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1-29 09:28 原文链接: Cell:iPSC为疾病研究插上翅膀

  来自美国的一个研究人员小组,更清楚地会描绘出了基因-环境相互作用如何杀死多巴胺生成神经细胞的画面,并鉴别出了一个保护神经元免于农药伤害的分子。多巴胺是一种向控制运动和协调的大脑区域发送信息的神经递质。新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11月27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Rudolf Jaenisch博士,Sanford-Burnham医学研究所Del E. Webb神经科学、衰老和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及教授Stuart Lipton以及研究助理教授Rajesh Ambasudhan是这项研究的共同资深作者。Jaenisch是干细胞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他是Whitehead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曾经担任过国际干细胞学会的主席。其在一系列的领域做出了有影响的工作,包括基因敲除小鼠、表观遗传学研究、核移植、iPSC等,解决了这些领域几乎所有的重要问题。

  Lipton说:“第一次,我们利用源自帕金森病患者的人类干细胞,证实一种遗传突变加上农药接触造成了‘双重打击’,在神经元中生成自由基破坏特异的分子信号通路,导致了神经细胞死亡。”

  直到现在,研究人员还主要是基于动物研究,以及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农民、农村人口和其他接触农用化学品的人们疾病风险增高,来确定农药和帕金森病之间存在联系。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了α-突触核蛋白(alpha-synuclein)编码基因存在突变的帕金森病患者的皮肤细胞。α-突触核蛋白是构成帕金森病病理标志:路易小体(Lewy body)主要蛋白质。

  利用患者的皮肤细胞,研究人员构建出了包含这种突变的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s),随后在一些细胞中“矫正”了这一α-突触核蛋白突变。接下来,他们将所有这些细胞进行重编程,使之成为帕金森病中损伤的一种特异神经细胞类型:A9多巴胺能神经元,鉴别了除α-突触核蛋白突变之外的各个方面。

  “在正常和突变型神经元接触到百枯草、代森锰和鱼藤酮等农药后,具有突变的细胞内生成了过量自由基,造成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导致了细胞死亡,”研究的共同作者、Jaenisch实验室研究员Frank Soldner说。

  论文的主要作者、Del E. Webb中心研究人员Scott Ryan博士说:“事实上,我们观察到短期接触低于EPA接受水平剂量的这些农药,所造成的有害效应。”

  拥有除单一突变之外、遗传上相匹配的神经元,使得阐明遗传对于农药诱导的神经元死亡的贡献变得简单。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能够精确地描绘出具有这一突变的细胞在接触农药时,破坏了一个重要的线粒体信号通路:MEF2C-PGC1alpha——通常这一信号通路起保护多巴胺神经元的作用。自由基攻击 MEF2C蛋白,导致了这一保护神经细胞免受农药损伤的信号通路功能丧失。

  Lipton 说:“在我们了解这些农药改变了这一信号通路和这些分子之后,我们利用高通量筛查确定了能够抑制自由基对这一信号通路产生影响的分子:异恶唑 (Isoxazole),它可以保护突变型神经元免于测试农药诱导的细胞死亡。由于几种FDA批准的药物中都包含有异恶唑衍生物,我们的研究发现或许对于重新利用这些药物来治疗帕金森病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尽管研究清楚地表明了突变、环境以及多巴胺神经元损伤之间的关系,它并没有排除其他的突变和信号通路也同样重要。研究小组计划进一步探究能够说明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促成了帕金森病,以及阿尔茨海默氏症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另外一些分子机制。

  “在未来,我们预计利用有关使得个体易患这些疾病的突变的知识,来预测哪些人应该避免接触特定的环境。并且,我们还将能够筛选出有可能从一种特异治疗中受益的患者,预防、治疗或可能治愈这些疾病,”Lipton说。

相关文章

研究人员使用3D打印和干细胞制造眼组织

近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下属国家眼科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利用患者干细胞和3D生物打印技术制造出了可支持视网膜感光的眼组织。这一技术为研究老年性黄斑变性等退行性眼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模型,将促进人们对致盲疾病......

全球首例!干细胞注射成功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已存活2年

根据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先天性心脏缺陷是最常见的婴幼儿出生缺陷疾病。近年来,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尝试使用人工材料修复患者的心脏。然而,普通的人工材料无法伴随患者成长,需要重复手术。现在,研究人员正在......

干细胞结合3D生物打印造出眼部组织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下属国家眼科研究所(NEI)研究人员使用患者干细胞和3D生物打印技术,打印出一种支持视网膜感光的光感受器的眼组织——外层血—视网膜屏障的细胞组合。这一成果为研究老年性黄斑变性(AMD......

科学家发现调控肝细胞命运的关键通路

人体多种重要生理功能均由肝脏执行,肝脏已被广泛研究。但由于缺乏对人类肝脏发育的了解,相关疾病治疗进展受到阻碍。近日,发表在《NatureCellBiology》上的一项题为“Single-cellat......

黄赞、张鹏课题组发现肝细胞癌发生新机制

11月30日,肝脏病领域期刊Journalof Hepatology(《欧洲肝脏研究学会会刊》)在线发表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赞与基础医学院研究员张鹏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丙酰辅酶A(......

研究团队发现Zeb1调控血管内皮干细胞静息的机制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曾艺研究团队以ActivationofWnt/β-cateninsignalingbyZeb1inendothelialp......

干细胞衍生的类器官可模拟甲状旁腺组织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7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27日发表在《干细胞报告》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干细胞衍生的甲状旁腺类器官(PTO)可能为未来的生理学研究和药物筛选铺平道路。此次研究证明,甲状旁腺含有能形......

人脑类器官有了“跨物种整合”模型有助探索未知疾病

英国《自然》发表的一项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干细胞来源的类脑组织能与新生大鼠的大脑整合,还会影响其行为。研究结果或能提高人们构建人类神经精神疾病实际模型的能力。人类干细胞培养的大脑类器官是一种很有潜力......

治愈在出生前——记世界首例宫内脊柱裂干细胞治疗

CuRe试验计划总共治疗35名患者。他们将对迄今为止在试验中诞生的三名婴儿进行持续的检测直至6岁,以全面评估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出生缺陷的危害性已不必赘述。国家卫健委指出,应采取婚前孕前检查、产前筛......

全球首个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新药治疗IPF临床启动

2022年10月10日获悉,上海莱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研制阶段任务。“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安全性、耐受性及初步有效性的开放性临床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