCIEX公司独家赞助,来自政府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及医药企业的专家学者15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第六届北京地区药物代谢与药代动力学学术论坛现场  会议由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

中外学者发现癌症治疗的“圣杯”

  最近,来自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纳米技术“智能包”,来更有效地靶定和摧毁癌细胞,并减少副作用。  这种智能包可传递化疗药物,含有寻找并结合癌细胞的叶酸分子,癌细胞的pH值比健康细胞低。 然后,这些智能包会释放抗癌药物,杀死靶细胞,而不会伤害附近的健康细胞。  南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