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项研究中,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UBC)的科学家们发现了癌细胞是如何躲过免疫系统监视的。这是肿瘤转移和扩散至全身的关键一步。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Wilfred Jefferies教授说:“免疫系统能够有效识别和阻止原发性肿瘤的发生和扩散,但当转移性肿瘤出现时,免疫系统就不再能识别癌细胞并阻止它们了。”

  这一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能够解释转移性肿瘤如何战胜免疫系统的机制。同时,科学家们发现,逆转这一机制能够让肿瘤“脱下隐身衣”。

  具体来说,研究人员发现,随着癌细胞的发展,它们可能失去了产生interleukein-33(IL-33,一种蛋白质)的能力。当IL-33从肿瘤中消失时,免疫系统就无法识别癌细胞了。

  IL-33如何发挥作用?

  事实上,IL-33会影响另一种蛋白复合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当这些蛋白正常工作时,原发性肿瘤细胞外会出现“警告标志(warning flags)”,这样免疫细胞就能识别并摧毁它。但当肿瘤中IL-33消失后,这种标志展示通路(flag-displaying pathway)会瓦解,癌细胞就能躲过免疫系统的“追捕”,开始扩散或转移。

  该研究对数百名病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前列腺癌或肾癌患者的肿瘤丢失了IL-33,五年内癌症复发更快。现在,研究人员开始调查,是否检测IL-33是监控某些类型癌症进展的有效途径。论文的第一作者Iryna Saranchova说:“IL-33可能成为前列腺癌的首批免疫生物标志物。”

  很长时间以来,研究人员都在尝试利用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在过去的几年里,这种思路终于展现了它的潜能。这一研究证实,将IL-33“放回”转移性癌症中能够帮助恢复免疫系统识别肿瘤的能力。进一步的研究将调查这一方法能否成有效的抗癌疗法。

相关文章

Nature年度十大科学人物:北大曹云龙因新冠病毒研究入选

2022年12月15日,Nature公布了2022年度十大人物榜单(Nature's10),这一榜单旨在选出十位在这一年重大科学事件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人物,十大人物的故事以独特视角浓缩了这不平凡......

85岁高龄使用129万一针CART疗法,癌细胞20天“清零”

随着治疗癌症新技术CAR-T疗法的问世,人类攻克癌症可能会从梦想慢慢变成现实。未来癌症不可怕,没钱治病才要命,未来长寿真的只是个技术问题。CAR-T疗法又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奇迹!85岁!国内年龄最大!重......

凝胶根除癌细胞?科学家开展肉瘤新免疫疗法研究

西澳大学和泰拉松儿童研究所目前正在领导一项针对宠物犬的独特临床试验,该试验可能为针对最常见的儿童癌症之一——肉瘤的新免疫疗法铺平道路。该疗法是一种聚合物填充的凝胶,其中装有免疫治疗药物,当患者切除肉瘤......

Nature最新调查强调研究生压力问题

面对经济困境、时间难题以及不确定的就业前景,不少研究生正在失去对学术生涯之路的信心。近日,Nature开展了2022年全球研究生调查,这是自2011年以来的六次调查中第一次囊括硕士研究生。此次调查涉及......

DNA条形码揭示癌细胞逃避免疫能力

据澳大利亚悉尼加文医学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一些癌细胞可部署并行机制来逃避免疫系统的防御,而且能抵抗免疫治疗。研究人员发现,通过抑制杀伤性T细胞的活动,并阻碍免疫系统标记肿瘤细胞,乳腺癌细胞能够复制和转......

Nature子刊:每天吃这种食物,1个月减轻压力

民以食为天,饮食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良好合理的健康饮食习惯是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使身体健康地生长、发育。不良的饮食习惯则会导致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而感染疾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

一个月连发NS!华人学者:论文“通关”有诀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388.shtm文|《中国科学报》记者张晴丹几年前,江志伟的朋友从国内给他带了一瓶茅台,他当时发下......

120万一针抗癌药,已有200患者使用,清零癌细胞真的值吗

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有更多的优势才可以取得多方面的进展和进步,这是一直以来大家都默认了的,而且按照后续的运营里有更多的可能性,技术发展是绝对不可以忽略。由于人类的总数量越来越多,因此也给地球造成了相应的负......

90后女孩剑桥读博,3年两篇Nature一作

历时5年,跨越太平洋和大西洋,从中国到美国再到英国,王琰的博士研究生之旅于一年前在剑桥大学完结,顺利取得材料科学博士学位。今年8月,剑桥大学教授ManishChhowalla课题组在Nature介绍了......

《NatureMedicine》:中山大学团队为患者戴上防窥假面

2022年10月8日获悉,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林浩添团队基于3D重建和深度学习算法开发了一种名为“数字面具”(digitalmask)的新技术。它能够在擦除可识别特征的同时,保留诊断所需的疾病相关......