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9-26 09:32 原文链接: Dr.ChangDengHu教授来武汉病毒所进行学术访问

  9月16日上午,应分子病毒学及病毒免疫学科组组长郑春福研究员的邀请,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教授Dr. Chang-Deng Hu 来武汉病毒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一场题为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 (BiFC):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的精彩报告。会上,Dr. Hu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FC)的基本原理、特点、最新进展以及其广泛的生物学应用。报告之后,与会的老师和学生还与Dr. Hu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下午,Dr.Hu还与陈新文所长以及几位PIs分别进行了学术交流。最后,Dr.Hu与分子病毒学及病毒免疫学科组的学生们就 BiFC技术在蛋白质相互作用运用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给予指导。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 BiFC) 是由Chang-Deng Hu教授在2002年最先报道的一种直观、快速地判断目标蛋白在活细胞中的定位和相互作用的新技术,填补了在活细胞内观察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空白。Dr. Hu长期致力于肿瘤发生机制的研究及药物开发,阐明了AP-1家族转录因子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近期论文发表在Mol cell,PNAS,Trends Biotechnol, Nat. Protoc,The EMBO J,J. Cell Sci, Mol Cell Biol, Cancer Res等杂志。

相关文章

这些志愿者无私奉献自愿感染病毒成为研究对象?国外学者:鲁莽且不伦!

导读:本文报道了由倡导组织1DaySooner推动的人体挑战试验,这是一种让健康人自愿感染病原体以加速疫苗研发的方法。文章探讨了该组织在COVID-19挑战试验中的经验,并介绍了他们目前对丙型肝炎病毒......

细菌如何识别病毒入侵并激活免疫防御?本文揭晓答案

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的生命是不受威胁——包括细菌。被称为噬菌体的掠食性病毒是它们最可怕的敌人之一,它们渗透到细胞中进行复制并接管。细菌已经进化出了一系列对抗这些感染的策略,但它们是如何首先发现入侵者......

单细胞纳米药物及亚细胞结构无标记原位同步辐射成像技术获重要突破

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团队在《自然-实验手册》(NatureProtocols)上,发表了题为Insitulabel-freeX-rayimagingforvisualizin......

得了支原体肺炎需要输液、“洗肺”吗?专家解答来啦!

近期,儿童支原体肺炎广受关注。患儿什么时候具有传染性?是否需要输液、“洗肺”?担心医院人多能否自行用药?记者在11月12日世界肺炎日到来之际,采访了相关医学专家。“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在开始发烧前有几天......

“假病毒”识别技术被开发,在病毒研究方面开辟了全新的视野

假病毒类似于冒名顶替者:虽然它们是无害的,但它们的设计方式使人很难将它们与危险的同类区分开来。这使它们成为病毒研究的宝贵工具。它们可用于精确分析危险病毒变体的感染途径。到目前为止,该研究领域的一个主要......

Nature: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揭开病毒对抗细菌CRISPR免疫系统的全新方式

噬菌体(Phage)和其他可移动遗传元件(MGE)对细菌施加了巨大的选择压力,作为回应,细菌也发展出了广泛的防御机制。其中最我们熟知的就是——CRISPR-Cas系统,这是一组在细菌中广泛存在的RNA......

Cell:我国科学家在几种小型哺乳动物物种中发现病毒跨物种传播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复旦大学、龙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探究了毛茸茸的小型病毒载体如何影响病毒的传播和进化。他们报告了669种病毒......

中国科大等在新一代神威超级计算机上首次实现地球系统跨圈层相互作用的超大规模模拟

近日,美国计算机学会公布了获得首届戈登·贝尔气候建模奖提名的研究工作名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新一代神威超级计算机上的应用成果(EstablishingaModelingSystemin3-kmHori......

我国冷冻电镜再发Nature三维结构解析免疫机制

10月2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我国科学家的一项关于免疫系统如何发挥作用的重要成果。通过海量的实验与计算,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单位的研究人员,成功解析与原核短Ago系统相关的高分辨......

复旦大学最新Cell

蝙蝠、啮齿动物和鼩鼱是人类传染病最重要的动物来源。然而,病毒在它们之间的进化和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被探索。2023年9月20日,复旦大学张永振团队在Cell在线发表题为“Hosttraitssh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